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給臉,特麽不要臉!
瑪德呀!
自從當上了太子,權力遭到了極大的壓縮,人也沒辦法輕易再瞎胡逛,心情極度不美麗,人也快被關成傻子啦!
能夠率軍出征?呂陽不止是心裡驚喜那麽簡單,將狂喜都表現在了臉上。
漢氏子姓立國了嘛,早期呂武一大幫子嗣待在“長安”不動彈,後來被安排出去一些“縣”當封主。
也就是說,呂武其實還是走了周王朝的老路,給自己的孩子進行了分封,不但兒子有,女兒也有,一般就是一位子嗣一個“縣”。
要說有什麽區別?區別在於漢國這邊的公室成員權力遭到壓縮,每年不光要交稅,能夠組建的私軍也有上限。
那一些公室成員,他們每年都要到“長安”一趟,搞的是宗親大會。
這幾年呂武長久不在“長安”,主持宗親大會的人並不是呂陽這位太子,是擔任宗正的呂去病。
沒辦法的事情,呂去病跟呂陽是一母所出,兩兄弟感情非常好,呂武選擇呂去病擔任宗正一來是歷練,再來就是約束了。
太子呂陽在浮想聯翩,另一邊會議還在進行。
呂武又說道:“上將軍為‘佐’,葛存為‘長史’,霍擅任‘中郎將’,衛睿為‘司馬’。”
點到名的人之中只有霍擅不在現場,其余人皆是站起來稱:“諾!”
這一套班子看上去很豪華,明眼人一看就是奔著“保駕護航”而去的。
呂陽對此沒有太大的意見,要說有意見僅僅是自己的東宮所屬沒有撈到出征大軍中的一個高位顯職了。
不過吧,呂陽也清楚東宮所屬只能算是國家的儲備體系官員,等某一天他們真的站上前台,要等到太子成為國家的主人之後了。
要是老君王仍在,給予太子體系的小夥伴高官職位,等於是君王在撬太子的牆角。
呂武安排好了職位,讓大部分人去偏殿商議出兵路線,再將維持後勤的體系搞起來。
在外面乾嚎的劉明得到呂武的召見。
劉明看到呂武又是一陣子的乾嚎,斷斷續續講述范國的慘況。
總的來說,范國在三年之中前前後後折進去了大約四萬的戰力,其余的損失有點不好進行計算。
范國才多少人口?他們也沒有學習漢國、齊國、鄭國,對黎庶開放參軍入伍的權利。
損失四萬?以前范氏能拉出多少軍隊來著?好像能夠有個十三四萬,真的傷筋動骨啦?
呂武聽得專注,只是劉明述說得有些顛三倒四,需要好好整理一番才能聽明白。
范國在兵力上的損失不是太大,考慮到化家為國之後需要駐兵的地方增多,損失了四萬就需要從其它方向抽調,會搞得其余幾個方向一旦出事沒有可征召兵源,要麽就是出兵時效過慢。
真正讓范國傷筋動骨的是生產方面,他們以低下的生產力支撐了連續三年的高烈度大戰消耗,耗費的糧食以及其余各種物資太多太大,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國帑消空,庫無存糧。
呂武有點不明白地問道:“范國納賦無需國庫支應,因何如此?”
劉明有點傻了眼。
那些就是一點點的修飾用詞呀。
再則說了,哪怕是貴族承擔消耗,難道就不是損失嗎?
話說,范國是范國,漢國是漢國,光是講范國有多麽淒慘關漢國什麽事呀?
如果不是出於同源,再加上需要維持多國一體,劉明闡述范國有多麽多麽的淒慘,該是被聽了個笑話吧?
劉明見呂武可算主動提問,轉而開始講起了作為陰氏時跟范氏的友誼,特別提到了士匄對呂武的讓賢一事。
這是在挾恩圖報吧?
在世人看來,沒有晉國就沒有現在的漢國,倒是范氏和荀氏的日子會滋潤到晉國內部的卿位家族傾軋落敗之時。
那一句話很對,沒有晉國就不會有呂武的建功得爵,再獲得立國的資格。
所以了,呂武很克制自己,絕不會親自動手又在明面上對晉國公室乾點什麽太過分的事情。
恰恰是呂武的懂分寸,又有手腕進行操作,導致哪怕是陰氏、范氏和荀氏憑借功勞聯合瓜分了晉國,名聲方面其實並沒有太差勁。
這個跟歷史上趙氏、魏氏和韓氏分裂晉國是兩種模式,呂武等人是因功獲爵,趙氏等那一代人則是用武力分裂晉國,真的不相同。
韓氏現在的名聲非常差勁,就是因為韓起先當了一段時間的權臣,再憑借武力幹了取而代之的事情。
陰氏、范氏、荀氏好歹是擊敗了楚國,進行了兵逼楚國都城和飲馬大江的偉業,韓氏乾成了什麽?
沒有,韓氏什麽屁事都沒有乾成,要命的是當時呂武立下不朽之功,韓氏也不是卿位,要不然還能多多少少分潤一點點功勞。
有了韓氏當最大的出頭鳥,搞得漢國、范國和荀國被徹底洗白,拿漢國為例子,一下子在對外邦交方面順利了很多。
呂武靜靜地聽劉明羅裡吧嗦地說完,再說道:“寡人已決意出兵。”
劉明本來以為還要再多次請見,並且付出極大的努力,可能還要有足夠的代價,才能換來漢國出兵,一時間給愣在了當場。
“漢王……,高義!”劉明回過神來,臉上呈現狂喜。
呂武多少有些無語,問道:“貴使有何教我?”
尼瑪!
漢國願不願意出兵救援范國是漢國的事。
范國竟然又特麽想白嫖!?
劉明就知道沒有白嫖的好事,非常為難地說道:“我已無存糧,漢王出兵援我,需自帶糧秣,維續後勤。”
這一下,呂武的臉色變成了不悅。
好家夥,真的是好家夥!
老子派出了武裝到牙齒的軍隊,還特麽要自己保證後勤輜重?
那麽就是,不但上了戰場死了人算老子自己的,還要自掏腰包???
劉明當然看到呂武臉色很難看,低聲說道:“如奪回失陷城邑,協心同力擊敗暴楚,寡君必有重謝。”
“寡人想到一事,出兵之事或不可行。”呂武真的是有點被氣到了,當場反悔出兵救援范國。
這特麽叫什麽事吧!
呂武都表態漢國會出兵了,范國難道不感動,再以高規格進行回報嗎?
范國對漢國前往救援的軍隊一毛不拔,連事後怎麽進行感謝都一字不提,有這麽求援的!?
如果漢國出動一個“軍”和兩萬騎兵,等於說有至少五萬七千五百個家庭今年不用交稅了,再加上維持後勤體系需要至少七到八萬人,基本也就是十三萬個家庭完成了今年對國家的義務。
好了,十三萬個家庭不交稅,國家還要擔負出征的一切花費,將士戰死沙場甚至要擔負體恤,並不是簡單一出一入的問題。
以後世的經濟體系來算,比如漢國每年能夠收上來一億錢,出兵五萬七千五百人需要耗費三億錢,一次出兵就是三年的國家收入沒有了。
當然了,目前時代的經濟體系不是那麽算的,真要算錢幣,漢國一年的收入並不止一億錢。
當前真正交納錢幣反而是少數,大多是糧食和布匹。而糧食和布匹其實不利於長久儲存,要不然就會發霉掉,還有各種蟲子、老鼠之類的禍害。
在呂武決定出兵援救范國之前,大臣們就將出兵的耗費計算了出來。
這一次漢國出動一個“軍”和兩萬騎兵南下,頭一年的用兵會消耗大約漢國一年的收入,要說出兵初期的耗費倒是沒怎麽大,要看戰爭會打多久,打得越久的話,後續的耗費就會越大。
為什麽打越久耗費會越大?總是會有一個補充兵源的過程,再來就是大量勞動力服務於戰爭,減少了國內的生產。
關鍵在於現在講究出兵必須有收益,不賺就算是虧。
現在,劉明說范國很艱難,漢國出兵救援范國,范國什麽回報都無法給漢國,算什麽事?
“漢王,漢王,漢范一體……”劉明看到呂武已經站起來,掃視在場漢國大臣看到的是全部一臉憤怒,趕緊大聲喊道:“寡君願贈三戎之地!”
啊?
范國是在三戎那邊有一塊飛地,以面積來算並不算小,約有個三五萬平方公裡。
只是,范氏在三戎那邊的地盤都是“生”地,也就壓根沒有經過開發。
現在這麽個年頭,只有築城了又開墾才算是疆域范圍,其余都只能算是無主之地。
拿無主之地當成對漢國出兵的酬勞,還是沒有人煙的無主之地,確認不是在搞笑的?
“寡君非落井下石之人。”葛存慢悠悠地說道。
劉明愣住了。
什麽意思嘛?
意思就是說,范國對漢國的好意非但不夠重視,並且范國的回應惹到漢國啦?
“漢王,若我極弱,無以抗衡於楚,乃至我滅,使鄭得複,不利漢國多也。”劉明說道。
呂武腳步頓了頓,繼續邁步頭也不回地離開。
他進入走廊才看到呂陽躲在這邊偷聽,兩父子還差點撞上。
“父親?”呂陽趕緊跟上呂武,低聲說道:“不若合楚滅范?”
早就有楚國的使節團來到漢國,只是一直以來沒有得到漢國足夠份量的大臣接待。
呂武聞言停下腳步,一雙眼睛深幽幽地盯視著呂陽。
晚上還有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