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巧還是‘巧’
不過王祖英武學方面造詣不錯,但經營這塊就不行了。
清花幫到了他手裡,不到十年就從江湖中排二的大幫變成了前五都不到,要不是有他這個第一高手撐著,前十都沒清花幫的份。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王祖英的成功,讓王家看到了他的價值,不只是將他當嫡系的接回了京城。連他的父親家人也同樣都回了京城,雖說不算是嫡系,但日子過得比嫡系還要風光。
清花幫的落敗,這其中也有這方面的原因,王祖英是個心大的,他志在朝堂而非江湖,清花幫不過是他的一個跳板而以,所以回了京城王家後,對清花幫自然也就不怎麽上心。
能哄得清花幫原幫主收為關門弟子,甚至死後將整個清花幫想傳的人,能是個心思簡單的人?
王祖英回了京城王家,同樣的又哄得了家主的歡心,不斷的委以重任,最終老家主去世,他成了王家的新任家主。
而王家,自從他成了家主後,王祖英也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所以他掛著家主的名兒,真正處理家主大事事宜的,是原來的家主特意留下來幫他的原老。
畢竟本質上是旁系,靠的是武學方向的天賦和前家主的厚愛才坐的家主位置,所以等王祖英老了退居幕後後,再選上來的家主並非他的子孫,而是從嫡系中選出來的人,也就是皇后的父親,現在的政國公。
也不知是不是王家的特色,皇后並非是政國公的親生女兒,而是政國公親弟弟的女兒。
皇后是王祖英孫子輩中最疼愛的一個孫女,當然,這不乏皇后的聰明討巧之處,否則王家家大業大的,皇后這一輩就算是女子人數也不少,偏偏就她入了王祖英的眼。
政國公的妻子好本事,一生為政國公生下了五個孩子,全是男的。
王祖英偏寵皇后,而嫁皇上這種榮耀之事,自然身份不可能是姨娘生的孩子,也不能是非家主的女兒,哪怕是家主的親弟弟都是在打皇上的臉。
所以就編了個理由,說是皇后一出生就有隱世高人為她批過命,是鳳星轉世。
政國公夫人卻剛好與皇后的命理相衝,而政國公弟媳卻是剛好與皇后的命理想宜,所以才一出生就養在了政國公弟弟那兒。
命理之說,本來就是玄之又玄的東西,再有個隱世高人的噱頭,又因著王家有個第一高手坐鎮,這事兒也就沒有人再去深究。
而且皇上娶王皇后是續弦,前一任皇后與皇上算得上是青梅竹馬,鎮南王的嫡長女,兩人打小一起長大的。
不過皇上的第一任皇后似乎命不大好,當時嫁給皇上時,皇上還只是太子,懷過三次胎,但都沒有保住,最後傷了身子,不只是再沒懷上孩子,身子骨也越來越差,在皇上登基後的第二年,就撒手人寰。
王皇后成了中宮之主後,自家大哥【這個倒是政國公親生的】便從了軍,王將軍雖說是資質不如王祖英些,但也是不差的,而且他腦子比王祖英好用。
不到十年的時間,一路從一個小兵爬到了主將的位置,這中間雖說有著王家為背影,但沒有點自己的真本事怎麽可能?
軍營的一路爬升,單靠關系可遠遠不夠,盯著兵權的又不是只有個王家,沒點本事早被人給生吞了。
王家是宮中有皇后,朝中幾乎各處都有王家人,雖然職位都不高,但架不住人多啊!軍中有王將軍,江湖中還有著現在勉強排在前十的清花幫。
這也是九皇叔不讓子夜隨意動王家的原因,同樣也是子夜一直忍的原因。
對付王家,沒有能給他致命一擊,小打小鬧的傷不到根本不說,若是王家反撲,一個不好傷的就是自己。
不過外面的風平浪靜並沒有影響到子夜,依舊是該幹嘛幹嘛。
他不急,王家自興起之後幾乎忘了細水長流這點,雖說不見得有人像賢王府一樣被害得幾近家破人亡,但這些年得罪的人可不只是一個兩個。
不一定有他這樣非除王家之決心,可私下打壓或是痛打落水狗什麽的,這事兒不缺人去幹。
果真,不出個三天,京城裡小道消息就出來了。
王祖英在王家的地位那是可想而知,王家是傻了才會把他的死渲染出去,自然是藏著噎著,可王祖英這樣在王家如此重要的角色,屍體自然是不能不收,就是政國公不想,那個原老也不會同意。
這收屍,就必是要經過城門了。
王家是半夜去收的屍,王家有著皇后在,半夜開個城門什麽的自不在話下,封幾個守城軍的嘴也非難事。
但萬事就講個巧字,王家再小心,還是被離著城門不遠的一個起夜的老頭給看到了。
收屍自然離不開個哭字,王家也不知是心大【半夜收,應該還是懼被人發現的,估計是以為太晚了不會有人看到】還是真傷心。
一路上幾十號人推著金絲楠木棺槨,個個哭得像是死了親爹。
重中之重的是,護送棺槨的人裡,走在最前頭的是原老。
原老陪了王祖英一輩子,想來王祖英的死,他是真傷心,也是整個王家最傷心的一個。
王祖英也許老百姓不見得認識,可原老就不同了,王祖英當家主時他幾乎是代家主的存在,就算是王祖英退到了幕後,原老也是王家說話比家主還有威嚴的那位。
王祖英到老了想長壽經常閉關,可原老並非。
而且他自己有著宅子有著子孫,並非是王祖英那樣幾乎後期足不出戶人的。
京城中認識原老的不算多,可也不少。
偏巧了,那個出來起夜被哭聲引來注意的老頭,剛好就認識原老。
能讓原老親自去接,還發自內心的傷心,又是用金絲楠木做的棺槨,棺槨裡人的身份可想而知。
這--我告訴你,你別告訴別人的。一來二去,市井中傳出了王家老祖已死,而且並非死在王府,而是橫死於京外的消息就傳了出來。
“哥,真有這麽巧的事兒?”
茶樓裡,聽著旁邊人的竊竊私語,上官玉宇滿臉都是不可思議。
“你說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