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神級學霸》第695章 拍攝
  第695章 拍攝
  “楊銳,有BJ電視台的記者來采訪你。”劉院長邁著八字步來到離子通道實驗室,對正在忙著核對數據的楊銳笑呵呵的道:“我給學校宣傳部打了招呼,小崔跟著你跑腿。”

  小崔是學校宣傳處的老師,大概比楊銳大個五六七八歲的樣子,當年亦是一代英傑,叱吒風雲的學生會幹部,但淪落成小崔有年頭了,也就習慣了小崔的稱呼。

  甚至面對楊銳,小崔亦是笑盈盈的自我介紹說:“我是咱們學校宣傳部專管對外宣傳的,這次BJ台的采訪,我全程陪同,你有什麽要說的,想宣傳的,都可以委托我來弄,你叫我小崔就行了。”

  楊銳馬上道:“崔老師辛苦了。”

  “不辛苦,辛苦啥呀。”小崔同志滿意的眯起眼兒,稍微低一點聲音囑咐道:“我就是給你做個保險絲。我知道你參加過好多次采訪了,我還是多說一句,一會兒,記者的話不用都回答,你想回答的就回答,覺得不想回答的,或者覺得不應該回答的,你就找我,我幫給你來說,你自己不要談,讓攝像機給錄下來不好,再說了,關系弄臭了,也怕他們使壞。”

  小崔同志接著說了幾個拍攝要點。

  楊銳這下子明白了,這位等於是自己的一日經紀人。

  “學校考慮的挺全面的。”楊銳笑著又問:“這次是為什麽來采訪?”

  “主要是為了你開發的PCR采訪吧。”劉院長帶著攝影師和記者過來,心裡的幸福感比結婚的時候還強烈。學院裡有這麽一個學生太輕松了,啥指標都是說完成就完成了,想做點啥事兒都簡單,這和有老婆以後的生活截然相反。

  記者李衝與楊銳握手之後補充道:“我們這個不是單純的采訪,準確的說,我們是準備拍攝紀錄片。”

  “什麽記錄片?”楊銳詫異。

  “你的紀錄片。”

  “我的?為什麽?”楊銳刷臉多次,面對僅次於中央台的電視媒體也不怯場,但紀錄片的提法還是讓他陡然一驚。

  在自然界,獅子老虎是經常被拍紀錄片的,領導人都不是個個都有紀錄片的,給一名學生紀錄片,這個規格不僅超標了,而且超標的厲害。

  80年代的思想是自由的,媒體可一點都不自由。

  楊銳的懷疑精神隨時隨地的來,問問題的時候,像是抓到什麽秘密似的。

  可惜,李衝這次沒給他解謎的機會,人家是一五一十的笑道:“我們是了解到了達爾貝科先生對您的推崇……”

  李衝不愧是電視台的筆杆子,常年給領導寫演講稿的角色,巴拉巴拉的說了兩分鍾,愣是保密的同時,給楊銳說“你要被提名的事我們知道了”。

  同樣站在跟前的劉院長,瞪大了眼睛,就是不知道兩人說了些什麽。

  楊銳恍然,道:“你們確定了嗎?通過什麽途徑?”

  “這個……主要是通過國外媒體。”李衝記者有點不好意思,現在的記者對於拿二手新聞還是有點羞恥感的。

  楊銳緩緩點頭,他本人其實向達爾貝科教授致謝了,後者也確定了會向諾貝爾獎提名委員會提交他的名字。

  從世界角度來說,這其實沒什麽了不得的。美國的新聞熱炒,一方面是現在的中國話題很火熱,另一方面是楊銳的年輕和諾貝爾獎本身。對媒體來說,提名意味著能拿到諾貝爾獎,而對被提名者本身來說,提名諾貝爾獎和獲得諾貝爾獎的關系——請問村上春樹。

  諾貝爾獎提名委員會每年都會列出上百個名字來角逐諾貝爾獎的歸屬,這使得提名的價值與獲獎的價值區別甚大。

  不過,諾獎提名是保密的,這使得被泄露出來的名字,往往具有很強的獲獎可能。

  因為每年泄密的提名者很少,媒體的興奮也就可以理解了。

  楊銳點點頭,謝過劉院長,帶著李衝和他的攝像師往實驗室裡走,一邊介紹,一邊詢問他對諾獎是否了解。

  還沒到采訪時間,李衝很振奮的說了起來。

  諾貝爾獎不是針對當年的項目。歷代的科學發現,只要發現者沒有掛掉,就有可能拿到諾貝爾獎,這使得被提名的名單非常的長,但其中的許多名字都是固定的。

  而在諾獎的提名單以外,其實還有另一張並列的等待單,等待單上,永遠都是一串重量級的名字,它們屬於一些重要理論尚未被證實的學者——這些重要理論一旦被證實,提出者是百分百的會被提名諾貝爾獎的,比如霍金就在等待單的前列,他的理論不被證實,那他這輩子都拿不到諾貝爾獎,而一旦證實,當年的諾貝爾獎就一定是他的。

  即使知道諾獎的提名機制,這樣的名單和名字,反而更令李衝佩服。

  1983年的中國,除了年輕和衝勁還有什麽?
  楊銳的年輕,只是讓此事更不容易了。

  短短的一段路後,三人進入實驗室。

  望著忙碌的研究員們,李衝自動閉嘴,道:“楊銳先生,您可以先忙,我們在旁拍攝就可以了。”

  “哦,那太好了,等實驗室下班以後,咱們再聊。”楊銳一點都不客氣。

  離子通道實驗室的工作也很多,千頭萬緒的,時間怎麽都不夠用,楊銳也不願意耽擱。

  再強的學者,那也是一篇篇論文刷起來的,憋屁一樣的憋大招的學者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現代社會了。

  經費和信任,還有學術地位都是用論文刷出來的,一個勁的喊著要信任的學者,卻連一點富余的時間都不願意留出來證明自己值得信任,此事本身就很值得懷疑。

  楊銳對做實驗沒有什麽抵觸,事實上,實驗室的環境令他心情愉快,有種旅遊般的快樂——當你旅遊的時候,你會有孤獨感和無所事事的閑適,但當你結束旅遊的時候,又會懷念這種感覺。

  楊銳很快進入狀態,專注而忘我。

  李衝打了個手勢,讓攝影師將黑洞洞的鏡頭對準楊銳。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