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產能:400台
騰飛集團在十號工程中主要承擔第16、17、18機身分段的製造,垂直尾翼舵面、腹鰭以及應急地面動力輔助裝置(GPU)的配套供應方。
可別小看了這三個機身身段,那可是十號工程中最為關鍵的蜂腰部位。
放到二代機上,這個部位盡管重要,但重點卻隻放在單一的結構承重上,生產製造要求相對簡單。
十號工程承擔的是國產第三代戰鬥機的研製項目,技術上照比第二代戰鬥機提升了一大截,整架飛機采用靜不穩定技術, 這使得飛機必須使用電傳操縱系統來提升飛機的駕駛性能外,飛機的氣動布局也必須做重大改進。
其中之一便是采用翼身融合技術。
騰飛集團承擔的第16、17、18機身分段便是翼身融合的關鍵分段,因此在這三個分段上,不但需要超強的承力結構,內部的框架和外部的蒙皮因為氣動的需要必須做出異型曲面延伸。
這要求在某些部位上傳統的鉚接工藝已經不適用,必須使用高精密的焊接工藝才能滿足要求。
數遍全國,只有騰飛集團可以承擔7米長的大型分段部件的電子束焊接的加工能力,再加上騰飛集團在化學銑切上的深厚造詣,最終十號工程項目組便將這三段最重要的機身身段交給騰飛集團生產。
對於騰飛集團來講,承擔十號工程的重要機身分段的生產的確有壓力,畢竟是第三代戰鬥機的重要部件兒,騰飛集團在此之前別說摸過,見都沒見過。
可要說真的就擔心的不知所措,那還不至於,畢竟十號工程的第16、17、18機身分段合在一起實際上可以看做是國產第三代戰鬥機的中央翼盒分段。
戰鬥機騰飛集團是沒造過,但中央翼盒騰飛集團卻非常熟悉,不說別的TM—9型飛機能夠量產,最主要的便是騰飛集團突破了中央翼盒的生產工藝。
當然,TM—9型飛機的中央翼盒還是小了些,畢竟只是起飛重量不足5噸的小型飛機, 就算中央翼盒在如何也就那樣。
真正體現騰飛集團在這方面身後造詣的是正在進行靜力測試的先進輕型運輸機上的中央翼盒, 總長6.4米, 寬3.2米,高1.1米的大家夥。
騰飛集團正是啃下這根難啃的骨頭,才能讓先進輕型運輸機在翼型、發動機、機身上的設計與選擇上具備更大的彈性,為日後衍生出的諸多子型號,從而打造民用與軍用通用平台奠定堅實基礎。
正因為如此,為十號工程生產帶有中央翼盒性質的三個機身分段對騰飛集團來說並不存在任何難度。
當然,這些關系重大的事情,除了總部首長等幾位核心首長外,知道的人並不多,不過就算知道騰飛集團承擔的重要生產工作的人此時此刻也都被劉純充滿自信的話語吸引了過去。
“我不知道世界上的其他國國家有沒有應用其他的一體化渦輪葉片氣膜冷卻孔加工工藝,但我敢負責任的說,不管國外在這方面有什麽先進加工方式,我們騰飛集團的NB—711型電化學孔加工設備都不會被他們的差。
因為我們的渦輪葉片正是應用這套工藝,良品率由原來32.4%提高到現在的85.7%,且性能更是出奇的好,不然也不可能將渦輪前溫度從之前的986攝氏度提高到1228攝氏度……”
劉純的話是越說力度越強,胖胖的臉上肥肉亂抖,似乎積蓄已久的激動情緒在這一刻要炸開一樣, 周圍的首長和領導們同樣被劉純充滿激情的話語所感染,在驚訝之余也是欣慰的頻頻點頭。
能夠彎道超車,與世界先進水平並駕齊驅是每個國人百余年來的夢想,尤其是這些在部隊中的領導幹部,更是期盼著國內工業界能夠奮發圖強,早一點追上世界先進水平,為國防現代化平添一份更加堅實的脊梁。
以前他們這些人雖然信念堅定,但面對國外巨大的技術鴻溝覺得怎麽也要二、三十年才能有些成效,但當他們看到騰飛集團利用NB—711型電化學孔加工設備彎道超車,立刻便覺得國內在高端技術方面並非想象的那般羸弱,只要肯下功夫,不止是能趕上,超越也並非不可能。
當然有心情激動,自然就有頭腦冷靜的,不管怎麽說他們只是隔著玻璃門看了看,又聽劉純情緒激昂的說了一大堆,可真正的產品卻是一片都沒看到,於是等著劉純停頓,之時準備就此問題詢問一下。
可還沒等這些人開口,玻璃門內忽然響起嘟嘟~~的聲響,旋即眾人便看到一輛載滿封裝好的渦輪葉片的小型軌道載貨車從廠房內緩緩啟動,運行到玻璃門時,後面的一扇鐵閘門落下,隨後玻璃門開啟。
小型軌道貨車便閃著橙黃色的顯示燈,沿著通道內的軌道在眾人好奇而又愕然的目光中平穩而又迅速的向前駛去。
“全自動的?”
“這是要到什麽地方?”
“是去我們剛才參觀的車間嗎?”
……
眼見如此自動化的運輸方式,在場的領導和首長們無不是瞪大了眼睛,居然運輸方式自動化,這場景在其他廠不是不多見,根本就是沒有。
就連臉色淡定的總部首長見此,臉上都微微顯出幾分異樣的神色。
“這是我們集團的自動化軌道運輸系統,圍繞0號總裝車間,周圍的四個分屬車間和配套廠房都利用類似的軌道相互聯通,並利用這種無人駕駛的軌道車進行車間內的材料和成品運輸,極大的提高的我們的生產效率。”
劉純笑著介紹著剛才駛過去的自動軌道運輸車。
“是類似鐵路的運行方式?”一位部隊領導問。
劉純點頭:“是的,我們就借鑒了鐵道部門的運行方式,利用計算機對運輸車輛進行統一調度,這才有了現在的這套運輸系統。”
“那你們一天的能有多少趟這類自動軌道貨車前往0號車間?”這次問話不是之前的部隊領導,而是先前那位在人群後質疑騰飛航空動力缺乏氣膜冷卻孔加工設備的空軍部隊首長,不知道何時,他跟其他人已經擠到劉純跟前。
劉純也不在意,呵呵一笑:“每天大概四百多車次?”
那位提問的空軍部隊首長愣了下,連忙繼續追問:“那你們WD—30S渦扇發動機的年產是多少?”
“不多,將將過400台。”劉純笑容燦爛。
“400台……還……不多?”
空軍部隊首長眼睛頓時睜圓,聲音打著顫的提高了八度,整個人晃了晃,這才沒一個趔趄跌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