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袁紹不滿
這次的失敗,並沒有讓袁術消沉下去,最起碼讓袁術找到了新的目標,那就是讓呂布和劉表在以後付出慘重的代價,關鍵的是,現在要從戰爭中脫身,才是最為主要的。
沒有雄厚的實力作為支撐,就算是有著再大的野心又能如何。
“固城而守,軍中將領用心戒備,不給敵軍可趁之機,於夫羅單於負責斥候之事。”袁術沉聲道。
“喏。”軍中將領紛紛道。
從將領附和聲中,看不到高昂的鬥志,接連的征戰,莫說軍中的士卒,就連將領也有些疲敝,何況現如今實力強盛的乃是荊州軍,稍有不慎的話,他們甚至會戰死在將場上,這樣的結果才是最為殘酷的。
想要在對戰敵軍的過程中有著更大的作為,顯然是有著一定難度的,但袁術據城而守成功之後,就有了翻身的機會。
如果呂布能夠在這種時候幫助袁術的話,肯定能夠讓袁術更加的輕松,在荊州軍佔據潁川郡之後,就與呂布的治下有了接壤,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鎮守陳留郡的於禁,根本就沒有動兵的跡象,而是以防守為主。
袁術的心中有些後悔,當初不應該草率的決定進攻徐州,而應該繼續與呂布聯合,這樣的話,他就是天底下實力最為強盛的諸侯,最好能夠聯合呂布攻破荊州,實力上有著更大的進步之後再與呂布翻臉。
麾下的謀士不是沒有過這樣的建議,而是袁術認為呂布是心腹大患,讓呂布在兗州和徐州之地的時間越久,對他形成的威脅就會越大,這才有了發兵進攻徐州之舉動,但是交戰的結果,出乎了預料,這才有了目前的危機。
負責攻打潁川的荊州軍,乃是曹操統帥,在荊州軍對戰袁術之際,曹操表現出了過人的統兵作戰能力,在荊州軍中的地位亦是得到了提升。
蔡瑁對曹操雖說有防范,但在荊州軍對戰袁術的關鍵時刻,他還是能夠區分清楚的,而且曹操與袁術可是有著很深的仇怨。
就在荊州軍與袁術大軍交戰之時,公孫瓚與袁紹的交戰也進行到了白熱化的程度,雙方互有折損,但是袁紹佔據著不小的優勢,甚至有一次差點將公孫瓚擊殺。
呂布在徐州戰場上取得勝利之後,袁紹就寬心了很多,在袁術進攻徐州的時候,袁紹可是給予了呂布大義上的支持,而這樣的支持,足以讓雙方的關系穩固許多。
如今袁術不再猖狂,他只要將公孫瓚擊敗,當今天下,無人能夠撼動他的地位。
不可否認的是,公孫瓚是一個強大的對手。
袁紹也曾派遣使者前往公孫瓚軍中勸說,希望雙方能夠就此罷戰,但公孫瓚的態度很是強硬,大有不擊破袁紹誓不罷休的態勢。
公孫瓚和袁紹皆是實力強悍的諸侯,但是在底蘊上,公孫瓚比之袁紹要弱了一些,在袁紹的身後,可是有著整個冀州作為支撐,但是公孫瓚呢,只有右北平之地,再加上公孫瓚在幽州的時候,與劉虞有著不和的地方,後方並不算穩固。
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孫瓚仍舊能夠與袁紹形成對峙的局勢,足以看出公孫瓚的可怕之處。
雙方的局面僵持下去,對於彼此都是沒有好處的,尤其是在袁紹與公孫瓚對峙的期間,黑山黃巾可是頻頻出動,劫掠郡縣,令冀州動蕩。
黑山黃巾,對袁紹來說就是心腹大患。
鑒於此,袁紹命人前往朝廷,尋求解決辦法。
最終,還是朝廷派遣使者前往軍中,勸說雙方把柄,這才有了公孫瓚和袁紹的退兵。
但是袁紹的心情,並沒有那麽好,與公孫瓚交鋒,他並沒有獲得實際的好處,但佔據徐州的呂布卻是接連的擴張,如今更是有著兩州三郡之地,按照如此形勢發展下去的話,呂布將會成為大漢可怕的諸侯之一。
對呂布有著忌憚,也是正常的事情,但袁紹現在需要借助呂布來牽製袁術,最好能夠讓袁術的兵力出現更大的折損。
袁紹與袁術雖說是兄弟,都是袁家之人,兩兄弟卻是不和,否則如今天下的局面,就不是這般了,其實大漢諸侯的混戰,與袁紹和袁術是有著很大關系的。
荊州劉表保持中立,但是對袁紹是支持的,兗州牧劉岱和後來的曹操,也是支持袁紹的一方,這也是袁紹牽製袁術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公孫瓚為袁術盟友,這就牽製住了袁紹。
雙方互相製衡,沒想到便宜了佔據徐州的呂布。
呂布麾下的軍隊戰鬥力強盛,就算是袁紹要與呂布撕破臉的話,也需要更加的慎重,袁術進攻徐州的事情已經很好的說明了,在這種時候與呂布對戰的話,不會有好的結果,說不定會讓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優勢化為烏有。
呂布為猛虎,不可輕易招惹,目前袁紹采取的就是聯合呂布的策略。
雙方之間的和平,同樣是呂布需要看到的。
不過袁紹與公孫瓚罷戰的消息傳來之後,呂布稍稍有些失落,雙方的戰事繼續下去,讓袁紹沒有喘息的機會才是最好的,不過經過這次的事情之後,公孫瓚與呂布取得了聯絡。
諸侯之間的關系就是這般的奇妙,昔日呂布在董卓麾下的時候,公孫瓚與呂布乃是敵對的一方,雙方之間有過對戰,公孫瓚險些死在了呂布的手中,現如今雙方的關系卻是有了改變。
袁紹與公孫瓚罷戰之後,諸侯的目光更多的是匯聚在豫州之地,這片在黃巾之亂中受到巨大傷害的土地,再次爆發了一場場的交戰。
讓袁紹頗為不滿的是,呂布竟然在冀州軍對戰公孫瓚的關鍵時刻,給予了公孫瓚以支持,若非是當時的情況緊急的話,袁紹都有著質問呂布的衝動,所幸的是,現在戰事結束。
表現最為搶眼的呂布,如今正處於休養生息之中,但呂布在徐州的舉動,卻是引起了不少諸侯的關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