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325章 意外收獲
  第325章 意外收獲
  這一夜李世民的住在軍營裡,營裡一切安好。

  等到東方的天空出現一片魚肚白時,李世民的大營裡就響起了隆隆的聚將鼓。

  睡夢裡的將士們都被驚醒,慌忙起身束甲跑出營帳……

  住在軍營裡的文武大臣凡是有資格進李世民軍營的人,都很快都穿戴了來到李世民的軍營裡。

  天還沒有大亮,營盤裡到處點著牛油臣燭,火光熊熊人影幢幢。

  群臣來到帳篷門口,就看見帳篷前設著一個寶座尉遲恭和薛萬徹頂盔貫甲手按劍柄站在寶座前,但是寶座卻空空如也沒有李世民的影子。

  候君集見此心裡一動,便上前朝尉遲恭一拱手道:“敬德,陛下在何處?”

  尉遲恭聞言眼睛朝上一翻,嗡聲嗡氣道:“某隻奉旨行事,陛下在何處豈是我等臣子能過問的?”

  一句話懟的候君集尷尬不已,隻得訕訕退下,其他人看見也都乖乖閉嘴不去討這個沒趣。

  隨著東方的天空漸漸亮起來,一輪紅日跳出雲海,營盤裡的火把也漸漸熄滅,沒有吃早飯的群臣在還依然站在營盤裡等著李世民的出現。

  就在此時,突然聽見大營外也響起了聚將鼓,營盤裡的群臣聞聲都是一驚,這是哪裡又響起鼓聲?
  “陛下在這裡,又是何人擂鼓聚將?”

  ……

  ……

  正當群臣喧鬧時,寶座後面傳出李世民的聲音道:“何故喧嘩?”

  群臣聞聲一驚立時收聲。

  心裡卻起了疑惑,陛下就在後面的帳篷裡為什麽不出來見群臣呢?
  直到此時候君集才注意到李世績沒有出現,難道他在外面聚將?
  隨著營外響起三通戰鼓,大營裡的普通將士紛紛走出軍營,到營外的校場上列隊。

  眾將士來到營外就看見校場正北處設有一個寶座,寶座上赫然坐著皇太子李承乾,寶座前後擺著皇華麗的皇太子儀仗。

  頂盔貫甲的李世績和一眾東宮將領威風凜凜地站在寶座兩旁。

  很多將士見到李承乾擺出如此陣勢都是心裡發慮,近來這些人或多或少都說過一些關於李承乾的壞話。

  現在突然看見李承乾高據寶座看著他們,以為李承乾是要找他們麻煩。

  不過李承乾這會兒沒有心思找他們麻煩,他今天在此是有好事要宣布。

  李承乾看著數萬將士結成數十個方陣鋪滿整個校場,便對李世績道:“英國公可以開始了。”

  李世績聞言一揮手裡的小旗,校場響起嗚嗚的號角聲。

  下面的將士們漸漸安靜下來,接著李世績便一轉面朝將士們朗聲道:“傳太子殿下諭令!”

  聞聲後面數十個騎士騎著快馬跑出來,沿著各個方陣之間的道路快速跑過去,每跑過一個方陣都會大喊一聲:“傳太子殿下諭令!”如此一來數萬將士都能知道李世績說了什麽。

  李世績看著第一批騎士跑到一半,接著道:“現在公布皇家軍政學院招生名單。”

  李世績一說完第二批騎士便騎著戰馬沿著之前的通道向前跑去,一邊跑一邊重複李世績剛說的話。

  下面的將士一聽說要公布皇家軍政學院招生的名單,一下子興奮地議論開了。

  到了這個時候哪怕沒有可能進入皇家軍政學院的人也都豎起耳朵仔細聽有沒有自己認識的人。

  隨後便聽見李世績陸陸續續地念出幾百個名字來,每兩個名字一組隨著騎士的聲音傳遍全場。

  這一個消息發出去以後場間並沒有引起多大轟動,被選中的人自然高興,但是也有一些原本以為自己會被選中的人,因為沒有被選中心裡升起一股濃濃的失落感。

  所以很多選中的人都保持著沉默。

  這些也在李承乾的意料之中,如果之前沒有各部武舉和提拔各部有功將士的消息放出去,這個名單根本不用在此公布。

  不過緊接著,李世績開始宣布另外一條針對將士們的政令,現場一下就被點燃了。

  開頭還是一樣“奉太子殿下諭!”內容是關於受傷致殘的將士們的安排。

  一共分為三種,有輕微殘疾還有戰鬥力的人可以選擇進入大唐皇家車馬行做護衛或者在北疆各官府做衙役。

  無論選擇哪一種,朝廷會在北疆分給他們草場,有家眷的朝廷給十貫錢安排家眷來北疆安家,沒有家眷的朝廷給十貫錢娶妻安家。

  第二種沒有戰鬥力有勞動能力的,除給二十貫安家費用外,朝廷也分配草場專職為朝廷養殖戰馬,戰馬由朝廷優先高價收購,可優先從朝廷購買一定量的糧食和食鹽。

  第三種是沒有勞動能力的除給予的五十貫安家費用外,留在北疆每年還可以得到朝廷草場的分紅。

  最後申明,所有草場均為朝廷所有不準私人買賣,同時草場的產出朝廷有優先的采購權……”

  不同於上一條,這一條政令一宣布完立在即在下引起了轟動。

  殘疾的將士都感到喜出望外,沒有殘疾的人也非高興,甚至有人在想是不是在下一場戰鬥中把自己也弄殘了。

  大唐的府兵一般都是家裡的中子或幼子,對家業的繼承不佔優勢,以前受傷回去很多人過得都十分淒慘,李承乾在長安時就有所了解。

  唐朝也確實定了一套非常好的均田令,但是執行的非常糟糕。

  原因有很多首先可分田地不多,很多田地都掌握士族和豪族手裡。

  其次朝廷要優先給貴族和官員分田,然後才將士和百姓。比如一個親王要分一萬畝田地,那是絲毫都不能折的,親王以下各種勳親貴戚都要分少則數百多則數千畝的田地。

  然後分到普通將士和百姓時就沒有田了,要不然府兵製和租庸調稅法也不會在李隆基之前就壞掉了。

  現在李承乾要給這些本身沒有什麽家產可繼承的傷殘將士分草場,這是非常激動人心的事。

  說什麽故土難遷?
  不存在的?
  再過幾年邊疆安定漢人百姓自己就來了,所以唐朝後期杜牧詩中說:牧羊驅馬雖戎服,白發丹心盡漢臣。

  李世績扭頭看看太陽已經到樹梢上,便示意再次吹響號角,他還要宣布對有功將士封賞。

  對有功將士封賞除了原來朝廷應有加官進爵當然也是封賞草場,並且允許他們從內地招來一些無地或少地農民為他們經營草場。

  河套地區有塞上江南之稱,完全可以耕種。

  這一條政策宣布完畢,數萬將士都陷入了歡呼聲中。

  李世績看著下面的將士興奮樣子,心裡也是感慨良多,以前大唐打下這些地方都是給各部族經營,讓他們替大唐守邊,每年進貢一些方物就算了。

  從來沒有人想到把草場分給自己的將士,現在看來這是一個多麽大的失誤啊!

  然後悄悄看一眼李承乾,暗暗感歎太子殿下是何等的智慧才能想出如此妙計!
  其實是李承乾這一套是借鑒朱元璋的衛所制度,只是把衛所制度中土地歸軍隊所有最後變成將主所有,這一弊端給改成了土地歸朝廷所有由地方官府管理。

  這樣就是軍政分開了。
——
  從天不亮就被召集到李世民的營盤裡,到現在太陽都升到樹梢了,李世民還在帳篷裡沒有出來。

  這讓候君集幾人心裡都有些嘀咕,尤其聽見營外數萬將士震天的歡呼聲。

  李承乾的本事這一年來眾人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一個李世績要改變將士們想法並不是什麽難事。

  看來今天的事情不能發動了。

  候君集如此想著,可是又十分不甘心,這一次能得到各方支持扇動軍心多不容易!

  畢竟他們也不是一個整體,這一次針對李承乾的事情有北疆當地的一些豪族,這些人一直做大唐和各部之間的生意,是最不希望朝廷插手北疆的。

  還有一些是朝中軍中被李承乾冷落臣子和將領,這一次通同發難才能引起軍心動蕩。又恰巧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都在軍中,放棄了這一次以後再難有這樣的機會了。

  相反只要這一次成功阻止了李承乾對各部的政策,那麽他們以後就會形成一股從朝廷到地方的勢力誰也不敢輕動。

  候君集甚至想到他只要掌握了這股勢力,後續廢了李承乾再立太子他也能做個顧命大臣定策國老……

  候君集正想著,就見李世民慢悠悠地從寶座後面轉了出來。

  因過兩日李世民就要起駕回長安今日最主要事情就是召見各部首領。

  所以李世民在寶座上坐下群臣施禮拜見後,就命內侍傳旨,開始接見各部首領。

  因為前幾天李承乾已經把漠北諸部首領及其親屬殺死在城南校場,所以今天第一批朝拜李世民的是突厥五部的首領,然後是昭武九姓的長老。

  這些人都被李承乾調教過的,所以都是身著唐朝官服規規矩矩地行禮,很快就過去了。

  接下來就是黨項諸部了,兩側文武大臣都打起精神看著這些黨項人到底會不會鬧事?
  畢竟李承乾昨天才殺了他們的人。

  不一時,就見二十幾個被李世民加封到州刺史的黨項首領穿著大唐的官服走進來。

  不過這些黨項人並沒有因為穿上大唐的官服而行大唐的禮節,相反他們一走到寶座前就全部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李世民看著這幕也有些愕然,難道是為昨天李承乾殺的野利氏叫屈?
  “諸卿因何事痛哭啊?”李世民淡淡問道。

  “臣等得見天可汗,心情激蕩故而痛哭!”拓拔赤詞學著唐人說話的方式道。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道:“現在見到朕,諸卿就平身吧!”

  拓拔赤詞聞言朝上拱拱手道:“臣等不敢。”

  “哦!為什麽呀?”李世民沉下臉色道。

  “臣等有罪。”拓拔赤詞像個犯了錯的小學生一樣。

  李世民知道他後面必有下文,越發不高興。

  但是在這樣的場合李世民還是要保持天可汗的形象,所以沉聲問道:“你們犯了什麽罪啊?”

  “回天可汗臣等教子無方,致使族中青年子弟皆不懂不規矩。”拓拔赤詞老老實實地道。

  李世民以為他們是被李承乾嚇住了,在為昨天的事情請罪。

  野利枚德父子都已經被李承乾殺了,也沒有怪罪他們的道理。

  便溫言勸慰道:“你們都是大唐的官員對族中年輕子弟確實要好好管教。不過諸卿也不必太過在意,朕和太子都不會對昨天的事情窮究下去,以後好好管教子弟就是了。”

  “臣等叩謝天可汗天恩。”

  拓拔赤詞等人磕個頭接著道:“只是眼下太子殿下召開的各部武舉就在眼前,臣等族中子弟實在不成材,請天可汗準許臣等把族中子弟帶回去嚴加管教一兩年,再來參加大唐的武舉。”

  李世民聞言臉色徹底黑下來了,他覺得他受到了愚弄。

  兩邊的大臣見此也有一些覺得不可思議,李承乾天天對外宣傳各部將士在他手下立功後被封賞的事情,擺明了要重北疆各部,怎麽他們自己還不願意?
  但候君集等人見此卻是非常高興,看來李承乾的做法真是不得人心啊!
  “啟奏陛下,臣也以為北疆各部習性各異,若進入我大唐軍中必壞我大唐軍規。不若令其自成一軍,就如同先前突厥部一樣,一有戰事隨我大唐諸軍一起出戰,照樣能立下赫赫戰功。”第一個跳出來說話的是來濟。

  緊接著武將堆裡李君羨也走出來道:“啟奏陛下,近日軍中士卒對於各部武舉多有怨言……”
——
  李世民開始接各部首領時,李承乾這邊也已經開始發布最後一份諭令了。

  這一份是針單身漢的,軍中凡年過三十未婚者可優先到各校尉處報名娶一名漠北諸部的女子安家。

  其他或家貧無以娶妻者亦可申請娶漠北諸部女子。

  這條諭令一發布出去,下面的一些將士高興的幾乎跳起來。

  貞觀年間的府兵是按照二十歲入府為兵,到六十歲才得退休,家裡兄弟多當兵的這一個長年不在家誰想著給他們娶媳婦啊?
  所以軍中無妻無子的老兵很多,誰也沒有想到,堂堂皇太子竟然惦記這事。

  以前他們上戰場也滅過不少部族,可是那些部族的女人可沒有大頭兵的份。

  這一次皇太子親自帶兵滅了薛延陀及漠北數個部落那得有多少好婦人啊!

  想到這就讓一些老兵們激動的熱淚盈眶。

  這樣為大家著想的好太子居然還有人說他壞話,真是壞了良心了……

  最後李承乾還給他們安排了一個節目,讓江洪等人現身說法,說說他們昨日的親身經歷。

  江洪他們在各軍陣之間不停地重複著昨日的故事。

  李承乾坐在寶座上看著覺得差不多了,心想這回應該不會有人能扇動的起軍心了。

  正要離開之時突然聽見下面有人大喊。

  “太子殿下末將要揭發李君羨,李君羨散布謠言詆毀太子殿下……”

  ……

  ……

   四千多字大章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