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第934章 給直升機刷經驗
  第934章 給直升機刷經驗

  靠著這份執著,莊建業算是將喀喇昆侖山口地震救援行動給撐下來了。

  盡管花費不菲,但卻收獲了包括俄國人在內的一片讚譽,其中巴基斯坦、伊朗等國更是對直—12和直—15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並排除專家組來到國內,對直—12和直—15做進一步的性能測試,騰飛集團當然是使出渾身解數來招待,以便確保幾個國家的測試能夠平穩有序的推進下去。

  有入坑的,就有不為所動。

  這其中俄國人便是典型, 在高原地區觀摩一番直—12和直—15的“優異”性能後,當時的俄國軍事觀察員便認為中國的直升機技術水平已經不亞於俄國,為了保住俄國直升機工業能力,便向國內建議與中國開展直升機方面的聯合研製和生產工作。

  為此俄國人專門派遣了以德約科維奇為首的航空專家團隊訪華,結果在國內的幾個主要直升機生產廠一番考察下來,德約科維奇很快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直—12和直—15以及其他直升機型號的性能指標都不錯,但絕大部分尚不成熟,特別是直—12和直—15,很多分系統的故障率偏高,維護保養難度大,因此德約科維奇等人預計,這兩款機型想要邁向真正的成熟,至少還需要5年的磨合改良。

  正因為如此,德約科維奇向俄國國內建議,不必急著與中國展開直升機方面的生產合作,只需適當的降低米—171和卡—27兩款直升機的單價,就可嚴重打擊中國國內的直升機制造業。

  俄國國內很快就采納了德約科維奇的意見,將米—171和卡—27兩款直升機的報價進一步壓縮,直至比俄國通常的國際報價低25%。

  這還不算,兩款直升機上更是加裝了不少蘇聯末期開發的先進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 配合著“現代”級導彈驅逐艦;“道爾”M1近程防空導彈;S—300遠程防空導彈這些國內急需裝備實施捆綁銷售,
  比如說“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的艦載直升機只能用卡—27, 其他直升機也能用,但不保證能跟“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合得來。

  再比如說S—300遠程防空導彈配套的掩護部隊必須使用米—171,不然……不然S—300遠程防空導彈就沒法賣,至於為什麽,俄羅斯防空兵作戰手冊就這麽規定的,你說為什麽?
  靠著這個套路,俄國人將一大批米—171和卡—27傾銷到國內。

  盡管經過大事件國內的軍費有所上升,但因為過去近二十年的忍耐期,部隊的欠帳太多,增長的軍費補欠帳都補不過來,根本就談不上會有什麽立竿見影的變化。

  因此,軍隊的盤子之前多大,現在依然還是那麽大。

  正因為如此,米—171和卡—27湧入部隊,其他型號的機會就非常渺茫了,再加上國內的一大堆型號的爭奪,佔有率進一步壓縮, 再加上直—12和直—15自身的缺陷, 導致騰飛集團的兩款直升機裝備數量並不理想。

  只是陸航部隊象征性的采購了4架直—12和2架直—15。

  這還是看在騰飛集團在喀喇昆侖山口地震救災中的突出表現,總部不表示實在過意不去, 如此才勉為其難的采購了一小批,主要用於高原地區的應急運輸。

  是的,不是日常運輸,只是應急運輸,因為日常運輸有S—70直升機,也就是說,以目前直—12和直—15的尿性,陸航根本不敢讓其挑大梁,只能在緊急的情況下做個填窟窿的應急裝備而已。

  陸航都如此,更加挑剔的空軍和海軍就不用說了,除了在各自的機關刊物上大肆幫著直—12和直—15宣揚一番,照了一堆肌肉感十足的美照之後就在沒有下文了。

  最踏實可靠的部隊都如此,就別說其他部門了,本來國內的航空產業就很滯後,國內民眾連乘坐飛機出行都是件相當奢侈的事,直升機這種個性化的航空服務就更不用說了,自然是應者寥寥。

  連基本的市場基礎都沒有,再加上直—12和直—15自身的不足,兩款直升機的銷售成績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而直升機這類航空器就如同十幾年後的智能手機一樣,是個依靠市場刷經驗的東西,只有在市場上摸爬滾打才能根據用戶的實際使用情況一步步改進各個系統的配置,最終成一款成熟的經典之作。

  美國和前蘇聯的直升機產業無不如此。

  莊建業其實也想走美國和蘇聯的老路,依托國內把直—12和直—15兩款直升機的經驗刷滿,就如同騰飛集團固定翼飛機的核心力作,運—15一樣。

  結果,莊建業的心是好的,奈何國內的直升機產業可不像運輸類固定翼飛機,不說百家爭鳴,也是諸侯林立,再加上歐美的民機,俄國的軍機湧湧而入,蠶食成熟市場,令互掐的國內直升機制造商的處境是更加艱難。

  以至於騰飛集團就算想複製運—15的成功都難,沒辦法,當時的運—15正好填補了高性能輕型運輸機的空白,加上國際上同類產品價格虛高,國內友商產品尚未成熟,導致運—15成了蠍子粑粑獨一份兒,這才給了騰飛集團狂刷經驗的機會。

  並以此為基礎不斷完善機型和發動機,最終衍生出後來的運—15plus,運\油—15,運—17,TRJ—500等一系列軍用運輸機和支線客機等機型。

  有這麽明顯的成功案例,深諳刷經驗之道的騰飛集團何嘗不想在直升機上重現如今運—15的輝煌,問題是國內的情況如此,怎麽辦?只能把目光放到國外了。

  於是在巴基斯坦和伊朗前來考察兩款直升機時,騰飛集團就如同嬌滴滴的小娘子,圍著鋼管使出了渾身解數。

  就拿直—12直升機來說吧,本來這麽一款4噸級的直升機,能承載2枚輕型反潛魚雷就不錯了,但騰飛集團為了凸顯直—12在海上的獨立作戰能力,硬是加大了發動機功率,重新做了結構優化,生生的將四枚魚雷裝到掛架上,在巴基斯坦考察團眼前飛得那叫一個歡實。

  看得巴基斯坦有關人員驚歎連連,不斷詢問當時親自陪同的莊建業,這麽做是不是真的具備實戰能力。

  莊建業怎麽可能說裝四枚魚雷的直—12就是飛一飛的樣子貨,除非你把整套反潛搜索設備拆了還差不多,很不要臉的連連點頭:“放心吧,別說裝四枚魚雷,就是裝六枚也照樣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