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董卓身死,天下震動
再說仙玉這種東西,就算是儲藏起來,也是無關緊要的。
如若呂布所在的彭城為其他的諸侯所攻破的話,仙玉的價格肯定會再次得到提升。
諸侯豈會看不出仙玉背後的利潤,僅僅是從呂布在軍中的大手筆上就能察覺。
張昭,在上任從事之後,展現出來的能力,的確是讓呂布側目,三十多歲的張昭,雖說沒有踏足官場,在處理各大家族關系上,顯得遊刃有余,並沒有因為地位的提升而對張闓所在的家族進行報復,這般的胸襟氣度,非是尋常人能夠擁有的。
而張家也因為張昭的轉變,緩解了之前的危機,逐漸的好轉。
初平三年四月,司徒王允與董卓麾下大將郭汜定計,斬殺董卓,天下震動。
董卓自從前往長安之後,便倒行逆施,盜用天子車服,大封其宗族,董家繈褓中的嬰兒也是如此,男皆封侯,女為邑君。
與長安城外修建郿塢,高、厚各七丈,其中的堆積的米糧足夠使用三十年,董卓所有的財富也被轉移到了郿塢之中。
司徒王允與司隸校尉黃琬等人早已在暗中密謀準備殺掉董卓之事,董卓自知在長安為他人所忌恨,出入的時候,皆是有精銳的親衛保護,郭汜亦為董卓所信任。
郭汜可謂是春風得意,能夠為董卓這般的信任,出入朝堂的時候,也是威風八面,自然是趾高氣昂。
一次,郭汜與董卓府中的一名小妾,多說了兩句話,便引得董卓猜疑,怒罵了一番,郭汜承認錯誤之後,雖說沒有受到懲罰,與董卓之間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嫌隙。
恰逢此事為王允所知,與郭汜密謀一番之後,定下了除掉董卓的大計,並且拉攏了騎都尉李肅。
李儒因為郭汜的事情,曾經勸說了董卓,董卓卻是沒有放在心上,郭汜是他一手提拔上的將領,對他肯定是感恩戴德的,根本沒有背叛的必要。
天子大病初愈,在未央殿召集文武百官,董卓乘車而入,以軍中精銳士卒護衛,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進入朝門之後,董卓為扮成衛士的李肅,一戟刺倒,郭汜上前,將董卓斬殺。
董卓死後,長安百姓歡喜不已,董卓在的時候,可是沒少搜刮城內的百姓,尤其是軍中的將士,表現的很是蠻橫,若是百姓稍有違背的話,最有可能給他們帶來的就是性命上的危險。
董卓這般的行徑,讓長安的百姓敢怒不敢言,如今董卓身死,壓在他們身上的一座大山就此卸掉。
董家之人,遭受到了殺戮,不分老幼,盡皆誅殺,董卓之死,讓軍中將士心中惶惶,不少將領甚至帶領軍隊逃離長安,他們自知在長安城內的行徑,早已惹得天怒人怨,停留在城內,肯定不會為朝中的官員所容。
董卓在的時候,軍中將領對朝中官員不假辭色,因為他們是董卓麾下。
現如今形勢逆轉,董卓身死,樹倒猢猻散,失去了主心骨董卓部將,順勢離開了長安,暫時遠離這個是非之地。
駐守郿塢的大軍,見郭汜、李肅率領大軍到來,直接選擇了投降,數不盡的糧草物資,被搬運到了城內。
朝中百官歡呼雀躍,董卓在長安,對文武百官來說就是一個極大的震懾,尋常在朝堂上說話的時候,都不敢有著太大的聲音,唯恐這樣做會激怒了董卓,董卓之殘暴朝中官員可是深有體會。
能夠在董卓統治朝堂的過程中存活下來的,都是小心翼翼,善於隱忍之輩。
天子大喜,以王允錄尚書事,封賞郭汜為奮威將軍、假節,其余參與此事之人,皆是有著封賞。
董卓身死之後,暴屍街頭,無人敢於上前為其收殮屍體,蔡邕慟哭,為王允指責為董卓的死黨,下入獄中。
實際上,董卓對蔡邕的確是有著知遇之恩,在雒陽的時候,便接連提拔蔡邕,朝中大臣,紛紛為蔡邕求情,值此之際,蔡邕正在續修漢史。
蔡邕表示願意接受刑罰,在獄中完成漢史的編修,為王允所拒絕,堅持要殺蔡邕,最終,一代大儒,沒有逃過身死的命運,聞訊自縊牢獄之中。
長安的動亂,並沒有因此而結束。
董卓舊部逃離長安之後,上表請求朝廷赦免,王允掌管朝政,對董卓麾下的將領多有不滿,認為他們太過殘暴,且做過太多有損大漢之事,拒絕了董卓舊部的請求。
時有李儒在李傕軍中,聽到使者傳回來的消息之後,勸說李傕等人進攻長安,將城池的控制權奪取回來。
董卓的舊部將領,在長安變動之後,心中惶惶,再說長安的城池堅固,想要攻破長安,談何容易。
經過李儒的一番勸說之後,李傕等人下定了決心,與此同時,朝廷欲要誅殺涼州人的話語,也在軍中傳開。
一時間,董卓舊部將校擁兵固守,李傕沿途收兵,得到兵馬十余萬,圍攻長安城。
六月,郭汜部下背叛,打開城門迎接李傕大軍進城,此時長安城內人人自危,郭汜率領兵馬與李傕交戰不利,率領兵馬突圍而走。
王允則是拒絕和郭汜一同離開,大軍聚集在宮門前,李傕等人要求天子將王允交出,王允為求天子之周全,從城牆上跳下。
剛剛脫離董卓之手的天子,再度受到了脅迫,他不得不按照李傕等人的要求,赦免董卓舊部。
而朝堂則是落入了李傕、樊稠、張濟等人的掌控之中,一時間,軍中將領接連不斷得到封賞。
長安接連兩次的變動,讓士子傷心,原本他們以為,王允使用計謀將董卓殺死之後,會讓天下就此穩定下來,沒想到僅僅是兩個月的時間,朝廷再度陷入到了動蕩之中,天子再次蒙難。
李傕等人在朝堂上,雖說沒有如同董卓那般的任意妄為,對忠誠大漢的文人士子來說是不小的打擊。
大漢經過接連的動蕩之後,可謂是人心不安,諸侯擁兵自重,對朝廷的號令不假辭色,若是誅殺董卓之後,王允能夠穩固朝堂的話,有可能讓大漢逐漸的穩定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