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稱霸五代十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秦暮楚
  第一百二十一章朝秦暮楚

  劉崇沒看上潞州的昭義軍節度使李筠,繞城南下,顯德元年(公元954年)三月,劉崇在高平(今山西高平)正遇上率軍北上尋找劉崇主力的柴榮,兩軍開始激戰。周軍因皇帝親征,誰不想在皇帝面前出出風頭,以便圖個聖恩浩蕩。如虎下山一般,殺退北漢軍。

  劉崇這才知道柴榮來了,笑道:“來就來吧,逆賊!今日讓你知道老爺的厲害。”北漢軍和周軍先嘗試性的交了手,北漢利稍有不利,劉崇後退至巴公原(今山西高平玉井村)。自己坐陣中軍,契丹大將楊袞率契丹軍處右軍,心腹大將張元徽處左軍,三軍互為犄角,防禦周軍。

  柴榮哪怕這個陣勢,也如法對應。以宣徽使向訓、鄭州防禦史史彥超處中軍,柴榮的表哥馬步軍都虞侯(高級武官)李重進、滑州節度使白重讚處左軍,步軍都指揮使何徽、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樊愛能處右軍,柴榮做為壓陣,在後觀戰。

  劉崇看到周軍的兵力比聯軍要少,不禁有些後悔:“周軍就這點子兵,還不夠朕做餡,早知道這樣,何必請來契丹軍分功,一人吃獨食多好?!”

  契丹大將楊袞是個懂兵法的,看到周軍陣勢嚴整,知道不是個善茬,勸劉崇不要大意“柴榮善用兵,陛下宜慎之。”劉崇這時已經利令智昏,哪還聽得進去。

  這時南風大起,劉崇剛要下令,樞密學士王得中苦勸:“風勢北向,我軍逆風,如何作戰?請陛下穩守勿戰,以待時機。”劉崇大怒:“老措大!少在這裡蠱惑軍心,朕今日必擒郭家小兒,再說廢話,朕手中劍可認不得你!”

  劉崇舉劍大喝:“殺!”北漢軍由張元徽率領,逆風進擊周軍右陣樊愛能、何徽部。劉崇眼光不錯,看上了這兩個飯桶,張元徽是北漢有名的大將,所部也都是些不要命的悍卒,一陣嘶喊聲中殺進周軍右陣。樊愛能、何徽是兩個大草包,看到北漢軍瘋了一般衝過來,狂呼亂叫,拔馬就逃。周軍一看主將跑了,頓時亂作一團,為了活命,高呼大漢皇帝萬歲,解甲北向投降。

  形勢在這裡發生逆轉,對柴榮非常不利。在後面觀陣的柴榮氣的大罵:“畜牲,膽敢賣朕!”拔劍出鞘,一邊揮舞撥撩漢軍射來的箭,一邊喝道:“朕養千軍,用在此時,不怕死的給朕上!”周軍將士見皇帝如此血性,誰還敢苟安偷生,個個慷慨激奮。

  這時,周軍中有一員大將手持镔鐵大棍,回首顧謂三軍道:“吾主有難,我等食君之祿,敢不效死以報皇帝大恩?想立不世之功的跟我來!”周軍士氣高漲,跟著這位將軍就衝進了漢軍陣中。這員大將非常勇猛,一條镔鐵大棍如蛟龍出水,上下飛動,砸死好多北漢兵。周軍好象吃了興奮劑一樣,個個都是猛男,嗷嗷直叫,砍殺北漢兵。

  北漢兵大亂,張元徽壓不住陣腳,準備後撤。沒想到戰馬突然撲倒在地,張元徽摔了下來,周軍見有利好,亂刀齊下,張元徽慘叫而亡。主將一死,北漢兵哭爹喊娘,欲生無門。

  周軍已經殺紅了眼,管你哭爹還是喊娘,刀影動處,人頭滾滾,北漢軍大敗。右陣上的楊袞一看這個陣勢,不想送死,冷笑:“老東西,不聽我的良言,這回丟人了吧。對不起,爺不管你了,你慢慢玩吧。”帶著契丹軍溜了。忘了介紹剛才那位使镔鐵大棍的牛人了,他的名字叫趙匡胤。

  劉崇這個惱火,哪想到周軍中的猛男這麽多,難道這幫人都吃了春藥,這麽亢奮?來不及胡想,先穩住了陣腳再說。劉崇不甘心這就樣讓柴榮一戰成名,自持老資格,再次向周軍發起攻擊。周軍劉詞部是支生力軍,體力旺盛,正趕上個巧,又是一通狂殺。一直將北漢軍追至高平,可憐的大漢皇帝劉崇又被揍的找不到北了,北漢兵死傷殆盡。

  劉崇見敗局已定,知道現在除了逃跑沒有第二個選擇,隻好脫去龍袍,套上普通士兵的服裝,騎著契丹人送的千裡良駒黃騮馬,帶著一百多個騎兵抄雕窠嶺小路狂奔。

  天晚夜淒迷,不知方向,抓了一個當地村民帶路。不知道這個村民不是周軍間諜,竟然把劉崇一行帶入了晉州。天亮才發現不對,劉崇嚇的魂都飛了,殺掉向導,轉向北走。劉崇連乾糧都不敢吃了,沒時間了。劉崇乾脆趴在馬背上,不斷的拍馬屁,這匹黃騮馬心中暗罵:“老不死的,你打不過姓柴的,倒拿老爺出氣。看你可憐,送你一程吧”,黃騮馬狂奔,算劉崇好運氣,平安回到太原。

  劉崇到了家後,為了感謝黃騮馬的救命之恩,給黃恩公造了一個馬舍,用金銀裝飾,享三品奉祿,並封為“自在將軍”。(沒想到劉崇這老家夥居然這麽搞笑。)

  這場高平之戰是五代史上的著名戰役,北漢主力在高平幾乎被全殲,再沒能力發動對周朝的大規模戰爭,僅僅依靠契丹自保而已。而此前名不見經傳的柴榮則揚名天下,周邊各大藩鎮都知道了郭威的養子是個狠角,哪個還敢在老虎頭上拔毛?

  此役獲勝,周朝取得了對北漢的戰略主動,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戰略需要來發動對北漢的戰事。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完成的統一大業,是用的柴榮打下的老底,而柴榮統一進程的契點,正是這場高平之戰,意義之重大,可見一斑。

  把劉崇打回河東後,柴榮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處理前線嘩變的樊愛能、何徽等人,此二人臨陣逃跑的性質過於惡劣,對軍隊的影響極壞,柴榮必須借這個機會狠狠整治“惰將驕兵”的問題,五代經常發生軍隊叛亂和嘩變,病根除了軍權的外放,就是軍隊中政治建設的滯後,對這些軍人過於縱容,養成了這種非常松跨的作風,這樣的人能有什麽戰鬥力?

  不過柴榮為人謹慎,做事都要經過深思熟慮後才能作出決定,為了穩重起見,柴榮問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應當如何處置此事?張永德說的很乾脆:“樊愛能等人臨陣賣主,罪當論死。陛下雄才武備,征服天下不為難也。但行軍無法,陛下就不能在軍中樹立絕對的權威。即使有精銳百萬,也不能征服天下。”

  柴榮聽了大喜,速執樊愛能、何徽及跟他們陣中逃跑的軍校,先是痛罵:“你們都是肉堆血河中滾爬出來的老將,還怕個劉崇?你們大概是想:朕還不如劉崇,想把朕賣給劉崇,好在他大漢朝中謀個郡王當當吧。”樊愛能等人低首無語,柴榮喝令刀斧手:“斬!”

  看到柴榮如此動怒,軍中那些兵油子們個個膽寒心顫,知道這個主子和石敬瑭們大不一樣,惹惱了他,沒好果子吃,都不敢再做這樣的“買賣”。

  經此大捷,柴榮雄心頓起,他想畢其功於一役,北向河東,活捉劉崇。但不知道北漢的具體情況,決定先派人去河東觀觀光。

  柴榮命令天雄軍節度符彥卿為北征軍統帥,郭崇、向訓、李重進、史彥超等人為副,召令河中節度使王彥超等人率軍出陰地關,和符彥卿部合軍,到太原問候一下劉崇。柴榮命剛收招入伍的大盜荊罕儒為先鋒使,率三千步兵從小路抄到太原城下,提前通知劉崇。荊罕儒也有本事,讓士兵背負柴草一路行進,到太原東門,荊罕儒命令士兵把柴草堆在城下,一把大火,把城中的劉崇嚇個半死,符彥卿等人隨後趕到。

  此時,京師馳來快馬,報大行皇帝山陵已經竣工,奉大行皇帝遺柩入葬蒿陵,柴榮南向伏地痛哭,淚滿衣襟。因為前線戰事較緊,沒有回去奉葬養父,柴榮心中有些歉疚。

  過了幾天,再得消息,負責太祖皇帝後事的“紅白事務總管”馮道太師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享年七十三歲。馮道是五代史中的一個異類。馮道這一生,享盡榮華富貴,曾經寫下《長樂老自序》,對自己的“英雄事跡”進行一個總結,甚至把自己從初出江湖到位極人臣之間的歷任官職都弄了出來,似有炫耀之嫌。

  記得馮道有兩則很有意思的笑話,還在後唐明宗的時候,馮道有次讓家仆上街買了一雙靴子。第二天穿新靴子上朝時正好讓同僚翰林學士和凝看到了,便問馮道你這靴子多少錢買的?馮道笑著抬起一隻腳說:“九百文。”和凝聽了立刻罵自己的隨從:“怎麽買同樣的靴子,馮大人只花了九百文,你怎麽花了一千八百文?那九百文哪去了?”還沒等仆人說話,馮道又抬起另一隻腳說道:“這隻也是九百文。”眾人大笑,和凝弄了個大紅臉。

  還有一次,馮道有個門客給別人講老子《道德經》,開頭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正好有馮道的“道”字,這位門客不敢犯老爺的名諱,便大聲誦道:“不敢說,可不敢說,非常不敢說。”

  史稱馮道“滑稽多智”,也確實如此。當然馮道一生侍奉過八姓十二個主子(包括劉守光),“為人沒有氣節”,被修新五代史的歐陽修和司馬光好一陣痛罵:“歷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視過客,朝為仇敵,暮為君臣,易面變辭,曾無愧怍,大節如此,雖有小善,庸足稱乎!”

  馮道是有點“無恥”,不過馮道不算是奸臣,至少他曾經勸過李嗣源:“仁義者,帝王之寶也!”僅憑此語,就足勝那乾子認賊做父的俊傑。柴榮雖然不喜歡這個老家夥,但也知道馮道的份量,風風光光的把馮道下了葬,追封瀛王,所以後世也稱馮瀛王。

  而太原城中的劉崇知道自己的家底太薄,招待不了周朝客人,隻好厚著老臉去求“耶律叔叔”,再來幫回忙吧。耶律璟當然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北漢是契丹南面門戶,幽雲十六州的地盤還沒捂熱呢,怎麽能還回柴榮?發兵來救。

  符彥卿一路行進,途中的北漢百姓都“簞食壺漿”來迎周軍,群眾們聲淚俱下的向周軍陳述劉崇的暴政,紛紛表示願意提供王師的後勤保障,只要滅了劉崇那狗東西。此時北漢境內的地方官們也都棄暗投明,向周軍款降。符彥卿一邊在太原城下問候劉崇,一邊遣將攻取周邊州縣,沒多久,汾州(今山西汾陽)、遼州(今山西左權)都改姓“周”了。

  符彥卿由於治軍不力,導致進入北漢境內的周軍多次發生摽掠百姓財物的事件,引發人民群眾的不滿,都逃了(這些人不長記性,樊愛能是怎麽死的?)。柴榮得報,直罵這乾兵油子無恥,急下詔撫慰河東百姓,免去北漢制定的苛捐雜稅,民心稍稍安定下來。老百姓做為被統治者,老百姓才不管你是劉崇還是柴榮,隻關心自己的收成,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支持誰。為了保障軍糧運輸,柴榮又征調河南、河北、山東臨境諸州民夫運糧到前線。

  五代亂就亂在了“兵驕將惰”,當兵只是為了撈錢,真到前線玩硬的,他們能不打盡量不打,實在不行就投降,反正他們到哪都有肉吃。對此王夫之有段精彩的評論:“朱友貞、李存勗、李從珂、石重貴、劉承祐之亡,皆非外寇之亡之也。驕帥挾不定之心,利人之亡,而因讎其不軌之志;其戰不力,一敗而潰,反戈內向,殪故主以迎仇讎,因以居功,擅兵擁土,屍位將相,立不拔之基以圖度非分。”

  不獨武將如此,文臣也個個都是“俊傑”,朝秦暮楚、“人盡可夫”的事乾的也不少,今天跟張三混,不成就跳槽到李四那。他們都是統治階級的一員,“人才”就那麽多,不用他們?看你用誰?或問嶽飛:“天下何以致太平?”嶽飛痛呼:“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天下可立致太平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