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4章 晉陽令田豐(求訂閱)
城池的堅固,能夠讓生活在其中的百姓更加的安心,軍隊的強大,讓百姓不用擔心戰事的來臨,他們的孩子在軍中,則是多了一絲期待和擔憂,他們自然希望戰事能夠永遠遠離是,但是為了能夠更加的穩定,軍中將士卻是要奔赴沙場,在官員和軍中將領的解說下,百姓是能夠理解這一點的,將孩子送到軍中,為晉王征戰沙場,百姓無怨無悔。
若是張飛理解到普通百姓的想法之後,不知會作何感想,這樣的情況,在其他諸侯的治地,即便是有也是極為少數的,但是在呂布的治地,卻是很常見。
尤其是並州,對待呂布可是極為狂熱,只需要呂布一道命令,哪怕是普通的百姓,也敢於拚命,百姓能夠看到誰是在真正的為他們好。
呂布當初的發家治地就是並州,並州的百姓對待呂布是最為狂熱的,雖說在百姓的數量上,並州遠遠不及一些富庶的州郡,但是在凝聚力和戰鬥力上,並州是極為可怕的,靠近邊郡,讓更多的百姓養成了尚武之風。
對於百姓尚武,呂布自然是極為提倡的,只有普通的百姓能夠有著這樣的精神,才能讓一個國家更加的強大,這並非是窮兵黷武,而是富國強兵。
進入晉陽之後,張飛的感受雖然沒有長安繁華,卻是感受到了安定的氣息,從過往百姓的神色間就能看到這些東西,呂布率領親衛出行,並沒有打旗幟,一行人全部是騎兵出行。
街道上人來人往,見到騎兵出現,不少的百姓指指點點,一些百姓神色間難掩興奮之色,而軍中騎兵對於這等情況非但沒有絲毫的惱怒,反而是自豪。
呂布的親衛大多是並州之人,他們回到故鄉,能夠這般的威風,自然是格外的欣喜,至於說百姓的指指點點,用呂布的話語解釋,那是對於軍中將士的羨慕,若是一支大軍沒有耀眼的戰績,縱然是百姓見到表現的恭敬,又能如何,終究是失敗者。
強大的晉王大軍,不會容許後面一種情況發生,他們會用一場場戰鬥贏得百姓的尊重,讓百姓發自內心的尊敬,甚至讓他們將家中的孩子主動送到大軍之中。
征戰,讓軍中的將士出現更換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一支精銳的隊伍,無論在戰場上出現什麽樣的折損,他們的精神都會保留下來,並且激勵著後來的將士,激勵著他們在戰場上更加的拚命。
見張飛面露沉思之色,呂布並沒有打擾,從當初劉備起兵,張飛資助就能看出,張飛的家世同樣是不簡單的,這樣的人,很少去真正的接觸普通的百姓。
晉陽令,正是後來投靠的田豐,田豐乃是袁紹昔日帳下的謀士,但是在治理地方的能力上,田豐亦是展現出了過人的一面,讓晉陽城內物品的價格稍稍低上一些,從而引來更多的商人,就是出自田豐之手,白波谷距離晉陽不遠,這就讓途中的運輸更加的方便,這樣的策略是得到長安府認同的。
大商人,或許會為了圖方便,直接前往長安城,但是一些小商人,卻是有著他們的生存方法,能夠節省更多的金錢,對於他們來說還是比較重要的,在這樣的形勢下,晉陽的商人反倒增加了不少。
進入晉陽之後,田豐就有著頗多的感慨,以往關注的都是天下大事,很少關注普通百姓,但是到了晉陽令這個位置之後,與百姓接觸的不在少數。
晉陽令,負責晉陽之事,但是在地位上比之一郡太守,絲毫不弱,晉陽可是並州最為重要的城池,在城內,田豐深切的感受到了什麽叫做與眾不同,制度上的不同,在對待同樣一件事情,百姓有著更多的想法,大家族在城內的表現極為乖巧,即便是面對普通百姓的時候,他們也沒有欺壓的事情的發生,這樣的一切,給了田豐不一樣的感受。
如果當初袁紹的治下能夠出現這等情況的話,縱然是呂布攻破了鄴城之後,也休想奪佔冀州,僅僅是普通百姓的力量,就足以將敵軍拒之門外。
官員之間的團結,更是給了田豐諸多的感慨,在晉陽令這個位置上,田豐感覺到的是安心,以田豐的能力,處理這些事務自然是沒有絲毫問題的,處理事務之余,田豐還能有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天下的情況。
作為一名合格的謀士,必須做到對於大勢有著一定的了解,才能制定出相應的策略出來。
並州牧乃是李肅,但是李肅一年之中,有一半的時間卻是不在並州,這種時候處理政事的任務就落到了他和別駕郭圖的身上,郭圖是後來在袁紹徹底敗亡的時候投靠呂布的,但是在治理地方上展現出了過人的能力,而今郭家之人在長安城內,郭圖卻是在並州擔任別駕。
雖說身為州牧的李肅不在晉陽,官員想要從中作亂卻是極為困難的,在治地之中,可是有著督察府的官員存在,一旦讓這些官員抓住把柄之後,後果必然是極為嚴重的,督察府暗中掌控的東西並沒有表面上那般的簡單。
督察府,而今已經成為了呂布治下的一種特色,一縣治地,都必須要有督察府的官員存在,為的就是避免官員手中的權力過大,從而出現違反亂紀的事情,而缺乏監督。
督察官員與尋常的官員是不一樣的,他們歸屬於上一級的督察官員,而各州的督察官員,則是有著督察府。
這等制度下,官員要做的就是更加的小心自身,在行事的時候,要更加的注重方式和方法,而今百姓之中更是有著糾察機構,進入晉陽之後,田豐知道了在呂布治下為官的艱難,想要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家族獲取利益的話,就算是糊弄住了督察官員,但是普通百姓可是受害者,他們只需要告訴百姓中的糾察機構,同樣能夠達到效果。
從這樣的制度中,田豐感受到的是對於百姓有利的一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