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朱厚烇的構想
荊漁一型的體型並不大,長24米,寬5米,按照現代排水量的算法排水量應該有個100噸的樣子,只能說是小型海船,除了用的是軟帆之外,其他和普通的海船外形區別並不大。畢竟是漁船,對速度什麽的要求並不高,只是為了讓蘄州船廠的工匠們練練手,熟悉海船製造的。
就算這樣,這幾艘漁船也比現在大明的漁船要大上好幾倍。
說是為了專門設計的漁船,其實只是把底艙改成了裝魚獲的池子,尾部加了吊臂好去釋放漁網,船上有很多套滑輪組,用於回收漁網和魚獲。
船艙裡沒有住人的地方,因為這種漁船主打的就是當天捕魚當天回。
這種漁船理論上能裝20噸魚獲回來,但實際上裝滿是需要條件的,就是需要在冬天,要是在其他季節,比如夏天,打上10噸魚就可以往回走了,因為有再打10噸魚的功夫,前面10噸魚已經開始腐爛了。
其實這四艘漁船並不是專門為了支援南堡鹽場的修建而被派到渤海的,而是恰逢其會。
朱厚烇對大明的鹽業已經覬覦很久了,在謀劃怎麽奪取鹽業控制權的同時,他也準備其他方面的東西。
在他的謀劃中,他掌握了大明的鹽業,那大明的食鹽產量會迎來一次爆發性增長,所以他就去提前考慮如何去使用那麽多的食鹽。
食品工業是他最先想到的用鹽途徑,進而就讓他想到了漁業。
大明的漁業並不發達,且以淡水漁業為主,海洋漁業近乎沒有。
因為在大明的江河湖泊附近都是稠密的人口聚居區,打上來的魚可以很快的被消耗掉。
但海洋漁業就不一樣了,現在的大明海洋漁業多為淺海近海捕撈,因為海禁的原因,沿海的大城並不多,對鮮魚的需求有限。
有人可能要說,沿海的人需求有限,那就醃成鹹魚,賣到內陸去,反正沿海的鹽也便宜。
那這就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了——販賣鹹魚等於販賣私鹽嗎?
畢竟鹹魚裡有著大量的鹽分,一條鹹魚運到內陸地區,其本身所含鹽分的價值就是其他部分的好幾倍了。
商人掌控著大明的鹽業,他們要去操控食鹽的價格,光控制食鹽本身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控制百姓獲取鹽分的途徑,比如鹹魚,比如醃菜。
這樣食鹽的價格才能控制的住。
而且沿海的鹽便宜那也得看買多少量,悄悄弄點鹽自己家吃那確實便宜,量一上去就不行了,因為私人製鹽是犯法的,要想獲取大量的鹽只能通過鹽場,那價格就上去了。
而醃製鹹魚需要大量的鹽分,這也就成了一個死結。
就算弄到大量的食鹽,醃出了大量的鹹魚,那銷路又成為了問題。
再加上海禁,資金也不願意流入海洋漁業,所以大明的海洋漁業極為萎縮。
這是市場、政策和技術造成的結果。
但這所有的問題在朱厚烇面前都不是問題!
所以他才會想著去搞漁業,而且他也不滿足於在近海和淺海捕撈,他一開始就打算去遠海和深海捕撈。他算計的挺好,但是他還是失算了。
這個時代的海洋漁業還沒開始發展,技術也很落後,這就導致了海中的魚類資源要比後世要多得多。
後世海中的魚類資源經過各種各樣的捕撈,數量大大減少了,都逼的後世政府要弄出休漁期這種東西,讓海洋中的魚類資源能夠休養生息。
但這個時代完全不存在這種問題。
這幾艘漁船用的漁網也不是大明現在流行的手拋網,那種網不適合在海洋中使用。
這幾艘漁船使用的漁網是仿照後世拖網形狀的拖網,不過網的材質不像後世那麽的多樣,那麽的結實和堅韌。
是使用加粗的麻線編制而成的,麻線具有耐腐蝕、纖維長、堅韌的特點,在聚酯纖維被發明之前,是最適合做漁網的材料之一。
在這樣的技術條件下,朱厚烇愕然發現,這漁船放下拖網還沒走到遠海呢,漁網已經裝滿了.
近代發展遠洋漁業是因為近海的魚被捕撈光了,而現在這個時代近海的魚還多得很呢,根本不用去遠海捕撈
這幾艘漁船被拉到北方,就是為了依托未來的南堡鹽場,建立魚類食品工業,畢竟鹽是使用最為廣泛的防腐劑。
然後就碰到了南堡鹽場大搞建設,所以乾脆就給南堡鹽場的工人們先捕一陣魚,給他們補充一下蛋白質。
朱厚烇準備建設的漁船還遠遠不止這幾艘,他正在謀劃建造更多的漁船。
大明的糧食產量也就那樣了,朱厚烇從海外拉回來的鳥糞石和製造出來的化肥,雖然能增產,但數量還是太少,對大明的需求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而且現在土豆紅薯還沒傳入大明,就算傳入大明也需要幾十年去推廣。
所以大明還需要更多樣的食物來源,特別是在物產相對貧瘠的北方。
搞養殖業見效太慢,而且還要消耗糧食.
所以漁業也就成為了朱厚烇的目標,海洋是一個資源無比豐富的牧場,而且獲取食物的難度還不高。
周老三一家伺候二十畝地,辛辛苦苦一年也就落手裡3800斤糧食,而荊漁一型一拖網拉上來的魚獲就不止這個數
而且3800斤魚獲可能比3800斤糧食提供更多的能量啊!
這個對比無比的嚇人。
如果像這樣類似的漁船有個幾百艘上千艘,那所捕撈到的魚獲得有多少。
如果這麽的魚獲被製成能長期保存的魚類食品流入內地,那能喂飽更多的大明百姓,讓他們不再陷入饑餓之中,去緩解北方的糧食問題。
有了這麽多漁船之後,那就需要數量非常多的漁民,這些漁民還需要掌握一定的航海技能、學會操帆、適應海上生活
一艘艘漁船將會成為一個個航海學校,源源不斷的向大明輸送航海人才,這些航海人才將會成為未來大明開拓海外的重要基礎。
所以朱厚烇才會對此事如此的上心,海洋漁業的發展也是他未來戰略的一個重要的支撐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