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特種神醫》第三十八章 四診之切脈(求月票!)
  “沒錯,反正你也正好要給楊柳治療,到時候咱們再好好的切磋一場!”

  李亞東倒是一點也不隱藏,直接說出了心中的意圖。

  雖然是個書呆子,但李亞東不傻,這幾句話已經把意圖都給說出來了,又何必再繼續隱藏下去?

  “好!”

  杜仲點了點頭,張口說道:“不過,我也不確定什麽時候會去你們學校,希望到時候你們還沒畢業!”

  “放心吧,我已經打算留校了!”李亞東張口道。

  “我也沒問題!”趙起點點頭,他家跟學校並就距離很近,就算真的畢業了,他也能隨時到學校去。

  “那就說定了!”

  這時,楊天辰忽然出聲說了一句,旋即大笑起來。

  似乎是對杜仲答應去他們學校,而感到很是興奮一般。

  “不管你什麽時候去學校,我都要提前謝謝你!”

  楊柳一雙眼眸凝望著杜仲,輕笑著,一臉認真的說道:“希望你給我的這四年時間,能讓我撐下去!”

  一想到楊柳的病,杜仲就情不自禁的暗自歎了口氣。

  這種病的概率幾乎是千百萬分之一,可偏偏就發生在了楊柳的身上!

  一個原本該閃耀整個中醫界的優秀女孩,卻在這種病痛的折磨下,不得不極其低調卻又無比刻苦的提升著實力!

  如果換做一般人得了這種絕症,恐怕早已放棄了。

  但楊柳卻一直在堅持著,在與病魔抗爭著!

  很難想象,一個女孩居然能有這麽大的毅力!

  就憑這分毅力,杜仲也得盡最大的力量去幫她!

  面對楊柳那一聲提前的感謝,杜仲也不拒絕,直接點頭接受了!

  “我們在學校裡,等著你!”

  得到了杜仲最終的答覆,趙起咧嘴大笑了起來,隨後死人便是一齊坐上了交流團的大巴,在杜仲的目送中,離開了醫院。

  雖然並不算太熟,但四人來交流的這段時間,也讓杜仲學習到了很多!

  四人離開後,杜仲就來到了秦老的診室。

  “老師,我今天應該學習切脈了吧!”

  診室裡,杜仲一邊收拾著藥櫃,一邊張口問道。

  “恩,望問聞都學得差不多,是該學習切脈了!”

  秦老笑呵呵的點點頭,張口補充道:“學會切脈之後,你就可以參加一個月以後的匠醫考核了!”

  聞言,杜仲大喜。

  在給楊柳治病的那天從李亞東他們嘴裡他就了解到,中醫的劃分一共有四個等級,分別為匠醫、玄醫、國醫和神醫!

  匠醫代表著,能簡單的開藥治病,並且懂得藥方的醫生!

  中藥和藥方,杜仲在正式拜入秦老門下之前,就已經完全了解了!

  可以說,杜仲的醫術早已達到了匠醫的水平,唯一欠缺的就是切脈這一點,連切脈都不會,就算去做匠醫生考核,也會被直接淘汰下來。

  級別認證對杜仲沒有絲毫意義,但匠醫的認證卻可以讓他有國家承認的資格行醫了,他現在行醫還屬於非法行醫。

  所以匠醫考核他志在必得!

  “在中醫四大等級裡,每一個級別都有著嚴格的考核!”

  “上古醫術固然厲害,但是你對中醫的理解還只是匠醫的水平!”

  說到這裡,秦老看向杜仲,補充道:“所以,我才希望你能學習中醫,畢竟學到自己腦子裡的,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憑空來的,是別人的。而且在這個世道,沒有中醫的配合,上古醫術也很難見人!”

  “而且中醫也是博大精深,比如藥物的種植、炮製等等這些都是你需要學習的。”

  “我明白!”

  杜仲點頭應是!

  他知道,秦老是怕,隨著上古醫術的提升,他會逐漸的對中醫失去興趣!

  不過,他知道自己的欠缺處,他不喜歡缺點。

  秦老滿意的點了點頭!

  “那就開始吧,我先給你講將切脈的涵義、注意事項,以及各種脈象!”

  說著,秦老站起身來,像是古時候私孰裡的先生一樣,雙手背在身後,來回踱步的講了起來。

  “切脈,又稱為把脈,是中醫師用手按住病人的動脈,根據脈象,來了解疾病內在變化。”

  “脈為血之府,貫通全身,所以身體髒腑發生病變,往往會反映在脈上。往往有的時候,症狀還未充分顯露之前,脈象就會發生改變,所以把脈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才能流傳至今!”

  “所謂脈象,可以理解為脈搏的形象!包括動脈搏動顯現出的深、淺,速率的快、慢,強度的有裡、無力,節律整齊與否、有無歇止等等。”

  “脈象是脈動反應在指尖上的形象,脈象的產生與心臟的波動、心氣的盛衰、脈道的通利和氣血的盈虧,有直接關系!”

  “醫書上記載,一共有二十八種脈象,每一種都不一樣。”

  秦老就像是在說歷史一般,說到切脈的流傳時,臉上也不禁露出一副傲然之色。

  一旁,杜仲也是聽得津津有味!

  “心、脈是形成脈象的主要髒器!”

  “而氣血是形成脈象的物質基礎,同時,血液循行脈道之中,流布全身,運行不息,除了心臟的主導作用外,還必須有各髒器的協調和配合!”

  “肺朝百脈、肺氣敷布,血液方能布散。脾統血、為氣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氣的充養和統攝得以運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調節氣血。腎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氣,腎氣是各髒腑組織功能活動的原動力…”

  “因此,脈象才能反映全身髒腑、氣血、陰陽的綜合信息……”

  在秦老的講說中,杜仲飛速記憶著。

  “在臨床上,中醫主要運用‘寸口診法’,也就是切病人橈動脈的腕後部分!”

  “《內經》中曾有‘遍診法’和‘三部診法的記載’,但近代已經很少運用,所以就不給你介紹了!”

  “脈診獨取寸口的理論根據有兩點!”

  “第一,是人體各靜脈都會聚集在肺上,而寸口是手太陰肺經的循行部位,在寸口的上方就為太淵穴,是所有經脈的交匯之處!”

  “第二,脾胃是身體髒腑和氣血之源,各髒腑氣血的盛衰跟脾胃功能的強弱有著密切的關系,而手太陰肺經也起於中焦睥功能的狀況!”

  說到這裡,秦老停了下來,呵呵一笑道:“接下來,我再給你講講把脈的方法!”

  杜仲點頭,之前秦老之不過是告訴他,切脈的原理,接下來秦老要說的,才是真正需要他去學習的!

  “切脈應該在病人安靜的時候進行!”

  “最好能讓病人坐下來,或者仰臥著,手前臂於心臟擺放在同一條水平線上,手掌向上,前臂平放,讓血流通順!”

  “寸口脈分為寸、關、尺三個部位,對成人切脈,應該用三根手指來定位,以指腹按觸脈搏,三指的疏密,應該按照病人的身高,作適當的調整!”

  “小兒的寸口部位狹小,不能容納三指,可以用拇指定關法,不用西分為三個部分,三歲以下的兒童,可以用望指紋代替切脈!”

  “切脈時,常運用三種指力,開始輕用力,觸按皮膚為浮取,名為‘舉’。然後中等度用力,觸按至肌肉從中取脈,名為‘尋’。再重用力觸按至筋骨處沉取,名為‘按’。”

  “根據臨證的需要,可用舉、尋、按或者相反的順序,反覆按觸,也可以分為三部,用一指按壓體會。寸、關、尺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侯,這就是中醫中的三部九侯!”

  因為切脈是中醫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所以秦老也說得特別的仔細,與之前的三種字訣的講課方法,完全不同!

  而杜仲,也用心的記憶著秦老所講的一切。

  “切脈時,要在安靜的環境下,如果病人剛剛經過劇烈的活動,應該讓他先休息一會,然後在診脈!”

  “切脈的時候,要保持呼吸均勻,態度認真,把注意力集中於指下,細心的分辨脈象,每一次診脈的時間,不能少於一分鍾!當然這個時間和醫師水平有直接關系,不過也不完全對應,畢竟有時候某些脈象需要細心體會。”

  “地理和氣候,也會導致脈象和正常脈象出現片哈,這一點中醫師必須極為清楚!”

  “比如,天冷了,血管收縮變細了,血流會減慢,天熱了,血管舒張變寬了,血流會加快,脈象也會隨之出現相應的變化!”

  “那怕是外界環境有微不足道的變化,在脈象上都可能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如果在生理的調節范圍內,則屬於正常的脈象。如果超過生理范圍,就是病態的脈象!”

  “有了外界因素的干擾,脈象有時就會出現不準確,不可靠的情況!”

  “這個時候,經驗就顯得尤其重要,診脈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中醫大師可以準確的發現病變,而一般的中醫大夫就可能診斷不清,甚至是誤診!”

  話聲落下,秦老的面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誤診,對病人的危害性極大,是每一個中醫都必須要跨過的一道門檻,而要跨過這道門檻就不簡簡單單的是依靠理論和學習了,而是需要在不斷的診脈中,累積經驗!

  杜仲也是皺起眉頭來。

  他沒想到,一個切字訣居然比之前的三個字決都還要難,難怪切字訣會成為中醫裡面最為困難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