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章 中蘇交流論壇
正月初八,正當整個深圳還沒有從新春的環境氛圍中徹底走出來的時候,段雲已經安排公司的人員,做好了迎接蘇聯專家的準備。
其實這個時候蘇聯國內經濟已經非常困難,但即便如此,想引進這些蘇聯專家仍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在業界名氣很大,掌握的核心技術的高端專家,美歐包括中國在內,任何人想挖走他們,都有可能會面臨巨大的國際外交風險。
但這並不影響段雲作出的提前部署。
年初的時候,他就已經和SZ市政府私下裡協商過,需要他們配合來引進這些專家。
天音集團在國內名氣很大,但是在國外,尤其是蘇聯,人們根本不知道中國還有這麽一家科技公司,所以段雲如果想以公司的名義組織“中蘇產業論壇”之類的交流會議,根本就不會有國外的專家看得上眼,即便發出邀請,人家也未必會來。
但是如果以SZ市政府的名義邀請這些蘇聯專家參加天音集團舉辦的論壇會議,那就是另一碼事了,至少這是政府層面的邀請,蘇聯那邊總是要做出一些回應的。
說白了,段雲就是要借助深圳政府的名義,先把這些專家請過來。
要是換做一般的企業,SZ市政府這邊未必會答應,因為這種論壇會議一旦出了什麽么蛾子,市政府這邊也會有相應的責任,但是對於天音集團這次提出的申請,他們卻很痛快就給了回復,表示願意協助。
至於其中的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一直以來SZ市政府和天音集團都是相互利用配合默契,去年和前年的時候,因為NAND閃存芯片的研發成功,引來了很多美國商業代表團來華考察,而那個時候SZ市政府也沒少乾“截胡”的事情,所以這次天音集團需要SZ市政府來配合,SZ市政府這邊也自然會投桃報李,給他們提供一切盡可能的支持,盡管他們目前還不知道邀請這些蘇聯專家來國內開會能有什麽用處。
3月初,深圳的天氣冷熱適宜,非常的清爽。
一連幾天,天音集團的招待所迎來了來自蘇聯的首批170多位專家,參加由SZ市政府主辦的首屆“中蘇微電子產業技術發展交流論壇”。
似乎在後世很多人的印象中,蘇聯的微電子產業非常的落後,就連他的軍品飛機上,用的也是電子管,而不是芯片,就此斷定蘇聯的電子工業一文不值。
但實際上,在冷戰期間,全世界也只有美國和蘇聯有完整的半導體全產業鏈,那個時候蘇聯的電子產業都在白俄羅斯,相比於美國最先進的芯片,差距也只有5年而已。
在70年代末的時候,蘇聯就已經投產了2C系列的工控微機,廣泛用於車洗加工中心磨床激光切割和線切割機床,他們的工業芯片性能還是非常先進的。
另外在七八十年代,蘇聯也有自己的計算機產品,最早的ES EVM計算機在1975年投產的,其操作系統主要是MOS,類似於Unix。
另外便攜式移動通話設備和全自動移動電話通訊系統的發明地也並非是美國和摩托羅拉,而正是那個早已經被扣上閉塞落後帽子的蘇聯。
只不過當時的這種移動通訊設備最早被用於軍事,成為了間諜獲取機密的法寶。
到80年代,蘇聯的半導體工業進一步成長,進入了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微型機年產量突破60萬台,有5家大型工廠生產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微機,這些微型機被用於180多種工業設備和生活用品上。
特別是在超高速集成電路和集成電路抗衝擊方面,蘇聯具有很高的技術水平。在其他方面,即便相對於美國,局部的差距最多不過5年。必須指出的是,蘇聯建立起了從原材料、設備、設計、製造等一整套完整的半導體工業體系,而且這整套工業體系是完整而獨立的,當時僅有美國和蘇聯具備這種實力。
另外蘇聯在86年開始研製,80年代末投產的1504便攜電腦,也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幾款便攜筆記本電腦,采用的是國產處理器M86,各方面性能也是非常不錯的。
其實當時如果蘇聯不解體的話,他們的電子產業雖然和美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民用品的差距在5年左右,但是相比於其他國家,蘇聯的電子產業還是很先進的。
只不過蘇聯解體之後,他們的電子工業就真的完了,很多優秀的電子人才被西方挖走,而這些西方國家挖走這些有用的人才後,還繼續罵罵咧咧的說,蘇聯電子工業有多落後,因為當時的西方掌握了強大的國際話語權,在他們的宣傳機器下,蘇聯電子工業落後的這一說法流傳很廣,甚至就連國內的《兵器知識》也引用了西方的材料,來證明蘇聯落後的電子工業,這其實是相當可笑的事情,因為當時中國和蘇聯的電子產業差距,至少也在5~8年左右。
但是段雲心裡卻明白,蘇聯的教育還是非常不錯的,尤其是在數學領域,可以說是世界頂尖的,當時世界上數學最強的三個國家是美國,英國和蘇聯,特別是1958年的時候,蘇聯成功發射了第1顆人造衛星,震驚世界,可以看出蘇聯在數學領域處於世界的領先地位。
段雲將來如果要發展芯片產業,通訊產業,乃至汽車產業,都需要大量頂尖優秀的數學家,並且在他所說目前掌握的“蘇聯優秀人才”名單中,就有十幾個蘇聯知名的數學家。
隨著第1批參加技術論壇會議的蘇聯專家來到國內,段雲為他們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在天音集團總部的大樓前,段雲專門高價聘請了深圳歌舞團,現場演奏起了《共青團交響曲》以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蘇聯經典名曲。
聽到熟悉的蘇聯歌曲,剛剛下車的這些蘇聯專家臉上都露出了幾分驚喜的笑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