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北頌》917.第914章 唯有寇季能降妖(三更,一萬八
  第914章 唯有寇季能降妖(三更,一萬八……)

  價值一千萬貫的嫁妝,對趙禎而言,不算什麽。

  但是對大宋朝野上下的官員而已,那就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

  也難怪王曾在拿到了禮單以後,會去找趙禎。

  寇季感慨之余,隨口問了一句,“寶慶此前的嫁妝裡,包含公主府和食邑換成的錢財嗎?”

  陳琳坦誠的道:“隻包括食邑……”

  寇季沉吟著道:“以寶慶的身份,出閣以後,獲得的食邑應該在一千戶左右。逢年過節再加一些的話,應該會在一千三百多戶。

  每年的收益應該在五萬貫左右,若是富庶一點的地方,恐怕更多。

  依照五萬貫算的話,十年就是五十萬貫。

  二十年就是一百萬貫。

  寶慶如今還年幼,好吃好喝的伺候著的話,必然能長命百歲。

  那她從食邑上應該能獲益四百多萬貫。

  也就是說官家給的嫁妝也不多,就五百多萬貫而已。

  還好官家沒將宅院算進去。

  依寶慶的身份,出閣以後,少說要在汴京城最中間的位置,安排一座大宅子做公主府,還得在外城準備兩處別院。

  依照如今汴京城宅院的價錢。

  官家若是將宅院算進去的話。

  那寶慶可就嫁虧了。”

  陳琳衝著寇季一個勁的翻白眼。

  他第一次聽見有人把嫁公主的事情說的如此市儈的。

  “你好歹也是我大宋樞密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怎麽能像是市井小民一樣市儈呢?”

  陳琳眼見寇季還有開口的意思,就忍不住出聲譏諷。

  寇季反問道:“難道我算的不對?”

  陳琳義正言辭的道:“當然不對,公主乃是千金之軀,能下嫁到你們寇府,是你們寇府的榮幸,你寇府不應該計較錢財。”

  寇季淡淡的道:“我也沒計較,只是忍不住說了說而已。”

  陳琳瞪了寇季一眼,“官家就是差咱家過來跟你通個氣的。官家說了,錢被人攔下了。看看你還需要什麽其他的,他可以想辦法添上。”

  寇季沉吟了片刻道:“給點農具,給一些匠人,再給一些讀書人吧。如今韓地最缺的就是農具和匠人。

  讀書人的話,官家看著給一些就行。”

  陳琳見寇季並沒有獅子大開口,臉色緩和了不少,“咱家會如實稟報給官家的。”

  說完這話,陳琳也沒有多留,拱了拱手退出了寇季的書房。

  陳琳走後。

  寇季歎了一口氣,略微揉了揉眉心。

  趙禎突然賜給了寶慶三千甲士,那交趾和元山兩地的那些將士們,就沒辦法大張旗鼓的進入到韓地了。

  中間得想個辦法,讓他們換一個身份進入到韓地。

  不過問題不會太大。

  那些將士們偽裝成投誠的海盜,亦或者其他遺族都行。

  只是多了一層身份的偽裝而已。

  陳琳回去沒多久以後,宮裡就私底下派人送來了嫁妝的禮單。

  除了陳琳所說的那些外,又多了一萬多匹布、十萬多農具,三千匠人和兩百讀書人。

  寇季在看過了嫁妝的禮單以後。

  果斷吩咐向嫣,將寇府名下的所有田產、房產、鋪面等不動產,以及帶不走的一些資產,全部寫成了一張禮單。

  然後派人將其當作聘禮,大搖大擺的送進了宮。

  趙禎拿到了聘禮禮單以後,哭笑不得。

  呂夷簡抿著嘴沒說話。

  王曾又好氣又好笑的道:“慷他人之慨,真是沒面皮。他倒是賺足了面子,朝廷卻什麽好處也沒撈到。

  最後反倒是便宜了官家。”

  依照趙禎此前封王的時候定下的規矩,幾個王爵在離開大宋的時候,所有的不動產都會交給朝廷。

  除了一些汴京城宅院要歸於皇室私產以外,其他的都會歸入國庫。

  國庫也會跟著營收一小筆。

  可寇季如今將那些產業當成了聘禮,送到了趙禎手裡。

  那麽那些產業隨後都會入了趙禎一個人的口袋。

  畢竟,那是人家嫁女所得。

  滿朝文武可拉不下那個臉,將趙禎嫁女所得,充入國庫。

  一直在一旁沉默不語的呂夷簡突然開口感慨道:“寇季可真會鑽空子。”

  趙禎笑著道:“寇府的人可還沒離京,所以寇府的所有家業,他都有處置之權。”

  呂夷簡和王曾對視了一眼,齊齊歎了一口氣。

  好處都讓趙禎一個人佔了,趙禎當然這麽說。

  若是寇府將不動產全部發賣給了別人,你再看趙禎還會不會笑的如此開懷。

  呂夷簡歎氣過後,幽幽的道:“老夫不得不佩服寇季斂財有道,才短短十數年,積攢的家業就遠超許多人。

  光是田產,就遠超一百多萬畝。

  汴京城內的大宅、別院、鋪面,加起來多達四十多處。

  此外在大宋各地,還有近六百多處鋪面,一個個價值還不低。”

  趙禎聽到此話,淡然笑道:“四哥府上的家業,幾乎都是他憑借著過人的頭腦賺回來的。而不是他受賄得來的。

  一百多萬畝良田,看著多。

  可真的歸四哥支配的,只有河西的五十萬畝貧瘠的土地,以及汴京城內的三千多畝地。

  剩下的可都是寇氏一門的地。

  其中有華州的,也有四哥的父親的。

  細細算起來,四哥並不貪地。”

  河西五十萬畝地看著是挺多的。

  但是在河西最初被收回大宋的時候,大部分人覺得那是窮鄉僻壤,不肯去。

  寇季拿了五十萬畝地,派給了俘虜耕種。

  所得的大部分糧食幾乎都給了朝廷,他從中賺取到的錢財,倒是不多。

  畢竟,五十萬畝地中,有近二十五萬就是林地,根本沒什麽產出,還要時時派人去維護。

  另外二十五萬畝地,種出了莊稼以後,留足了俘虜吃的,交夠了朝廷的,剩下的再低價賣給朝廷。

  好處幾乎都讓朝廷佔了。

  寇府不過是得了一些錢財而已。

  雖然數量很大,但是朝廷得到的更大。

  總不能朝廷得了大好處,還埋怨人家寇季喝湯了吧?

  呂夷簡和王曾知道其中的門道,所以只是感歎了一下,並沒有多說其他的。

  趙禎在呂夷簡和王曾感歎過後,繼續道:“至於四哥府上的宅院、別院,幾乎都是朕賜下去的。

  而那些鋪面,都是四哥名下的萬象樓和萬象典當行近些年盤下來的。

  散落在我大宋四處的那些鋪面,有一部分裡面還有朕的份子。”

  寇府散落在各地的生意中。

  除了萬象樓和萬象典當行以外。

  剩下的推廣農具的鐵鋪,以及販賣布匹的布鋪,幾乎都有趙禎的份子。

  呂夷簡和王曾在聽完了趙禎的話以後,心裡一個勁的長籲短歎。

  他們覺得寇季實在是太聰明了。

  大宋朝做生意的人太多了,能落下好名聲的沒幾個。

  寇季拉著趙禎一起做生意,即把錢賺了,也把好名聲落下了。

  無商不奸、為富不仁之類的話,根本落不到寇季頭上。

  寇季的生意和趙禎的生意是一體的,詆毀寇季做生意是個奸商,那就是在間接的罵趙禎是個奸商。

  那還了得?

  當然了,呂夷簡和王曾心裡最大的感觸還是羨慕。

  同樣是當官,別人為了撈錢,那是提心吊膽、腦袋掛在褲腰帶上。

  寇季就不同,不僅把錢撈了,還不用提心吊膽。

  呂夷簡和王曾神色複雜的沉默了許久。

  王曾突然盯著趙禎,可憐巴巴的道:“官家……多少給國庫留一點……國庫如今空的能跑耗子……”

  趙禎翻了個白眼。

  在寇季回京之前,國庫確實空的能跑耗子。

  寇季回京的時候,帶了大量的錢財,不僅償還了朝廷從一字交子鋪借貸的債務,還塞滿了國庫。

  所以國庫如今不可能空的跑耗子。

  真要是空的跑耗子,那趙禎就該殺人了。

  “官家……”

  王曾見趙禎隻翻白眼不說話,又呼喊了一聲。

  趙禎見王曾也是一片公心,心就軟了。

  “罷了罷了,寇氏在汴京城,以及華州的所有鋪面,萬象樓撲賣,撲賣所得充入國庫。”

  王曾一愣,“萬象樓不是……”

  不等王曾把話說完,趙禎就打斷了王曾的話,“萬象樓的招牌,好不容易豎起來,好不容易讓大宋上下所有的人認可,就沒必要廢弛。

  朕回頭會將萬象樓並入到一字交子鋪。”

  王曾原本想說,寇府既然已經將萬象樓交給了朝廷。

  那就暫時沒辦法用了。

  但聽完了趙禎的話以後,他緩緩閉上了嘴,只是直直的盯著趙禎。

  趙禎見此,猜倒了王曾的心思,他歎了一口氣,道:“你別看著朕了,朕既然答應了將寇氏在華州和汴京城的所有鋪面充入國庫,那就不會食言。

  萬象樓算是一字交子鋪買的。

  隨後朕會讓一字交子鋪拿出一筆足以買下萬象樓的錢,充入國庫。”

  說到此處,趙禎頓了一下,繼續道:“寇府的田產、以及其他各地的鋪面,朕隨後有大用,依照此前的規矩,暫時將它們全部掛到國庫裡。

  但不能發賣,也不能擅動。

  一切照常運行。”

  趙禎費盡心思收了這麽多地和鋪面回來,就是在為以後的文製革新做準備。

  他自然不可能將田產和鋪面充入到國庫裡去。

  真要充入到了國庫裡。

  下面的人一準會動歪心思。

  要知道,朝廷一般出售抄沒的田產、房產、鋪面,賣出去的價值倒是不低,可是承保上來的數字絕對低的嚇人,充入國庫內的錢財會更少。

  所以趙禎只是將田產、鋪面掛靠到了國庫,但不讓國庫掌握買賣。

  目的就是為了杜絕有人從中謀取暴利。

  王曾聽到了趙禎的話,沒有言語。

  國庫在此次收沒的曹、寇等幾家家產中,真能能夠賺到的只有幾家在汴京城外的一些房產、別院。

  呂夷簡沉吟著道:“官家,如今掛靠到國庫名下的田產,已經有兩百多萬畝了,加上寇府的,可就三百多萬畝了。

  官家要這麽多田產做什麽?”

  寇氏的田產不多。

  可曹氏的田產卻不小。

  曹氏世居真定府,乃是大宋馳名的大戶,真定府幾乎成了曹氏的自立地。

  加上曹氏在其他地零零碎碎製版的田產,曹氏佔據的田產的數量相當龐大。

  若不是趙禎在具體數字承保到朝堂上之前,暗中消化了一部分,又明面上賞賜了一部分給有功的將士,恐怕承保到朝廷的字數會更加龐大。

  趙禎在清楚了曹氏龐大的家業以後,就更加堅決的想要改文製。

  曹氏一門是如此。

  其他的名門望族呢?

  恐怕一個賽一個的厲害。

  大宋大批的田產,掌控在這些有免稅權力的人手裡,每一歲得流失多少稅收。

  又得有多少百姓會因此被餓死。

  趙禎聽到了呂夷簡發問,淡然一笑,“到時候呂愛卿就知道了。”

  呂夷簡見趙禎不肯坦誠相告,也沒有追問。

  他只是感歎了一句,“寇季斂財有道,短短十數年,就積累了如此大的家業。我大宋恐怕沒幾個人能比得上他。

  他若是能成為我大宋的財相。

  那我大宋自此以後,恐怕就不用再為錢財發愁了。”

  趙禎和王曾聽到了呂夷簡這話,皆是一愣。

  他們一瞬間就明白了呂夷簡話裡的意思。

  呂夷簡是在套話,也是在暗示趙禎。

  趙禎幾乎是明打明的告訴了呂夷簡、王曾、張知白三人,他會留下寇季。

  張知白在知道了此事以後,果斷給寇季讓出了位置。

  呂夷簡現在說這話,就是在試探趙禎,會不會動他的位置,讓寇季接替他。

  同時也在暗示趙禎,寇季非常適合為國謀財,掌握大宋財政。

  而財政,並非民政。

  隻掌財政的話,可沒辦法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趙禎聽懂了呂夷簡話裡的意思,笑眯眯的道:“呂愛卿言之有理。”

  呂夷簡躬身一禮,沒有再多言。

  王曾看著二人,若有所思。

  就在趙禎準備讓呂夷簡和王曾回政事堂去辦差的時候。

  陳琳匆匆進入到了資事堂。

  “官家,禦史大夫等一眾官員在宮外求見。”

  趙禎略微愣了一下,疑問道:“何事?”

  陳琳急忙道:“據說是因為西伊郡王府、燕山郡王府、東陽郡王府,三府派遣家丁仆人在汴京城內鬧的太過分的緣故?”

  趙禎略微皺起了眉頭。

  王曾沉聲問道:“可是因為他們在汴京城裡爭搶匠人、讀書人和商人的緣故?”

  陳琳點了點頭。

  呂夷簡陰沉著臉道:“種世衡三個人也太過分了。為了繁榮自己的封地,在汴京城裡大肆搜刮匠人、讀書人和商人。

  他們將匠人、讀書人和商人們搶走了。

  汴京城需要匠人、讀書人和商人的時候,去哪兒找?”

  王曾點頭道:“不僅如此,朱能和高衛昭二人,如今堵著戶部衙門,非要讓戶部尚書同意在他們的轄地邊陲開設邊市,還要讓戶部給他們出局免稅文書。

  簡直是不把朝廷禮法放在眼裡。

  此事就應該奏明中樞,由中樞定奪,而不是自己去戶部衙門瞎胡鬧。”

  趙禎有些頭疼的揉了揉眉心,“他們一沒傷人,二沒硬搶,雖然舉止不成體統,但可沒有大的紕漏,朕找不出合適的理由懲治他們。

  禦史們如今找上朕,朕也無可奈何啊。”

  王曾沉聲道:“官家可以下旨斥責他們。”

  趙禎挑了挑眉頭,疑問道:“你覺得有用嗎?他們敢賴在戶部衙門,像是街頭的青皮混混一般,就證明他們已經不要面皮了。

  朕別說下旨斥責他們了。

  朕就是當面啐他們一臉,他們也能唾面自乾,笑臉相迎。”

  王曾不甘的道:“難道就任由他們胡鬧下去?”

  呂夷簡搖頭道:“不能任由他們胡鬧下去。不然汴京城裡的匠人恐怕得被他們挖空了不可。”

  讀書人當中,有氣節,有抱負的不可能跟著朱能等人離開。

  沒氣節、沒大抱負的,早就被朝廷給收了,扔到了遼地。

  所以朱能等人招攬不到讀書人。

  商人們也是如此。

  大商大賈絕對不會跟著朱能他們去窮鄉僻壤。

  縱然去,也只會派遣一兩支商隊跟過去。

  真正要擔心的是那些匠人。

  因為匠人們社會地位不高。

  只要朱能等人許下重利,並且流露出足夠的重視,那些匠人們一定會心動。

  趙禎盯著呂夷簡和王曾道:“兩位愛卿,誰去處理此事?”

  呂夷簡和王曾面露難色。

  論身份地位,人家比他們兩個都高。

  他們敢斥責人家,人家就敢懟回來。

  只要人家不明著犯法,他們連一點痛腳也抓不到,根本沒辦法懲治人家。

  就算勉強抓到了一些痛腳。

  只要沒有達到削爵、削封的地步。

  對人家而言也是不痛不癢。

  以人家的功勞,只要不舉旗反旗,或者光明正大的忤逆君父。

  趙禎也不好削爵削封。

  所以,種世衡三個人,只要不犯大錯,呂夷簡和王曾去找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趙禎見呂夷簡和王曾面露難色,略微沉吟了一下,吩咐陳琳道:“你去一趟寇府,請四哥去敲打敲打他們三個。”

  “喏……”

  陳琳答應了一聲,退出了資事堂。

  呂夷簡和王曾同時送了一口氣。

  雖然種世衡和朱能等人已經封王,馬上就要去就藩,可以不用給他們兩個臉面。

  但寇季的面子種世衡和朱能等人必須給。

  寇季以前可是他們的直屬上官。

  寇季也有手段懲治他們。

  陳琳抵達寇府的時候。

  寇府上上下下正張羅著給寇天賜舉辦婚事。

  寇府家大業大,親戚朋友太多了。

  寇準和寇季二人的門生故舊等等,也數不勝數。

  所以寇府要提早張羅。

  加上娶公主,比娶民間女子要繁瑣。

  各種禮儀流程,多不勝數。

  就需要更早張羅。

  依照娶公主的各項禮儀,寇府最少也得一個月時間走流程。

  只不過是急從權,只有半個月時間。

  所以禮部特地刪減了好些流程和禮儀。

  寇府上下,最閑的就是寇季和寇天賜兩個人。

  寇府上下的事務都是向嫣在操持,又有的是家丁和丫鬟用。

  沒必要讓他們兩父子親自上陣去操心那些瑣碎的事情。

  再說了,一個王爺,一個王世子,去幹那些瑣碎的事情,也太掉價了。

  所以,陳琳在被請進了寇府,到了寇季書房以後,就看到了父子二人正坐在書房裡,研究一張造船圖。

  寇季在講,寇天賜在聽。

  陳琳入了書房以後,躬身施禮。

  “見過韓王殿下,見過韓王世子……”

  寇季聽到了陳琳的聲音,停下了講述。

  陳琳老臉一瞬間黑的像是鍋底。

  他瞪著眼盯著寇季,似乎是在質問寇季,‘咱家有那麽招你嫌棄嗎?’

  寇季就像是沒看到陳琳的眼神,他大大咧咧的問道:“今天怎麽對我這麽客氣,上一次你進來,可是連招呼也沒打。”

  陳琳瞪了寇季一眼,然後將目光落在了寇天賜身上。

  寇季見此,撇了撇嘴,“看來我是沾了兒子的光。”

  陳琳十分光棍的道:“咱家是皇家的奴婢……”

  寇季幽幽的道:“所以你對準駙馬,比對我恭敬多了?”

  陳琳沒有言語,但答案顯而易見。

  在陳琳眼裡,準駙馬就是比寇季這個韓王要金貴。

  寇季懶得跟陳琳計較,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說說吧,你到府上來找我,所為何事?”

  陳琳直言道:“西伊郡王、東陽郡王和燕山郡王三個人鬧的太過分了。官家讓你去勸勸。”

  寇季略微一愣,問道:“是因為他們搶的匠人太多了?”

  陳琳答道:“除此之外,還有他們賴在戶部不走的原因。”

  寇季感慨道:“這可是得罪人的事情。官家為何不派遣呂公和王公去呢。”

  陳琳也沒有隱瞞,實話實說道:“呂相和王相沒敢答應。”

  寇季輕笑著道:“還有呂公和王公奈何不了的人啊?”

  陳琳翻了個白眼,沒有言語。

  呂夷簡和王曾真要能奈何的了朱能、種世衡和高衛昭,官家還需要找寇季出山嗎?

  特別是朱能和高衛昭,賴在戶部衙門,就像是兩個沒臉皮的無賴。

  呂夷簡和王曾根本治不了他們。

  寇季見陳琳沒有言語,笑著道:“既然是官家口諭,那我自然得遵從。他們人在哪兒,我去看看?”

  陳琳聞言,疑問道:“傳一聲口信不行嗎?”

  寇季似笑非笑的道:“我要是傳一聲口信,就能讓他們偃旗息鼓,你真的能放心?”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