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勢陡峭挺拔,因多荊樹,春天是漫山紫花而得名。古傳荊紫止 北麓多金,故而又名金子山。
山海經中,亦有關於荊紫山的記載,名為教岸山。
眼見除夕將至,而一場本應極為慘烈的大戰,消聲於無形之中,洛陽城中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可徑自山下,卻格外冷清。
大業十年的時候,楊廣遷三萬戶入洛陽;武德二年初,王世充為提防關中兵馬,實行堅壁清野,荊紫山下的住戶,紛紛被遷入洛陽城內。遠遠看去,昔日的荊紫村已經變成了廢墟。在這隆冬最後的日子裡,更顯幾分幽寂和清冷。
尉遲敬德跨坐烏雕馬,嘴巴裡嘀嘀咕咕。
“好端端跑這裡喝個什麽酒。鬼影子都不見一個”老秦和老程可真是麻煩,一會兒還要爬山。”
玉皇閣,位於荊紫山主峰,海拔近九百米。
山上雖有盤道,但山路崎嶇。不利於戰馬行進。所以要想上玉皇閣。就必須要先到荊紫山腳下的通仙觀。那本是一出道觀,早在戰火中荒蕪。觀中的道人,也不知道跑到了何處,只剩下一座空蕩蕩,佔地面積還頗廣的道觀。裡面的香火幾乎斷絕,偶爾有上山的人,會在通仙觀停留,把馬匹寄存於通仙觀中,然後順便燒幾柱香,這才使得道觀保存了幾分人氣。
尉遲敬德帶著百余名親兵,來到通仙觀外。
倒也不是他想要擺譜,只是習慣問題。慈澗一戰。李世民險些遇難。使得李唐將領出巡時,都非常小心。哪怕這戰事已經平息,可小心無大錯。焉知會不會有流寇,或者鄭軍造反?
在通仙觀外勒住了戰馬,尉遲敬德在馬上向四周環視。
一名親兵上前挽住馬轡頭,想要伺候尉遲敬德下馬。卻不想尉遲敬德看罷四周後臉色一變,順手從馬上摘下雙鞭,將那親兵拍翻在地。
“大家不要下馬。立刻返回大營。”
親兵們心裡不免奇怪。
大半夜要跑來這裡喝酒的是你,到了地方還不等喘一口氣就走的人。也是你,
尉遲將軍這是怎麽了?臉色看上去那麽難看?
尉遲敬德卻顧不得解釋什麽。撥馬就準備安,同時還吆喝著:“把酒水扔掉,趕快離開這裡。”
秦瓊和程咬金都是好酒之人,尉遲敬德同樣喜歡烈酒。
洛陽投降之後,李世民賞了麾下大將一人十壇美酒,敬德想著,既然大家要喝酒,索性把這些酒拿出來,大家一起分享。可是,當他發現這通仙觀內外寂靜無聲,頓時就感覺不妙。
原因很簡單,秦瓊和程咬金既然請他上玉皇閣,這通仙觀裡即便不是人滿為患,也應該很熱鬧才是。如今,通仙觀裡寂靜無聲,而通仙觀外,更是連個人影子都不見,豈非不太正常?
如果單從外貌來看,敬德很容易被認為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一類。
可實際上,尉遲敬德出身將門。在隋末時能官拜散朝大夫,雖沒有什麽實權,卻也不是一個頭腦簡單的人可以坐上。他能察言觀色,認清楚時局,本就說明尉遲敬德不是單純武夫。
情況既然不太對勁,理應迅速撤離才是。
蓬二
通仙觀中,突然傳來一聲巨響。
一團焰火衝天而起,刹那間從荊紫山兩邊山麓中,蜂擁而出兩隊騎軍。這些騎軍並非傳統的重裝騎兵。也沒有配備什麽甲裝騎具。清一色的輕騎兵,但在行進之中,蹄聲錯落有致,宛如千軍萬馬,從四面八方衝擊而來。馬上的騎士,全都是白衣白袍,白巾抹額,一副孝裝。
騎士們,也沒有發出什麽喊喝。無聳無息,隨戰馬衝鋒。
但正是這種沒有任何喊殺聲的衝鋒。卻給人一種震撼的效果。天地之間,只剩下馬蹄聲的轟鳴,遠遠看去,就好像兩股白色的洪流,瞬間衝過來。不過這些騎軍並沒有立刻投入戰鬥,而是有條不紊的散開,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包圍圈,把尉遲敬德一行人,團團圍困起來。
“尉遲敬德,既然來了,為何又急於離去?”
一個清冷的聲音,從通仙觀中傳出來。
緊跟著,一個白衣白袍,頭裹白巾的俊秀青年,縱馬從通仙觀大門中躍出。只見他,年紀大約在二十一二歲的模樣,跳下馬身高八尺開外。體型略顯清瘦,俊面含煞,目光冷森。
掌中一杆奇形長槊,槊首大約有嬰兒手臂粗細,卻呈一個三棱刺刀的形狀。
胯下一匹中原罕見的龍子天馬。背負銀鞭,馬背兜囊中掛著一張強攻。殺氣騰騰,直視敬德。
青年馬前,是兩個步行的巨漢,一個背負雙斧,腰間系著牛皮大帶。倒插十柄手斧。
另一個略顯瘦削,不似負斧巨漢那般形容可怖。不過近丈身高,同樣給人帶來一種難言的壓迫感。掌中倒拖一柄陌刀,冷冷凝視敬德。那目光好像是看著死人一樣。兩個巨漢,一黑一白,給人以極強的視覺衝擊。那身上散發出來的冷冷殺氣,足以證明他二人曾經歷過無數次慘烈的搏殺。
青年身後,則是兩個騎馬巨漢。
一個手持獨角銅人槊,一個背負雙槍。
這五個人從通仙觀裡一出來,周遭白衣騎軍,幾乎是同時向後退出十步,將場地騰空出來。
指揮騎軍的兩員大將,尉遲敬德並不陌生。一個名叫劉黑閣,一個名叫王伏寶,都來自於豪陽兵馬的統帥級人物。
這兩人在馬上,向從通仙觀出來的青年微微一欠身,沒有開口說話。其實,眼前這狀況,不需要他二人開口,尉遲敬德也能猜出對面青年的身份。他很清楚。劉黑閣和王伏寶都是桀驁不馴之人,即便是在和秦王李世民商議軍務的時候,也未見他二人表現出如此恭敬態度。
能讓他二人如此這般,恐怕這世上,也只有一人而已,,
尉遲敬德的臉色,變了!
他自認是個膽大包天的人,可不知為什麽,當面對眼前這青年的時候。竟生出一種懼意。。
“尉遲恭!”
青年的聲音很好聽,帶著一種磁性。
他神色平靜,但目光卻極為森冷的看著敬德道:“我久聞你的大名,卻沒有想到,會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和你見面。我是李言慶,至於我的身份,想必你已經知道,我無須贅言。”
果然是池,,
尉遲敬德心裡一咯噔,同時又覺的有些奇怪。
李言慶的語氣非常古怪慈濃濃點中,卻好像帶著幾分惋且,尉汰敬德削出世”來,都是以別名行世。知道他叫尉遲敬德的人有很多,但直呼大名尉遲恭的人,卻非常少。
即便是李世民,也多稱呼他敬德,而不是呼他的名卓。
可這李言慶,居然一口就呼出他的大名,語氣裡似乎還對他頗為熟悉。讓他不免感到古怪。
隋唐時期,很多人都是以表字為名行世。
比如顏師古。大家都知道他叫顏師古。其實他真名叫做顏箱,師古只是他的幕字。可除了少數親近的人之外,大都是喚他顏師古。再比如柴孝和,大名一個“松。字。只是知道柴松的人很少。而聽說過柴孝和的人,卻很多。諸如此類,包括房玄齡,同樣也是以別名行世。
尉遲敬德猶豫了一下,雙臂倒拖,雙拳一碰。
“末將尉遲恭,參見河南王,”
他是出來喝酒的,所以沒有穿甲胄。自然也說不出什麽“甲胄在身。不能大禮參拜。的話語。
李言慶把他引到這裡,目的已經非常明顯。
幾乎是在刹那間,尉遲恭心裡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他可不會認為。李言慶把他騙到荊紫山下,是為了和他飲酒作樂。偷眼向兩邊看了一下,敬德心裡也是暗自叫苦。王伏寶和劉黑閣雖然並沒有關注他。可是那兩隊白衣騎士,卻把他死死困住。粗略觀察,這兩隊白衣騎士,大約有千人左右,想必就是李言慶麾下赫赫有名的墨麒麟 如今則更名為萬勝軍。
李言慶,這是要把他留在荊紫山下,
言慶心情複雜的看著尉遲恭,也沒有開口。
不可否認,前世尉遲恭在他心裡,也算是個了不得的大英雄,還是他少年時心中的偶像。
門神,,
那是神話。算不得數。
可後世流傳的評書當中,尉遲恭也算是他最為喜歡的幾個人物之
。
只是,李言慶沒有想到,有朝一日,這尉遲恭會成為他殺父的仇人。和他對陣於疆場之上。
這種古怪的感覺,讓言慶非常不舒服。
但他不會說出來,而是上上下下的打量尉遲恭。
許久,李言慶開口道:“敬德。你是一條好漢,而且也知是非輕重。我對你也頗為看重,本不該用這樣的手段對付你。只是”原因想來你也清楚,我不和你廢話。有道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我不管你是因為什麽原因,也不管什麽各為其主”總之,殺人償命,天經地義。朝廷可以對你既往不咎,可是我卻不能。今日我非河南王,而是李孝基之子尋你報仇。”
一句話,讓尉遲敬德準備好的諸多托詞,全都說不出口來。李言慶說的很清楚,我不用河南王的身份來壓你,我是以人子的身份。找你報仇。
所以,什麽朝廷律法,什麽大局觀,我都不會在意。我就是要殺你。這是為人子的一點本份。
話說到這種地步,尉遲恭別無選擇。
要麽自盡償命,要麽和李言慶一戰,最後落個身死。反正不管是什麽結果,這一戰不可避羌
可是,他真的能和李言慶一戰嗎?
李孝基雖然是宗室,可聲名並不彰顯。殺了他,李淵會難過,但從大局考慮,卻不會追究。但如果殺了李言慶的話,尉遲恭唯死而已。李言慶不同於李孝基,那是當今天下士林的代表,同時更立下顯赫的戰功。如果他殺死了李言慶的話,李淵不會答應,李世民更別想把他保下來。
這絕對是一場不公平的較量,當他成為李言慶的仇人時,就注定了他的下場淒涼,
敬德,不由得露出苦澀笑容。
他深吸一口氣,雙鞭在手中撲棱一轉,鞭梢遙指李言慶,“李公子。可敢與某家一戰?”
你不是說你不拿出河南王的身份嗎?
好,我就直呼你李公子,向你邀戰,
尉遲恭本以為,李言慶不會應戰。卻不成想,李言慶聞聽這句話,清秀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敬德,如此方不負尉遲恭之名。”
尉遲敬德有點不明所以,被李言慶這一句話說的有些發懵。
卻不想李言慶突然厲聲喝道:“今日我以人子身份,和尉遲敬德
戰。
勿論勝負。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手,否則格殺勿論”若我被殺,請轉告萬歲,不得追究尉遲敬德之罪。”
“大王,萬萬不可!”
劉黑閣王伏寶等人,大驚失色。
李言慶厲聲道:“我意已決。爾等休要呱噪,敬德,今日你我一戰。不死不休!”
尉遲敬德眼中,顯出敬重之色。
雙鞭左右一分,大笑一聲!“李公子,休怪尉遲恭無禮!”
說著話,他一催胯下烏雕馬,大喝一聲,躍馬揮鞭,向李言慶撲去。李言慶一擺手,雄闊海閣棱兩人左右一分,讓出一條通路。就見象龍希幸幸長嘶爆吼,脖頸上趴著的那一層肉鱗,似乎是充了氣一樣,突然膨脹起來,變成一圈肉疙瘩,蹄聲如雷,擦著地面長身竄出。
手握沉香槊七寸之處,李言慶迎著尉遲恭就衝上前來。
這不是什麽切磋武藝,一個是要為父報仇,另一個則是想要竭力活命。雙方都不可能留手。
就連兩人胯下坐騎,似也通靈一樣的清楚,這將是一場生死之戰。
衝刺的過程中,烏雅馬和龍子象龍各出決戰。四蹄極有韻律的踏動。節奏變化不止。短短的十數米距離,烏雅馬和象龍數次變速,試圖來協助主人取得勝利。不僅僅是人在鬥,連戰馬也在鬥智鬥勇。眼見二馬照面,李言慶突然長身而起。沉香槊順勢隨著他的身體拔起,在手中詭異的滑動。。
本來,李言慶握在沉香槊槊首一下七寸之處,而隨著他這一長身,大槊滑動,等到李言慶握緊的時候,正是在距離槊纂七寸。大槊一招靈蛇出洞,迎著尉遲恭分心就刺。這槊出的突然。扎的詭異,猛然竄出。果如靈蛇撲擊,快如閃電一般。再加上象龍突然間提速,大槊眨眼間就到了尉遲恭跟前。
尉遲恭也是嚇了一跳
在他想來,李言慶早年以文出名。後來雖有李無敵之名。估計也是長於謀略戰術。
至於武藝嘛,也許不會太差。但未必能有多麽厲害。可這一交手。尉遲恭不免感到吃驚。這位河南王的武藝,絕非等閑。單隻這簡簡單單的一招靈蛇出洞,若非無數次搏殺,絕難有如此造詣。槊未至。而銳氣已然臨近。尉遲狐心入吃驚。匆忙間在馬卜個側香槊幾乎是貼著犧浙刁午,擦了過去。胸口隻覺一涼,錦袍被撕開了一道口子,露出赤裸胸膛。
如果他躲閃的慢半分,這一槊就能讓他見血,
尉遲敬德不免心驚肉跳,左手鞭豎起一招順水推舟,貼在沉香槊上向外一推,右手槊趁勢摟頭就打,掛著風聲,呼的砸向李言慶的腦袋。哪知,象龍在這個時候,卻突然間向後一頓,言慶讓過鐵鞭,沉香槊順勢劃了一個古怪的圓圈,槊首變槊尾,槊幕鎖的撞在鐵鞭上。
鐵鞭被崩開,但李言慶卻感到手臂發麻。
這黑廝好大的力氣,不愧被後世稱之為門神。不過,李言慶心裡雖然驚歎,可胯下馬,掌中槊卻沒有停下。二馬錯蹬一刹那,李言慶單手輪槊,翻手一記橫掃千軍,而尉遲敬德雙鞭背負,招出蘇秦背劍,雙鞭十字交叉向外一崩,鎖的一聲,就撞開了李言慶勢大力沉的一擊。
隻一個照面,兩人鬥智鬥勇。各出絕招。
只看到一旁觀戰之人,一個個心驚肉跳。臉色變幻不停。
“尉遲恭,咱們不死不休。”
李言慶撥馬盤旋,搶先發動攻擊。經過剛才的交手,他也大致上了解了尉遲恭的狀況。單論力氣。尉遲恭比他略勝一籌。所以再次交手。言慶決定不再和尉遲恭硬碰硬。大槊呼呼作響,以雷霆萬鈞之勢,分心就刺,左一槊,右一槊。槊槊相連,槍槍奪命,就如同疾風暴雨一般,將尉遲敬德圈在其中。而尉遲敬德也不示弱,雙鞭上下翻飛,左封右擋,凶狠無比。
一個槍疾馬快,一個勢大力沉。
兩人鬥在一處,隻殺得難解難分。而觀戰眾人。則顯得無比緊張。死死的盯著疆場上兩個兩騎。
大約三十多個回合,李言慶的槊。是越來越快,尉遲恭的鞭,也是越來越猛。
兩匹戰馬更紂纏一處,互不相讓。你咬我一口,我踹你一下,忽而馬頭相抵,忽而仰蹄奮起,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更有人厲聲吼道:“敬德叔父。休要驚慌,我來救你!”
從金猜城方向,衝來一群人。
為首的,赫然正是秦瓊叔侄。那秦瓊,手擎大鐵槍,風馳電掣衝在最前面。在他身後。則跟著秦用、程咬金、牛進達、秦武通等秦王府帳下大將。李言慶和尉遲敬德正鬥的難解難分,誰也沒有留意身外的變化。而尉遲恭的那些親兵,好像看到了機會,齊聲發喊,向外衝去。
如果尉遲恭死了,他們的結暴,恐怕也不會好到哪兒去。
王伏寶冷笑一聲。完全無視尉遲恭的親兵,撥轉馬頭厲聲喝道:“鄭大彪、柳亨,隨我迎敵!”
一旁觀戰的鄭大彪和柳亨,早就迫不及待。
王伏寶一聲令下,這兩人縱馬就衝上前去”而劉黑閣更是冷哼一聲。也不打招呼,撥馬就走。
雄闊海咧嘴嘿嘿一笑,“兔崽子們不老老實實待著,阿棱,可敢與我比試一番。”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閣棱大笑,不等雄闊海反應過來,拖刀就衝向那些試圖突圍的親兵。陌刀戈著一道綺麗弧光,刀雲重重。不過。他的速度是快,雄闊海絲毫不比他慢。雖然比閣棱起步晚了,但見他雙腿飛奔的同時,帝撈哂三道寒光出手。三柄手斧飛出,將三名親兵,劈翻在馬下”
“阿棱。你小子又要許!”
雄闊海衝進人群。那對板斧已經握在手中。
斧過人亡,血肉橫飛。這萊陽黑白雙煞在人群中攪起腥風血雨,隻殺得親兵們鬼哭狼嚎。
尉遲敬德這時候也覺察到了援兵。可不知為什麽,心裡卻不太高興。
李言慶崩開雙鞭,冷聲道:“敬德,你的援兵來了”不過 你且放心,今日你我之戰,無人可以打攪。”
掌中大槊招數一變,頓時變得狂野無比。
槍槍相連,全然不顧及自身安全,正是魚俱羅當年所傳的無回槍法。
尉遲敬德頓時手忙腳亂,雙鞭上護其身,下護其馬,拚命的封擋李言慶的招數。只是,李言慶的大槊卻越來越快,一槍未回,一槍又出。槍槍連接一起,在夜幕下利破一道道虛影。也分不清楚,哪個是真。哪一個是假,而無回槍的精蓖,也就在於此。虛虛實實,無從分辨。
秦瓊和程咬金,本是想找尉遲恭喝酒。
洛陽城裡的繁華之氣,也使他們心醉神迷。除夕將至,大戰結束,可謂雙喜臨門,正可一醉。
可沒想到他們到了尉遲恭大營後,卻聽說尉遲恭去荊紫山赴宴,而且是受他們邀請。
秦瓊立刻意識到事情不妙。連忙和程咬金帶上兵馬,趕往荊紫山,同時又派人即刻入城,向李世民稟報。
尉遲恭曾殺了李孝基!
而李孝基和李言慶的關系,隨著大戰結束,也浮出水面。
這時候,秦瓊就算是用腳趾頭也能猜出。邀請尉遲恭的人,就是李言慶。雖則李言慶也是李唐宗室,可終究不和秦瓊屬於同一體系。甚至說,李言慶是脫離出長安派系之外的獨立體系,秦瓊即便心懷顧忌,也不能見死不救。只是,秦瓊本不準備和李言慶問題,因為那結果於他絕無好處。他只希望,能夠拖住李言慶,等秦王出面,再設法挽回尉遲恭的性命。。
想是這麽想,可壞就壞在,他那侄兒的一句話。
秦用和尉遲恭的關系非常好,尉遲恭也從不吝嗇對秦用的指點。
眼見尉遲恭和人鬥在一處,秦用急了,在馬上喊了一嗓子,原本是想要給尉遲恭打打氣。可他沒有想到。正是他這一嗓子,卻激起了王伏寶等人的敵視,不等他們靠上前,就發動攻擊。
秦瓊連忙大喊:“王將軍,劉將軍”住手!
我們不是來打架,有話好好說”河南王,手下留情,秦王殿下馬上就來,倒是慢慢商量。”
李世民要來了?
李言慶聞聽這話,心中殺機更盛。原本,他對李世民挺有好感。甚至在重生。乃至李密被殺之前,他還想著去抱李世民的大腿。
可李世民,明知尉遲恭是自己殺父仇人,卻仍留在麾下。
這,又算是什麽事牽
今天,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我也不賣面子,”
想到這裡,李言慶出手更快,更狠,更加毒辣。尉遲恭的武藝,和李言慶在伯仲之間。他長於奪槊,可李言慶的槊太快了,他難以奪下來。門剛,李言慶招數吊然狠毒。但想要殺尉謀恭,也不同標斤八兩,很難分出高下。而這時候。坐騎的優劣,就顯得格外重要。
烏雕馬,是一匹寶馬良馳
甚至當年勇猛如楚霸王項羽。也是一匹烏雕馬縱橫天下。
但象龍,卻是龍馬,是天馬。被視之馬中妖魔的存在。網踏入巔峰狀態,勿論體力還是反應,都處於最佳。一開始。烏雕馬和象龍能鬥個不分上下。但百十回合以後。烏雕馬的體力和反應,就明顯處於下風。要說起來,如果烏雕馬和其他戰馬鬥在一起。百十回合也算不的什麽。只是在面對象龍這個無論是在體力,反應,力量都略勝一籌的妖魔時,烏雕馬所要付出的精神和體力。遠遠大於和晉通戰馬的交鋒。不僅僅是要鬥力,更要隨主人鬥智。
一百多個回合過去了,烏雕馬疲態盡露。
尉遲恭也覺察到了情況不妙。手中鋼鞭招數一變,以慢打快,一鞭強似一鞭,一鞭重似一鞭。
他盡量想辦法節省烏雕馬的體力。以保持和李言慶的僵持。
秦瓊等人的到來,給他帶來了一個生機。之前,他是和李言慶搏命”可說心裡話,他的確是不想打。哪怕李言慶說過,不會追究他的罪名。可殺死一名宗室。更是天下聞名的名士,那將會給他帶來巨大的麻煩。李言慶和李孝基雖然是父子。可尉遲恭面對的狀況,完全不同。
秦王若能說和,那是最好!
如果不能說和的話,至少雙方可以暫時休戰。
了不起,自己日後躲著李言慶就是”正所謂殺人不過頭點地,不就是裝孫子嗎?尉遲恭沒裝過,卻不代表他不會裝。
從一開始決死之念,到現在的心情轉變,尉遲恭可就落了下風。
李言慶絕不會罷手,豁出去今天和李二大戰一場,他也要取尉遲恭的首級。不僅僅是為父親報仇,同時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李言慶也清楚,自己如今算得上是功高震主,,
否則李淵怎麽會這麽著急的讓他前往長安?
這種時候,李言慶表現的越是謹慎。就越是會顯得心虛。
他和柴孝和商量過,覺得在這種時候,他不能低調,而是應該高調!以前,言慶太低調了,低調的有些過頭。現在是他該高調的時候”自汙其名也好,高調囂張也罷。都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畢竟。李言慶不同於其他功臣,他是李淵的侄子,這本身就是一層保護。
所以,高調一些好!
那麽殺死尉遲恭,也算是一舉兩得。
荊紫山腳下,秦瓊等人所帶來的兵馬,甫一和萬勝軍交鋒,頓時潰敗。
王伏寶攔住了秦瓊,劉黑閣擋住了牛進達秦武通兩人,柳亨對上秦用。鄭大彪和程咬金捉對。
萬勝軍早已練出來,只需一聲令下,就可以自行作戰。
但秦瓊等人的麾下將領卻不一樣,失去主帥,雙方兵對兵將對將的鬥在一處,遠沒有萬勝軍那樣縱橫自如。
秦瓊不禁焦急萬分,大聲道:“諸位將軍,我等並無惡意,隻為勸戰而來。”
“我家王爺有令,這是他與尉遲敬德的私人恩怨。任何人想要阻止。格殺勿論”王伏寶冷聲回答。手中大刀開闔揮灑,刀雲翻滾,和秦瓊打得難解難分。
秦瓊心裡有苦說不出!
他是真不想得罪李言慶。可事到如今,卻是騎虎難平
秦瓊和李言慶交過手,自然清楚。李言慶的手下,都是一群怎樣的人物。王伏寶也好,鄭大彪也罷。哪一個不是勇冠三軍。劉黑閣當年更和他同在李密麾下效辦,而且是四驟騎之一,彼此更加熟悉。只看那邊劉黑閣進退自如,圈住牛進達和秦武通,就知道今日一戰,凶多吉少。
牛進達和劉黑閣,也有袍澤之誼。
不過如今,已是各為其主了,,
尉遲敬德眼見援軍潰敗,心思越發慌亂。
“李王爺,昔日逛王之事,不過各為其主,並非敬德本意,你又何必苦苦相逼。”
“若我殺了你兒子,再告訴你不過是各為其主,你該如何?”
尉遲恭有一個兒子,名叫尉遲寶林,同時也是尉遲恭最為疼愛之人。李言慶面色沉冷。沉香槊飛舞,而尉遲恭則無話可說,隻好拚死抗衡。兩人又鬥了數十個回合,尉遲恭一咬牙,撥馬就走。
李言慶怎肯罷休,拍馬追趕,二馬眼見追上,就見烏雕馬好似突然間馬失前蹄,噗通跪倒在地。
幾乎是在李言慶出槍的一刹那。尉遲恭在馬上徒然轉身,雙鞭撒手飛出。
這叫做連環撒手鞭,是尉遲恭的絕招。李言慶沒有想到尉遲恭還有這一手,匆忙間舉槊撥打,拍飛一支鋼鞭。另一支鋼鞭隨之到了跟前,象龍四蹄突然一軟,匍匐在地,鋼鞭擦著李言慶的頭,就飛了過去。如果剛才象龍慢半步,李言慶不死也是重傷。尉遲恭一見絕招失手,心知大事不好。想要撿回雙鞭,李言慶斷然不會給他機會。趁著象龍還沒有起身的一刹那,尉遲恭催馬就走。。
老子打不過你,還躲不得你嗎?
遠處,李世民率領兵馬,向荊紫山趕來。
尉遲敬德喜出望外,大聲吼道:“大將軍,救我!”
“王兄,手下留情啊!”
尉遲恭背對李言慶,看不清身後的狀況。可李世民卻看的清清楚楚。頓時亡魂大冒,
就見李言慶縱馬追趕,卻收起了沉香槊。
他在馬上彎弓搭箭,遙遙對準尉遲恭,李言慶箭術,師出長孫晨。而且大有青出於藍勝於藍的趨勢。
李世民大聲呼喊,希望能阻止李言慶。
而言慶,則弓開如滿月。
這一箭射出,只怕自己和李世民之間,離無半點寰轉余地。
說不得在將來,李世民會和自己,,不過,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李言慶腦海中,刹那間浮現出老爹慈祥和藹的笑容,昔年寞家學舍中。老爹的諄停教誨,更在耳邊回響不息。
我也許唱不出什麽貞觀長歌,,
我也許做不得什麽千古一卑,,
我只知道,我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什麽狗屎的政治頭腦,什麽狗屎的大局觀”若我連父仇都不得報。我妄為重生這世上一遭!
弓弦輕響,利矢電射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