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488章 扶余城
  第488章 扶余城

  在確定李承乾親征後,李世績和蘇定方便帶著他們需要的補給先行上路了。

  蘇定方是從天津坐船去原來的百濟國的熊津城,在發起總攻時,他將率軍從南方進攻平壤。

  歷史上,大唐海軍是以山東文登來基點由薛萬徹率軍從海上進攻的。

  現在薛萬徹已經被殺了,而且李承乾開發出的天津,所以就命任雅相和郝處俊率軍從天津進攻。

  李世績先行一步去了安市城,在那裡堵住平壤可能派出來的救兵。

  李承乾親自率五大軍去金山城,薛仁貴正率領八唐軍與淵蓋蘇文親自駐守的扶余城對峙。

  李承乾離開燕都城之前就聽說李象兄弟已經離開長安,這讓他放心不少,但對於給李厥戒毒,李承乾自己也沒有多大把握。

  一來沒有後世的藥物,二來李厥年齡的太小,這幾年又在長安作下了病根,如果強行戒毒極有可能會要他的命。

  想到那個乖巧的孩子,李承乾就感到心痛,這事他沒有敢告訴太子妃蘇氏。

  想到此處李承乾歎一口,搖搖頭暗道:先把這些事放一放,現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遼東戰場上立下無上軍威,然後回長安城算總帳!

  他有了覆滅高句麗的軍威,回到長安就能百無禁忌。

  李世民現在在軍中還有很大的威望,這些年李世民雖然修仙求道,可是國家大事在李承乾和馬周的努力下,並沒有出錯,在外人看來李世民依然是一個明君。

  哪是他想上位就能上位的?
  很多人都覺得只要學玄武門之變就能登基。

  可是不要忘了李世民當年除了本身是皇子,他還是一個功勳卓著的開國大將,本身就是大唐主要創建者之一。

  不但秦王府有大批文臣武將死心支持,就是其他大臣在李建成死後也沒有人願意跟著李淵混。

  可是李承乾呢,他是皇太子一切都是李世民給的,他造李世民的反是不得人心的。

  然後就是李世民不是李淵,李承乾就算控制住了李世民,一些大臣也會對李世民心存幻想。

  通過幫助李世民複位,達到自己位極人臣的目的。

  所以李承乾極其需要親滅高句麗大功,用這樣的大功震懾天下,才有威懾力,如果他在長安做了什麽事,即便有別有心思的大臣,也不敢輕動。

  李承乾這次就東征,文官隻帶著上官儀,武將也只有梁建方和程務挺,在路上程務挺負責李承乾的安全,梁建方則負責大軍的日常軍務。

  就這樣李承乾一路平安無事地來到金山城。

  歷史上唐朝是在十幾年後才攻打到這裡,當時淵蓋蘇文已經死了,守扶余城的是淵蓋蘇文的兒子,現在卻是淵蓋蘇文本人。

  薛仁貴聽說李承乾到了,忙擺開陣勢親自出城迎接。

  他已經知道長安城發生了變故,理解李承乾是不得不出來這一趟。為了給李承乾立威把場面做的十分宏大。

  李承乾這邊也擺就早開了全套的皇太子儀仗,輝煌煊赫的皇太子儀仗後面跟著數萬大軍押陣。

  面對鋪天蓋地的氣勢直壓下來,薛仁貴身後的將領連頭都不敢抬。

  薛仁貴看見一身金甲的李承乾,騎著高大的戰馬緩緩走來,忙帶領著手下的將領下馬行禮。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雖然甲胄在身眾將行的依然是單膝跪地的重禮,根本沒有人想起什麽:甲胄在身不便全禮的說法。

  “眾將平身!”

  李承乾騎在馬上淡淡地道。

  “謝太子殿下!”薛仁貴帶領著諸將轟然應諾。

  這一幕看在後頭的人眼,立時感覺李承乾更加神聖高大了,心底對李承乾的敬畏又加深了幾分。

  李承乾在薛仁貴引領著一路來到金山城裡的唐軍軍營,直接進了中軍大帳。

  李承乾在大帳中坐下,程務挺率領著數十個頂盔慣的千牛備身,手按劍柄矗立在寶座兩側。

  梁建方、薛仁貴等人率領手下將領再次向李承乾行禮,才分列兩邊。

  李承乾神情嚴肅地看著眼前的將士們,直到眾將在他威嚴的目光下全部垂下眼瞼,才以一種十分威嚴的口吻道:“去年仗諸位打的很好,為今年大唐滅掉高句麗建立了大功,孤王不會忘記你的功勞的。

  此次孤王親自前來隻為一鼓作氣滅掉高句麗,望諸位回去嚴加訓士卒準備不日出戰先破扶余城。”

  “遵令!”眾將聞言精神一振。

  “好!諸位且先退下,孤王從燕都帶來了好酒好肉還有東宮供俸編的新戲,今明幾日全城輪流飲宴看戲。”

  “謝太子殿下,末將等告退。”

  待普通將士都退下,李承乾這才看向薛仁貴,經過這幾年的歷練薛仁貴已經是大唐軍中赫赫有名大將。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薛仁貴是李承乾死黨,只要李承乾不倒他就前途無量。

  “仁貴,孤王帶來了五萬精兵和無數火藥補給,你能一戰攻破扶余城嗎?”

  薛仁貴聞言看著李承乾神色有些猶豫道:“高句麗經過幾年與大唐交戰,已經摸索出來一些對付火藥的辦法了。”

  “他們有什麽辦法?”

  李承乾立即問道。

  薛仁貴見李承乾沒有急著下令,放心不少,忙向李承乾稟報道:

  “扶余城是高句麗在鴨綠江西岸最北方的一座城池,也是現在鴨綠江西岸唯一座還由控制高麗句的城池。

  這座城由淵蓋蘇文親自坐鎮,他們發現我軍火藥厲害後,就在扶余城牆外堆起了三道厚厚的土牆,這樣一來我們火藥就炸不破他們的城牆。

  城裡的房子也都拆了,人都住在挖的地洞裡。咱們就算是派熱氣球從天轟炸用處也不大。

  現在扶余城有十萬兵馬,臣這裡只有八千兵馬,加上太子殿下帶來的五兵馬,在火藥優勢發揮不出來的情況下,很難一戰而勝。”

  “太子殿下,這樣只能把其他幾路大軍調來合圍扶余城。”王方建提出自己的建議。

  李承乾想了一下,搖頭道:“不能調其他大軍來合圍,李世績他們守在安市,是防止平壤馳援的。”

  還有一點李承乾沒有說出來,如果數路大軍合圍跟高句麗硬拚,戰損必然嚴重,結果雖然勝利,但是對他搬師回朝後不利。

  李承乾又看向薛仁貴道:“你們再去探一探,把扶余城周邊的地形畫出一張詳細圖來。”

  “遵令!”

  眾將抬頭見李承乾沒有再說什麽,便退大帳,回到自己的營帳中。

  “太子殿下,現在怎麽辦?”

  眾將一退出去,程務挺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五年過去了,程務挺已經是一個高大健壯的青年領,前幾年李承乾在燕都,他和王方翼輪流來遼東戰場上立過功勞。

  現在雖然還留在李承乾身邊,但是身上的職務已經是四品中郎將了。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道:“對於一件事情覺得沒有辦法,那就去調查研究,多走一走,多問一問,把這件事情了解清楚了,也就找到解決辦法了。”

  程務挺聽似懂非懂想了半天,才懵懵地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李承乾點點頭道:“是也不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加上一條要‘上知天文,下知地利。’

  現在扶余城的高句麗軍不能戰勝大唐,他們就用土圍城,如果我們用大軍的命去填,硬蹬他們堆起來土牆就太笨了,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這麽做。”

  程務挺聽了就明白李承乾心意了,道:“那明日末將也去扶余城外看看。”

  李承乾點點頭道:“孤王和你一起去。”

  說罷不待程務挺說話,起身轉去後帳。

  程務挺站在大帳裡臉縮成了個苦瓜。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