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問你一聲服不服》第243章 裡外裡
  第243章 裡外裡

  馬刺的戰績很好,和火箭一樣,也有後衛羸弱的問題。

  但和火箭又有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馬刺內線的護框能力。

  這蒂姆鄧肯+仍然處於巔峰期尾巴的大衛羅賓遜,整個聯盟的歷史上,都找不出第二組這麽豪華的護框陣容。

  所以這就是雙塔戰術,別的球隊想要複製馬刺的成功,得先來兩座塔才行。

  很多教練吐槽:“戰術我都懂,請問狀元哪裡領?”

  波波維奇也是奇怪:“憑本事拿的狀元簽,為什麽要檸檬?”

  雙塔戰術的核心理念是高低位或者強弱側配合,對於兩位內線的聯系點在於兩位內線都需要一定的高位能力,否則都只是內線的兩個大樁子而已。

  NBA歷史上有一些比較著名的雙塔。

  比如當年火箭“雙狀元”,由2米13的奧拉朱旺和2米24的拉爾夫桑普森組成雙塔,當年他們兩個人在1986年西部決賽,將魔術師約翰遜和天勾賈巴爾的湖人隊淘汰出局。

  雖然在決賽被凱爾特人淘汰,當時這對內線組合帶給了人們極大的震撼,也為雙塔組合的誕生提供了成功的借鑒。

  喬治卡爾在分析馬刺戰術時,也考量了當年凱爾特人戰勝火箭雙塔的成功案例。

  最後分析得出結論,“群狼戰術還是可以戰勝雙塔的”!

  另一邊,波波維奇也在做最後的布置,雙方球員便在裁判的催促中走上了球館,現場球迷鼓噪著製造噪音。

  馬刺的首發陣容為埃弗裡約翰遜、維尼德納格羅、查克鉑森、蒂姆鄧肯和大衛羅賓遜。

  維尼德納格羅又白又瘦弱,不用懷疑,一般NBA裡有這個特征的,基本上都是投手。

  之前和馬刺交手時,得分後衛位置上應該是賈倫傑克遜,一位勤勤懇懇辦事的聯盟流浪漢,但防守秦飛的效果不是很好。

  後來維尼德納格羅傷愈復出,馬刺恢復正常首發陣容,由維尼出任首發得分後衛。

  維尼德納格羅身高1米93,體重85公斤,在得分後衛位置上屬於偏瘦弱,但是投籃奇準,本賽季在馬刺,場均三分球命中率高達百分之43.6,在全聯盟裡位列第二。

  維尼站在秦飛邊上,此時鏡頭正好推過來,發現秦飛比維尼竟然高出小半個頭的樣子。

  “人生最尷尬的就是你多報兩公分,他少報兩公分,結果兩個身高相仿的人,看起來差的有點多。”

  主持人明顯“誤會”了秦飛,秦飛的身高原來確實只有1米95,算上穿鞋也就一米1米97的樣子,但那數據已經是前兩年他剛剛參加選秀時候的數據了,這兩年的時間,他是還在成長的。

  “滴——”

  蜂鳴音響起,比賽正式開始。

  大衛羅賓遜跳贏了蓋格爾,“小將軍”約翰遜舉起右手,大聲呼喊隊友跑位,開始進行第一波的組織。

  看起來也是像模像樣的,不過馬刺的戰術重心根本不在他的身上,球傳出來,高位的大衛羅賓遜接球。

  鄧肯落低位,往另一個方向跑位,此時,無球跑過來的查克為鄧肯進行無球掩護。

  這是在底線位置,裁判目光正盯著球,根本沒仔細注意底線發生了什麽。

  坎普被延誤了一下,鄧肯溜出來,此時大衛羅賓遜馬上把球吊給了鄧肯,鄧肯拿球背轉身過來,靠住了此時衝過來的坎普。

  此時坎普節奏太亂了,鄧肯再轉,換左手輕輕一勾。

  籃球馬上打板入框,動作平平無奇,進球乾脆利落。

  這就是雙塔。

  常規賽還沒拿出最強實力,季後賽裡,威力盡顯。

  換了一個其他沒有高位能力的中鋒,蓋格爾也不至於跑那麽外面,讓禁區的護框變得如此薄弱。

  “肖恩應該去防高位,蓋格爾在低位能頂,肖恩的移動速度也快,到時候便能夠迅速撤退完成對籃板的保護。”鮑勃威西分析了一下,作為第一助教,向主教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喬治卡爾點了點頭,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建議。

  不過此時不宜輕易調整,否則對球員的自信心而言也是一個打擊,現在要做的就是靜觀其變,畢竟超音速也有自己的特色。

  場上,持球的佩頓招呼秦飛走弱側,秦飛離開後帶走了防守球員,此時坎普和蓋格爾互為掩護,坎普跑到了高位來。

  佩頓胯下運球,躲避躍躍欲試的約翰遜。

  埃弗裡約翰遜一直非常積極,上一輪打太陽,有著亮眼的表現,在基德、凱文約翰遜和史蒂夫納什的面前,怒砍20來分,儼然一副馬刺三號人物的樣子。

  “呵呵”

  佩頓避開他的刀球,往右側移動,正好擦著坎普的邊緣過,埃弗裡約翰遜再移動時,一頭撞在了“黑牆”之上。

  裁判微微猶豫了一下,幾乎就要吹非法掩護。

  這就是頂級的球員,打個擋拆都遊離在非法掩護和正規掩護的邊緣,佩頓甩開了防守球員,其實直接就面對了鄧肯的防守,這個時候,是屬於錯位。

  鄧肯提出來,雙臂張開防守佩頓。

  鄧肯臂展2米30,兩條長胳膊就像是能無限延伸,伸出來十分駭人,佩頓又接一個胯下,往外面拉了一下。

  此時,鄧肯作為防守球員,其實也有一瞬間的猶豫,要不要防出去。

  佩頓的外線投籃一般,但中距離還是可以的。

  結果就在那一瞬間,佩頓傳球了。

  斜向的擊地傳球,從鄧肯側後方的地方交出去,坎普的身影恰到好處的衝了過來,接過了佩頓的傳球。

  鄧肯反應迅速,此時再轉身回防,另一邊,大衛羅賓遜也適時地鎮守籃下。

  坎普的選擇夠直白,運一步,直接飛身而起,到了天上再考慮怎麽辦。

  兩條胳膊一前一右,相互夾擊,雖然跳的也許還不如坎普高,但手掌就這麽直白地摁在了坎普暴露出來的籃球之上。

  “啪!”

  身體失去平衡,摔落在地。

  籃球也滾了出來,被埃弗裡約翰遜撿到,第一個挑戰馬刺護框手的坎普,下場比較淒涼。

  馬刺也因此就地得到反攻的機會。

  小將軍一馬當先,惹得馬刺替補席上的一位球員站起來鼓掌。

  “快坐下來蒙蒂,這還沒進球呢,低調點,不符合我們馬刺的氣質的。”

  剛入行四年的蒙蒂威廉姆斯還能有一點來自於NBA的激情,當然了,也和他待在馬刺時間不長的原因有關,時間一長,難免也躲不開面癱症狀。

  約翰遜的突擊能力很強,眨眼衝過了半場,追上他的只有佩頓。

  而佩頓是在伺機尋找斷約翰遜的機會,約翰遜警覺地換成左手運球,避免被佩頓掏球,前場一馬平川,他感受著佩頓的防守壓力,感覺這一球完全可以直接攻框了。

  波波維奇一看約翰遜的身後還靜悄悄地跟著一道身影,頓時感覺不妙,想要提醒時,約翰遜已經衝進內線,非常有經驗地倚著佩頓的身體,讓後者無法發力起跳。

  左手高高舉起,目標是籃板。

  約翰遜幾乎已經可以看到,籃球入框,蕩起白色網花的美妙聲響。

  可就在此時,一隻大手出現在了他的頭頂上方。

  宛如巡航的戰鬥機掠過,大手拍中了約翰遜暴露出來的籃球,直接改變籃球運動軌跡,並去勢不減,順手摁在了籃板之上。

  “什麽?”

  埃弗裡約翰遜大吃一驚,誰蓋了他?

  他飛出底線後,抬起頭來,看到了秦飛瞪了他一眼,隨後立即轉身,不給他絲毫懟人的機會,留給他一個十八號的巨大背影。

  側翼弱側也能趕過來追防嗎?

  埃弗裡約翰遜根本沒有料到秦飛會來協防蓋帽,他一直記得秦飛的速度也不是很快,為什麽攻守轉換的時候,跑的飛起?

  此時陷入亂戰的行列,馬刺退半場少一人防守。

  選擇收縮內線,放了佩頓外線出手機會。

  佩頓三分線外嘗試三分球。

  命中!

  佩頓的三分球命中率一直都是三成多一點,比職業生涯早期的時候已經好很多了,這賽季的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百分之33.8,達到了職業生涯的新高。

  當然,一部分原因也是被秦飛刺激了一下。

  秦飛剛進聯盟的時候,也是一個沒什麽投籃能力人,但是到了生涯第二個賽季,已經是一個穩定的中距離投手和不可忽視的三分線外殺手。

  他堂堂名人堂級別的球員,怎麽能不如一個20歲的青年呢?

  這一番苦練之上,總算是看到一些曙光,至少命中率確實是生涯新高,還有出手數、命中數也是如此。

  現場球迷一看球打進了,紛紛鼓掌歡呼。

  “就是要射爆德州人!”

  “快送他們回家,NBA不歡迎他們!”

  球迷們各種垃圾話澎湧而出,馬上營造出一個和聖安東尼奧截然不同的主場氛圍,要不是欄杆和保安攔著,說找幾個衝下去打群架的人,一定都會積極地報名。

  約翰遜沒有去接應,直接在自己的半場等著球員過來。

  他心裡暗道一聲晦氣。

  自己這邊攻框不進,送別人一記蓋帽,回頭別人又趁著立足未穩,投進一記三分球,裡外裡5分的分差,心痛。

  此時,波波維奇做了一個手勢。

  約翰遜看了之後,定下心神,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場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