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3章:衛王楊爽,隋藏之盟
負責出使隋國的闞澤,在抵達隋都之後,得到了楊廣的親自迎接。
楊廣自然是不想來的,畢竟大秦已經打了他的臉,但架不住手下群臣相勸啊。
大秦向武威增兵,卻又派遣使者出使隋國,明顯就是在告訴隋國,別緊張,我的目標不是你,但你要是不識好歹,那接下來可就不好說了。
大秦的威脅,任何勢力都不敢無視。
元帝忽必烈就心存僥幸,結果被大秦按在地上磨擦,現在連腸子都快悔青了。
隋國的實力還不如元國,面對大秦的威脅,楊廣自然也是憤怒不已,但跟多的還是無力,畢竟國家勢力太弱,面對大秦實在是硬氣不起來。
另外,數月前涼州大戰的損失,隋國都還沒恢復過來呢,極限擴軍又把家底子都掏了出來,在新兵成軍之前又哪裡敢和大秦叫板啊。
所以,哪怕楊廣心中再怎麽不滿,但在麾下群臣的理智相勸下,也只能強忍著心中的憋屈,親自迎接秦使闞澤入城。
闞澤倒是沒有以勢壓人,而是就事論事的向楊廣陳明了利害,也算是給了好面子的楊廣一個台階下。
當天楊廣就召集隋國文武,以及楊家眾人,商議該如何回應闞澤。
說起這楊家,作為天下最頂級的世家大族,楊家自然也有雨主乾和枝乾之分。
李世民所滅的是楊家宗家,而楊堅這一脈分家獨立在外,幸運的躲過了一劫,如今反而成了楊家宗家。
得知楊家慘遭李唐滅門,只剩下楊戩兄妹一家三口人還活著之時,隋國的楊家子弟都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心中那叫個慶幸啊。
慶幸當初選擇了楊廣,而是不是李世民,雖說其實也有不少人是被楊廣逼的,但若是他們沒跟楊廣一起走的話,他們就也會在楊家滅族人員當中。
當初楊廣和李世民爭奪關中霸權,正是最需要家族幫助的時候,可楊家卻吃裡扒外,幫李世民這個外人對付自家人。
最終,楊廣落失而出走涼州,而楊家總夾卻反而李唐給滅族了,也算是因果報應、自作自受了。
如今除了楊戩、楊嬋、楊沉香三人之外,楊家子弟大多都在隋國,也算是和隋國徹底綁定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不過從隋國立足涼州至今,經歷了一系列的大戰,楊家子弟也犧牲不少,如今嫡系血脈也不多了。
除了楊廣和楊素之外,也就只有:楊整、楊瓚、楊嵩、楊爽、楊俊、楊秀、楊諒等寥寥數人罷了。
此七人都是青銅百召隋唐時期隱藏人物,前四人是楊堅的兄弟,後三人則是楊堅的兒子,其中當數楊整和楊爽的能力最為出眾。
尤其是衛王楊爽,年僅十九歲就掛帥封王,三次以行軍元帥身份率軍出征突厥,並且兩度大破突厥。
隋朝其實和突厥爆發過三場大戰,第一次隋突戰爭,最終以隋朝的戰敗而結束,隋朝也被迫像前朝一樣繼續向突厥稱臣納貢。
但僅僅隻過了一年,隋朝就決定停止納貢,突厥也因此發動了第二次隋突戰爭,並且還是四路並進,使隋朝也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
可就是在第二次隋突戰爭中,楊堅卻大膽啟用才剛滿二十歲,卻久經沙場、天賦異稟的五弟楊爽,令其統帥二十萬隋軍對陣四十萬突厥軍。
這一戰隋朝和突厥都拚勁了全力,戰爭初期突厥仗著人數佔盡了優勢,但楊爽卻不慌不忙、穩扎穩打,最終於白道之戰中大破突厥沙缽略可汗,重創四十萬突厥軍,也挽救了隋朝這個年輕的皇朝。
楊爽絕對是隋初那個時代天賦最高,也是最為頂尖的名將之一,但可惜的是他和霍去病一樣,年紀輕輕就病逝了。
霍去病死時二十三歲,而楊爽二十五歲因病去逝,實在天妒英才,令人惋惜不已。
若是他們這樣的天才能活的更久的話,相信定會為後人貢獻出更多的經典戰役。
楊爽被植入的身份,依舊是楊堅的幼弟,不過卻和兒子楊廣是一輩人,甚至年紀還比楊廣小上幾歲。
楊廣十分信任這個比自己小的叔叔,對於楊爽極為重用,所以任命其為海州大都督,而海州的隋屬郡縣,也基本都是楊爽獨自率軍打下來的。
“主公,推了蜀國的邀請吧,我大隋不能在交惡大秦了,起碼在正式完成擴軍,以及吐蕃軍下高原之前不能。”
楊爽此言一出,不止得到了很多武將的支持,連不少文官也讚同。
倒不是他們慫,而是真沒必要為了參加一個蜀國的典禮,就冒著開戰風險得罪大秦,不劃算啊。
隋國不部分人還是很理智的,唯獨好面子的隋王楊廣有些不太理智,不過現在台階他已經有了,麾下又有這麽多人反對,他自然也就順勢答應了下來。
“既然如此,那劉裕的登基儀式,我大隋也不摻合了吧。”
說完,楊廣心中也松了口氣,隨即問道:“高丞相,我隋國的擴軍事宜進行的如何了?”
隋相高熲連忙站出,匯報道:“啟稟王上,我大隋極限擴軍之下,目前兵力已經達到了二十五萬之眾,其中老兵只有十萬,另外十五萬都還是急需訓練的新兵。”
楊廣的眉頭緊皺起來,顯然對這個數據並不滿意,而大將軍楊素則問道:
“據本督所知,中原最弱的魏國,擁有十郡三百多萬人口,極限擴軍之下能達到三十萬大軍。
而我大隋橫跨涼海西域三地,坐擁涼州五郡、海州七郡、西域三郡,共計十五郡之地,總人口兩百八十八萬。
我隋國地域遠比魏國遼闊的多,人口也不比魏國少多少,怎麽極限擴軍的兵力,卻差魏國這麽多?”
聽到楊素此言,高熲卻苦笑道:“大將軍,這可不能這麽算啊。
魏國地處中原地帶,哪怕經歷國戰爭摧殘,人口流失過半,但也依舊屬於膏腴之地,不像我大隋諸郡大多荒涼。
也就是這兩年,王上大力發展內政,開墾荒地,鼓勵商業,並與西域地區通商,才使得我大隋國力提高了不少,但也只能負擔的起二十五萬大軍的消耗。”
這對隋國來說也是個非常殘酷的事實。
隋國雖割讓給了大秦半個武威郡,但徹底佔據海州七郡,並且設西域三郡,如今總人口也有將近三百人,全國青壯有六七十萬人,自然也可以征召更多的士兵。
可你把既然百姓征召入軍,就必須要負責他們的軍餉、夥食等等一切開銷,以及兵器、鎧甲、馬匹等作戰裝備。
但隋國的地域雖廣,比魏國大上七八倍,大多卻都是貧瘠之地,財政收入只有魏國的三分之二。
以隋國目前的國力,供養二十五萬大軍就是極限了,再多的話財政將會徹底崩潰。
所以,並不是楊廣不想繼續擴軍,而是他養不起啊。
“可大秦還未擴軍之前,在雍涼的兵力就不只二十萬,擴軍之後最少也該有三十萬眾。
我大隋若只有二十五大軍的話,一旦秦軍真的打了過來,又該如何抵擋?”高昂一臉不甘的說道。
楊廣和高熲卻都陷入了沉默。
大秦確實太強了,一旦真的出兵西北的話,那對於隋國來說就是亡國之戰。
楊廣很想說我們還有吐蕃這個盟友,但經過這兩年的交流,他也基本摸清到了吐蕃的底細。
吐蕃雖有三百萬人口,三十萬大軍,但真的太落後了。
戰法戰術方面的就先不說了,單單是裝備方面,你敢相信兩年前吐蕃軍隊中,竟然還有用部分人用的是青銅器。
吐蕃才從青銅器時代過度到了鐵器時代,而中原卻都已經不滿足於鋼製武器,而是在研究更輕更硬的百煉特種鋼。
兩者這武器裝備上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在大隋全力支持下,吐蕃也建起了煉鋼廠,開始向鋼器時代過度,但是發展的時間畢竟還是太短了。
在這兩年的時間,吐蕃雖大力發展煉鋼產業,但受限於經驗和資源,也隻讓半數軍隊完成了換裝,淘汰了鐵器換上了威力更強的鋼製武器,另外半數軍隊用的依舊是鐵器裝備。
其實吐蕃軍的進步已經堪稱神速了,可楊廣眼中卻還是差得很遠,跟列國軍隊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就更別說是和秦軍相比了。
這樣的弱軍,對於武裝到牙齒的秦軍來說,人數再多也只是送人頭罷了,又如何能夠幫到大隋呢?
若是無法打退秦軍的話,吐蕃軍還能退回高原,苟延殘喘一陣子,而隋國卻只有亡國這一個下場啊。
楊廣知道隋國所面臨的情況有多嚴峻,但隋國國力弱小,養不起更多的軍隊,繼續擴軍這條路已經被堵死,那就只有幫助吐蕃軍增強戰鬥力這一條路可走了。
“我大隋在西北孤立無援,一旦和大秦開戰,蜀國根本指望不上,唯有吐蕃能作為盟軍,可吐蕃軍的戰力又太弱了。
之前本王應吐蕃王松讚乾布之邀,派高長恭率領五百驍果軍,進入藏地充當教官營,來幫助吐蕃軍訓練軍隊,本以為已經不在少數了,可如今看來還是派的太少了。”
言罷,楊廣看向下方的楊爽,下令道:“楊爽,你再帶兩千五百驍果軍入藏,並且全權負責吐蕃軍的訓練事宜,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可能的提升吐蕃軍的戰鬥力。
現在只有吐蕃能幫我大隋度過這場亡國危機了。”
“諾。”楊爽正色道。
楊廣之所以派楊爽去,自然是因為他是隋國最擅長練兵的將領,其一手打造的青海軍和驍果軍堪稱隋軍戰力之最,哪怕是大將軍楊素在練兵方面的才能也不如楊爽。
吐蕃王松讚乾布,得知楊廣派來高長恭之後,竟然又把海州都督楊爽,派過來幫助吐蕃練兵之時,心中既激動又感動。
這兩年來,隋國對於吐蕃的幫助實在太大了,煉鋼、挖礦、製鹽、造紙等各行各業,都都得到了隋國的幫助。
毫不客氣別的說,吐蕃數百年來所發生的變化,都沒有隋國介入的這兩年大。
松讚乾布也知道隋國對吐蕃的幫助有多大,所以直接表明要和隋國結成兄弟國,只要自己一息尚存就絕不負隋。
而他的這番表態,自然也讓楊爽十分滿意,畢竟這樣就算不依靠各行業的影響,也能讓隋國與吐蕃的關系也更加牢固。
隋國幫了吐蕃這麽多,可不是白白幫忙,也從中撈到了不少好處,反饋到本國的發展當中來。
同時,隋國還學習大秦控制魏國的方式,還向吐蕃的各行各業插入人手。
這樣雖不太可能徹底控制吐蕃,但在幫助其發展的同時,卻也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在全吐蕃境內施加著隋國的影響力。
松讚乾布隻以為隋國是好心幫他,卻不知楊廣打從一開始就包藏禍心。
楊廣如此賣力胡支援吐蕃,隻想讓吐蕃來替自己給大秦擋刀罷了,若不是時機實在不合適的話,他說不定都會生出徹底吞並吐蕃的心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