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北頌》538.第538章 先生?!
  第538章 先生?!

  “寇欽差如何讓民夫們動起來?”

  一個監軍十分識趣的詢問寇季。

  寇季順著他的話道:“沙州之地,十分龐大,我們佔著不用的話,那就是浪費。須知,我大宋的百姓,許多人無田可種,我們手裡有龐大的田產,不種的話,會被罵娘的。”

  監軍等人聽到寇季這話,一個個咧嘴一笑。

  寇季的話有些渾,但卻在理。

  寇季在監軍們的笑聲中,繼續道:“在你們來之前,我已經對民夫做了一定的甄別。其中有一部分民夫,願意留在沙州。”

  “不知願意留在沙州的民夫有多少人?”

  “兩萬余人……”

  “這麽多……”

  監軍們失聲叫道。

  寇季感歎道:“多嗎?我還嫌太少。”

  有監軍遲疑道:“寇欽差是用女子,讓那些民夫們留下來的?”

  “不錯……”

  “縱然有女子的牽絆,也很難讓那些民夫拋棄故鄉,留在此地吧?寇欽差肯定還許給了那些民夫其他好處。”

  “……”

  寇季笑著點頭道:“不錯……為了讓大批的民夫留下來,我確實給他們許了一些好處。”

  監軍們靜靜的盯著寇季,等待寇季的下文。

  寇季給民夫們發妻子的事情,他們知道。

  但是具體的一些細節,他們並不清楚。

  他們是跟著李昭亮一起到沙州的,對沙州的情況了解的還不夠深。

  寇季見監軍們盯著自己,就笑道:“我除了給他們每人發了三個妻子以外,還許給他們每人一千畝的良田。”

  “額?!三個妻子?一千畝良田?”

  監軍們被震驚的說不出話。

  如此大方,難怪會有那麽多民夫願意留在沙州。

  一幫子在大宋活不下去的人,到了沙州以後,從貧民一躍變成了地主。

  他們若是願意回去,那才怪呢。

  寇季見一幫子監軍們震驚的說不話,便繼續道:“諸位若是有人願意留下,我可以給他發十個妻子,一處沙州城內的大宅子,一萬畝沙州城外的良田。”

  監軍們聽到這話,驚愕的瞪大眼。

  寇季笑眯眯的道:“忘了跟你們說了……給民夫們發完了妻子以後,還剩下足足四五萬的女子,其中不乏貌若天仙的。

  你們若是有人答應留在沙州,我可以讓他去隨便挑選。”

  “下官願意留下!”

  當即,便有一個長相忠厚老實的監軍起身,一臉正色的對寇季道。

  其他的監軍見此,哈哈大笑道:“夏兄還真是真性情……”

  對於這個叫夏衍的監軍的做派,其余的監軍並沒有鄙視。

  反而紛紛出生誇讚他真性情。

  食色,在大宋朝那是美談,不需要遮遮掩掩,也沒人會鄙視。

  夏衍聽到了監軍們的稱讚聲,義正言辭的道:“我可不是貪圖沙州女子的美貌,我是為了幫朝廷治理沙州。”

  “呸……”

  此話一出,引起了一片喝罵。

  紛紛罵夏衍虛偽。

  監軍們罵過了夏衍以後,開始三三兩兩的表態。

  最終有四位監軍有意留下。

  寇季在夏衍開口以後,一直處於沉默當中。

  他對招攬監軍們留在沙州,並不抱多少希望。

  在宋人眼裡,沙州就是堪比邕州、雷州、沙門島等地的荒野之地。

  在這一類地方做官,堪比流放。

  應該沒人願意自我流放。

  他只是隨手打了一竿子,卻沒料到真有意外收獲。

  他仔細思量了一下,思考監軍們為何願意留在沙州。

  思量了一番後,他漸漸的明白了。

  軍中的監軍,地位相差十分懸殊。

  營一級的監軍,其實在軍中沒有多少地位。

  比軍一級、廂一級的監軍差太多。

  軍一級、廂一級的監軍,大多都是朝廷十分看好的人,又或者是有大背景的人擔任的。

  以後不出意外的話,基本上都會晉升到重臣之列。

  相比而言,營一級的監軍,就像是一個隨軍的書記官。

  能被委任為營一級監軍的,仕途上基本上都沒有多少前景。

  軍中的文職中,不僅僅是營一級的監軍,一些比他們身份高的推官,也是如此。

  朝廷若是真的看好他們,真的想重用他們,在他們出仕的時候,那就是縣令起步,絕不會被放到軍中去當閑差的。

  目前朝中的重臣之中,除了他以外,大部分重臣,都是從權知一縣起步的。

  范仲淹之所以能屢屢升遷,那也是先後經過兩位朝中重臣看好,先後提拔的緣故。

  若是沒人提拔,范仲淹可能一輩子都要穩坐在推官、監軍之流的位置上。

  縱然混到的大功,也有可能止步於權知州的位置上。

  依照朝廷的標準升遷的話,他很難進入到中樞。

  夏衍等四位監軍,願意留在沙州,一半的原因是因為美女、田產,另外一半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寇季自己。

  拋開他現在的欽差身份不說。

  他身上還有權吏曹尚書的頭銜。

  執掌吏部,執掌天下間官員的升遷調度。

  若是在寇季面前,混一個臉熟,寇季隨手一撥,他們很有可能就會平步青雲。

  吃幾年的苦,換一輩子的榮華富貴,他們自然願意。

  想通了這一點,寇季就樂了。

  寇季看著那些坐在原地沒有表態的監軍們,淡然笑道:“諸位在沙州理政期間,有所建樹的話,等我還朝的時候,少不了要在官家面前,提一提諸位。”

  一瞬間,一些沒背景的監軍,眼珠子都直了。

  “下官願意留在沙州……”

  “下官也願意……”

  “……”

  數位監軍,齊齊表態。

  在寇季連哄帶騙下,九位監軍答應留在沙州。

  有他們九人幫忙管理沙州,相信沙州一定會很快進入到他想要的局面。

  寇季再三確認了沒有其他人願意留在沙州以後,就朗聲笑道:“一會兒散了以後,諸位可以去城內隨便挑選地方,作為以後諸位的府邸之用。

  我不僅會賜給諸位良田、美人,還會從黃頭回紇的俘虜中,以及沙州回鶻的女子們當中,為你們挑選十數位仆人。

  以後諸位在沙州,可要好好的出力。”

  “多謝寇欽差……”

  “好……言歸正傳。”

  寇季在許諾了一番好處以後,道:“我準備將民夫們分為三批,其中一批,一萬人,留在城內,清理沙州城內戰後的殘垣斷壁,為沙州城以後的重建,奠定基礎。

  其他九萬多民夫,會同黃頭回紇的一萬多俘虜,一並送出沙州城,在沙州城外開荒、種地、放牧、種樹。

  民夫所需的農具,我帶過來一些,可以暫時發給民夫們使用。

  在沙州城內,我們也繳獲到了少量的農具,也可以發放給民夫們使用。

  此外,繳獲的一些鐵器,我會吩咐軍中的匠人們融了,打造成農具,發給民夫們。

  爾等在帶領民夫們開墾荒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先幫助那些願意留在沙州的民夫們開墾出他們所需的良田。

  然而再開墾其他的。

  分給民夫們的良田,或者開墾出的其他田地,必須遵循,一半農耕,一半種樹的原則。”

  “一起種上莊稼不好嗎?為什麽要種樹?”

  有監軍開口疑問。

  不等寇季開口解釋,范仲淹淡淡的道:“為了防沙……”

  寇季點頭讚歎道:“不錯,為了防沙。若是我們將沙州的土地,全部變成了良田,等沙州境內卷起沙塵暴的時候,那麽良田就會被淹沒。

  我們所做的一切,將會變成無用功。

  我們要在開荒的時候,種樹、種草。

  我們要將現在的那些沙土地,慢慢的變成良田、樹林。

  而不是讓沙土地,將我們的良田、樹林,變成沙土。”

  監軍們驚愕的盯著寇季。

  改天換地,那可不是一日之功就能完成的。

  沙州的沙土地並不少,想要將那些沙土地變成綠洲,至少得數十年、上百年耕耘。

  寇季看出了監軍們的心思,笑道:“我並沒有要求諸位立馬將荒漠變成良田,這是一個長期的事情。我們做一點,後人做一點,總有一天會實現的。

  諸位不必太過關注此事。”

  有監軍咬牙道:“可是種一半樹木的話,那良田產出的糧食,就會減少一半,我們開墾荒地的目的,也會折損一半。”

  寇季聽聞此言,笑道:“種樹也是可以獲得收益的。核桃、葡萄、石榴等一類可以在沙州存活的果樹,皆可以種植。

  胡楊之類的防沙樹木,我們可以選擇栽種在路上,或者是沙土和綠洲的交界處。

  不一定要種在田間。”

  監軍們聽到這話,恍然大悟。

  “至於放羊牧馬的草場,我們可以放在綠地深處……甚至,除了馬匹外,牛羊還可以圈養……”

  “……”

  寇季細細的給監軍們講解著,如何在沙州開墾良田,如何防沙,如何放牧,如何指導百姓們將核桃晾曬成乾果、做成核桃酥,如何引導百姓們釀製葡萄酒、曬瓜果乾之類的事情。

  事關沙州以後的治理,監軍們聽的很細致。

  他們越聽越心驚,越聽越覺得佩服。

  在寇季的講解下,一個貧瘠的沙州,一個荒蕪的沙州。

  硬生生的從一無所有,變成了一個沙漠綠洲。

  一旦寇季講解的那些政令全部落實。

  沙州將會變成一個十分富庶的地方。

  一瞬間。

  監軍們覺得自己這些年的官白做了。

  他們也覺得,朝廷的許多官員,做了多年官,也白做了。

  明明有的是辦法,將貧瘠的地方變富庶,將富庶的地方變得更加富庶。

  但大宋立國至今,許多地方並沒有變化。

  監軍們深深的感受到了朝中官員的不作為。

  一些官員,一開始還懷著功利心,要留在沙州做事。

  可聽完了寇季的講述以後,他們決定踏踏實實,不求任何東西的留在沙州,將寇季的一項項政令落實。

  看看沙州是不是會變得富庶、繁華。

  若是沙州真的能變富庶、繁華的話。

  他們一定會放聲嘲笑天底下所有掌權的官員。

  同時。

  監軍們對寇季的神情,從最開始的畏懼,變成了敬佩。

  當寇季一席話講完的時候。

  范仲淹率先起身,在所有人的矚目下,踏步走到了寇季面前,持弟子禮,向寇季深深一禮。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日得您教誨,學生才知道,原來當官,居然可以為百姓做這麽多事,原來官,還可以這樣當。

  先生在上,受學生一拜。”

  寇季的話,對范仲淹的衝擊很大。

  大到足以顛覆范仲淹的三觀。

  范仲淹雖然還沒有驗證寇季所說的話的對錯。

  但通過寇季的態度,以及寇季所提出的政令,他已經感受到了什麽是真正的官。

  寇季一臉愕然的起身,不顧身份的道:“范兄,你這是作何?快快起來。”

  范仲淹搖了搖頭,長歎了一聲,“昔日身居汴京城,看遍了大宋所有的官員,也看遍了大宋所有官員的作為。學生以為,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麽是為官之道,什麽是為民做主。

  如今聽了先生一席話,學生才發現,昔日被學生當成至理的為官之道,有多麽可笑。

  若天下官員,皆如先生一樣,將朝廷、將百姓放在心間,事事為百姓著想,事事為朝廷著想,我大宋何愁不興?”

  范仲淹此話一落,其他的監軍們,紛紛出列,持弟子禮,向寇季施禮。

  “學生拜見先生……”

  寇季哭笑不得的看著范仲淹,“范兄,我哪有你說的那麽好。我不過是一個貪財的俗人罷了。在斂財一道上,頗有建樹,所以懂得一些讓百姓們富起來的辦法。”

  范仲淹鄭重的搖頭道:“先生不必過謙。朝堂上的文武們,平日裡皆以忠臣良將自居,以能吏乾臣揚名。可他們治理我大宋,治理了數十年了。

  我大宋並沒有多少變化。

  以前學生不知道如何幫朝廷做事,如何幫百姓們做事,所以以為朝堂上文武們的為官之道,就是真的為官之道。

  如今聽到了先生之言,學生才明白。

  朝堂上文武們的為官之道,就是不作為。

  因為他們的不作為,所以我大宋江山,數十年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他們若是如同先生一樣,真正為朝廷、百姓做事,我大宋恐怕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感謝‘書友20181009085816654’一百書幣打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