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神級學霸》第316章 酒精兌水
  第316章 酒精兌水
  金屬玻璃是一個用途很廣的領域,而且利潤豐厚,尤其自70年代開始,金屬玻璃的研究在學術和應用兩個領域都非常活躍,大量的不同體系合種類的二元或三元金屬玻璃被合成了出來。

  李鑫連續發表了三篇論文,也與金屬玻璃是當前熱點有關。現在的中文期刊並不多,一些好文章都要排隊才能刊載,作為一名經費不多的研究生,他所做的項目能夠連續刊載在期刊上,是需要一些環境因素的。

  魏振學以前雖然沒有接觸過這個領域,但在同一個學科,不同的領域是相通的,更不用說金屬玻璃的應用本身,其實並是太有難度的事。

  這是一個更傾向於工程的領域,相比理論領域,工程講究的是投入產出。

  楊銳為了李鑫的事情,投入了上千元,並且借用了價值不菲的儀器。

  魏振學的運氣不錯,不僅產出了李鑫的論文,還順便多做了全新的鐵基玻璃出來。

  實際上,如果李鑫能多花費些時間精力,多投入一些資金,也有可能做出這個全新的鐵基玻璃來。

  科研原本就是在泥漿中打滾,如果你隻想在裡面小心翼翼的步行,是不可能從泥漿裡摸出寶來的。

  楊銳給魏振學打下手,多做了一些鐵基的金屬玻璃實驗,再幫他修改成英文的,然後以魏振學為第一作者將之發表了出去。

  連續發表了兩篇論文,對魏振學來說也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接下來的幾天,魏振學幾乎每天都會神經兮兮的問楊銳一句:“怎麽還沒回信,會不會黃了?”

  楊銳也例行公事的回答:“不會,信說不定還沒寄到呢,耐心等著吧。”

  他並不厭煩魏振學的激動,甚至能夠理解魏振學的激動,任何一名研究員,都會記得自己發表的第一篇論文,第一篇第一作者論文,第一篇英文論文……

  這是一種證明,更像是一種測試,測試你是否適合科研的殘酷生活。

  不能發表論文的自然不能在繼續進行他的科研生活,不能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也意味著不能繼續進行他的科研生活,而不能發表國際化的論文,其實也意味著科研生活的終結。

  科研是個不斷攀升的領域,不是落後的人會被淘汰,是停滯不前的人就會被淘汰。

  尤其是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隨著200萬科研工作者恢復了正常的工作,競爭壓力也變的越來越大。

  在八九十年代,發表一篇《science》,《nature》或者《cell》,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學部委員或者中國科學院院士的稱號幾乎是手到擒來。進入2000年,再在CNS上發表論文,能夠立刻得到的也就是長江學者了,當然,各個學校和研究院必然是搶著要的,給套BJ上海200平米的學位房,外帶全家戶口,解決老婆工作什麽的,差不多是想要什麽要什麽。再到2010年以後的時候看,別說長江學者了,知名大學的教授人手一篇CNS,若是生物等熱點領域的博士生研究生,發表篇論文在《自然》、《科學》並不奇怪,甚至還有本科生做到此點。

  魏振學對科研的期望絲毫不遜色於楊銳,所以,在看到了楊銳的實驗室以後,他寧願放棄煤研所的工作。但究竟能不能順利的延續自己的科研事業,魏振學並不確信。

  短短的一個多星期的時間,魏振學就像是猴子似的,想起來就去看信,沒事了就去看信。

  楊銳也只能一次次的勸說。

  在此期間,生物系的門口小桌上,卻是出現了回寄給楊銳的信件。

  “你的論文又發表了?”看到楊銳的名字,毛啟明立刻給他收拾了起來,拿回宿舍。

  楊銳笑著拆開長條形的信封,大略的讀了一遍,搖頭道:“是送回來修改的。”

  “啥意思?”

  “審稿人認為有一些問題還沒有搞清楚,或者認為某些地方有疏漏,所以打回來重寫,大修比較慘,小修還好。這篇是小修,恩,另外幾篇估計也快出結果了。”楊銳在遇到李鑫之前,連續完成了四篇論文,全都是為了積累論文而做。

  這批論文都是以北大的名義來發表的,楊銳還選擇了逼格更高的期刊,以獲得更高的影響因子。

  當然,高影響因子的期刊,也意味著審查的更嚴格。如《生物化學系統生態》這樣SCI入門級期刊,通常只要論文言之有物就可以了,簡單來說,任何一點小的發現,任何一點碎片化的研究,都可以發表在這樣的期刊上。

  但像是《ACS化學生物學》這樣影響因子四到五的期刊,要求就會嚴格一些,審稿人對論文的文字數據都會有全新的要求,結論也需要更有建設性一些。

  偶爾,像是這樣的期刊,對於第三世界國家的論文,也會更加嚴格的審核。

  用有色眼鏡看數據,某些時候是無法避免的。

  楊銳還在有循序漸進的發表論文,時不時的還會在論文中引用自己的文章,倒是有助於自己的論文發表。

  不過,小修乃至大修這樣的回信,終究是避免不了的。

  毛啟明不太明白這些,問:“修改以後就能發表?”

  “小修的話,發表的幾率很高。大修就難說了,因為修改的部分太多了,修好也不一定滿足審稿人的要求。”楊銳說的是自己以後得到的經驗,現在的國內期刊剛剛復活,國外期刊全憑運氣,根本談不上經驗。

  董志成一下子從床上伸出了腦袋,問:“照你這麽說,碰上大修就很倒霉了?”

  “有點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尤其是大修的要求多的話,不如直接放棄,重新投另一個期刊。”楊銳頗為認真的解答。

  董志成撓撓頭:“這樣也行?”

  “當然,目的是發表論文,不一定要固定在某個期刊發表吧。一些審稿人的意見也不一定正確,當然,要是連續遇到大修或者大修和拒絕的情況,重新修改也是有必要的。你的論文遇到情況了?”楊銳以前很少見董志成如此關心一個話題。

  董志成甩甩凹凸不平的大腦袋,道:“算是吧,說是修改,我也不知道該怎麽改。”

  “老師怎麽說?”

  “讓我再做實驗。我考慮要不要推倒重做。”

  “先修飾,實在不行,再動結構。”楊銳一邊說,一邊找出自己的論文底稿,嘗試修改。

  小修的要求本來就不高,算不得什麽事情。

  剩下三篇論文的結果,果然是接二連三的反饋了回來。

  兩篇直接通過,另一篇依舊要求小修,就比例來說,比大部分的老師還要好。

  這也是因為楊銳用的本就是成熟的實驗和論文,需要修改的空間很小。

  魏振學期待的論文緊隨其後,趕在期末考試以前,送了過來。

  直接通過!

  看到這樣的結果,魏振學險些樂瘋了。

  “就算沒有你的論文的級別高,我也滿意了。”魏振學坐在實驗室裡,見到楊銳,就舉起了酒杯。

  “實驗室裡不許喝酒。”楊銳帶著笑意,道:“恭喜,但下不為例。”

  “下不為例什麽呀,我沒喝酒。”

  楊銳用手在鼻子下扇了扇,像是嗅化學試劑似的,道:“好像是沒什麽酒味,你喝什麽呢?水?”

  “無水酒精。”魏振學抿了口酒杯,有種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自豪與滿足感。

  楊銳歎口氣,道:“少喝點,對身體不好。”

  “我知道,我兌了蒸餾水,最多40度。”魏振學刺溜喝了小半杯:“對了,《有機化學通報》的主編來了,想和我談談。”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