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干涉
1853年7月1日,費利克斯首相再次造訪巴登大公國,和攝政的弗裡德裡希親王進行了歷史性的會晤。
費利克斯首相繼續忽悠道:“殿下,德意志統一是全體德意志民眾共同的心願,螳臂擋車的巴伐利亞政府已經被民眾拋棄了。
歷史賦予了我們使命,要在這個時候實現國家統一。作為德意志地區的貴族,我們有責任履行這個義務。”
面對大忽悠的費利克斯首相,弗裡德裡希親王是萬分頭疼,現在“統一”在巴登公國屬於政治正確,有了巴伐利亞政府的前車之鑒,他可不敢在這個問題上犯錯誤。
費利克斯在忽悠的同時,還伴隨著奧地利的武力威脅。
巴伐利亞王國已經擺平了,奧地利軍隊就不由自主的往巴登大公國的邊界上移了移,也不是太多才十來萬人。
這個數字,已經讓弗裡德裡希親王睡不好覺了。在他看來,不需要十萬奧地利軍隊,就算是一萬奧地利軍隊那都是嚴重的威脅。
好在,奧地利人知道先禮後兵,這才有回旋的余地。就算是要被合並,那也必須要賣個好價錢吧?
弗裡德裡希親王提出了心中的疑問:“首相閣下,作為一名德意志地區的貴族,我也願意為德意志地區統一貢獻一份力量,現在的問題是歐洲各國不願意看到德意志統一。
英法俄三國都表明了態度,一旦德意志地區統一,他們就會出兵乾預,普魯士人又和他們勾三搭四。
如果不能處理好這個問題,我們冒然開起統一進程,很有可能演變成為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
貴族不僅僅只是特權,同樣還代表著責任,這才是歐洲貴族受尊重的原因。
弗裡德裡希親王無法直接拒絕德意志統一,乾脆將統一的難題擺在眼前,順便還黑了一波普魯士人。
如果奧地利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麽統一就無從談起,大不了讓奧地利吃掉巴伐利亞,就算完事了。
死道友不死貧道,弗裡德裡希親王沒有替巴伐利亞政府抱不平的意思,奧地利人已經注意吃相了,公開承諾兩國王室進行置換國土。
盡管具體地點未公開,對巴伐利亞王室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作為被民眾們拋棄的王室,繼續留在巴伐利亞也無法坐穩王位,還不如換個地方保住基業。
費利克斯首相信心十足的說:“這個問題,殿下可以放心。如果不能解決外交上的問題,我們也不敢在這個時候提起統一。
現在的世界局勢,想必殿下也非常的清楚,英法俄三國在近東地區鏖戰,現在他們就算是想要干涉,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只要大家達成了一致,德意志地區統一就不是問題。現在的麻煩是普魯士王國,他們一直都野心勃勃,想要兼並整個德意志地區。
我們會盡量爭取,如果普魯士政府反對,並且和列強相勾結的話,那麽這次我們就先統一南德意志地區好了。
這是奧地利的底線,任何人敢阻礙,那麽就戰爭上見吧!”
弗裡德裡希親王算是聽明白了,前面的那些都是套路,最後一句才是奧地利的真實目的。
仔細盤算了一下,他發現貌似奧地利的計劃成功率非常的高,巴伐利亞王國完蛋了,南部德意志地區再也沒有抵抗他們力量。
如果是德意志地區統一,英法俄三國肯定是不能夠容忍。要是換成了南北德意志分治,結果就不一樣了。
奧地利是做大了,可是這種做大剛好踩到大家的底線上,還威脅不到大家的生存。
對英國人來說,不用擔心歐陸平衡失控,實力壯大後的奧地利也就是和法國人並駕齊驅,最多也就強出一線,還比不上俄國人。
反正奧地利被俄普法三國包圍著,到了這一步,就再也無法擴張下去了,就算是強了點兒也在承受范圍之內。
俄國人就更不用提了,俄奧同盟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只要不是統一整個德意志地區,讓俄國人感受到了威脅,其余的他們都可以接受。
弗裡德裡希親王猜測俄奧早就達成了一致,不然奧地利人還不敢在這個時候采取行動。
單獨的一個法國,貌似嚇不倒奧地利,打就打誰怕誰啊?只要不是拿破侖再生,統一南德意志地區的奧地利完全不慫。
弗裡德裡希親王不由自主的在內心默認了民眾是支持統一的,在這種觀點下,計算奧地利的軍事實力的時候,還加上南德意志地區幾個邦國的力量。
這樣計算也沒有錯,當法國人打過來了,他們想不打都不行。外敵入侵,還有人敢喊中立不成?
弗裡德裡希親王想了想說:“首相閣下,原則上我是同意德意志地區統一的,巴登公國不會國家統一的阻礙,但是具體細節上,我們還要需要進行商議。”
利益爭奪不容後退,現在弗裡德裡希親王自然要為巴登公國爭取利益,或者說是為自己爭取利益。
費利克斯露出了喜色,得到了肯定的答覆,他知道巴登公國搞定了,具體條件還怕談麽?
要知道世界上有一部法律叫《憲法》,中央政府完全可以通過法律限制地方政府的權利。
在新政府中,奧地利可是佔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這幾個小邦國拿什麽抗衡?
費利克斯大氣的忽悠道:“沒有問題,考慮到德意志地區各個邦國都自成體系,原則上我們是主張邦國自治的。
除了大家要遵守共同的《憲法》外,中央政府通常是不會干涉地方政府施政的。”
這些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暫時。
弗裡德裡希親王滿意了,不滿意也不行,費利克斯首相的態度太堅決,動則就是武力威脅,讓他無法說出拒絕的話。
至於把奧地利人的計劃泄露出去,弗裡德裡希親王還沒有那麽傻,這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就算是英法知道了,最終也改變不了巴登公國被統一的結果,現在能把巴登公國賣給好價錢,才是最優的選擇。
要是翻了臉,可以參考一下巴伐利亞王室的待遇。置換國土聽上去不錯,實際上他們虧大發了,幾代人的經營成果全沒了,要重新開始。
萬一奧地利政府不要臉,過上個十年八年又搞出了么蛾子,找個借口把他們的王位拿下來怎麽辦?
在新國土上,他們可沒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廢了王室也就廢了,連風波都折騰不起來。
經過了長達一個星期的談判,1853年7月9日,費利克斯首相代表奧地利和弗裡德裡希親王代表的巴登公國,共同簽署了《德意志統一宣言》。
簡單的來說,就是從現在開始巴登公國和奧地利就算是同一個國家了,盡管這個新生的水貨神羅帝國還沒有掛牌成立。
在此之前,薩克森王國已經簽約了。奧地利政府威逼利誘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國內的民眾又跟著瞎起哄,他們想不妥協都難啊!
德意志地區的民族主義已經被引爆了,阻礙國家統一的巴伐利亞政府被奧地利乾掉了,薩克森公國、巴登公國又和奧地利達成了一致。
看上去德意志地區統一的日子已經不遠了,當費利克斯首相抵達符騰堡的時候,迎接的人群已經擠爆了街道,最後不得不在城外一座莊園內進行談判。
當奧地利發出戰爭宣言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為戰爭不可避免,結果巴伐利亞人的做法,成功的將戰爭變成了武裝遊行,和平統一的曙光再次出現。
談判還沒開起,符騰堡政府就已經壓力山大。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人公開表示,如果統一戰爭爆發,他們是不會幫助政府作戰的。
為了不讓巴伐利亞政府舊事重演,符騰堡王國自然是屈服了,只要奧地利能夠搞定國際壓力,那麽大家就是一家人了。
1853年7月11日,尚未成立的水貨神羅帝國已經出現了:奧地利、巴伐利亞、巴登、薩克森、符騰堡五個邦國了。
南德意志地區,基本上已經實現了統一,費利克斯在在前往黑森-達姆施塔特的路上,法蘭克福自由市已經宣布加入神羅帝國了。
這個時候,準備干涉的英法俄等國已經達成了協議。7月6日英法俄三國聯合發表了聲明,宣布近東地區停戰一個月。
次日,包括英、法、俄三國在內歐洲十二國發表了聯合照會,要求奧地利停止德意志統一的行動。
沒有任何威脅的語言,就這一份兒照會,奧地利就不得不停止統一的步伐,好在這個時候弗朗茨的目標已經完成了。
剛剛出現統一曙光的德意志地區,立即陷入了一片哀嚎,很多人無奈的發現統一還是遙遙無期。
普魯士王國這次也出現在了干涉國家之中,弗朗茨並沒有覺得有什麽好意外的。為了利益背上些許罵名,又算得了什麽?
反正現在他們的名聲都被搞臭了,破罐子破摔,腓特烈-威廉四世不介意再被人多罵幾句。
如果普魯士王國不參加這次行動,可以肯定這次德意志地區的瓜分活動,就和他們沒有關系了。
扶持普魯士對抗奧地利?這麽好事,在夢中想想就行了。
英國表示漢諾威是自家的小弟,不能夠放棄,不然老大的面子往哪裡擱?製衡奧地利,法國人和俄國人還不夠麽?
法國人表示,老子還不傻,有奧地利這個競爭對手還不夠,現在還要在增加一個麽?
俄國人表示,可以,精神上支持你,要實際利益自己爭取去,俄羅斯不傻。
歐洲的利益就這麽大,普魯士人要是多拿一份,就意味著別人要少拿一份。
哪個白癡願意,把自家的利益拿出來,培養一個對手起來?
地理位置已經決定了,普魯士王國一旦崛起,就是大家的競爭對手。因為現在留給普魯士王國的肉已經不夠了,他們只能去搶去奪。
製衡奧地利?把德意志地區一拆分過後,奧地利擴張的腳步就被擋住了。
西邊是法國人,東邊是俄國人,北邊是普魯士,南邊是巴爾乾半島,西南地區的撒丁王國是英國人的小弟,意大利地區的其它邦國本來就是奧地利的小弟,根本就下不了嘴。
奧地利能怎麽選擇?哦,還有一個要啥沒有啥的瑞士,除非維也納政府腦子集體進水了,不然就不會對歐洲脊梁有興趣。
按照俄國人提出的計劃,奧地利要麽原地不動,想要擴張就出去搶殖民吧!
這個英法真的不慫,在海外競爭奧地利還真不是對手。地理位置決定了,奧地利在海外殖民上天然處於了劣勢地位。
只要在海外發展殖民地,就被英法卡著脖子,不和大家搞好關系,就不要想有什麽收獲。
暴更了,打賞、票票走起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