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段雲前往了上海,參觀了那裡的物流倉儲中樞的建設情況。
進入了1997年,國內的互聯網用戶開始呈現爆發性的增長,到了今年年終的時候,從段雲掌握的消息渠道來看,全國互聯網用戶快速增長了一倍還多,全國能夠上網的計算機從去年年底的29萬台,猛增到了65萬台,上網用戶數也突破了百萬,國內各種www站點,已經達到了三千多個。
除了互聯網用戶增加,此時的國內已經出現了網吧,這些網吧最先出現在了國內的上海和BJ等地。
1996年5月,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網吧在上海出現。名字叫“威蓋特”,上網價格達40元/小時——這在當時可堪稱天價,要知道那會全國平均工資也就500元左右,豬肉也就3塊錢1斤。面對40元1小時的價格,沒有幾戶家庭的孩子能在這裡暢所欲為的消費。
需要指出的是,“網吧”最早的時候不叫網吧,是叫電腦室,可以打局域遊戲和休閑。
1996年11月,BJ首體西門實華開網絡咖啡屋開張,成為中國第一家網絡咖啡屋。隨後“網吧”這個新名詞也迅速被人們所熟知,並被無數IT業者摹仿。
而到了今年5月份的時候,上海已經出現了數十個網吧,在互聯網大規模進入中國的時代,上海無疑走在了國內所有城市的最前沿。
聯網計算機以及網民的快速增加,對天音集團的電商項目來說,無疑是個重大利好,盡管國內目前已經有了3000多個www網站,但天音集團的電商網站,卻是國內唯一一家經營電商產業的網站,雖然雅虎也開始在中國建立起電商服務,但他的產品經營規模和數量,是遠不如天音集團的。
從今年3月份開始,天音集團的電商平台改名為“天音易購”,網站頁面進行了重新設計,增加了站內搜索標簽等功能,讓上網的消費者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想要商品和同類型的產品。
而且天音集團電商項目有很多非常巨大的優勢,首先來說就是入駐的商戶數量非常多,截止到五月初,在馬雲的努力下,天音易購的入駐商戶已經達到了740家,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北上廣深四個國內一線城市的公司商戶,之所以會優先選擇這些城市的商戶入駐電子商城,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四個城市是天津集團的主要物流中樞,見有非常龐大的倉儲庫房,距離廠家相對來說也比較近,有利於減少物流成本和發貨時間。
物流始終是天音集團推行電商產業的重中之重,其實早在兩三年前的時候,國內已經出現了物流企業,並且已經進入了盈利狀態。
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末的遠成物流,是國內最早一批民營物流企業。
故事從八十年代初說起,當時年僅18歲的黃遠成(遠成物流創始人)放棄了四川老家還算可以的生活條件,南下廣東打拚。為了維持生計,他在鐵路貨運站當了六年的裝卸工。在此期間,他一直勤於學習廣交朋友,以便尋找機會。
隨著珠三角地區的高速發展,鐵路運輸能力日趨緊張,運輸貨物的客戶每天都要在火車站排著長隊等待裝運。黃遠成從中看到了機會,如果能與鐵路合作,先把貨物收下來,再統一裝車運送。這樣一來,客戶不就能節省不少時間和費用,鐵路也可以減少人力開支獲得額外收益。
順著這個思路,黃遠成輾轉見到了火車貨運站站長,並成功說服對方。隨後他拿出積蓄創辦了廣東遠成儲運公司,首開全國鐵路貨運市場化運作的先河。結果這一模式大受歡迎,業務應接不暇,不到半年就掙到了第一桶金。
在遠成物流成立五年之後,申通應該是國內最早的快遞公司,1993年聶騰飛(申通創始人)在一家印染廠打工的時候發現了有周圍有很多的人需要把東西送到杭州去,而且是自己親自坐火車去,特別麻煩。
所以聶騰飛和當時自己的工友詹際盛就做起了“代人出差”的活兒,他每日凌晨坐火車從杭州去上海,詹際盛在火車站接貨後送往市區各地。跑一單100元,除去來回車票30元,能賺70元。申通快遞由此出世。
而在後世赫赫有名的順豐快遞,也同樣是在1993年成立的。
1990年代初,經常往返於香港與大陸的王衛有時會受人之托,捎帶貨物出入境。從父親那裡借到10萬元資金後,24歲的王衛與幾個夥伴合作成立了專送快件的公司,並於1993年3月26日,在廣東順德注冊成立了順豐公司,創業初期公司只有5個人。
1997年,順豐已經在局部壟斷了深港貨運,在順德到香港的陸路通道上,70%的貨由順豐一家承運,正是靠著深港的業務,順豐快遞逐步擴大快遞業務區域,並最終發展成為國內最強快遞公司。
其實相比於當前國內出現了自己家物流公司,天音集團早在80年代中期的時候,就有了自己的運輸車隊和物流體系,只不過那個時候的天音車隊只是屬於集團公司的一個部門,只服務於天音集團內部的商品運輸,不對外開展業務。
但實際上,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尤其是最近幾年的快速擴張,天音集團的物流部門已經空前強大,無論是運輸車輛,倉儲庫房,以及各種物流網絡,其規模和數量都要遠勝於國內的其他物流公司。
不過在段雲看來,光靠自己的物流公司很難在短期內建立成為一個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想要讓自己的電商網絡能以最快的速度覆蓋全國,那就必須要聯合國內的其他物流公司,哪怕他們現在的規模還很小。
從上海回來之後,段雲立刻又聯系到了順豐,遠成,申通,德邦家當前國內最具規模的物流公司的負責人,邀請他們來深圳見面洽談,共同商議籌建中國物流聯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