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山村狼禍(28)
“李簜!當年那個王麻親口承認臥虎山牯牛寨在李家村裡一早就安插了耳目眼線!你這賊人如今還有甚話可說?”
沒有理會面前戟指鼻尖咄咄逼人的董二柱,手持開山長斧的李簜先是左右環顧了一下周圍那些一臉驚恐的李家村村民,接著就輕輕搖頭,低聲在喉嚨中嘀咕一句“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這才轉頭看向面前那個目露凶光的董二柱。
“方才二柱子你不是問我和臥虎山的李大當家怎麽稱呼麽?實不相瞞,我便是牯牛寨的賽旋風!不光是我,我爹李樵子當年的綽號也叫做賽旋風!”
見李簜竟然開口自承是臥虎山上的土匪,周圍那些獵戶村民頓時爆發出“啊呀”一聲驚呼,紛紛將手中原本朝向董二柱的長矛獵叉掉頭指向李簜。
很是有幾個膽量略差一些的獵戶在舞矛弄叉之際沒有拿捏好持械的力度,讓手中的矛叉“哐當”一聲落在地上。
見周遭眾人的臉上均或多或少地露出膽怯之色,李簜登時就在鼻腔中輕哼一聲,不無自嘲地咧嘴苦笑:“不管諸位信還是不信,李簜我敢對天地起誓,從來就沒有起過和諸位作對為敵的念頭。若是牯牛寨真的想要和諸位做個對頭,早就尋機殺進村裡來了。”
這番話,李簜說得是斬釘截鐵。見李簜說得鄭重其事,周遭不少獵戶都面現遲疑之色,更有人三三兩兩地交頭接耳起來
就在這時,突然從李簜身邊傳來一聲憤怒至極的咆哮:“好你個殺人放火的賽旋風,到此時仍要貓哭耗子假裝慈悲!我且問你,倘若牯牛寨真的對李家村未曾其起歹心,當年我爹還有李昶年伯他們一行十一人的性命,你又作何解釋!”
只見李簜表情苦澀地輕輕點頭:“不錯,李昶大叔他們幾個的確是死於牯牛寨之手,但這點絕非李簜本意,一時陰差陽錯,這才鑄此大錯。”
李簜話音未落,董二柱頓時就極其輕蔑地一哼:“真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出手傷人之後居然還有臉假惺惺得自稱絕非本意?其誰信之!”
然而李簜並沒有理會董二柱的嘲諷,伸手在人群中一連指點了幾十下:“四喜,剛子,小由兒,二狗剩,來旺家的,樂大嫂子……你們都是我李簜從牯牛寨親自帶到李家村安家落戶的。你們捫著良心說,我李簜可是想和李家村為敵?”
這下真是一石擊起千層浪。
聞聽身邊那個每日衝自己笑呵呵打招呼問號的叔伯兄弟姊妹妯娌竟然是臥虎山牯牛寨的土匪,那些土生土長的李家村民登時就覺脊背生寒,“啊呀”一聲就想將手中的刀槍轉向對方。
只是眼下這種‘人擠人腿,人挨人肩’的陣勢又怎生擺弄得開長矛獵叉這等長兵器;還沒等轉過身來,就你碰我的刀,我撞你的叉。
一時間,人群之中到處發出陣陣叮叮當當的兵刃撞擊聲響……乍一聽上去,還是挺悅耳的。
亂哄了好一陣子,場中眾人終於發現,此刻大家的兵刃都攪到了一起,估計短時間內,誰都奈何不了對方。
察覺到自家性命短時間內無礙的眾人一下子都松了一口氣,不得不繼續舉著手中槍矛,互相你看我我看你的大眼兒瞪小眼兒起來。
然而就在這種相視無言的沉默尷尬當中,突然就有一個年輕後生的嗓音遲疑著響起:“來旺姨,你,你真是土匪婆子麽?不知那牯牛寨中還沒有像姨你這般俊俏的土匪婆子?”
這後生話音剛落,一個粗聲粗氣的中年男子大嗓門緊跟著響起:“六虎你這不要臉的,俺就知道你小子一早就想打俺媳婦的主意……沒有!就算牯牛寨中真有俊俏婆娘也不能便宜你小子,俺來旺都娶回來給俺生娃,天天夜裡都擱炕上摟著,生生饞死你小子!”
這男子話音剛落,一個略微年輕些的女子嗓音就羞急著惱地響起:“呸!來旺你要臉不要?都和外人嚼什麽瘋舌頭?臊死人算了!”
有道是‘家長裡短,喜聞樂見’。
來旺兩口子這麽一拌嘴,方才還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頓時就蕩然無存,在場眾人紛紛展眉松頰嘴角上揚,接著就咧嘴“哈哈”大笑起來
誰能想到每天都在枕頭邊上躺著,還給自家生兒育女的媳婦竟然是牯牛寨出身的女土匪?括弧加粗,漂亮的女土匪!
哇,這人生大起大落地,真是太刺激了,簡直想讓人大喊一聲,“天下何人不通共!”
那個……不好意思啊,一激動寫串戲了,不要在意這些細節,讓我們繼續啃李家村的大瓜。
氣氛上這一小小的松動,很快就被感覺敏銳的李簜捕捉到,接著便在喉中重重咳嗽一聲:“實不相瞞,我牯牛寨上下四百余口也是被逼無奈,這才不得不上山落草。想當年,我們李氏一族也是響當當的名門大戶!”
原來,李簜這族的來由根源,最早可以尋到五代後唐晉王李克用(856-908)麾下十三太保之首,有‘打虎將軍’之稱的神威將軍李存孝!
之後宋禪後周,李存孝的一支後人輾轉流落到山東境內,最終在沂水之東的百丈村中定居下來。
時光荏苒,一轉眼就到了宋徽宗年間(1082-1135),這百丈村中出了一位身如鐵鍛,面似墨染的好漢。
這便是後來上了水泊梁山,生平善使一對潑風快斧,一向快意恩仇,人稱黑旋風的天煞星李逵!
待剿平方臘菜魔之後,李逵因功除鎮江都統製一職,然旋即被牽扯進宋公明‘謀反’一事,後被朝廷賜毒酒鴆殺。
李逵故世之後,一位幸免於難的梁山好漢(相傳是阮小五)偷偷聚攏李逵遺留在鎮江親眷,送回百丈村中安居。
又是一眨眼功夫,時間再度過去兩百余年,此時已是元末紛擾傾頹之世。
只因與趙宋有殺祖之仇,百丈村中的李逵後人昔日曾立誓此生不助趙宋,然待崖山傾覆社稷淪亡之後,方才追悔莫及。
天幸不絕炎夏,為複漢家天下,布衣天子於淮右起事。
消息傳來,百丈村中的李逵後人欣然舉兵響應,而後從龍征戰,前後逾二十年,終使寰宇再歸一統。
為防胡騎他日南下,明太祖將英勇善戰的李氏一族封在幽州故地,囑其戍邊備防。
時間一轉眼又過去了幾十年,因監國太子朱標早喪,不滿侄子即位的燕王朱棣帥軍舉旗向南,是為靖難之役。
叔侄相攻,黎民遭難。
這場‘靖難之役’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就將天下精兵強將全都卷入,屯戍幽州的李家後人自然不免於役。
然而這一次,屯戍北方的李家後人卻站在駐守南京朱允炆這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