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之神級學霸》第692章 紀錄片
  第692章 紀錄片

  方亞男懵懵懂懂的跟著總編走,發現後者帶著自己來到台長辦公室的時候,才猛然驚醒。

  “小方同志,我接下來要給你看的,是內部資料,沒有上級領導的許可,不允許散發、討論和傳播,你明白嗎?”總編當著台長的面教育方亞男。

  方亞男傻傻的點頭,低聲問:“總編,我遞的本子不合適?”

  “先不說你的本子的事。”總編揮揮手,道:“接下來,我放幾個畫面給你看,你不要管內容,只看裡面出現的人是不是你說的這個楊銳。”

  “哦。”

  “我再提醒你一下,不傳播,不討論,在上級領導做出決定以前,你要謹記保密條例。保密條例會背吧。”

  方亞男苦著臉說“會”。

  總編這才轉過頭,看向台長。

  台長稍作沉吟,轉瞬和顏悅色的道:“小方同志……”

  “是。”

  “你不要緊張,不是什麽壞事,但是呢,保密還是要做的,叫你來,也是對你的信任,一會兒,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如果是,你就介紹一下這個楊銳,如果不是,那就當沒有今天這回事,你能做到嗎?”

  “能。”方亞男的心情不僅沒有放松,反而更緊張了。

  台長向總編點頭示意,突然又問:“小方懂英語嗎?”

  方亞男本能的謙虛道:“懂一點……”

  “哦。”台長不再多說什麽,就國內目前的英語水平,能背全英文字母的都敢說自己懂一點。

  總編這時才從櫃子裡拿出錄像帶,開始播放。

  電視裡,出現了國外的新聞節目。

  方亞男立刻目不轉睛的看了起來。

  總編用的是快放功能,畫面走的很快,語音已經沒法聽了,但不時出現在畫面裡的英文,還是讓方亞男猜到些內容。

  她的英文水平顯然不是“懂一點”的水平。

  事實上,為了出國,方亞男是苦練過英文的。

  她很快判斷出,這是一次新聞前的人物介紹,被介紹人的學術背景和學術成就是介紹的重點,但具體是什麽情況,方亞男就不甚了了了。

  總編並沒有讓大家等太久。

  須臾,一個頭像出現在了屏幕中。

  總編立即按了暫停,接著倒退回來,正常播放。

  電視裡的聲音頓時變的正常:“來自中國的21歲年輕人ruiyang有可能成為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這讓我們不得不……”

  總編再次按了暫停,因為頭像再次出現了。

  “這是你寫見過的楊銳嗎?”總編問方亞男。

  帥的令人一見難忘的臉,讓方亞男一眼就看了出來。

  她輕輕點頭:“是楊銳,他怎麽了?”

  她已經聽到了一部分答案,只是仍然不相信而已,或者,擔心是聽錯了。

  總編嚴肅的看著她,道:“小方,我剛才怎麽說的,不該問的不要問,更不要傳播和討論。行了,你現在介紹一下這位楊銳同志。”

  既然還叫同志,那就說明他沒犯事。方亞男悄然松了一口氣,道:“我也是剛剛認識楊銳……同志,據我所知,他是BJ大學二年級的學生……”

  “檔案上有的東西就不用說了,說說你了解的其他情況,他的社會關系是什麽樣的,做事的風格怎麽樣。”總編一句話就讓方亞男驚喜準備的說辭失效。

  方亞男猶豫了一下,道:“社會關系方面,我也不是很了解,我們也是才剛剛認識……”

  “你們是什麽關系?”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是楊銳的英語老師。”

  “那就順著這個繼續說……”總編搬了一個板凳到台長側前方,盯著方亞男,不是審訊,勝似審訊。

  方亞男隻好苦著臉,繼續說。

  陸陸續續的談了一刻鍾,甚至將楊銳買字畫的細節都說過了,才聽台長說:“可以了,把她寫的本子給我看看。”

  總編連忙拿給他。

  台長一邊看一邊問:“你寫的這個采訪的台本,是想要達到什麽樣的效果,做一篇什麽樣的新聞?”

  “我沒想……”方亞男懦懦的道:“我覺得,記者采訪之前,不預設立場是最好的。我就是覺得,他一次性買很多字畫,是很有意思的新聞現象,會有什麽樣的新聞結果,我並沒有考慮。”

  “沒有考慮就不對……”總編大人的聲音更嚴肅了。

  台長咳嗽一聲,道:“先不說這些,這個台本要修改一下,老張,你組織人手做幾個方案出來。”

  “好的。”總編答應了下來,拉著方亞男離開。

  出了台長室,方亞男輕松許多,又問道:“總編,究竟怎麽回事?您給個提示唄。”

  “不是說了,不允許討論嗎?”總編繃著臉,但台長不在身邊,威嚴未免不足。

  “我又沒說什麽事,您就給個提示吧,要不然,我莫名其妙的犯了錯誤,您說多冤呐。”方亞男借著自己年輕女孩子的優勢,撒嬌打滾的要求。

  總編不像是台長那樣高高在上,被方亞男纏的沒辦法,隻好說:“我也不知道前因後果呀,你現在問我,我是要犯錯誤的,我只能說,你不要打問,過陣子,你就知道情況了。”

  方亞男不甘不願的停下了詢問。

  到了大辦公室,總編召集了幾名台裡有名的筆杆子,聚集到自己的辦公室,道:“咱們臨時組建一個專項小組,研究一下接下來的采訪工作啊,接下來,我們重點進行的將是人物采訪。被采訪人的名字叫楊銳,是BJ大學二年級的學生,今年21歲……”

  “這麽年輕?”一位咬著筆杆的筆杆子抬起筆杆子般的細長脖子,問了一句筆杆子式的廢話。

  總編點頭,道:“年輕是年輕了一些,但成績很出色……”

  停了一下,總編道:“有傳言說,這位楊銳,可能拿到諾貝爾獎,幾率不高,但是,提名大概是已經拿到了……我說了,他拿到諾貝爾獎的幾率並不高……”

  “什麽諾貝爾獎,和平獎嗎……”

  “提名應該是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吧。”總編不是很確定。

  他再說什麽都沒人聽了,幾名筆杆子全都激烈的討論起來了。

  方亞男訝然抬頭,她猜到了一部分,但怎麽也想不到真相竟是這個!

  在84年的當下,再沒有什麽主題是比為國爭光更有新聞性的了。

  看看許海峰受到的禮遇,就能從中窺到一絲端倪。許海峰作為中國奧運奪金的第一人,確實是成績斐然,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中國拿到金牌的並不知許海峰一個人,他之所以拿到第一枚金牌的原因之一,是射擊項目的排序更靠前,這種微小的差距,卻產生了巨大的聲望差異,也只有放在80年代的環境中,才能令人理解。

  這個重新打開國門看世界的國家,正處在一種群體性的癲狂之中,用“渴望”一詞來形容這個時代,再恰當不過。

  所有的中國人,都在瘋狂的渴望著,渴望金錢、渴望自由、渴望愛情、渴望尊重,他們渴望一切美好的事務,但得到太難,以至於有一名代表得到了,都會引起後世難以想象的轟動。

  比起奧運金牌,比起體育世界的成功,諾貝爾獎的含金量或許是太足太足了,足的讓筆杆子們討論來討論去,最終隻余淡淡的沉默。

  沉默的太久,以至於有輕輕的歎息聲。

  中國的學術傳統延續千年,“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更是貫穿始終。

  然而,學術又實在是太難太難,尤其是在80年代的環境下,中國能夠拿得出手的學術成績,著實是少之又少。

  陳景潤為什麽那般有名?若以學術成績論,做出了費馬大定理的懷爾斯的學術成就更高,因為他徹底證明了費馬大定理,而陳景潤只是將哥德巴赫猜想再次往前推進了一步,其成就,與法爾廷斯、肯裡貝特相似,而法爾廷斯與肯裡貝特,正常人都沒聽過,懷爾斯在完成費馬大定理的幾個月裡,倒是在全球媒體面前刷了刷臉,可也僅此而已。

  相比之下,陳景潤卻是把中國人刷了個遍,甚至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幾乎成為數學家的代名詞。

  假如有諾貝爾數學獎,完成體的費馬大定理,或者完整體的哥德巴赫猜想,都是妥妥的預定了獎項的。

  但未完成體的哥德巴赫猜想就不好說了。

  北大的大二學生楊銳,現在就要拿到諾貝爾獎了?
  “不太可能吧。”熱烈的燃燒之後,是頹廢的灰煙。

  幾個筆杆子都點上了煙,煙霧後的臉龐模糊不清。

  “我說了,是有可能拿到諾貝爾獎,他現在只是拿到了提名。”總編給出回答。

  “我說的就是提名,不太可能。我研究過諾貝爾獎,他們的提名機制很奇怪的,而且,現在也沒到提名的時間……再說了,21歲的學生,能研究出什麽?諾貝爾是發明家起來的,但諾貝爾獎不是給發明家的。”站在方亞男身側的筆杆子吞雲吐霧,聲音嘶啞。

  幾個人微微點頭,表示讚同:“現在社會上很有些人在搞發明創造,但發明是不能得諾貝爾獎的,這個是不一樣的,別人怎麽說咱們不管,咱們自己這麽播出去,就鬧笑話了。”

  “就變成事故了。”

  “說的是。”

  幾個人繼續吞雲吐霧,讓房間變的像是毒氣室似的。

  “我這裡有幾個錄像帶,等翻譯同志到了,我們內部看一下。”總編沒有爭辯的意思,轉頭又道:“不管提名有還是沒有,台長都準備拍點東西出來。咱們先準備好,有備無患。另外,我們也在了解具體的情況。”

  “有提名和沒提名,區別很大吧。”

  “恩……沒有提名的話,咱們就拍成追蹤報道,連續播放一下,有提名的話……台長的意思是拍成紀錄片。”

  “紀錄片!”幾個筆杆子的眼睛都亮了,在這個拍什麽片子都賺工資的年代,格調高企的紀錄片可是大家爭相追捧的好東西。

  方亞男的眼神完全迷茫了,隨便出門逛街,都能溜到這樣的大拿?

  景語蘭跟著母親回老家,也能遇到這樣一名學生?
  學生?恐怕早就不是了吧!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