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修仙從鑽木取火開始》第395章 【秋天到了】
  第395章 【秋天到了】

  雲中山裡顏色依然絢爛,但很多已經帶上了秋天的暖色調。

  由於品種不同,樹葉有的鵝黃、有的墨綠、有的火紅,加上五顏六色的果實,將山坡山谷裝扮的鮮豔而美麗。

  山裡面的走獸和留鳥,也紛紛到了換毛的時期,山裡那些背風的地方,偶爾能看到團團被風卷到一起的絨毛。

  它們和候鳥不同,只能在這山裡依靠自己的皮毛和積攢的脂肪過冬,於是隻好將身上的毛羽換的更加暖和,並趁著這個食物充沛的秋天,將自己吃的肥起來,多攢些能量以渡過寒冷的嚴冬。

  當然,這讓它們的味道也更好了。

  對於鳥獸們來說食物充沛的冬天,對於方長來說也是同樣,他的餐桌依然因此而豐富。而且今年比起往年來,菜地裡的品種也更多,加上方長新近為自己製作的鐵鍋鐵鏟等等,仙棲崖上的食物有了更多花樣。

  背著筐子從森林裡走出來,方長一隻手拎著鐵斧子,一隻手拿著個野梨啃。

  最近幾年,不知道因為什麽,崖上的野梨越來越甜美了,不再像當年那樣酸澀,只是個頭依然不大。

  啃完後,方長也走到了無名殿邊。

  將梨核遠遠地扔到山谷中,方長才將筐子放在台階上,走進屋中。

  這是今年最後一次進山。

  他今年依然沒有在地窖裡儲備食物,只是在等待田裡的糧食成熟。

  在屋裡坐了一會兒,喝了兩壺茶,方長走出門外,隨手拾起台階上的背筐,朝遠處的工棚走去。

  自從建造了幾個煉鐵爐之後,方長將無名殿邊不遠處的工棚,全部挪到了高爐附近,建造的更大更結實、堅固、美觀,並在裡面掛上了各種各樣自製的工具。

  他還在工棚旁邊修建了個倉庫,專門儲藏各種材料和原料。

  前不久他又攢夠了鐵礦石和焦炭,開了一次爐,煉了一批鐵錠鋼條,而後將高爐仔細檢修後封存。因為現在他積攢的金屬已經很充足,下一次再啟動高爐,不知道會是什麽時候。

  將筐子擺在工棚角落,方長走到一面訂滿了木釘,木釘上面整整齊齊掛滿了工具的的牆上,選了柄鐮刀,摸了摸鐮刀的刃口後,拎著向外面走去。

  幾場秋雨過後,浣花溪的溪水依然茁壯,活躍且清亮。

  方長坐在浣花溪邊的石頭上,看了看頭頂蔚藍澄澈的天空,抄了把水,開始在一塊大青石上面,細細地研磨鐮刀。這柄鐮刀鑄造好後,他只是選了合適的木頭給其做了個柄,並未研磨過。

  如今,已經到了收獲的時候。

  仙棲崖上的田裡面,各色作物都已經成熟,全部顯現出金黃色,只有高粱的頂端還是紅的。

  理論上,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的工具來收獲,不過方長已經決定,除了粟先用手揪下穗子後再用鐮刀割之外,其它全部使用鐮刀來收獲,哪怕是最為不適宜用鐮刀的高粱。

  晾曬的場地已經準備好。

  在幾塊田地的中央,方長選了快最為平整的地面,夯實後拉著碾子一遍遍地碾,中間還潑了幾次水,終於將這塊地面碾得結實無比。

  走到田地一頭,方長一聲不吭地,彎腰開始乾活。

  田裡的高粱、粟米、小麥、豆類……在鋒利的鐮刀前面,沒有那顆是一合之敵,全都被齊根刈下,而後打捆運到曬場裡面。

  太陽雖然不如夏日,但依舊還算猛烈。

  方長特意選擇了段沒有陰雨的日子開鐮,所以一切平平無奇,毫無波瀾。接著,他用對應的手段,有的碾、有的搓、有的摔打,終於將所有的糧食都收了起來,裝進甕裡歸倉。

  吃了兩頓新米,他開始收拾行李。

  每當天氣好的夜晚,方長總會爬上無名殿的屋脊,觀察天象。

  大劫運動的依舊迅猛,但是局勢也越來越明朗,敵人一方頹勢盡顯,而人族的氣運,雖然相比大劫之前依然有了對折,恢復速度卻也很迅猛。

  方長知道,自己是時候出發了。

  一勞永逸地了結這次劫數,自己才能輕松下來,脫離劫數中紛雜而混亂的萬般因果。

  而靈覺告訴自己,這也是在修為上更進一步的契機。

  這大半年來一直隨身的鐵斧,隨著背筐被放進了工棚裡,方長取來床頭的雙肩包,好好整理了下裡面的內容,將一些用不上的東西拿出來,放在崖上,並補充了些物資尤其是金銀銅等貴金屬進去。

  掛在牆壁上的靈泉劍,叮鳴出聲。

  方長笑了笑,看著靈泉劍笑道:“不用著急,出門定然會帶上你的。”

  當然,靈泉劍並未有真正的智慧,除非它突然開靈智成精。不過成了精的劍,本質上是妖怪,就不能再當兵器用了。這聲鳴響,只是靈劍與主人冥冥之間的感應罷了,倒也是常事。

  他先把靈泉劍摘下來,背在身上,而後掛上雙肩包,又拿過旁邊的酒葫蘆,重新掛在腰間,再背上個鬥笠,便已經準備完畢。

  雖然在山上缺乏補充,但葫蘆裡面的酒依然充沛。

  得益於這幾年每到一處的灌裝,雖然今年他經常飲用,但是他的這隻葫蘆裡面,酒的總量依然有很多。只是裡面最多的依然是高粱酒,從西域帶來的葡萄酒,有些不多了。

  方長這兩年也自己釀過酒,卻是用自己田裡的高粱,用從山下得來的一點酒曲,蒸熟發酵後,放在炊具裡面扣上特製的器具蒸。冷凝後的酒他用壇子接了,簡單調和後,取一點嘗鮮,剩下的全部放進了地窖裡。

  後來有了後山山洞,這些被黃泥封口的酒壇子,就被搬進了後山山洞窖藏,至今尚未開封。雲中山仙棲崖上靈機如此充沛,用崖上的高粱崖上的水,在崖上釀製窖藏做成的酒,味道一定差不了。

  可惜今年收獲的高粱,沒有時間進行處理,只能等這次出門回來再說。

  他用鐵鏈簡單捆上無名殿的門,打開旁邊雞舍的門,又環視了下崖上,看了看周圍在上午明媚秋陽照耀下,顯得和諧而真實的各種地形和建築,才朝著南面的下山棧道走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