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之神級學霸》第539章 幸福的煩惱
  第539章 幸福的煩惱

  調到首都來工作是個好條件,但BJ那麽多人,說明在首都工作,其實並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事。

  楊銳給蘇先凱的薪水也不突出,他的華銳實驗室是私人實驗室,想開1000,想開兩千,都隨便自己。蘇先凱入了北大的編制,就由北大發薪,他最多給點獎金福利,也不能保證具體的數額。

  唯一比較特別的,就是解決了蘇先凱夫人的工作,不過,這個在大學裡,或者說,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內都不稀罕,好點的單位,都會想盡辦法解決家屬工作的問題,這對機關領導來說,是一項極重要的工作。

  而且,直到21世紀,這個政策仍然在使用,尤其是21世紀初的時候,普通高校為了招攬人才,爭奪如211或者升本升大學之類的名額,往往都會給博士生兩個相似的條件:解決家屬工作,並解決住房問題。

  美國高校亦有雷同的政策,如果夫妻雙方都做研究工作,特別是在同一領域工作,那大學理論上都會給夫妻雙方一起提供工作機會——雖然目的是不單純的,但結果是相同的。

  不過,楊銳招攬的並不是博士生,這個條件就非常吸引人了,尤其是吸引BJ以外地方院校的人才。

  研究領域的貧富差距是非常可怕的事實,自建國伊始,中國的科學研究中心就在BJ,上海依靠著自身的富裕,稍微能說幾句話,但是BJ如雲的高校聯合體相比,只能說是每況日下,抽東南之血以滋京城是從來沒停過的。

  複旦上交之類的高校雖然偶有高招,但卻是從來沒有登頂過,而且是力量越來越弱的節奏。

  除了上海,全國其他地區在研究水平上的差距,與BJ就是絕對的天壤之別了。

  看看南京大學就知道了,建國之初直到改革開放,南京大學都在各方面的指標都排列前茅,然而,這並沒有什麽卵用,隨著中央財政的力量越來越強,只是財政傾斜一條,就足夠讓南大匍匐,更別說其他的無影連環腳了。

  對做研究的人來說,在不在BJ,差距是極大的,除非是某些特色研究,否則,地方高校想做第二梯隊都要競爭。

  這就比如那篇發表在《science》上的著名的埃博拉病毒基因組測序論文,作為一篇國際合作論文,它有58名共同作者,論文在8月5號投稿,兩周以後被接受,其中六人在看到論文發表以前就死於埃博拉病毒的感染,而這些研究者,全部屬於塞拉利昂的凱內馬政府醫院,他們當然是重要的研究者,58名共同作者都是重要的研究者,某些時候,一線研究者更是不可或缺,但特征性如此之強,如此一線的研究工作,並不一定是研究者們所追求的。

  研究者也是人,研究者更追求低投入高產出。

  如果說,楊銳之前放出的風聲,還傳的不光,引起的重視不夠的話,蘇先凱的故事,卻讓楊銳和他的實驗室,瞬間變成了熱門話題。

  年輕的CELL作者,高端儀器,還有極具人情味的實驗室政策和待遇,再沒有比這更符合中國人的期待了。

  楊銳在短短的幾天裡,就收到了1000多封履歷表。

  “快趕得上工廠招工了,我都不知道,中國有這麽多的研究員。”楊銳望著每天都增加的信件傻笑。

  “上次統計,中國有200多萬名科研工作者,你這些算什麽。”許正平其實也高興,人多了他輕松,研究成果自然也能出的多一點。

  楊銳“嗯嗯”的點頭,道:“不知能持續多久,小蘇同志的示范效應很好呀。”

  蘇先凱在旁靦腆的微笑,他的組織關系還沒有正式調過來,但人先過來幫忙了,也是此時的一貫作風。除非是領導發話,否則,組織關系幾個月辦好都算是快的。

  許正平則道:“示范效應是挺好的,就是這麽多的簡歷,什麽時候看得完?先說好,我是不看的。”

  他知道楊銳有自己的評斷標準,才不想摻合著挑人呢。

  楊銳果然笑著擺擺手,道:“我來負責。”

  說完,楊銳就推著小推車,將一車的履歷表運回了自己在角落裡的辦公室。

  這是一間大約四五十平的長方形房間,更難得的是拐角房,東西兩面全是大玻璃,要是按照後世的公務員辦公室標準,妥妥超標到了天上。

  然而,楊銳並不是純正的公務員,更是標準土豪一隻。以他目前財富水平,購買服務簡直是不要不要的。

  所以,才幾天的功夫,楊銳一口氣找來的八名工人,就把辦公室裝修的能住人了。

  楊銳將小推車丟在房間中間,自己就在地上盤腿一坐,開始翻看簡歷。

  蘇先凱透過門看,暗暗怎舌,道:“他翻的好快,我就是這麽被找出來的?”

  許正平調侃道:“楊銳剛選出來的時候,我也嚇了一跳,你說那麽多名校畢業生不要,怎麽選了這麽一個。”

  他比蘇先凱大20歲有余,說話隨便的多。

  蘇先凱還急著問:“然後呢?”

  “什麽然後?”許正平裝不明白。

  “然後楊銳怎麽說?”

  “楊銳啥都沒說。”

  “不解釋?”

  “忘了。反正,他選人啊,是挺特別的。”許正平不在乎這種事,說過就算。

  蘇先凱注意觀察了一會,就見楊銳一會兒快速翻過簡歷,一會兒又閉目沉思,完全不明所以。

  實際上,楊銳是在回憶名字呢。

  他的實驗室撐死就進三個人,說不定只能進兩個,這麽少的名額,當然要慎之又慎。

  如果是公司的HR,遇到這種情況,社招先看工作經歷,校招就看學歷。

  至於此人是否有內媚,HR哪裡管得了這麽多,供求關系如此嚴酷,當然是要從漂亮的裡面找內媚的。

  楊銳是沒有多少看人的水平的,他就有一點優勢,直接知道名字。

  一眼掃過的,那是確定這醜名沒有見過,閉目沉思的,是比較這熟悉的醜名是否同一個人。

  這種方法,前些天不太好用,累死了才找到蘇先凱一個,此時,卻是讓楊銳一連看到多個。

  “真是幸福的煩惱啊。”楊銳看著腳下的三個履歷表,一名未來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名未來的歐洲科學院院士,一名未來的耶魯講座教授。

  楊銳並未立即做出選擇,而是滿懷希望的看向窗外。

  估計還有好多信沒寄過來呢。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