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都是護短的
哪怕一向不喜歡除卻肥碩滑胥沒有其他優點的幼子,但此時此刻看到陸三郎這樣子,陸綰還是有一種痛心疾首的感覺。他承認張壽確實儀表出眾,俊逸不凡,而且最難得的是有和容貌相匹配的才能,可他仍舊不樂意看到自己的兒子形容舉止就好像人家的跟班。
然而,眼下卻不是教訓兒子的時候,因此,他只是冷哼一聲,就眼不見為淨地上馬起行。盡管也有馱轎和馬車這種交通工具,但作為年富力強的兵部尚書,他並不願意表現出一絲一毫的疲弱。至於準備給張壽和陸三郎的,毫無疑問,也同樣是坐騎。
只不過,在啟程之後他不經意往後頭一看,卻又再次氣著了。張壽那匹馬,是趙國公府一大早送過來的,看得出來溫順聽話,如臂使指,但表面看去卻是雄赳赳氣昂昂,異常神駿。而馱著小胖子的那匹馬恰恰相反,耷拉腦袋,了無生趣,仿佛在無聲抗議主人的沉重。
陸三郎卻不知道老爹正在那恨鐵不成鋼。作為幼子,他雖說在京城貴介中挺有名氣——從前大多數是累累惡名,現在大多數是驚詫莫名——然而,要說進宮,小胖子卻還是不夠資格,更不要說上朝這種嚴肅場合了。
所以,當快來到外皇城的長安左門時,他忍不住左顧右盼,異常好奇。
若換成平日,陸綰早就惱將上來呵斥連連了,可此時此刻,他卻硬生生忍住了這股衝動,冷眼旁觀張壽這個老師作何反應。然而,直到最終下馬時,他也沒等到張壽開口責備陸三郎這猶如鄉下人頭一回進城一般的丟臉舉動。
張壽沒覺得小胖子有什麽丟臉的,他自己是去過各國王宮古堡參觀的人,所以對於如今的皇宮並沒有那麽大的敬畏和好奇,小胖子頭一回來,好奇寶寶似的多瞅瞅算什麽?
然而,當父親和老師全都因為各自的緣故而對陸三郎的舉動置若罔聞時,卻也有人看不慣。就在小胖子剛剛腳踏實地的時候,便傳來了一個聲音。
“這是長安左門,不是集市酒肆,陸三公子既然是第一次來,就不知道謹小慎微,目不斜視嗎?”
陸三郎頓時循聲望去,發覺是自己老爹從前用來給自己當榜樣的趙英之父,兵部趙侍郎,他登時眉頭一挑,很想諷刺一句,你就是自己蠢還找借口的趙公子父親?只不過,小胖子到底是有腦子的人,父親和老師擋在前面,他怎麽想都不至於有他說話的份。
果然,氣定神閑的張壽率先開了口:“昔日聖人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如今陸三郎正因為是第一次來,心懷激蕩,自然要仔細看看這中樞朝堂之地,看看那些一言能決天下事的前輩風流人物,長長眼界。若因為謹小慎微而失去了瞻仰學習的機會,那才可惜。”
趙侍郎頓時嗤笑一聲:“張博士這是拿自己的學生和聖人相提並論?”
張壽凝神定睛打量趙侍郎,這才淡淡地笑道:“不是聖人,難道就不能學習聖人那種超然物外的眼界?趙侍郎是覺得,眼前被民間百姓尊稱為星宿,文才武略各有千秋的朝堂諸公,並不值得陸三郎瞻仰學習?還是覺得自己才德菲薄,不值得陸三郎瞻仰學習?”
陸綰沒想到張壽竟然強詞奪理,一副我就是幫著自己學生說話的樣子,再看趙侍郎已經分明被頂撞得變了臉色,他登時暗自稱快。他從前本來就只是拿著趙英刺激陸三郎上進,並不是真的就和趙侍郎關系親近,此時人家對自家兒子如此刻薄,他怎會不火冒三丈?
當下他便輕描淡寫地說:“張博士何必和墨守成規,隻懂得循規蹈矩的人多說?須知當初皇上設立九章堂,趙侍郎就曾經堅決反對過,後來卻又授意他那個人稱才俊的兒子趙英前去應考,最終卻在九章堂的面試中落選而回,也不知道是個什麽意思。”
陸三郎沒想到老爹看似不幫自己說話,可真正出面的時候,那卻是話語犀利如刀,直接一刀穿心!再想到昨夜從張壽口中得知,老爹幫自己定下的親事本來就是工部劉侍郎幼女,他不禁平生第一次覺得,一向很討厭的老頭子,其實還是有可愛一面的。
趙侍郎平常見人就誇自己那三個兒子。他的長子是進士,次子是舉人,幼子縣試第一,府試第八,比陸綰一個進士兒子,一個秀才兒子,還有一個廢柴兒子要強得多!
因此往日裡,他在陸尚書面前是分毫不怵,該頂就頂,力求不讓自己這個左侍郎處於被壓製狀態。然而,他今天卻竟然因為兒子,而被碾壓了!誰讓當初他一念之差,想著兒子在順天府試中,就是因為算學稍差而沒能再次奪下頭名,所以才打算讓人去九章堂中學一學?
漲紅了臉的趙侍郎正要再爭,前方文官序列中佔據了最高地位的內閣大學士中,卻有兩個人先後發了話。
“一個初出茅廬的後輩第一回上朝,就算有什麽疏失,那也並非有意,何必矯枉過正?”
“誰都有上朝時心潮澎湃的一天,別忘了自己的初心。”
發現是吳大學士和孔大學士,趙侍郎雖不是真的就怕了他們,到底還是閉了嘴。不說別的,自家幼子的面試卷子如今卻還壓在順天府衙,他可不希望再出什麽紕漏。果然接下來他只見順天府尹王大頭以及國子祭酒周勳和張壽打招呼,就連陸三郎也得了他們幾聲讚歎。
暗自惱羞成怒的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登時悄然下定了決心。
既然張壽瞎了眼,居然看重陸家那個胖子,而舍棄他那幼子趙英,那就別怪他不客氣了!昨夜那樁事情,就算順天府衙善後的時候用了不少功夫,但事情始末首尾也休想瞞得住他!只看皇帝居然破例讓陸三郎參加早朝,就可見今日少不了要提到此事!
常朝的禮儀,張壽很陌生,陸三郎就更是兩眼一抹黑,所以路上陸綰多少對他們解釋了兩句,但主旨就只有三個字——隨大流。而張壽也覺得,按照自己對太祖草創制度的了解,至少今天是不用當磕頭蟲一個勁下跪磕頭的。
而正如他想的那樣,常朝的禮儀並不繁複,甚至可以說得上簡單。而且因為人少,不用站在廣闊的殿前廣場上吹風,而是可以進入奉天殿內。在這種避風的地方,站位靠後的他有充分的空間。因此在隨同一大堆官員大揖行禮之後,他就開始一邊聽一邊想事情。
張壽猜到今天自己和陸三郎會被召來,多半是因為昨夜那樁突發事件,但也並不緊張。
不是他覺得事情不大,而是到了這份上,緊張也沒用!
常朝並不是禮儀似的虛應故事,而是確確實實的議事場所。所有議題都是前一天晚上總結擬定,所以並不存在突然拿到朝會上來說的議題。
前面幾樁關系到北面以及西南軍事和政務,他凝神聽了聽,當發現趙國公進兵順利,之前被擄的一部分軍民更是煽動了北虜一個部族反叛之後,他心情舒緩,再聽其他大大小小的事件就帶了幾分輕松。自始至終,皇帝很少開口,多半是在有了結果之後,道一個可字。
如此一樁樁一件件大事小事足足用了小半個時辰,他就突然只聽得皇帝開口說道:“今日常朝議事,原本應該差不多了。但昨夜有一樁不大不小的突發事件,朕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今天拿出來說一說。順天府尹王卿,你來給大家講吧。”
王傑面無表情地站了出來,他瞥了一眼二皇子,見其低垂著頭,臉上分明還有些忿然,別說反省了,只怕怨天尤人的可能更大些。心中暗歎了一口氣的他再掃了一眼大皇子,就只見人還是往日那一副雄肅模樣,可從前覺得也算是明主的面相,此時他卻心中哂然。
收回目光和砸思,他就沉聲將昨夜崇文門內大街上發生的一幕一五一十稟報了一遍。盡管當時他並不在現場,但是,結合差役以及相關目擊者的證言,哪怕順天府並沒有去傳陸三郎這樣的當事者,他卻也將陸三郎當時數落二皇子的原話複述得八九不離十。
而已經從各種渠道獲知了昨夜之事的高官大佬們,也不禁三三兩兩隱晦地互相打眼色,一時間,不少或明或暗的目光,就落在了二皇子這個闖禍者的身上,就連大皇子也並沒有幸免。畢竟,大皇子出現得實在是太巧,太精準。
把大致情況介紹完之後,王傑就輕描淡寫地說:“大庭廣眾之下,二皇子縱馬長街,其過一也;無端出言羞辱民女,其過二也;因國子監九章堂齋長陸築仗義執言,就攀扯二人有私情,其過三也;若無大皇子喝止,險些當街鞭笞打人,其過四也!”
第二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