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485章 李治的報復
  第485章 李治的報復

  李治離了東宮就往去李世民常住的鹹池殿。

  鹹池傳說是昆侖山上的處很大的池塘,是太陽洗澡的地方,屈原在《天問》說:‘出於暘谷,浴於鹹池。’《離騷》中又說:‘飲余馬於鹹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總之這是一個仙境,正合了李世民現在一心求仙修的心思,既然求仙求道身邊自然不能有嬪妃引誘,平常都是李治在這裡伺候。

  李治進出鹹池殿就跟回自己家一樣,也不用通報直接來到李世民的寢殿。

  寢殿門口的內侍老遠看見李治往這走,就進去向李世民稟報,此時剛好出來,笑著朝李治行禮道:“晉王殿下,陛下讓您進去呢。”

  李治朝這個內侍溫和一笑,就走進李世民的寢殿。

  “兒臣參見父皇。”

  李世民正在看書,聽見聲音放下書道:“平身!”

  “謝父皇!”

  李治直起子,一邊往李世民身邊走,一邊說道:“兒臣剛去東宮看了李象兄弟。”

  “厥兒的病怎麽樣了?”

  李世民問道。

  李治聞言一臉喜色道:“已經大好了,兒臣去時他正和象兒一起玩耍呢。”

  “好了就好。”李世民拿起書繼續看。

  李治走到李世民身邊略微猶豫道:“兒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世民抬頭看一眼李治,沒好氣地道:“講!”

  李治聞言一臉為難地低聲道:“太子殿下對象兒似乎過於寵愛了。”

  “嗯!”

  李世民聽了點點頭,旋即又道:“承乾之前跟朕說過,他準備在李象二十歲時就派去流求島(台灣)就藩,想來也是因此才放縱他一些吧!”

  李治聞言神色一黯道:“是兒臣無用。”

  李治這麽說是因為李承乾原本是想把流求封給李治,李治死活不去。

  李世民點點頭看李治道:“你想說什麽,都說出來吧。”

  “兒臣聽人說流求島乃是大唐的海上門戶,治理流求更關系到我大唐的安危所在。”

  李世民聽著欣慰地點點頭道:“朕看了老三繪製大唐海域圖,這個流求島確實很重要。西周分封天下區區幾百年間一些諸候國就比天王強盛,至使本末倒置,天下大亂。

  如今大唐在海外分封邦建國,幾百年後海外未必沒有強國生出不臣之心。

  流求島乃為大唐的海上門戶,若有閃失千百年後必有大患。”

  李世民說這到這裡還不忘了點醒李治道:“不過你早已明言不去流求島就封,你就不要太過在意了。”

  顯然李世民以為李治從李象手裡搶流求島。

  李治聽了忙辯解道:“父皇誤會兒臣了,兒臣只是想象兒以後就藩流求島,任重道遠需得好生讀書明理才是。”

  李世民微笑著點點頭道:“這倒是正理。”

  李治連忙接著道:“可是兒臣聽他們兄弟說,似是等太孫身體再好一些就要起程去燕都,趁著春日好好在路上遊玩呢。”

  “嗯?”

  李世民不覺就皺起了眉頭。

  李治見此心裡暗喜,繼續道:“太子殿下愛子心切,怕是不能嚴加教訓,所以兒臣想請父皇下旨給他們找一個嚴師,命他們就在長安讀書。”

  李世民不疑有他點點頭道:“你說的有理,承乾確實太過寵溺他們,還是留朕身邊管著方能成才。”

  李世民說到這裡直接起身對外間道:“傳朕旨意,從即日起皇長孫李厥和李忠一起在東宮跟著皇太孫讀書,命東宮左庶子李安仁嚴加教導。”

  李治見李世民果然下旨留下李象,正心裡高興突然聽見李世民提到他兒子李忠,忙問道:“父皇忠兒年幼,恐怕給太孫添亂。”

  李世民扭頭看著李治道:“你不出海就藩留在朕身邊也算了,李忠他們總是要出去的,讓他們堂兄弟一起讀書,以後也有個照應。”

  “謝父皇!”李治忙深躬一禮,表示對李世民安排的感動。

  “起來吧!”

  李世民說著伸手扶起李治對他道:“承乾不長安,朕又忙,李象兄弟沒有長輩管束不行,你要多用些心在他們兄弟身上。”

  “兒臣遵旨。”

  李治心裡狂喜。

  李世民見此欣慰地拍拍李治的肩膀,轉身坐下看書。

  ……

  ……

  燕都,三海苑。

  紫辰殿前風和日麗,李承乾和許敬宗各據一張花梨木的條案坐在水邊,修改文章。

  李承乾把他改好的一篇文章放在桌上示意內侍轉給許敬宗,許敬宗看一眼嘴角就忍不住直抽抽。

  李承乾看見笑道:“許卿家有道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你寫的這些戲劇、文章以後,可是要流傳百世的。”

  許敬宗心道:還有可能被人砍了腦袋呢。

  李承乾讓許敬宗寫的東西都是批判李世民修仙的,這是李承乾為回到長安順利掌權做的準備。

  得罪李世民的事許敬宗當然不想做,但是他不敢違拗李承乾意旨,只能藏頭露尾地寫一些敷衍李承乾。

  李承乾豈能讓他如意,今天沒事就把許敬宗叫進三海苑一起修改。

  許敬宗小心道:“太子殿下,戲劇若是這麽寫是不是太過了,天下人皆知臣為太子殿下的屬官,臣寫這些罵修仙求道的,會讓天下人覺得臣是受了太子殿下的指使,於您的仁孝名聲有礙。”

  李承乾冷笑一聲道:“本來就是孤王指使你寫的,天下人還用猜?”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

  許敬宗不明白了,李承乾不是一直想要一個仁孝的名聲嗎?
  李承乾看著許敬宗嚴肅地問道:“你可知道長孫無忌複相了?”

  許敬宗被這個消息噎的半天說不出話來,李承乾以皇太子的身份領兵在外,他的政敵卻能做宰相,這讓李承乾如何坐得住?
  看許敬宗沉默,李承乾直接道:“這些東西寫好以後,先送到西山的燕都書院和揚州的江都書院去先讓那裡的先生和學子們讀一讀。”

  江都書院和燕都書院都是這幾年李承乾新建的,江都書院的先生和學子都是東南破落士族出身,燕都書院裡的先生和學子則是河北道各地主大儒和青年才俊。

  李承乾在東宮崇賢館修書,在天下幾個大城修建藏書樓,很得天下讀書人的心。東南南朝政權破落士族面對朝廷早就沒有資本了,一聽說李承乾在江都建書院紛紛出來投效。

  河北道十八家士族大姓被李承乾收拾以後,李承乾在老百姓中萬家生佛,這裡讀書人自然也願意為他效力。

  所以李承乾選擇先在這兩處自留地展開對李世民的批判。

  許敬宗知道李承乾沒有長安和洛陽是因為現在還不是回去的時候,不能打草驚蛇。

  李承乾這裡布置輿論戰,就見劉葵匆匆走來。

  “何事?”

  李承乾抬頭看見劉葵的臉色不對,直接問道?
  “參見太子殿下。”劉葵先向李承乾行了一禮,然後遞上一疊長安送來的消息。

  李承乾拿過一目十行地看完,就霍地起身,“砰”一聲,面前的沉重的黃梨木條案就被他碰倒了。

  李承乾拿著消息的手都在發抖,呼呼喘氣,大步在紫辰殿前來回轉圈。

  最後更是仰天大吼“李厥他還是個孩子啊!”

  聲音充滿痛苦與不甘,猶如一頭困,這是自穿越以來李承乾遇上的最讓他揪心窩火的事。

  許敬宗和劉葵以及紫辰殿前所有內侍護衛全都臉色發白地看著李承乾,不知道是什麽事讓李承乾如此失態。

  就是劉葵,也不知道染上毒癮的可怕後果。

  發泄一些胸中怒火,李承乾轉身指著劉葵道:“馬上傳話給王方翼,立即帶著李象和李厥去洛陽,不準李厥再吸食毒品。”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