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稱霸五代十國》第六十七章 石重貴
  第六十七章石重貴

  石重貴坐穩了龍廷,又娶個嬌妻,天天風花雪月,好不快哉。但石重貴在汴梁城中花天酒地,有人就在外面盤算著要推倒石重貴。平盧節度使楊光遠從來就沒看上石重貴,這小子無功無德,也能當上皇帝,自己“雄才大略”,為什麽就不能?

  楊光遠當然知道自己實力有限,單靠自己恐怕還不能把石重貴怎麽樣,楊光遠想到了“老師”石敬瑭,石敬瑭是靠契丹幫忙發家致富的。楊光遠心想你石敬瑭何德何能,認耶律德光做乾爹,我比你強多了,要當耶律德光的乾兒子,也輪不到你石敬瑭。

  主意打定,楊光遠派人去找耶律德光告石重貴的刁狀,說他“負德違盟、聚財害民。”建議耶律德光趁現在晉朝出現饑荒、財政緊張的時機,出兵討伐孬孫子石重貴。耶律德光的馬屁精趙延壽也在旁邊煽風點火,其實他們不煽陰風,耶律德光也要拿掉石重貴,這個孫子已經嚴重危害了契丹在中原的利益,自然不能放過。

  開運元年(公元944年)春,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派“準乾兒子”趙延壽率馬步軍五萬南下攻晉,楊光遠也公然造反,在青州一帶鬧事,從側翼聲援契丹軍。契丹軍由於有了燕雲十六州,居高臨下,進入中原如趟平地一般。

  石敬瑭當初割讓戰略險隘為了求一時之快,現在終於搬起了石頭,砸到了石重貴的腳上。契丹軍攻打貝州(今河北清河),沒幾天耶律德光怕趙延壽草包壞事,便親自前來指揮攻城。守城的是當初在雲州給過耶律德光好臉看的吳巒,舊恨湧上心頭,耶律德光傳令三軍,要活捉吳巒。

  不過吳巒也是個猛將,契丹軍數次攻城,都被晉軍都打了回去。耶律德光無計可施,正巧貝州城中有一個貪生怕死的敗類叫邵珂,想給“國際和平事業”做點貢獻,私開城門放進契丹大軍。耶律德光自然不肯放過機會,率軍衝進城中,兩軍一頓混戰。晉軍人少,多數戰死,吳巒不想被俘受辱,跳井殉國。

  石重貴對此早有準備,什麽“乾祖父”,去他鳥的,石重貴決定禦駕親征。自己新立不久,在軍界沒有威望可言,要殺一殺耶律德光的威風給那幫三心二意的軍閥們瞅瞅。亂世和太平時期不同,太平時期天下人看重統治者的是“文才”,武夫是不吃香的,有本事也沒地方使。亂世中生存的第一準則就是要會帶兵打仗,只會耍筆杆子是甭想在亂世出人頭地的。

  當石重貴來到澶淵(今河南濮陽西北)時,契丹軍已經攻下了鄴都,石重貴和耶律德光這“祖孫倆”的距離很近,但石重貴這時並沒有去看望“祖父”的心思。

  石重貴想畢竟“親戚”一場,二話不說就大打出手也不好看,便派人去契丹大營議和。但耶律德光這時已經和石重貴翻了臉,說“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還有什麽好說的,該哪來回哪去吧。”

  石重貴其實比耶律德光更明白現在的形勢,廢話多說無益,那就亮出家夥來吧。晉軍的戰鬥力並不象楊光遠所貶低的那樣低下,士兵多由強壯的北方漢子組成,身體條件並不遜色於吃生肉喝生血的契丹人。耶律德光同時派遣的西路軍在太原被河東節度使劉知遠給“接收”了,領頭的衛王耶律宛狼狽竄回契丹。

  太原大捷打破了契丹軍“戰無不勝”的神話,晉軍士氣自然大振,契丹軍在戚城(今河南濮陽北)圍困晉軍高行周、符彥卿部,形勢岌岌可危,高行周派人突圍到澶州向石重貴求救。

  石重貴帶著好心情前去解救高行周,兵家常說:“氣可鼓不可泄”,軍心是戰爭中最為重要的軟實力,俗話道“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口氣”,氣勢上來了,戰鬥力自然就會提高。

  晉軍在戚城打敗契丹人,救出高行周等人,又借著氣勢和契丹在馬家口(今山東聊城東)大打一場。契丹軍人多勢眾,河邊還有幾十船的生力軍,但晉軍此時已經打瘋了,滑州節度使李守貞率敢死隊衝入契丹陣中。契丹人有些輕視晉軍,都譏笑兒皇帝的軍隊能也打仗?結果被晉軍殺的橫屍遍野,慘敗而逃。

  這時石重貴騰出手來對付楊光遠,開運元年(公元944年)五月,兗州節度使李守貞、河陽節度使符彥卿出師青州。楊光遠本來還指望“契丹乾爹”幫他一把呢,可“乾爹”被揍回去了,自己那點兵力還不夠李守貞下餃子吃的。

  晉軍撲到青州開始攻城,楊光遠勉強守到十一月,實在打不下去了,便再次學起了石敬瑭,向石重貴投降。石重貴給了他三分薄面,準備放楊光遠一條生路。可群臣中沒幾個和楊光遠有交情的,勸石重貴:“楊光遠罪大惡極,不殺不足平民憤!”石重貴讓李守貞把楊光遠騙出城,找人給做掉了。

  契丹那頭不甘心失敗,又來尋仇。開運二年(公元945年)春,契丹軍南下在頓丘(今河北清豐)和由石重貴親率的晉軍主力進行大戰,契丹軍仗著騎兵優勢衝擊晉軍前陣,晉軍二話不說,先讓契丹人嘗嘗飛箭的厲害,契丹騎兵多數成了刺蝟。

  耶律德光有些沉不住氣,親自上陣戰鬥,石重貴見“祖父”玩狠的,血性一上來,也衝到陣前和“祖父”玩命,兩軍一直打了整一天,雙方死傷慘重,還沒分出勝負。耶律德光知道石重貴這小子還有些能耐,好漢不吃眼前虧,先撤了再說,把大營朝後撤了三十多裡。

  耶律德光雖然吃了幾個癟,但這點小挫折是嚇不倒這個漠北梟雄的,他見一時難以消滅晉軍主力,便以客為主的玩出“堅壁清野”,派出幾支騎兵部隊,在華北平原進行殘酷的掃蕩,逢人就殺,見糧食就燒,摧毀晉軍的軍資儲備。這招果然毒辣,晉軍本打算依靠本土的資源優勢和契丹打消耗戰,但軍儲都被燒光了,軍心受到嚴重的打擊。

  說起石重貴的軍事才能,在五代皇帝中不怎麽樣,除了李從厚、劉承祐、柴宗訓之外,估計也就是朱友貞、李從珂和石重貴同一級別了,和朱溫、李存勖、柴榮這些真正的軍事家根本沒法比。石重貴出道以來,並沒有獨立指揮軍隊的經驗,加上為人有時昏憒,在和契丹軍的生死決戰中屢屢犯下致命的戰略錯誤,最終導致亡國的慘劇。

  石重貴當政以來,最信任的就是那個大言不慚的景延廣,景延廣的得勢不僅是因為他有“擁立”之功,更重要的是石重貴認為景延廣能夠做自己的“諸葛軍師”,一些重大的軍政決策都主要由景延廣負責制定。景延廣雖然有些才能,但為人輕浮,政治經驗又欠缺。所以他當政之後,對他所不喜歡的人進行打擊報復,得罪了許多實力派。景延廣吹牛是把好手,但真讓他乾點正事,只能是越幫越忙。

  ?

  晉開運二年(公元945年)三月,耶律德光再率契丹軍再次前來尋仇,兩軍會於白團衛村(今河北安國境內)。因契丹軍勢眾,把晉軍重重包圍住,並抄了晉軍的糧道。看耶律德光的意思,是想先餓瘦晉軍,等晉軍沒力氣的時候,再來攻擊,一戰可滅晉人。

  晉軍非常焦急,無糧無水,這仗如何打下去?晉軍開始在營中挖井取水,只差一點就取到了水,可此時突起東北風,狂風亂打,把水井給吹塌了。晉軍無奈之下,隻好用布絞泥,擠出髒水來解渴。

  坐在高處看風景的耶律德光見狀大喜:“晉軍饑渴無力,此正是天予良機,不可錯過。今天必擒南人,然後進取汴梁城!”下令讓契丹最精銳的鐵鷂騎兵下馬,操利刃衝殺晉軍,同時順風縱火,準備借助天時來滅晉軍。

  此時風越來越大,飛沙走石,迷離人眼。晉軍將士血性上來,紛紛大聲喝問杜重威:“將軍此時為何不下令還擊,難道想讓我們受死不成?”杜重威見風勢大太,想等風停後再戰。馬步都監李守貞勸道:“福兮禍也,禍兮福也,現在大風肆虐,雖與我不利,但風沙起時,契丹人不知道我軍虛實,契丹人必然怵我。不然等風停了,彼人見我軍兵寡,合力滅我,大家都得完蛋。”

  李守貞複又大喝:“將士聽著,亮出家夥來,準備和契丹決一死戰!”不過有些將軍還是想等風停後再戰,馬軍右廂排陣使藥元福和馬步軍左右廂排陣使符彥卿大罵道:“再等下去,必死無疑!寧死於陣上,不死於虜手!”

  二將率眾出寨西門,往擊契丹軍。契丹軍果然不知晉軍到底有多少人,狂風飛卷,嗖嗖作響,黑漆如夜,哪裡看得清楚。晉軍萬余鐵騎乘勢呼嘯殺出,逆風而擊契丹軍,其勢若排山倒海。契丹軍被衝亂,軍心大潰,連連後退。晉軍追出二十裡,斬殺契丹鐵鷂軍無數。鐵鷂是支騎兵部隊,要是在馬上,晉軍恐不是他們的對手。但現在他們下了馬,短兵作戰非其所長,一戰既敗。

  耶律德光這時也沒時間再想攻佔汴梁的美夢,駕著小車急急逃去,但晉軍狂追不舍。耶律德光這回真慌了,也顧不得顏面,跳下車,尋了一個駱駝,慌亂中爬了上去,猛拍駝屁,狂號而走,契丹殘部好容易逃回幽州,這才定下神來。

  發生在公元945年三月的這場晉遼白團衛村之戰是五代時期中原政權和北方遊牧民族政權之間難得的一場揚眉吐氣的大勝利,此戰場面極其壯觀,過程驚心動魄,讓歷史為之感慨萬分。

  晉軍取得白團衛村大捷後,石重貴肩上的壓力小了許多,雖然沒能活捉耶律德光,但至少能讓耶律德光後怕一陣子,三年兩載的估計不敢再打自己的主意了。

  開運二年(公元945年)九月,吏部侍郎兼史館修撰張昭遠等人上奏,已經修好《唐書》二百卷。石重貴非常高興,加賞有功人員。這部在後晉時修的《唐書》就是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晉天福五年(940年),晉高祖石敬瑭命宰相劉昫等十人主修唐史,其實劉昫只是掛名的史官,真正負責具體事務的主要是張昭遠,還有賈緯、趙熙、王伸、呂琦、尹拙、崔棁、鄭受益、李為先等人。

  《唐書》二百卷,其中本紀二十卷,志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記錄了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歷史。宋仁宗慶歷年間,大儒歐陽修、宋祁等人又重修唐書,後人為了區別兩部唐書,便稱宋朝版為《新唐書》,後晉版為《舊唐書》。

  雖然後人常批評《舊唐書》“蕪雜不精”,技術處理上也大有問題,不過從史料保存的角度來看,《舊唐書》為後人保留了大量極其珍貴的第一手唐朝史料。因為千百年來戰亂頻仍,唐朝史料有許多都沒有保存下來,賴此部《舊唐書》,讓後人得以更加清晰的把握唐史歷史的脈搏,對於這點,《舊唐書》功不可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