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不可思議的山海》第571章 麻麻載提出公式化天理
  第571章 麻麻載提出公式化天理
  “嘰嘰!”

  咕咕終於來到麻麻載身邊,邊上還帶著腫著臉的焦子。

  對於妘載剛才的變化,赤松子雖然已經明白了部分,但是整體上還是有些不明就裡,所以此時第一時間問妘載的狀況,有沒有哪裡不舒服,什麽頭疼嗓子疼肚子疼痔瘡疼之類的.
  妘載則是表示我風清氣爽啊!

  “看來是炎帝動的手腳,恆暘的出現源自炎帝榆罔,我還記得他幫我點亮血脈與神火時的景色”

  赤松子驀然驚醒:“我想起來了,他說的話.當他睜開眼時,還能看到太陽升於東海,當他沉沉睡去,照耀這片世間的太陽,必然和過去的那一輪不再相同!”

  果然是炎帝老祖先的手段,用暴陽引變出了恆暘,等於是賦予了妘載第二個性格,於是就出現了之前的一幕,恆暘的一天結束之後,新的太陽升起來,它的光芒必然是從東海的湯谷上升起來的,於是朝陽誕生,梧桐花開,鳳凰鳴它或許遲到了。

  此時的老母雞還在趕來烘托氣氛的路上。

  值得一提的是,山海經中,和鳳皇一樣是五彩色的鳥,而且長得都差不多的,還有好幾種,譬如北山經中吃了能不患癰疽的“鵸余鳥”,北山經中一隻長得像野雞的“象蛇鳥”,大荒東經中帝夋兩祭壇上的一群無名五彩鳥,大荒西經中淑士國的狂鳥
  當然最詭異的是玄丹山的五色人面鳥,它在哪裡出現,哪裡的邦國和部落就會滅亡。

  所以,五色老母雞,有很多高仿版本,鳳皇表示各位消費者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謹防上當受騙
  能帶來祥瑞的只有我咯咯噠!

  “炎帝曾經高呼過,在山之南。”

  “山之南是陽面,山之北是陰面,太陽照耀不到的地方,陰氣浮動,寒冷潮濕,幽暗冷冽,萬物不生。太陽照耀到的地方,青苔覆石,山花盛開,百獸鳴唱,萬物繁盛。”

  “這就是天理的兩面性。”

  妘載對赤松子表示,老師,這次我是真正從實踐中得來了真知,明白了何為陰陽,而赤松子頓時驚喜詢問,問妘載是不是又見到天理老頭了?
  陰陽最早出現時,代指的意思就是山的南面和北面,後來經過許多部落首領們的觀察,交流,大家發現了最古老的元始規律,也就是向陽的地方萬物生長,向陰的地方雖然也有生物,但總的來說是幽暗蒙昧的。

  而有陰就會有陽,有陽就必然有陰。

  古人俯仰天地,從中又得出許多符合陰陽規律的東西,譬如晝夜,日月,寒暑,男女,上下,天地,山海,這就叫取類比象。

  妘載本來想秀一波的,但憋了半天也不知道該怎麽說比較有逼格,只能來一句:“一陰一陽謂之道,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測定陰陽之變化,即可以明晰萬物。”

  得,這句話哪怕是看過小說的人都知道,妘載琢磨著管它出處是哪裡,反正挺裝逼的。

  現在自己也算個真正的,正兒八經的煉氣士了。

  上通渾天,下合五行,煉氣士和巫師的徹底分離,從這裡開始。

  畢竟是進階職業,逼格必須要有,一代版本一代神,代代版本煉氣士。

  煉氣士,永遠滴仙,就是命長,策劃(中原領導者)死了一批又一批,我就等著適合我的版本(社會制度),反正總會等到的。

  “一陰一陽謂之道”

  道就是天理,赤松子琢磨了,感覺這句話說的很有水平。

  天地之間有六氣,但陰陽測定的說法,還是頭一次聽到,緊跟著妘載表示,萬物都是陰陽的變化體現,這就是最原始的東西.
  麻麻載首次在煉氣士圈子中,提出道的一體兩面性。

  測定道的一體兩面性,也就是測陰陽之變化,這個事情在原本歷史中最早是誰做的呢
  沒錯,還是你家舜帝。

  不過現在,是妘載了。

  煉氣士們聽說有天理可以討論,於是都聚集過來,用陰陽變化來推論天理,來預測天機,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北門成倒是有些不解,問道:“但按照你的說法,古代的首領們都已經知道了陰陽的變化,為什麽你自己還說是第一次提出這種變化的論證呢?”

  妘載道:“那是因為古代首領們,只是知道這種現象,然後把它們延伸,發現很多都是同樣的規律,於是命名為陰陽,但是我們做知識的人,不能知知道這種規律,還要知道它為什麽會這樣。”

  這就像是解題一樣,你知道答案,你也知道這道題的答案就是這樣,但是為什麽會得出這個答案?

  有了完整的公式,天理才算是完全,由此,出現了其他的變種時,可以從這個公式迅速的進行改變,從而在最短時間內,得出新題目的正確答案。

  “有了這個公式,於是就有了一個天理,東西放在這裡,即使布滿灰塵,它也是已經被證實的磐石,不可撼動,早晚有一天,會成為通向更高天理的階梯。”

  用實驗去尋找因果關系,使用形式邏輯去推理演繹因果關系。

  妘載開始引導大家向數學物理的方面發展,冥冥之中,又點亮了一個科技樹。

  黃帝時代之後停滯的原始數學,開始在此刻重新發展。

  “老師的太虛之相也是如此,本質上是吸引元氣的變化,打散對方的元氣,從而抹除對方的修行,但是被抹除的元氣會回歸到天地之中,物質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憑空出現”

  妘載說到興奮處,但是到此忽然啞然,又補充道:“啊,後面這個,還是有待商榷的.”

  基本的定律可以使用,但是萬一真的有個牛皮煉氣士參透了傳說中的“有無之變”,達到可以憑空造物的境界,那就打臉了.
  大家都點點頭,覺得很有道理,而赤松子忽然回過味來。

  他看了看四周,這幫人都在思考天理,赤松子的臉色頓時就變了!
  弄到現在,出了這麽多么蛾子,差點忘了讓徒弟學習太元之相了!

  你們這幫閑的蛋疼的人,哼,這太元之相可是傳豫子給的寶物,只有我徒弟能看,你們這些人都給我一邊呆著去!
  不過話又說回來.
  “載啊,那按照你的說法,你現在有了山之北和山之南,恆暘和朝陽,那這.是陰陽全了?”

  赤松子忽然想到,自古以來也沒有這種事情,雖然炎帝動了手腳,但是按照煉氣士的修行,一種德行只能修行一種樣貌,朝陽誕生,恆暘就該徹底死去才是.
  簡單來說就是您的帳號在另外一台設備登陸,帳號被頂了。

  然而恆暘和朝陽共同使用妘載這一個帳號,就很離譜,正常邏輯來說都應該爆個體什麽的
  妘載表示,這個麽,他也不太清楚,不過陰陽合一,但同屬火德,至於會產生什麽變化.剛剛自己已經獲得了四個技能.
   PS:出土文物“上博簡《容成氏》”中說“皋陶既以受命,乃辨陰陽之氣而聽訟獄舜乃欲會天地之氣而聽用之”.然後同樣是出土文物的《保訓》,這個竹簡記錄的是周文王寫的一些東西,裡面也提到“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歷山,恐求中,自稽厥志,不違於庶萬姓之多欲.測陰陽之物,鹹逆不順。”

    看這個古文還沒有翻譯,不過後面跟著的一些話就很明白了“用作三降之德,帝堯嘉之”。

    整體意思是:舜在恐懼之中思考處理人際關系的問題,他反省自己,發現自己也有各種欲望與追求,以及陰暗面,於是嘗試換位思考,解決各種矛盾對立的事情(測定陰陽),知道了各種變化之後,用來施行三種大德,於是很多事情都能有效的解決了。

    帝堯見了,嘉獎了他,然後讓他繼續做自己未完成的一些事業。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