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375章 搶走飛鷹軍
  第375章 搶走飛鷹軍

  其他幾人看見李世民的臉色變了,慌忙起下拜道:“臣等有罪。”

  李世民黑著臉看著群臣,半晌沒有說話。

  就在群臣等的心裡發急時,聽見李世民幽幽地道:“看來承乾的想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啊!”

  “啊!”

  高士廉等人愕然抬頭看著李世民,心道:看來今天陛下召我等來,只是為太子殿下勸和一下,並非真心要攔著太子殿下。

  既然從百官到他們的子弟都不珍惜機會,李世民也不會再給他們機會了。

  李世民揮揮手讓幾人退下,心裡在想為什麽李承乾每每都能都切中要害,而自己不能呢?
  在東宮的李承乾聽說李世民召見高士廉等的人結果,只是微微一笑,暗道:李世民果然長進了!
  對自己將要跟李世民商量的事情更有信心了。

  李承乾手裡拿著郭孝恪從安西都護府送來請戰奏疏,正準備去見李世民商量派蘇定方去安西都護府取代郭孝恪。

  李承乾坐著步輦來到甘露殿,不用通傳直接進殿。

  “兒臣參見父皇!”

  李世民正坐在搖椅上看書,聞聲扭頭看見李承乾正躬身行禮,臉上露出笑容道:“承乾來了,快平身!”

  待李承乾起身,指著旁邊的錦墩道:“承乾坐到父皇旁邊來。”

  “謝父皇!”李承乾再行一禮,慢慢走過去坐下。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手裡的奏疏一眼,轉過頭似笑非笑地問道:“承乾手裡拿著奏疏,可是有什麽政務拿捏不定。”

  李承乾沒有看見李世民的表情,但是聽聲音就能聽出他的得意,心裡一哂,便順著他道:“父皇所料不錯,兒臣這裡正有一事,要請父皇定奪。”

  李世民聞言更是得意地道:“什麽事能讓承乾不敢定奪,說來聽聽。”

  李承乾見李世民明明看見他手裡的奏疏,此時卻看也不看一眼,只等自己求他。

  便直接道:“安西都護府大都護郭孝恪上奏疏稱焉耆與西突厥結親,斷了大唐的朝貢,請求出兵焉耆。”

  李世民聞言神情微怔,旋即語帶不滿地道:“焉耆不過一個蕞爾小國,以安西都護府兵力和郭孝恪的能力滅焉耆不過舉手之勞,準了就是,這又有什麽好商量的。”

  李承乾聞言微微一笑道:“兒臣也知道安西都護府滅焉耆不難,可是事涉西突厥,此事必然不能善了。

  日後大唐與西厥在這一帶反覆角力,曠日持久。

  而安西大都護郭孝恪生性奢侈,仆妾器玩,都極盡鮮華,雖在軍中,床帷器物也多用金玉裝飾。

  此等人絕不是鎮守西域的合適人選,所以兒臣想派蘇定方遠赴西域,待郭孝恪破了焉耆,讓蘇定方去鎮守焉耆主持安西大局。”

  李世民本來以為李承乾來找他商量的是對高句麗用兵的事,沒想竟是想派他的人去西域撿便宜,更換在外駐守的大將,心裡不由暗怒。

  微怒道:“郭孝恪乃是的大唐一員虎將,在安西鎮壓西域諸蠻綽綽有余,何須換人?
  倒是東北的高句麗蠢蠢欲動,到了應該加派兵馬的時候了。”

  說著便怒衝衝地起身對著外面大喊道:“來人,召三省大臣到兩儀殿見駕。”

  李承乾連忙起身大聲道:“父皇高句麗之事兒臣已經下令營州都督府和幽州都督府派人去測繪高句麗的山川地形圖了,父皇現在找來三省大臣又能怎麽樣呢?”

  李世民回頭看李承乾一眼,冷哼一聲直接大步走了出去。

  李承乾也柱關拐杖一瘸一拐地上去。

  父子倆來到兩儀殿時三省的大臣只有尚書省的到了,六部尚書還沒有到了。

  李世民沉著臉坐下,李承乾也走到他身邊的小寶座上坐下。

  大臣見這父子倆如此,不知道出了什麽大事一個個都嚇的不敢吭聲。

  過一會兒李世績等六部尚書到了,行禮坐下一樣不敢吭聲。

  李世民怒哼一聲,直接道:“高句麗蓋蘇文弑君攬政,更攻打新羅和百濟,是可忍熟不可忍?
  朕決意派兩路大軍做為先行大軍討伐高句麗。”

  群臣聽了皆是愕然,李承乾已經下旨幽州都督府和營州都督測量高句麗的山河地理圖,顯然近期不打算動高句麗動武。

  “陛下,大唐去年幾乎以傾國之力才滅了北部的薛延陀,現在還有數萬將士遠在靈州,本來就需要的數十萬石糧草供應。

  而且根據太子殿下計劃,今年大唐還要往靈州運送糧食補給新投降的漠北各部牧民,以換取他們的牛羊馬匹,使得漠北牧民從此依賴大唐的糧食供應,此乃長治久安之計大唐必須全力以赴才能做好這件事。

  現在出兵高句麗恐怕糧草難以支應,還請陛下三思而行。”

  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是尚書右丞兼戶部尚書的程名振,提出來的問題非常實在,朝廷沒有糧草怎麽打仗?
  李世民黑著臉還沒有說話,就見禇遂良也站出來行禮道:“陛下,臣以為太子殿下對高句麗的處置十分妥當,現在大唐應該全力應對北方草原,待北疆各部牧民歸心才可再做他想。”

  “你!”李世民聞言霍然起身,瞪圓了眼睛指著禇遂良。

  大殿裡氣氛瞬間劍拔弩張。

  還著坐著大臣此時目光在李世民和李承乾兩人上轉來轉去,一個個心裡暗道:李承乾的勢力終於能跟李世民抗衡了,也不知是福禍。

  李承乾怕李世民降罪程名振和禇遂良,忙出言緩和道:“父皇,兩位卿家所言皆是實情,父皇不必生氣。

  糧草的事情兒臣已經有了對策,南海諸島皆氣候溫暖、濕潤,盛產稻谷。

  隻待吳王李恪出海從南海諸島征收稻谷,從海上運到海河入境,直接存放在幽州,日後可供東征之用。”

  李世民聞言扭頭看著李承乾怒聲質問道:“你既然已經有辦法籌集糧草,為何還不發兵?”

  李承乾見李世民存心找茬,也生了怒氣,便直接回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兒臣以為需等幽州的糧倉填滿了再行出兵遼東。”

  群臣不由為李承乾捏一把汗。

  但是李世民聞言卻沒有生氣,款款坐下,看著群臣正色道:“傳朕旨意,著兵部尚書李世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衛將孫貳朗副之,將兵三千合營州都督府兵力出兵遼東。

  右衛率大將軍蘇定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左武衛將軍副之李海岸副之,將兵一萬乘樓船自萊州泛海而入。”

  李世民一道旨意下去,殿裡所有人都大驚不已。

  李世民近些年雖然強勢,但是很多國政還是願意聽一聽大臣的意見,可是這一次竟然在一片反對聲中直接下旨出兵。

  李世績怔一下,慌忙走出來鄭重行禮道:“臣遵旨!”

  李世民看著程名振要說話直接道:“程卿家暫時挪移一萬多兵馬的糧草,應該沒有問題吧!”

  程名振看李承乾一直坐著沒有動,隻得躬身行禮道:“臣遵旨!”

  “陛下,一萬多兵馬恐怕難以征伐高句麗,還請陛下三思而行?”高士廉實在想不明白李世民發這麽點兵力做什麽。

  殿裡群臣聞言都看向李世民,只見李世民自信一笑,看著李承乾道:“兵力雖少帶著火藥和飛鷹軍,先給高句麗一個教訓也不是難事。”

  李承乾聞言大驚起身道:“父皇,飛鷹軍還在訓練中,並不能派上戰場,而且飛鷹將軍不是蘇定方是杜荷。”

  飛鷹軍?
  殿裡群臣聞言心裡都有猜到,荊王叛亂那日,長安城飛過熱氣球……

  因此看著李承乾大驚神色都有些同情他,畢竟那可是天兵天將一樣的存在,現在陛下算計……

  而心向李承乾的大臣看李世民的眼神都有些鄙夷起來,連兒子的東西也搶!

  李世民對大臣的們眼神猶如未見,笑呵呵地對李承乾道:“承乾不必擔心,飛鷹軍在出征的路上一樣可以訓練。”

  李承乾覺得今天就是一個騙局,李世民一開始就在算計飛鷹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