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民國之遠東巨商》第963章 2楊穆奇的鬱悶
  第963章 2楊穆奇的鬱悶
  這件事上英國人確實做的不地道。

  因為夏愨在這裡做的很好。

  他和韓懷義達成密切合作關系,將所有的問題都理順了。

  結果這個時候,上面還是派人來摘桃子。

  摘他的桃子!
  夏愨自然如被激怒的獅子,或者被偷了蛋的海鳥那樣的抓狂。

  他憤怒的當眾脫下軍裝,道:“鄙人就此將退出英國皇家海軍,以及政治體系,不保留任何身份和承擔相關義務!這個舉動將不會再有任何更改。”

  然後他對著鏡頭:“鄙人在楊穆奇總督上任後,將加入新界聯合商會, 繼續完成我複興香港的夢想。”

  新界聯合商會,是韓懷義和新界五大姓聯合組建的房地產商團。

  韓懷義從來不忘朋友,夏愨在其中是有股份的。

  既然他在香港這麽努力,倫敦的老爺們還當他是個二杆子,生怕他佔據他們的好處。

  夏愨因為有退路所以徹底豁的出去,於是他甩手給英國人一個耳光,老子不幹了!
  夏愨在媒體面前完全是自爆英國家醜,並擺明車馬將不配合後任的工作。

  話語裡甚至隱隱有威脅之意。

  這讓整個香港頓時嘩然。

  但是大家都是支持他的,因為夏愨確實做的不錯。

  便是國際上也非常不理解英國人的做法,並對夏愨表示深深的同情。

  用關注這裡的戴高樂的話說,丘吉爾是薩比麽?

  哦,不對,那個薩比已經被他的祖國拋棄了,現在的英國首相是艾德理,而楊穆奇是他的人。

  好吧。

  二戰時受夠這廝氣的戴高樂就假惺惺的聯系丘吉爾:“要不,你來法國玩玩?”

  “你滾。”丘吉爾瞬間判斷出他的嘲弄本質,掉頭就跑美國去了。

  可能是有情緒吧,也因為經歷了兩次大戰,丘吉爾對於時局的判斷已經很敏銳。

  他便在美國沒忍得住,他張開大嘴巴道:“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裡亞海邊的裡雅斯特,一副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

  這就是著名的鐵幕演講,但是現在蘇美關系還沒有惡化。

  一時間整個世界都對他發起聲討。

  韓懷義聽聞他的話後, 和梅洛說:“他是個白癡嗎?這些話大家心知肚明,他以為就他聰明?”

  梅洛道:“他可能是吧,但現在我確定了另外一個白癡人選。”

  那個人是楊穆奇。

  楊穆奇在淪陷期間坐了牢,認為這也是種功勞。

  說實話,西方和東方的觀念真不同。

  東方的人如果被俘虜會當成恥辱。

  偏激點的能自殺。

  西方人卻認為這是勇士的經歷之一。

  好吧,韓懷義認可這種說法,但是他還是不喜歡這廝。

  因為楊穆奇還沒有抵達香港,就迫不及待的在倫敦發表自己的施政計劃。

  他發布時間和夏愨的辭職是同日。

  這表明他絲毫沒給夏愨任何面子和台階,他似乎巴不得他現在就來。

  這種行為也更加的激怒了夏愨。

  而楊穆奇公開表示自己會在最遲於1946年7月,重開行政局,改組立法局。

  另外他還表示自己將委任行政、立法兩局的新成員,並恢復了過去的一些機構。

  還說自己要在健全政府各種組織機構的同時,再新設立複興計劃委員會、房屋建設委員會,擴充了海港委員會、勞工仲裁委員會等。

  他的態度基於內閣。

  這說明英國人鑒於戰後民族獨立浪潮洶湧,殖民地國家和地區紛紛宣布民族獨立的形勢,感覺到了危機感。

  他們派遣他來,不是來振興香港的, 是來和韓氏打擂台,是希望能保全目前利益的。

  所以他才打算推出一套政改方案,試圖先站住腳跟。

  緊接著, 楊慕琦就再度隔空提出其政改方案的細節,並聲稱征求市民意見。

  香港時報為他的屁話做了刊登。

  他的這一方案旨在實行“非殖民化”。

  具體內容為,首先成立一個30人的市議會,立法局的部分權力交給市議會,市議會的成員半數為華人,半數為洋人,2/3民選,1/3由各社團提名。

  內容二,對立法局進行改組,非官守議員分別由新成立的市議會和各社團提名。

  他還定下了選民的條件:英籍人士只要在香港居住滿一年,便有選舉權;非英籍人士,主要是華人,則要在香港居住較長時間(10年),才有選舉權和被選取權。

  然後這廝就眼巴巴的等。

  因為他示好華人了呀,你看,一半的席位呢。

  結果他等來的回復是,市面上所有人都不屑一顧。

  韓懷義還說:“這個計劃可以用來擦屁股。”

  二狗子翹著二郎腿和記者們一針見血的說:“他這是要分裂香港嗎?這真是個愚蠢的計劃,他這是在製造英華對立,另外還在藐視韓氏,香港是大家的香港,英瓦租界其實不可分割!他居然讓華瓦爭奪半數的立法席位,這種提議能得到認可才怪。”

  “我從來沒有見過自己將臉湊上來換耳光的人,哦,他老婆為我煲了湯,我先去喝,今天先這樣。”

  記者們。。。這個梗過不去了是不是?
  但是查理說的很解恨啊。

  戰後的香港民眾都期待和平,發展,人心思定。

  楊穆奇人還沒來,就玩這種花頭,試圖挑起華洋矛盾。

  不要說華人,中產的英國人也不願,在香港多年的他們明白。

  中國人是這裡的主流,大炮駕臨海岸屈服一個國家的時代早已經過去。

  大家要低調發財,共同發財才對,鬥,鬥個屁啊?鬥到最後是你們這些上面的人得利,我們卻要倒霉。

  所以英籍人士也不乾。

  在這種氣氛下,韓懷義丟出這種話自然得到一片捧場的笑聲。

  於是楊穆奇還沒上任就得到了一個“煲湯總督”的名頭。

  最後大家簡稱他為“湯總督”。

  這個消息很快傳遞到英國。

  二狗子乾的這種事情隻氣的楊穆奇去找艾德理哭說:“香港有這樣的太上皇,我怎麽去管理!”

  那你有種別去!艾德理為扶持他上台忍受了不少的指責,現在他被韓懷義一懟就要丟擔子,艾德理自然不快。

  於是,楊穆奇最終還是來了。

  &&&&&&&&&&
   1更求個票,為大虞天行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