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貞觀一書生》第717章 推演戰國會盟
  第717章 推演戰國會盟
  “老師的意思是吐蕃要吃飽了,反過來就會咬中原一口?”

  李二點頭說道,“顧青,你是一個聰明人,你的用心朕都明白,你想用書院來綁住吐蕃的人心, 用貿易綁住吐蕃,這麽做固然可以達到你自己想要的目的,朕想的是你想要吐蕃成為一個什麽樣子地方,就像你說的讓吐蕃的孩子學習關中的詩經學習關中的禮儀,從根子上來挖斷吐蕃人的民心,來讓吐蕃歸附中原, 你的想法和出發點都是好的, 但終有劣根性存在,你不能完全確保吐蕃再次回復元氣之後會做出什麽事情。”

  “確實沒有辦法完全把握。”顧青點頭。、

  蝴蝶效應這個東西已經想了很久了, 歷史的進程按照自己記憶中的軌跡開始運作很多事情自己都可以預料,一旦事情出線變數會發生的事情都不是自己可以預料的,誰知道蝴蝶的翅膀會掀起多大的風浪,很多時候自己都不知道時代的下一步會怎麽樣、

  房玄齡也接著說道,“與此同時,現在吐蕃已經盯上了天竺,朝堂上因為這件事已經吵的不可開交,顧青你想過怎麽處理嗎。”

  來回踱步了很久顧青才開口說著話,“現在天竺如何了?”

  “這是吐蕃的郡守送來的奏報。”李二讓王欽把奏報交給顧青。

  打開看了一眼,顧青瞅著上面的內容,天竺已經在準備和吐蕃開戰了。

  “這是昨日送來的急報。”李二接著說道。

  房玄齡也是面色凝重,“事情比我想的要複雜,吐蕃一旦和天竺動手,波斯與大食也不會安寧, 自從第二次出征之後整條商路短暫安寧下來,可是很多隱患依舊在。”

  還是絲綢之路, 吐蕃與天竺開戰牽一發而動全身, 吐蕃的政權看起來在大唐的手中,但是松讚乾布一回到吐蕃,跟隨松讚乾布的人一樣很多,吐蕃舊製就是部落,這一點不像中原的郡縣,郡縣好管理,但是部落不一樣,部落的管理與中原的管理全部不一樣,一直以來都是各個部落的首領來管理部落。

  而松讚乾布是直接統領所有的吐蕃部落,派往吐蕃的關中官員需要適應吐蕃的這個習俗,要改變也不是朝夕間的事情,不然會引起吐蕃的很大反感,反而容易事與願違,這是吐蕃的症結所在這個症結很容易引起一大串的連鎖反應,中原縱使接管了吐蕃要徹底管住吐蕃還是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這段時間鬼知道會需要多少年吐蕃才能同化成中原人,李二和房玄齡的擔憂也沒錯。

  “你想的怎麽樣了?”李二頷首看著顧青。

  “我以為與其一天到晚怕吐蕃會來反咬一口,不如限制住吐蕃。”

  “說說看。”李二坐的很淡定。

  顧青接著說道,“如今朝中的聲音很多,有人為了保證絲路的安寧一定會說調解吐蕃與天竺之間的矛盾,無非就是調兵入吐蕃或者派出使者,可是這兩個舉動不論怎麽做都會引起吐蕃的反感,吐蕃會以為中原這麽明目張膽的來到吐蕃指手畫腳,已經把吐蕃人當作了下人一般,這是我們要小心的。”

  “所以你以為不論派兵是派去使者都會引起吐蕃的矛盾?”李二說道。

  “沒錯。”顧青點頭,“其實不如這樣,我們去幫助和調解天竺,派人進入天竺給予天竺支持,讓天竺放棄和吐蕃打仗的打算,而後支持天竺來限制吐蕃,如果吐蕃想要有什麽異樣的舉動,他們還要看看身邊的天竺會不會抄了後路。”

  房玄齡想李二點頭,對顧青的這個做法表示中肯。

  “有點像是圍魏救趙?”

  “對。”顧青而記者說道,“還有就是波斯的問題,波斯和大食的恩怨其實很明白就是地盤與資源如今的大食是絲路的最末端,波斯佔據著絲路的要道,很多好處都是波斯吃了,大食自然會有想法,當初的大戰讓波斯的國力也幾乎耗盡,大食還是對波斯有想法,可是波斯也一樣仇恨大食,這個矛盾很難化解,已經是血海深仇了。”

  “接著說。”李二道。

  “其實天竺的地理位置很好利用。”顧青接著說道,“派出使者前往天竺,讓天竺組建一支軍隊維護絲路的穩定,同時也讓吐蕃組建一支維護絲路穩定的軍隊,我們波斯還有不少兵馬不是嗎?”

  “李大亮的兒子如今就是在波斯,幾乎和波斯國王平起平坐。”房玄齡補充。

  “就是這樣,我們先扶持天竺,讓吐蕃瞻前顧後,同時吐蕃與波斯一樣組建一支維護絲路平穩的部隊,一隻狼或許會撒潑,但是一群實力相當的狼,就不會輕易亂動,當他們各自提防之後就不敢亂咬人了。”

  李二回答道:“你這個做法讓他們各自逐漸軍隊維護絲路穩定,不是會更容易激發矛盾開戰?”

  “老丈人不要著急,聽我說完。”顧青接著說道:“其實我這個想法來自於當年周顯王時期,周王朝已經到了快要覆滅的時候各諸侯國之間戰火紛飛,當然了那個時候還出現了兩個人物,鬼谷子的弟子孫臏和龐涓,這兩個人是題外話了,當時齊魏楚在中原大戰,周顯王做了一個局,漳河會盟,來讓各國休戰,可是那時候的周王朝已經孱弱不堪,各諸侯國也只是表面應付,沒什麽用。”

  “老夫倒是明白了。”房玄齡對李二說道,“顧青的想法就是在吐蕃,天竺與波斯之間也上演一出會盟,以我們大唐為首來組織會盟,漳河會盟的失敗是因為周王朝的孱弱,但是大唐如今兵鋒所向誰敢不從。”

  “把漳河會盟的時局推演到如今的西方,倒是一盤好棋。”李二點頭,“朕還是不明白,即然要會盟了你為何還要讓他們各自組建一個維護商路穩定的軍隊,是不是有些多此一舉。”

  “陛下此舉必須要有。”房玄齡微笑著說道。

  “什麽意思?”李二疑惑看著顧青與房玄齡師徒兩人。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