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擺爛》第209章 新軍
  第209章 新軍
  “編練新軍?”朱厚照的眉頭皺了起來,“朝廷不是一直在編練新軍嗎?這東西官廳就是我編練的新軍啊?”“不,我說的編練新軍和哥哥所說的編練新軍完全不一樣,我說的編練新軍是要從百姓中招募兵員,從頭開始訓練,在新軍裡我們要吸取從之前大明軍隊裡得到的教訓,立新規,用新法,這樣新軍才不會有之前舊軍的種種弊病”朱厚烇繼續說道。

“招募百姓?那得多慢啊?京營就算積弊已深,但也是有一些弓馬嫻熟的敢戰之士的,就算弟弟看不上京營的兵士,那也可以從邊軍中招募精銳之士組成新軍啊,這樣就能快速形成戰鬥力了.”朱厚照搖著頭說道。

“這不就是變相的團營製嗎?只是把選鋒的范圍擴大到了邊軍,這樣做對邊軍可是貽害無窮啊,邊軍很多支部隊的戰鬥力都是靠著那些敢戰猛士撐起來的,哥哥把他們掐尖征走,那那支部隊的戰鬥力就垮了一大半了,而邊軍防線有上千裡,處處就都成了突破點,到時候新軍只會疲於奔命,四處救援”

“哥哥還不明白嗎?大明官軍現在最缺乏的是源源不斷訓練出精銳軍隊的能力,我們需要的不是一支新軍,而是很多支新軍,而我所說的編練新軍就是對這方面的一個探索和實踐”朱厚烇耐心的解釋道。

朱厚照的思維還沒從團營製跳出來,沒辦法,團營製見效快,還省錢,歷代大明皇帝不是沒看到團營製的弊端,但是積重難返的大明財政讓他們選擇在團營製上一路走到黑
而且由於大明軍隊的編制很龐大,全國軍隊編制270萬人,所以大明朝廷基本沒有新編軍隊這個想法,都是對現有的軍隊進行整編,因為新編比整編要花更多的錢。

一直等到幾十年後,戚繼光招募義烏礦工編練成戚家軍,竟然都算是首創。

朱厚照快速的思考著,他很快就想明白了朱厚烇說的話,眉頭松開了一點,說道:“你繼續說.”

“新編的一支軍隊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我們好在上面作畫,畫出我們想要的圖案和顏色。”朱厚烇露出一絲微笑。

“比如我們可以自由挑選兵源,挑選有相應品質的人作為新兵,比如選用鄉野老實之人,不選城居油滑之人.”

“對!有道理,這樣的兵練成之後肯定耐苦戰、遵軍令!”朱厚照讚歎道。

然後他似乎想到了什麽,好奇的問道:“這些東西你都是怎麽想到的啊?”

朱厚烇心中一緊,然後若無其事的說道:“哥哥不是說我精通馭人之道嗎?我一開始也不懂什麽馭人之道,是從開工廠中鍛煉出來的,開工廠要招很多工人,什麽的品質的工人好用我還是清楚的,兩者必有相通之處.”

“有道理,快繼續說.”朱厚照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結。

“我想新兵最好去找礦工,開礦一事需多人協作,暗合戰陣之道;長期挖礦,必定力大;礦中事故多發,必定見過生死,機警勇毅”朱厚烇輕輕的說道。

朱厚照聽得連連點頭,這樣的兵士很符合他的心意。

“這些新軍要在遠離繁華城市的地方進行訓練,免得這些新軍被城市的繁華帶壞了風氣”

“新軍的軍餉一定要高,而且要足餉,讓一名士兵不用從事其他工作就足夠維持他背後的家庭所需,這樣才能讓他安心訓練,他只需要安心磨煉好殺人的技巧就可以了.”

朱厚照一遍聽一遍陷入了沉思,他一下子想了很多,他緩緩的說道:“弟弟你這確實是看清了大明官軍的弊病啊,這一條提的好啊!”

朱厚烇提的這一條就是軍隊職業化,此時大明軍隊中脫產的軍隊極少,還大部分集中於宮禁之中,哪怕是邊軍也要在訓練之余去種地,要不然就要餓肚子,這樣對軍隊的戰鬥力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必須推動軍隊職業化。“還有建立軍官學校,用於培養合格的中低級軍官,畢業資格要卡的嚴一些,哥哥親自擔任學校的校長,只有從這所學校裡畢業的人才有資格擔任新軍軍官,保證新軍的軍官素質同時增加哥哥對新軍的掌控力”

“這個好!”朱厚照高興的拍起手來,“這個甚合我的心意.”

“這個軍官學校也是為了讓新軍底層的兵士看到上升的渠道,只有看到上升的渠道,一個人才會有動力,才會有激情.大明官軍底層軍士的上升渠道被堵的太死了.”朱厚烇搖頭感歎道。

“哥哥不是好奇為什麽我這裡為什麽一直朝氣蓬勃嗎?是因為我這裡的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的上升渠道是什麽,怎麽做才能往上走”朱厚烇忍不住補充道。

朱厚照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然後緩緩的點著頭,說道:“是啊,大明底層士兵想上升一步可太難了.”

朱厚照這麽多年熱心於兵事,對底層的士兵的狀態也不是一無所知。

其實大明的軍製裡的衛所製其實是一個不錯的制度,清朝在明朝滅亡之後也推行了很長時間的衛所製,現代的一些制度也有衛所製的影子。

衛所製之所以那麽迅速的敗壞,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武官世襲製。

就是因為這一制度導致了明軍戰鬥力快速的下滑,也導致了武官的沒落。

朱元璋科舉考八股,雖然抑製文人的思想,但也拓寬了寒門子弟上升的渠道。因為像唐宋那樣考策論,需要考生讀大量的書,而在古代書籍都是非常昂貴的,而四書五經就那幾本,考科舉的成本被大大降低了。

朱元璋這個舉措抑製了豪族的產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讀書人的流動性。

但是他在武事方面推行的武官世襲製,直接扼殺了大明軍隊的活力。

都說明朝文貴武賤,其實最大的原因是武官們培養的人才趕不上文官們了。

每三年一次科舉,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把全國最有才華的文人給選了出來。

而這時武官們能拿出來的是什麽,是他們自己培養的子弟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