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朱厚烇眼中的文官“集團”朱厚照就是要堅實的走好改革的每一步,他並不急於求成,改革這件事也急不得,時間是站在他這一邊的,畢竟他才二十二歲,朱厚照才二十七歲
朱厚烇雖然自詡為常務副皇帝,但其實重大的決策在事前都是和朱厚照通過氣的,朱厚照則是對政務上的事興趣缺缺,他全部心思都撲在軍事上,就讓朱厚烇自己看著辦。
最主要的是朱厚照在登基後的九年裡也看透了那些文官,所以對朱厚烇去打擊限制文官的舉動也是樂見其成的。
朱厚照也意識到文官系統的問題了,但因為時代的局限性,他對付文官們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反而被文官們壓製住了。
朱厚烇穿越前也看過不少穿越到明朝的網文,對大明鼎鼎的“文官集團”可謂是如雷貫耳,但是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後,近距離去觀察大明的政治生態之後,朱厚烇發現那個所謂的“文官集團”是不存在的
最起碼那個網文裡描寫的那個“文官集團”是不存在的。
朱厚烇的觀察結果是:
大明不存在一個“穩定而有目的性”的組織;
但存在一個“無意識增殖擴張”的群體;
不存在文官“集團”;
但存在文官“群體”;
明朝的時候,朱元璋吸取以前各個朝代滅亡的教訓,把皇權和封建制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在明朝,文官群體已經不可能生出自我意識了,根本沒那個土壤,哪怕在明末的時候滿朝都是東林黨的時候,文官群體其實都沒生出自我意識,他們內部還分成很多派打的不可開交。
因為他們沒有一個統一的綱領,他們雖然學的是儒家那一套,但儒家那一套已經改造成完全為統治者服務的東西了.
所以說沒有文官集團,因為他們不是一個政治組織,只是一個政治群體,他們的組織度達不到“集團”的程度。
有時候也是能看到文官集團團結起來共同反對某件事,但也不是由自我意識去控制的,而是由於他們群體的共同利益遭到損壞而產生的應激反應
所以說明朝存在一個“無意識增殖擴張”的文官群體。
沒有“集團”也是一個很恐怖的事情,因為你想去打擊他們但卻沒有一個可供打擊的“實體”,或者說,沒人是反賊,但人人都是反賊。
文官群體最大的問題還在於“無意識增殖擴張”這一點上,他們雖然沒有自我意識,但卻有著本能,就是不斷的加強自己,進行增殖擴張.
是不是感覺很像癌細胞,癌細胞就是成不了有生長方向的組織,但是無意識的無限增殖,搞死母體的本事卻高的很
仔細想想明末大明的狀態,可不就是一個癌症晚期的病人嗎?
當然這些對朱厚烇都不是問題,方法已經寫在後世的教科書裡了
朱厚照已經漸漸地在京城待不住了,他迫不及待的想回到邊鎮去了。
取得大勝的他也不用像之前那樣偷偷跑出京城了,這次他要光明正大,大張旗鼓的去邊鎮。
所以他最近在頻繁的召見人,去交代他離京後的一切事宜。
豹房。
“參謀部經過一系列推演之後得出結論,我們下一步的進攻方向最好放在河套方向.”江建功指著地圖上的河套說道。
他現在已經正式成為總參謀部的總參謀長了。
“理由呢?”朱厚照饒有興趣的問道。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之地水草豐美,是韃靼人最重要的草場之一,周圍三面阻黃河,土肥饒,可耕桑,我軍佔下河套之地可以在當地築城屯田,讓河套成為我們進攻韃靼部落的一個支點.”“相比之下,兀良哈三部的所在地方就沒河套那麽重要了,而且我軍去年大敗蒙古人,其內部正是紛亂之時,兀良哈三部雖然臣服於韃靼人,但一向與韃靼人不和,心懷異志,此時若是打擊兀良哈三部,等於是在幫助韃靼人,所以我們應該優先去削弱韃靼人主支,這樣會讓其內部鬥爭一直平息不了.”江建功說道。
“最後一點,就是攻擊河套我們可以從大同、朔州、榆林發起進攻,相比在遼東地區攻擊兀良哈三衛,我們的後勤補給會更容易一些.這就是總參謀部的所有的理由了.”江建功結束了他的講話。
屋中立刻響起了一陣讚歎聲,江建功的理由可謂是無懈可擊,在場的人挑不出一點毛病。
朱厚照也是很滿意,他的想法也是先進攻河套地區。
理由除了江建功說的那些之外,也是因為河套地區算是大明的失地了,是達延汗從大明手裡奪走的,所以在政治上意義更大一些。
“弟弟,後勤沒問題吧”朱厚照看向身邊的朱厚烇。
朱厚烇也被拉過來參會了,雖然他表示不想參加這種進行軍事決策的會議,但他坐鎮京城,是近衛軍的後勤大本營,所以就被朱厚照強拉了過來。
“後勤上問題不大,還請皇兄放心。”朱厚烇笑著說道。
有了鐵路的存在,糧草在運輸期間得到消耗被大大降低了,哪怕因為地形原因鐵道修不到大同鎮,但運輸上的損耗已經比著洪武和永樂低很多了.
而且朱厚烇又預感今年秋天量產型的蒸汽機車很可能就能定型生產了,到時候運輸的成本又會大幅度下降。
所以他不擔心的後勤上的問題。
不過他心中還是有些疑慮,他猶豫了一下問道:“皇兄準備在什麽時候發起進攻?”
“這個我還沒想好,我想在秋天發起進攻,但又擔心新軍騎兵的訓練情況,還有燧發手槍的生產情況”朱厚照眉頭微微的皺了起來。
“皇兄還記得我第一次來豹房的時候和皇兄談論過兵事嗎?”朱厚烇忽然問道。
“第一次來豹房?你是說衛青霍去病收復河套的事情?你想讓我們在明年春天的時候發起進攻?”朱厚照立刻就想到了正德九年的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