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的明朝生涯》第三百六十三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
  一旦確定了此次清兵犯關和遼東軍有關後,禦書房內的氣氛頓時降到了冰點,所有人的心中都升起一股掩飾不住的驚慌。

  站在楊嗣昌身後的禮部尚書薑逢源立刻就驚慌的喊了起來:“皇上,遼東軍一旦與清兵勾結,則我大明大事去矣!這可如何是好啊?”

  “啪……”

  只聽到聲脆響,講皇失措的薑逢源臉上頓時紅腫了起來,原來是楊嗣昌再也忍不住轉身就賞了他一記耳光。

  “混帳!”楊嗣昌瞪著薑逢源厲聲罵道:“天還沒塌呢,你慌什麽,如此君前失儀成何體統!”

  說完,楊嗣昌上前一步對崇禎拱手道:“皇上,薑逢源君前失儀且畏敵如虎,不配侍奉禦駕之前,臣以內閣首輔大臣之名懇請陛下削去薑逢源禮部尚書之職,以儆效尤!”

  不得不說,楊嗣昌這一手確實夠狠的,\無\錯\ ..薑逢源身為吏部尚書,按照後世的算法那可是身兼教育部、外交部以及中央黨校三個部門的職責與一身,若是在和平時期絕對是位高權重了。按照正常的流程來說想要罷免薑逢源的職位需要內閣擬票皇帝同意方可,可現在楊嗣昌卻在禦前會議上突然就提了出來,事先根本沒有任何預兆,這是非常少見的,由此也可以說明楊嗣昌對他是多麽的痛恨。 “準!”這是崇禎的答覆。

  隨著崇禎的話音落下,這位剛上任不到一年的禮部尚書就這樣被趕出了大明權利的中心,甚至還被一擼到底變成了一個平民。

  在不到幾分鍾的時間,薑逢源便被摘掉了烏紗帽趕出了禦書房。可以說,這位薑逢源的下場是早有預期的,前些日子剛被崇禎趕出了禦書房,還沒等風頭過去。今天又鬧出了這麽一出,讓崇禎和眾位大臣都看清了他的嘴臉。這個時期的讀書人講究的是喜怒不形於色,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象薑逢源這樣剛一聽到遼東軍和清兵勾結就嚇得臉色發青,那是要被人鄙視的。雖然這世道不怕死的人很少,但象這位那樣清兵還得打過來呢就嚇得魂飛魄散的也太奇葩了了。

  沒有理會被大漢將軍拖出去的薑逢源,崇禎深吸了口氣對眾人道:“諸位愛卿,朕以為適才楊愛卿的分析是頗有道理的,此番清兵能夠如此悄無聲息的突進大明境內,遼東軍絕對脫不了乾系。只是諸位此事有何妙計應對此事啊?” 就拿錦州來說吧,現在的錦州已經處於半獨立的狀態,朝廷幾次下令祖大壽回京述職。但總被祖大壽以身體不適為由擋了回來,不僅如此以祖大壽為首的錦州對朝廷的命令也是愛理不理,按理說祖大壽夠拽吧,可朝廷卻偏偏拿他沒什麽辦法。不僅如此朝廷還得哄著他,要糧給糧要銀子給銀子,怕的就是祖大壽想不開率部投降了滿清那就大事去矣,屆時遼東防線也就成了一個笑話。

  看著愁眉苦臉無言以對的眾人。崇禎也是氣不打一處來氣憤的問道:“諸卿拿著朝廷的俸祿,享受著百姓的供養,如今事到臨頭了卻連一個主意也拿不出來嗎?楊愛卿、謝愛卿、程愛卿。你們倒是說話啊!”

  被崇禎點到名字的楊嗣昌、程國祥和謝升等人依舊低著頭說不出話來,崇禎見狀更加氣憤了,站了起來就要大發雷霆。

  這個時候下面的刑部尚書馮英在下面嘀咕了一句,“咱們能有啥法子,難不成派宣大軍去接替他們鎮守遼東不成?”

  “嗯……”

  周圍突然變得寂靜無聲,所有人的神情都呆滯住了。良久楊嗣昌才突然抬起了頭望著馮英,眼中爆出了一股精芒,猛的走出了列班來到馮英跟前對著他大喝道:“你剛才說什麽?再說一遍!”

  馮英被楊嗣昌須發皆張的狀態給嚇了一跳,結結巴巴的說道:“楊閣老……下官……下官……”

  楊嗣昌繼續追問道:“把你剛才的話再說一遍!”

  “我……我我……”

  “快說啊!”楊嗣昌急了,一把抓住了馮英的衣襟。

  “楊閣老……你放開我……我說……”被嚇著了的馮英隻好無奈的說:“下官是說,難……難不成要派宣大軍去接替他們鎮守遼東鎮不成……”

  “對……就是這樣!”

  楊嗣昌突然神情變得亢奮起來,他猛的轉身對崇禎大喝道:“皇上,有法子了!咱們有法子了!”

  “什麽法子?”看到亢奮的楊嗣昌,受到他情緒感染的崇禎也興奮起來,連勝追問道:“楊愛卿快說,到底有什麽法子?”

  楊嗣昌神情中透著一股子興奮,朝崇禎說道:“陛下,那遼東鎮不就是仗著自己鎮守邊關有功,拒不聽從朝廷調遣嗎?如今更是為了一己私利不惜勾結韃子,放縱其入關,此等行為應受萬人唾罵之,咱們不如這樣……這樣……”

  “啊……這也太明顯了吧,行不行啊?”楊嗣昌的計策一說出來,就連崇禎也愣住了,這個驅狼吞虎之計也太低級了吧,況且雖然祖大壽不是啥好鳥,難道嶽陽就是善茬了嗎?

  看到崇禎臉上猶豫之色,楊嗣昌上前了一步加了把火道:“陛下,此時臣不得不說句實話,臣以為無論是嶽陽還是祖大壽此時都與藩鎮無異,但既然木已成舟多言也是無益,咱們還不如選出一個對咱們最有益的人出來繼續為朝廷所用,您說是這樣嗎?”。

  “嗯……”

  崇禎也仔細的考慮了起來。楊嗣昌的話未嘗沒有道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嶽陽、祖大壽和吳襄這些人都可以稱之為藩鎮,但藩鎮也不盡然是一個樣的,自打袁崇煥死後遼東軍事集團的戰鬥力下滑得很厲害,從這些年來他們那如同篩子般的防線上就能看得出來,這些年他們除了會向朝廷伸手要銀子要物資外幾乎什麽都不會幹了。而犯關嶽陽則不然,雖然嶽陽的桀驁不馴是滿朝皆知的,但這家夥可真的是能打,前些時候關外的那一仗可是硬生生的將滿清打得屍橫遍野,就連皇太極和嶽托也在這一役中喪命。如今關外的蒙古人和滿人提起宣大軍來誰不嚇得腿肚子直打顫,而且嶽陽這個人還有個優點,那就是說話算話,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說給你交一百萬兩銀子就給一百萬兩,一文錢也不少你,反觀遼東那些見錢眼開的蠢貨那就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差了老鼻子遠了。

  說實話,同樣是藩鎮。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截然不同,一個有擔當重承諾,一個卻像被慣壞了的劣童,只會不停的向朝廷索取。一旦朝廷沒有按時給銀子便叫囂著威脅朝廷,如今更是連縱敵入關這種事也幹了出來,如何取舍便已經一目了然。

  “好吧!”

  崇禎終於下了決心,眼中露出一絲歷芒道:“就按愛卿說的去做。這些賊子吃朝廷的穿朝廷的,卻不為朝廷分憂,理應受到嚴懲!不過在此之前還得將那些韃子趕出去才行……”

  ……………………

  對於朝廷的事情遠在千裡之外的嶽陽是不知曉的。此時的他正在大同忙著整編部隊呢。

  作為山西有數的大城市,大同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控制了大同就相當於控制了宣大防線一半的地盤。嶽陽升任了大同總督之後立刻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給原本分布在各地的原宣大防線的各地總兵參將們下了最後通牒,要麽老老實實的接受改編跟著哥吃香喝辣,要麽就給老子滾蛋,誰要不聽話嘛……老子手中的數萬大軍可不是吃素的,在嶽陽一手胡蘿卜一手大棒的威逼利誘下,山西境內的各路駐軍隻得無奈的乖乖投降。

  沒辦法,形勢比人強,人家現在不但佔著名義上的便宜,而且軍事力量更是強得嚇人,連不可一世的清軍都在他手上吃了鱉,他們這些人還是算了吧,於是經過近三個月的時間,嶽陽終於將山西境內的軍事力量進行了一次大整編。將原來各地的駐軍來了一次大清掃,十八歲以下的不要,三十五歲以上的不要,在軍營裡混日子的老油條不要。就這樣,經過一番淘汰,原本山西境內各地的三萬多戰兵只剩下一萬六千多人,其他的通通發給一筆遣散費回了老家,當然了其中也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不少吃慣了軍糧的老油條串聯了一些同伴想要挑頭鬧事,但隨後都在三菱刺刀和米尼式火銃的槍聲中變成了乖孩子。

  經過三個月的改編,此時嶽陽的手中共有已經形成戰鬥力的步卒五萬,騎兵兩萬,加上新招募並訓練好的五萬新兵,共有步卒十萬騎兵兩萬共十二萬人,可以說現在的嶽陽已經是大明最大也是最強的一股軍事集團了。

  崇禎十年十一月初八,大同總督府的議事廳內,嶽陽端坐在帥位上,看著下面端坐著的兩排將領,心中湧起了一股成就感。就在五年前,自己還只是一個不名一文的秀才,可今天卻是手握重兵的大明侯爺兼一省軍事總督,回想起當中的過程還真是令人唏噓啊。

  此時議事廳裡寂靜無聲,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端坐在帥位上的嶽陽,只見他晃了晃手中的公文沉聲道:“諸位……就在上個月,韃子新任的偽帝多爾袞又率領十萬大軍犯我邊關,如今更是已經突入寶坻、定興、安肅、大城、雄縣、安州等地,百姓哭泣天下震驚,皇上親自下旨命我宣大立即出兵京畿,勢必要將韃子趕出關內,諸位以為如何?”

  “這……”

  坐在嶽陽左手邊的是宣大一乾老將,他們以楊國柱、虎大威兩人為首,由於頭一次在嶽陽手底下當差。是以一乾人等並不敢胡亂發表意見,只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靜靜的看著嶽陽等候吩咐。而坐在右邊的將領則是跟隨了嶽陽多年的老人了,其中則是以嶽順寶和胡老三為首,這些人一聽到又有仗打立刻就興奮起來。

  順寶第一個站了起來大聲嚷嚷道:“侯爺,上次您出關打韃子就沒有帶末將去了,連老胡他們都立了大功,這次即便是輪也該輪到末將去了吧!”

  看到順寶著急的樣子嶽陽笑了起來,他了解順寶的心情,上次打仗的時候他就沒撈到仗打,只能窩在應州府裡。而且還遭到暗殺,早就憋了一肚子的邪火,這次看到又有仗打哪還坐得住呢。

  “本侯知道,此番出征少不了你的份。”嶽陽擺了擺手示意順寶坐下,將目光投向了左邊的楊國柱、虎大威等人。

  “楊總兵、虎總兵,此番不知爾等願意隨本侯領兵出征否?”

  老大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誰敢說半個不字呢。楊國柱和虎大威齊齊的站了起來異口同聲的說道:“願隨侯爺為國殺敵!”

  “好!”

  看著齊刷刷站起來朝自己行禮的眾將,嶽陽滿意的點了點頭,他可不管這些將領是否真心效忠自己。如今的軍隊經過了改編。所有百總以上軍官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人,這些人即使心中再怎麽不滿也掀不起什麽大浪來,在這說了,依照這支軍隊目前的編制、軍餉以及物資消耗來看。在目前來說整個大明除了自己根本就沒有人能養得起這麽一支軍隊,所以說誰若想策反這支軍隊他們就會發現現實是何等的殘酷。

  雙目炯炯有神的看了看眾將,嶽陽沉聲說道:“諸將聽令!”

  “嘩啦……”

  隨著嶽陽的話語落下,在做的將領全都齊刷刷的站了起來。所有人的目光都望著他們的統帥。

  “虎大威、楊國柱、王樸、吳成楓、嶽順寶、楚狄……”

  “末將在……末將在……”

  隨著嶽陽念到的名字,一明明將領立刻站了出來走到嶽陽跟前抱拳而立。

  “你們回去後立即整頓兵馬,於三日後各帶一萬大軍同本侯在大同會師。咱們共同前往京師會一會這個多爾袞!本侯倒要瞧瞧,到底是誰給了他這麽大的膽子敢再次犯我邊關!”

  “末將遵命!”

  公元一九三七年,崇禎十年十一月十二日,嶽陽率領歩騎連同輜重共七萬大軍從大同出發,以急行軍的速度朝著京城趕去,他此番的目的就是要徹底將再次侵犯邊關的清軍打垮……

  陰沉的天空籠罩的大地,空曠的田野上寂靜無聲,路邊那些的田地上到處都是馬蹄踏過的痕跡,偶爾還有幾具倒斃在路邊的屍骸。

  在北方這塊地界上,十一月的天氣已經算是進入了冬天,天空中已經開始飄蕩著絲絲的雪花,自從清兵再次犯邊後,北方的大地再次陷入了劫難,清兵所過之處猶如蝗蟲一般寸草不生。這些清兵簡直是看到什麽搶什麽,即便是連做飯用的鐵鍋也不放過。

  突然,寂靜的原野上傳來了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它們越來越響,不一會從遠處的官道上就看到了一條長長的隊伍從遠處走來。為首的隊伍打著一面紅色的旗幟,上面同時繡著太陽和月亮。

  這支隊伍過來後便可以發現,這些步卒們並沒有穿著鎧甲,而是穿著一些迷彩斑斕的棉衣,外面還套著一件綠色的象背心一樣的東西,頭上還帶著一頂圓溜溜的頭盔,就連這些頭盔也被塗成了綠色。綠色的頭盔、綠色的上衣、綠色的褲子,看起來分外的刺眼。

  大明宣府總兵楊國柱騎在一匹紅色的戰馬上,此時的他同樣穿著和周圍士兵同樣的服飾,一套三色老式的迷彩服,頭上是綠色的鋼盔,外面再穿著一件防刺背心,背心上還插著一塊鋼板,看起來就象後世工地上的民工。

  在楊國柱的旁邊是山西總兵虎大威,兩人都是一模一樣的打扮。看著周圍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楊國柱對虎大威無奈的說道:“真不知道嶽侯爺是怎麽想的,讓咱們穿著這身綠皮就出來了,也不嫌難看慎得慌。”

  虎大威呲牙一笑:“楊老哥你就知足吧,有這身綠皮就不錯了。你瞧瞧,既暖和又輕便,而且還能防刀槍,我試過了,插上這塊鋼板後,就連強弓在三十步的距離都射不穿它,比起咱們原來那身沉重的鎧甲可是好到天上去了。”

  楊國柱依舊皺著眉頭:“話是這麽說,可這身也太難看了!”

  “哈哈……”虎大威咧嘴笑了起來:“難看一點怕什麽,只要能保命就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