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星際修真的日常》第47章 法術!法術!
  第47章 法術!法術!
  和顧清顏交談後,上午差不多也結束了。同學們紛紛從虛擬教室出來。除了閉關修行的,大家齊聚教室。

  修行導師成豐站在講台上,“我們統計一下修行情況。”

  隨後開始點名,從班長開始。

  “高雲河。”

  高雲河站了起來:“老師,我煉氣六層已經鞏固了。下午申請修行法術。”

  成豐認真記錄。

  隨後繼續點名:“孫仁川。”

  孫仁川終於沒有選上班長,但卻是副班長。

  孫仁川起身:“老師,我還是煉氣三層。但已經構建了‘感知之風’,且基本掌握。”

  張平靜靜地聽著。感知之風,是一個從西方魔法世界借鑒來的法術。不同的是這裡是用修真手段實現的。效果差不多。

  東西方文化也在相互交流學習。

  要發展就不能閉門造車,相互借鑒和學習,是很有必要的。

  成豐繼續點名:“楚依依。”

  楚依依起身,“老師,我練氣三層已經圓滿,真氣開始溢出。準備嘗試第四層功法。”

  點名繼續,大家紛紛匯報自己的修行情況。不過大部分人沒有多少明顯的進步……好吧,就是沒進步。

  修行不是那麽簡單的。

  最後才輪到張平。因為此前曠課的問題,張平這個班幹部就只能‘打掩護’了。

  張平站了起來,“老師,我已經構建了第一層功法。下午準備參觀法術的數據模型。”

  這麽快?一個上午就完成了?成豐眼神中閃過淡淡的詫異。但想了想,張平怎麽也是被東海大學看好的,也就點點頭:“確定發展方向了嗎?”

  張平:“近戰為主。術法上……暫時考慮火系為輔。”

  成豐繼續問道:“武器方向呢?”

  “就長劍吧。”張平說的很有些隨意。

  成豐微微皺眉,“你確定麽?要知道一般選擇火焰類型的,長刀是比較匹配的。

  不要覺得長劍好看、飄逸,覺得別人用了帥氣,就一心選擇長劍。”

  你以為用長劍很瀟灑,卻不知道,那可能只是一個笑話。

  張平“想了”一會,還是堅定的表示:“老師,我確定了,就是長劍。”

  成豐點點頭,不再說什麽。該提醒的已經提醒你了,你還堅持,那老師也沒什麽可說的。

  修真是有‘屬性’的。最基本的屬性劃分,就是五行。

  在五行劃分中,一般認為,火焰/火行和長刀類型武器搭配合適;土行和棍、錘等搭配合適。金木水三個方向,選擇長劍是沒問題的,但具體比較還有各自的特色。

  以上可是有大數據支持的。所以如果自己沒有主見,按照上面來至少錯不了。

  可惜,張平是有主見的人!
  張平有一點小小的研究。

  在唐以前,尤其是秦漢、乃至更古老的時代,劍、重劍,才是戰火的載體和精神的象征。

  說劍氣飄逸的,那是唐以後、尤其是宋以後才漸漸出現的概念。

  此外,劍文化本身也是華國文化思想的代表、靈魂所在,是一種精神。而修真,也是文化的延伸與發展——它並不是憑空蹦出來的。

  下午時分,大家再次來到虛擬教室,進入虛擬空間。

  這一次,成豐帶著大家來到了一個名為‘記憶檔案’的圖書館——不知道算不算是圖書館。

  這裡,成豐帶領大家參觀‘模型’。

  作為學習委員的楚依依在旁邊和張平解說:“這裡保存的,都是一些優秀的煉氣境界的建模數據。

  雖說煉氣境界的法術等,有無數種搭配和選擇;但總有一些搭配會特別出色。”

  “就如同機械設計。有的設計成了戰艦,有的只能做模型,甚至模型都做不了。

  修行的建模,同樣如此。”

  “這裡保存的,是歷年來特別精彩的。這裡的每一個模型結構,背後都是一個元嬰級別的高手、甚至更高。據說連方石路大帥的煉氣模型,這裡都有收存。

  不過為了保密,並不會公開擁有者的名字。”

  坐在‘圖書館’的‘觀眾席’上,張平看著前方一個個懸浮半空的模型,一時間有些癡了、充滿了震撼。

  眼前,是一個夢幻般的世界。一個個人的虛影懸浮半空,體內有一個個繁雜的模型在運轉,流淌著色彩斑斕的能量。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修行,也是這個時代國家力量的體現。

  有史以來的、幾乎所有的優秀的煉氣建模的模型,在這裡都能找到。

  在楚依依的指點下,張平開始檢索:近戰。

  展現在張平前面的模型,瞬間消失了……七成。

  “只剩下不足三成?不是說近戰才是最好的選擇麽?”張平有點疑惑。

  楚依依解釋道:“因為這裡的模型並不僅僅只是武班出身的。而是整個國家的優秀人才。”

  原來如此。

  張平點點頭。隨後輸入:劍。

  模型又少了一半。

  張平繼續輸入條件,一連十幾個條件後,最終依然剩下七十多個模型。

  點擊其中一個‘及格’的模型,虛擬空間開始解析眼前模型的數據情況。

  煉氣一層,構建了三個術法/武技:七星劍、七星步、風盾;
  煉氣二層,構建了三個法術/武技:拔劍術、禦風術、風刃;
  煉氣三層,三個:十三快劍、疾走之風、混亂之風;
  煉氣四層,三個:青鴻劍、凌煙步、神通·順風耳;
  煉氣五層,三個:旋風劍、旋風術、神通·旋風指;

  煉氣六層,三個:追雲劍、聚風術、聚風術(修行兩個聚風術);
  煉氣七層,三個:禦劍術、風之翼、神通·鷹眼;
  煉氣八層,三個:控劍術、風遁術、風之索;

  煉氣九層,三個:寂靜之風×3。

  最後,此人以‘寂靜之風’為根基,配合煉氣功法,融合前面所有,築基成功。

  張平看向第二個模型,評價為‘優秀’,是火焰類型的。

  煉氣一層,構建了四個法術:控火術、小火球、火盾×2;

  煉氣二層:四個:烈火焚身×4(鍛造自身);

  煉氣三層,四個:拔刀術、禦火術、火焰蛇×2;

  煉氣四層,四個:烈焰刀、火之翼、抗拒火環×2;

  煉氣五層,四個:烈焰刀、地獄火焰(群體)、火焰祝福(驅散負面狀態)、火龍卷;

  煉氣六層,四個:烈焰刀、聚火術、烈火鎧甲、神通·破法之眼;
  煉氣七層,四個:禦刀術、火焰之刃×2、火遁術;

  煉氣八層,四個:控刀術×4;

  煉氣九層,四個:聚火術、禦火術、烈火鎧甲、神通·火焰真身。

  張平一個個看去,總覺得這模型有點怪啊。

  但經過楚依依的講解,張平漸漸看明白了:

  一個人的精力、注意力是有極限的;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注意力極限是‘7’。

  一旦超過7件事情,必然會出現疏漏。若同時處理事情,三件事情就是極限。

  在修行上、戰鬥上,同樣有這樣的問題。以程咬金的三板斧為證。

  一般冷兵器戰爭中,精銳士兵也只會三招:砍、擋、刺;普通士兵一般就會一招:砍就完事了。

  三棱刺是怎麽用的?就一招:刺!或者加上格擋。不會有第三招了。

  電影裡你來我往的精彩場面,那都是假的。

  在修真的法術上,也是同樣的道理。真正戰鬥中能用到的法術,一般不超過七個。大部分戰鬥,五個法術、甚至三個法術就能結束。

  當然,隱藏手段、保命手段等另算。

  所以法術模型構建中,並不是一層增加幾個不同的法術,而是不斷重複、不斷強化、或者升級。

  那種想學習幾十個法術,上了戰場一鳴驚人的,必然是第一個被乾翻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