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事成
朝會之時,楊廷和主動上奏了朱厚烇要求經營長蘆鹽場之事,不少官員都反對此事,哪怕朱厚烇能多交100萬兩白銀的鹽稅。這是鹽商利益集團在背後默默地使力,雖然他們不看好朱厚烇去經營長蘆鹽場,但是卻很在意朱厚烇想進入鹽業這件事。
沒人敢輕視如今的如日中天的朱厚烇,朱厚烇從默默無聞,到弄出了這麽大的產業隻用了五年的生意,這五年他改變了不少行業的規則和生態,這讓人在驚歎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一絲恐懼。
是有不少人想看朱厚烇在鹽業上翻車,但他們更擔心朱厚烇在翻車之後惱羞成怒,去破壞現行的鹽業規則,以朱厚烇的勢力和地位他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現在大明的鹽業利益已經被劃分好了,如果朱厚烇真的去破壞現行的鹽業規則,那以朱厚烇的手段還真不知道會造成什麽樣的影響,所以他們根本不想讓朱厚烇進入鹽業。
所以朱厚烇要經營長蘆鹽場之事遭到了不少官員的反對,支持和反對的官員在朝堂上吵成一團,吵到最後都沒吵出個所以然來。
這讓朱厚照很是不滿,直接在朝堂表明了態度和他的不滿,但是他沒利用皇帝的權威直接硬壓通過此事,他的政治智慧並不低,做了九年多皇帝的他知道那樣是一個愚蠢的做法,硬壓通過一件事很容易有人在暗地裡扯後腿,如果這件事失敗了,會直接損害他的權威。
他知道更多的交鋒其實是在朝堂之下。
這一次的朝會就這樣不歡而散了。
朱厚烇要經營長蘆鹽場之事被拿到了朝會上之後,這件事的事情的性質就變了,之前畢竟是傳言,現在卻變成了現實,所以各方勢力都活動了起來。
私下裡有鹽業利益集團的使者找到朱厚烇,勸說朱厚烇放棄經營長蘆鹽場的想法,只要朱厚烇放棄這個想法,每年什麽都不用做,就能得到十萬兩白銀的孝敬。
說實話這個手筆也不能說不大了,但是朱厚烇絲毫不為之所動,根本看不上眼,哪怕後來使者開到二十萬兩白銀。
這個時候朱厚照也開始調查反對者背後的勢力了,首先偃旗息鼓的是宦官勢力,他們畢竟是皇帝的家奴,所有的權利都來自於皇帝,皇帝都表明態度了,你還給皇帝使絆子,是不是嫌命長了?
然後就是宗室勢力,他們也在鹽業上有不少的利益,這個時候朱厚烇身份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朱厚烇現在是當今宗室第一人,在一些方面代表著宗室的利益,這是絕大部分宗室的共識。
面對宗室第一人,大家同為宗室連這點面子都不給嗎?而且現在朱厚烇給出的方案還沒有損害宗室在鹽業上的利益呢?
所以宗室勢力很快也就表示不反對此事了。
至於勳貴集團,朱厚烇和他們也多多少少有點交情,再說勳貴現在說話也不硬氣,所以也都捏著鼻子認了。
然後就是文官集團了,文官集團在在鹽業上有著不小的利益,鹽商們沒少打點孝敬文官們,不少文官的家族也都操控著一些鹽商。
但是鹽業利益集團勢力再大,也不可能打點到所有的文官,還是有著不少文官和鹽業利益集團沒有利益往來的。
再加上朱厚烇主動表示每年要多上繳100萬兩白銀,這就讓很多文官很感興趣了,有錢就意味著有政績了,就算做不出政績,在花這100萬兩銀子的過程中伸手摸一下,沾點油星也是一件好事啊。至於鹽商們,他們本來就是被各個勢力推到前台的白手套,身後的勢力都被分化了,他們自然就沒有什麽發言權了。
龐大的鹽業利益集團就這樣被分化了,最主要的是朱厚烇現在還沒有露出要觸及到他們根本利益的跡象,所以他們認為反對一下就行了,但也沒必要反應過度。
所以在第二次朝會的時候,站出來反對的人已經很少了,朱厚照十分輕松的壓製住他們反對的聲音,直接通過了此事。
說實話也就是朱厚烇現在掛著皇家的殼子,大明的皇家產業和官營的產業的界限比較模糊,要是沒這層殼子官員都要先討論朱厚烇有沒有資格去經營長蘆鹽場了。
事情一被通過,朱厚烇立刻就派出運銀的馬車向戶部運了130萬兩白銀過去,準確的說是260萬枚銀幣。
朱厚烇帶到京城的還有一套衝壓設備,在京城攬到的儲蓄都被他鑄造成了含銀量75%銀幣,只是朱厚照的“朱小頭”銀幣還沒設計好,所以鑄造的還是青龍圖案的銀幣,隨著發行量的增多,這種銀幣也開始在民間流通了,因為鑄造精美,使用方便,被百姓們親切的稱為“龍圓”。
朱厚烇這260萬枚銀幣就是為了試探戶部的態度的,結果戶部接收的官員在經過各種討論和請示之後,還是收下了這筆銀幣。
可能戶部的官員也沒想那麽多,但朱厚烇卻明白這件事背後的意義,這就意味著雖然戶部沒有正式認可大明皇家銀行所發行銀幣的法定貨幣的地位,但是在私下裡已經認可大明皇家銀行的所發行貨幣的價值了。
大明戶部的這種態度,會進一步增加銀幣的市場認可度,也會讓大明百姓對銀幣更加的有信心,讓銀幣的價值更加的堅挺。
等這一切都塵埃落定時,已經是三月下旬了,第二批北上的三千名蘄州工人也已經抵達了天津。
陳家、伍家和荊王府的一大批海船也趁著季風來到了渤海灣,他們運來了一大批物資和工具。
興王府來派了一支一百多人的隊伍抵達了京城,要接邵太妃去安陸州,隨之而來的還有興王的一封信,興王在心中傾訴了自己的激動和感激之情,對朱厚烇那是千恩萬謝。
準備出京的朱厚烇則推遲了出京的日子,親自去紫禁城把邵太妃接了出來,交給了興王府的人,還贈送了一輛加裝了減震彈簧和滾珠軸承的四輪馬車給邵太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