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要搞事情了
維也納會議還在繼續,本該倍受關注的難民問題,被大家下意識的忽略了。
俄國代表不提、普魯士代表裝傻,沒人求助,國際社會自然當事情已經過去了。
不知道從什麽開始,普俄兩國邊界上的軍隊,主要任務就從作戰變成了鎮壓難民暴動。
從四月份開始,逃荒到奧地利的難民就急劇減少,到了五月份幾乎沒有越界了。
這期間發生了什麽,弗朗茨不知道,也不敢問。
按照維也納政府收集到的資料的估計,普俄戰爭至少導致了四百萬人喪命,超過六百萬人流離失所。
包括地方部隊、遊擊隊在內,普軍戰死約176.8萬,傷殘38.2萬;俄軍戰死約143.3萬,傷殘67.1萬;直接平民傷亡約80萬,大部分都在普波聯邦。
沒什麽好奇怪的,普俄兩國的戰損如此接近,很大一部分都是波蘭地方部隊、遊擊隊貢獻的。
山賊、土匪也可能被湊數了,這玩意兒沒有辦法區分,俄軍把所有的抵抗武裝都算了戰績。
放棄華沙地區後,波蘭成為了敵戰區,自然沒有傷殘的說法,俄國人可不會搶救敵人的傷員,普軍的傷殘人數都來自於普魯士王國的士兵。
單純計算普魯士王國,戰死人數應該在56.6萬左右,加上38.2萬的傷殘人數,逼近了百萬大關,加上平民傷亡就跨過去了。
以普魯士王國一千多萬的人口基數來說,這場戰爭已經打掉了他們的一代人。因為青壯的大量損失,勞動力急劇下降,戰後普魯士王國的發展不容樂觀。
相比之下,俄羅斯帝國就要好得多。盡管他們同樣是傷亡慘重,但是對比俄羅斯帝國八千萬的人口基數來說,戰場上的損失不到3個百分點。
理論上,這部分勞動力的損失,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就可以彌補回來。
當然帳不能這麽算,青壯的大量損失,還會影響未來的人口增長,這是持續性的問題。
戰爭中,最慘的永遠都是平民,這次也不例外。因為俄國人的焦土計劃,額外增加了難民數量。
六百萬人流離失所,並不意味著這些人都變成了難民。
經濟條件較好的,早早跑到了其他國家避難,這部分人最少,可能不到十萬人。
另外有大約二十余萬人,通過了奧地利的移民申請,前往殖民地定居。
在華沙地區淪陷前,柏林政府還在救濟難民,有一部分幸運兒重新找到了工作,建立了新的家園。
這部分人的數量大約在三十萬上下,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此前柏林政府安置的萊茵蘭移民,本身有一技之長,生存能力較強。
除了這些人,剩下的就是貨真價實的難民。
當然這個五百四十萬是理論數字,實際上肯定沒有那麽多,很多體弱多病的剛開始逃難就見了上帝,能夠跑出來最多也就四百七八十萬。
普俄戰爭爆發的前前後後,奧地利共計接收難民143.6萬,按照目前的情況很難突破150萬了。
維也納政府的抗議起到了作用,普俄兩國沒有膽子將難民驅趕過來,弗朗茨最擔心的難民潮沒有發生。
從難民危機全面爆發,到現在已經過去四個多月。這麽長時間沒有得到救濟,實際上也剩不下幾個人了。
這就意味著,難民危機造成的死亡人數,直接超過了普俄兩國的陣亡人數總和。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把所有的數據加起來,這次普俄戰爭造成的直接人口損失超過八百萬,間接人口損失更是過千萬。
這年頭人口超過八百萬的國家,全世界都找不到十五個,歐洲大陸上更是只有:奧、俄、法、英、西、德、普、北歐聯邦八國。
其中北歐聯邦只有八百萬人口,德意志聯邦帝國人口也只有一千三百多萬,戰後普魯士王國能不能保住八百萬人口,都是一個未知數。
沒得說,這種震撼人心的數據必須要發布出去。不讓大家知道戰爭的可怕,如何能夠體會到和平的可貴呢?
看著這份含金量十足的統計表,首相費利克斯感歎道:“普俄戰爭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巔峰,此役過後,歐陸大戰的時代結束了!”
看著一臉慎重的首相,弗朗茨非常懷疑他被嚇住了,要不然怎麽得出這個結論呢?
掃視了一眼眾人,弗朗茨無奈的發現,也就他這個皇帝沒有反應,其他人都沉浸在“八百萬人死亡”的大數據中。
看著眾人的表情,弗朗茨非常懷疑這個數據發布後,歐洲會爆發反戰浪潮。
尤其是對眾多小國來說,他們的總人口都不到八百萬,拿什麽去填戰爭這個無底洞?
弗朗茨打斷道:“好了,諸位。不管普俄戰爭的損失有多大,都不該由我們來頭疼。
歐洲大陸還會不會爆發大戰,還是交給時間去驗證,現在我們需要思考接下來的國際變局了。
戰爭的殘酷性超過我們之前的預料,造成的影響同樣也超出了預計,現在必須要重新規劃了。”
沒辦法,國際政治就是如此多變,按照計劃走那是不可能的。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要是不立即跟上,就注定要被淘汰。
停頓了片刻功夫後,外交大臣韋森貝格:“陛下,普俄戰爭讓大家見識到了戰爭的殘酷,未來做決策的時候,大家會更加謹慎。
正常情況下,大家都會刻意避免在歐洲大陸上發動戰爭,未來的國際競爭會逐漸從歐洲大陸轉向海外。
這個世界已經瓜分的差不多了,接下來的海外殖民地、市場爭奪,恐怕會變得空前激烈。”
這是必然的結果,在歐洲大陸發動戰爭的成本太高,一不小心還容易引發眾怒,搶到的利益還不一定能夠彌補戰爭開銷。
具體可以參考這次普俄戰爭,沙皇政府好不容易贏得了戰爭,收獲的戰利品,還不足以彌補戰爭損失的一半。
在這種背景下,如非必要,大家肯定會避免戰爭爆發。
某種意義上來說,普俄戰爭也提升了奧地利的國際影響力。俄國人靠人海戰術堆死了普波聯邦,刷新了大家的三觀。
在此之前,爆發的歐洲大戰,從來都只需要考慮有錢沒錢,現在不一樣了,大家還必須要考慮有沒有人。
隨著戰爭規模的變大,有錢就有兵的傳統理念,已經被時代淘汰了。
從開數量上來說,俄奧無疑是處於第一檔次的,加上海外領土過後,奧地利的戰爭潛力還在俄羅斯帝國之上。
緊隨其後的就是大法蘭西,將近六千萬的總人口,把其他國家甩得遠遠的。
俄國人用數量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穩坐歐洲大陸第四強國的位置。歐洲三大國的政治格局,有向四大國發展的趨勢。
海洋上,皇家海軍一超雙強格局非常穩定,不列顛的海上霸主之位穩如泰山,法奧兩個追趕者只能在後面望望。
陸地上,法奧兩國並立,俄國人緊隨其後。
普俄戰爭前,大家一致認為法國陸軍更牛逼,現在思想觀念受到衝擊,看法也發生了變化。
法國陸軍的戰績更輝煌,但是奧地利能夠爆發出來的數量更多、綜合國力更強,給人一種實力相當的感覺。
海上大家打不贏英國人,陸地上大家的實力又很接近,打起來就是兩敗俱傷。
這種背景下,指望英法奧三國pk,那是不現實的。拿了最大份額的三巨頭不能互相搶,那就只能去海外持強凌弱了。
弗朗茨點了點頭:“沒錯。接下來的國際鬥爭,大部分都會發生在海外,無主之地瓜分完了,就該輪到小國倒霉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海軍盛宴又要開始了。不過只要沒人挑戰英國人的海上霸權,這次海軍盛宴就不會持續太久。
外交部可以和法俄秘密接觸一下,嘗試一下能不能簽訂一份限制陸軍規模軍備的條約,避免爆發歐陸大戰。”
坦率的說,弗朗茨也想要挑戰英國人的海上霸權,怎奈實力不濟,不得不忍痛放棄。
這不是拚造艦就行了,單論造船工業奧地利還真有機會和英國人拚一把,別的方面就不行了。
奧地利海軍真沒遇到過什麽像樣的對手,自然沒有機會積累戰爭經驗,最好的戰爭經驗還是剿滅海盜。
如果說這方面的不足,還可以靠軍艦數量來彌補,那麽沒錢就是真正的硬傷。
奧地利的財政收入一點兒也不低,可是在維持大陸軍的前提下,再玩兒海上爭霸就吼不住了。
陸軍不同於海軍,就算是限制了陸軍規模,戰爭時期也可以很快動員起來。
搗鼓限制軍備條約,心裡上安慰意義,大過了實質上的約束力。
當然,有比沒有的好。在沒爆發戰爭前,確實能夠節省了大量的財政開銷。在陸軍上節省了軍費,大家才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海軍上。
就算撼動不了英國人的海上霸主地位,能夠縮小同皇家海軍實力上的差距,也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