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512章 ????朝中有奸臣
  第512章 朝中有奸臣

  “我正在城頭看山景,耳得城下亂紛紛……”

  “好!”

  “太子殿下威武”

  “大唐萬勝!”

  洛陽城,一處臨街戲台正在公演從燕都傳來的新戲《空城計》,這出戲講的就是新近發生在遼東,李承乾空城退突厥的故事。

  因為準備時間緊張,戲台上布置顯得很簡陋,歌妓演的也很一般。

  但台下的觀眾依然熱情如火,每次唱到這種高潮的地方下面都會傳來雷霆般的叫好聲,聲傳數裡久久不息。

  京劇《空城計》,全名叫做《失空斬》,講的是《三國演義》裡蜀國丞相諸葛亮北伐時發生的三件事,失街停、空城計、斬馬謖。

  李承乾退城退敵後,為了更好地宣傳自己就把這出戲抄出來,戲裡的主角由後世戲台上拿羽毛扇的諸葛亮換成了身著華服大唐皇太子也就是李承乾自己。

  因為李承乾沒有失街亭,所以戲裡李承乾被困的原因就是李承乾要保護八千沒有戰力的大唐傷兵,也沒有“揮淚斬馬謖”,有的只是李承乾發現漢奸盧某曾是長孫無忌的女婿。

  台上歌妓等台下叫好聲漸漸平靜下去,才開始接著往下演,演了李承乾憑著三言兩語退去十萬突厥騎兵,又去慰問傷兵營裡的將士。

  傷兵營裡的將士見李承乾為保護他們以萬金軀犯險,都深深被李承乾感動了,當場落淚盟誓願意為李承乾效死。

  而李承乾則教育眾將應該為了保護大唐、保護百姓而戰,同時要愛護自己生命,回家孝順自己的父母教養自己的孩子……

  台上台下都被李承乾的話語所感動,而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信使報信“太子妃和皇太孫薨了!”

  台上扮演李承乾的戲子聞言大驚失色,一連做幾個大動作表現他的驚訝與傷心,一些第一次看這出戲的人不明所以,不由問站在旁邊的人道:“什麽是‘薨了’?”

  旁邊已經看過這出戲的人則沉著臉咬著牙答道:“被奸臣害死了。”

  “啊·!”問話的人聞言更是驚怒交加。

  台上的戲繼續演,正當“李承乾”傷心時,又有士兵上來回事,捧著一個圓盤,上頭放著一個畫的人頭道:“啟稟太子殿下:給突厥做向導的漢奸乃是范陽盧氏子弟,長孫無忌的女婿盧某。”

  正傷心的“李承乾”聽了這話,大叫一聲道:啊,長安有人要害我!

  然後就暈倒在了台上。

  戲演到這裡戛然而止,台上快速落下大幕。

  “殺奸臣!殺奸臣……”

  近千雙眼通紅的看戲人,都揮舞著手臂在台下嗷嗷怒吼。

  每當戲演到這一步,台下看戲的人的憤火都如同點燃的火藥桶一樣轟然暴發。

  戲台的歌妓面對台下洶湧怒潮一個個嚇的渾身發抖,慌忙退到幕後脫去戲服、洗去妝容,以免被一些情緒激動的人認出來當場打死。

  他們在進洛陽城之前就聽說營州那邊有演盧某的一個歌妓被一個憤怒的箭手當場射死。

  前天還從前方傳來消息,說是一支演出小隊在關中一個折衝府剛表演完,飾演突厥賀魯的歌妓在台下就被人活活打死。

  一些歌妓被打的事就更多了,他們這裡就有人挨過打,現在這些歌妓雖然每次在台上時都很享受著台下看戲的人被他們的表演感動涕泗橫流,但是只要一下台都要小心自己的小命。

  ……

  ……

  觀眾之所以憤怒,當然還是為李承乾受到的不公抱屈,如今很多人包括關中府兵,在西望長安城時都是眼噴怒火,暗咬鋼牙,如果此時李承乾號召發兵西進清君側,想必天下會有很多人響應號召自備乾糧武器跟著入長安。

  ……

  ……

  當然李承乾這麽做其目的絕不是要發天下人西入長安清君側,那樣對大唐的傷害太大,他這樣做只是給長安城的人施加壓力,告訴他們認形勢別做的太過份,否則李承乾是有掀桌子能力的。

  燕都,三海苑。

  初夏時節燕都氣候宜人,三海苑裡草木蔥鬱,亭台樓閣水光山色都值得一觀。

  李承乾一身素服面和一眾燕都行台文武大臣在湖心島上的清涼殿裡,喝茶吃點心並分食三海苑裡的瓜果……

  李承乾是前日率領大軍回到燕都,大軍需要在燕都修整十日、準備糧草才能起程回長安,李承乾把城外的大軍安排妥當,就進城住進三海苑。

  在路上李承乾地路上長安方面傳消息給他,李世民下已經下詔書不準他們回長安獻俘,根據情報長安來使今日就該到了,所以召來手下群臣在三海苑等李世民的詔書,也讓這些臣子看看李世民到底是個什麽樣人。

  清涼殿裡李承乾只是喝茶、吃點心,偶爾也說一兩句話,其他時間都表現的很沉默。

  群臣知道皇太孫和太子妃剛剛過世李承乾心情不好,也不敢多說話只是陪著他吃喝,順著他的心意說些話。

  大家正覺得無趣的時候一個內侍輕輕走到席前,朝李承乾行禮道:“啟奏太子殿下,長安派來天使送來朝廷的旨意。”

  李承乾正捏著茶盅,聽了這話慢慢悠悠地輕啜一口,淡淡地道:“傳!”

  見李承乾如此待慢朝廷的詔書,坐在他左手李世績眉頭微動便低下頭專心撿點心吃。

  不一時,就見內侍領著一個青年官員來到席前,李承乾一看來降旨的就是在長安城捉奸的竇奉節,便隨意地問道:“竇駙馬帶來的是什麽旨意?”

  竇奉節聞言神色一窘,聲音有些生硬道:“太子殿下說笑了,臣已經不是駙馬都尉了。”

  “放肆!見了太子殿下竟然不行禮。”

  坐在席中的趙節一看見竇奉節就眼睛發紅,見竇奉節不行禮忍不住就喝斥。

  李承乾見此心裡不由苦笑,當年荊王謀反竇奉節因為撞見趙節的異父弟弟李豫之與他妻子通奸,大怒之下殺了李豫之。

  因為害怕荊王報復,也為了嚴懲永嘉公主,主動向李承乾揭發荊王謀反。

  事後李承乾沒有公開永嘉公主和李豫之的奸情,單以永嘉公主涉入荊王謀反一案賜白綾命其自盡。

  經此一事竇奉節應該成為李承乾的心腹才是,可是因為他殺的李豫之是趙節的同母弟弟,被趙節為難過幾次竇奉節也就不往李承乾身邊靠了。

  今日見長孫無忌派他來傳旨,顯然是想借著李承乾昔年有恩於竇奉節這件事,向天下人表明這道詔書是真的。

  李承乾稱他為“竇駙馬”就是警告竇奉節老實些,否則就把當年的事情公布出去,果然竇奉節對此十分敏感,只是趙節突然插一句……

  竇奉節沒有理會趙節只是看著李承乾道:“臣見了太子殿下按理是該行禮參拜,只是本次臣來,是帶著陛下的詔書,太子殿下不接了詔書臣也不好向太子殿下行禮。

  李承乾聽了這話據坐席前漠然地道:“你就宣讀吧!”

  竇奉節聞言拿出一個火漆密封竹筒,雙手托著高舉過頭頂,算是他對這份詔書行禮了。

  席上群臣見此紛紛起身朝竇奉節手裡的竹筒行禮,只有李承乾依舊穩穩坐在席上。

  “請太子殿下起身接詔!”竇奉節低聲提醒道。

  “孤王有病在身行動不便,你遞過來吧。”李承乾語氣越發淡漠。

  “這,這不合禮數……”

  竇奉節聞言臉色十分難看,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李承乾見他沒有一點機變,也懶得再演戲,直接道:“把他手裡的詔書接過來。”

  在竇奉節和席前群臣還沒有反應過來時,一個孔武有力的護衛,大步上前一把奪過詔書,轉身雙手托著送到李承乾席前。

  李承乾也不接,自有內侍劉葵上前檢驗了密封,然後拆開竹筒把裡頭的詔書呈給李承乾。

  今日席上數李世績資歷最深,見李承乾當眾違禮正要上前勸說,就見李承乾接過詔書略掃一眼就摔在地上。

  “偽詔,偽詔,這是偽詔。”

  李承乾連聲說是偽詔,席前群臣看出李承乾是有意為之,都默不作聲。

  只有竇奉節大聲抗辯道:“這是臣親自從長孫仆射手裡接的詔書,怎麽會是偽詔?“

  “來人把這個人給孤王拿下。”李承乾一聲令下,立即有護衛上前把竇奉節按在地上。

  “太子殿下,臣是來傳詔的,您不能這樣啊!”

  趴在地上的竇奉節依然不肯屈服。

  李承乾面無表情地看著竇奉節道:“把詔書拿給他看。”

  劉葵忙從地拾起詔書,抻開送到竇奉節眼前。

  “啊!這怎麽會這樣?”

  竇奉節看了也不敢相信詔書的內容,席前群臣見此不由也好奇起來,紛紛湊過去看詔書的內容。

  “滅國大功,為什麽不準我們回長安獻俘太廟?”程務挺看了詔書大聲問道。

  “沒有道理啊?”

  ……

  ……

  一些將領紛紛開口對詔書內容表示懷疑,當然也有人知道為什麽,當然是因為長孫無忌懼怕李承乾回到長安殺他全家……

  只是這話不能說出來。

  李承乾把眾人表現收入眼底,冷冷地道:“不用猜了,這是偽詔。”

  “對!一定是偽詔,陛下何等聖明,怎麽會有此亂命?”許敬宗大聲道。

  “征遼大軍已經滅了高句麗,豈能不讓回朝,久懸在外?”

  “大軍若不能早日回朝封功獎勞,讓將士們同沐皇恩,必然為亂。”

  ……

  這一次開口說話多是文官,就是他們也覺得不讓有功的將士回朝接受朝廷封賞是亂命。

  李承乾靜靜地看著眾人表演,只是當他看向李世績時見他依舊沉默不語,淡淡地問地道:“英國公以為這份詔書可合於禮法軍情?”

  李世績聞言沉默一下搖搖頭道:“回太子殿下此詔不合於禮法軍情。”

  李承乾聽了點點頭,拄著拐站起來向眾人道:“連英國公都覺得朝廷不應出此昏令,可見這份詔書確實是偽詔,諸位不必在意,好好休整,過幾日大軍開動隨孤王回長安。”

  李承乾最這幾句話算是徹底把這封詔書廢了,李世績聞言忙躬身道:“太子殿下臣以為這份偽詔來的奇怪,萬不可泄露出去。”

  李承乾聽了略微一想反問道:“若是公之於眾,有人會不相信這是偽詔?”

  李世績想了想搖搖頭道:“不會,這份詔書太不合理。”

  李承乾點點頭道:“那就不怕天人知道?”

  ……

  ……

  就在天下人都睜大了眼睛想看清長安城裡到底誰是裡通外國的漢奸時,又從燕都傳出偽詔的消息。

  “平遼諸軍暫駐燕都,待朝庭後旨方可班師回朝。”

  此詔一出天下嘩然。

  人們紛紛議論:

  “太子殿下都已經病重不起了還不讓他回長安,這不是要把太子殿下逼死在外頭?”

  “陛下真是糊塗啊!”

  “太子殿下有滅國大功不讓班師回朝,看來朝中確實有奸臣。”

  “這怎麽可能是陛下下的旨意……”

  李承乾就在這種議論中率令大軍從容走過河北道,沿途百姓紛紛拿出家裡酒肉來到大軍經過的大路上慰勞得勝歸來的大唐健兒。

  軍中健卒也被百姓的真心感動,一路上都小心愛護田裡的樁稼,太子殿下軍紀嚴明與百姓秋毫無犯的消息一時間傳為美談。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