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第一敗家子》360.第359章 彈劾蜀王
  第359章 彈劾蜀王

  李愔原本以為,要說服五姓七望,還會費一番口舌。

  沒想到,居然並不需要。

  在聽到李愔的保證之後,五姓七望,居然似乎一下子就相信了,再也沒有來質問過。

  這時候,就連李愔自己都在懷疑。

  難道本王的信譽,已經堅挺到這等地步了嗎?

  李愔當然不相信,五姓七望的人,會對他信任到如此地步。

  說不定,是他們正在準備什麽陰謀詭計而已。

  不過,對於五姓七望之人得陰謀,李愔現在都懶得理會。

  在益州,李愔還真的不怕五姓七望。

  有什麽招數,就使出來好了。

  ……

  鐵路期初得修建,已經步入了正軌。

  整條鐵路的路線,也已經規劃完成。

  接下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進行鋪設就好了,不需要李愔隨時跟著。

  而李愔,終於可以騰出時間來,返回益州,繼續規劃益州的發展方向了。

  現在,益州的真正管理者,其實是都督府得長史上官儀。

  上官儀不愧有宰相之才,在短短幾個月的功夫中,就將整個益州完全掌控在手中。

  當然了,這裡的掌控,是相對的掌控。

  如果說對縣鄉乃至村的掌控的話,仍然需要地方世家的支持。

  不過,和大都督作對的趙家,已經被消滅掉了。

  王家,徹底地投奔向大都督。

  剩下的兩大世家,根本翻不起什麽浪花來。

  而他們,也不敢翻出什麽浪花來。

  這兩大世家,官府的命令,都極為配合。

  而因為目前的益州,各地都在進行大建設。

  如果按照後世經濟的一項重要指標GDP來算的話,目前益州的GDP大概比大都督就任之前,起碼翻了一番,甚至更多。

  ……

  長安,皇宮之內。

  李世民禦案上的奏折,忽然多出來上百封。

  這些多出來的奏折,無一例外的,都是在彈劾蜀王李愔。

  而為首的,就是王家的王信,還有其他五姓七望世家的官員。

  而他們彈劾蜀王李愔的理由有兩條,第一條就是,蜀王來到益州之後,不顧百姓死活。

  只顧著建造新王府,並且勞民傷財,修建毫無用處的鐵路。

  而他修建的鐵路,全部都是用上好的鋼材修建,而寬度只有四尺多。

  這樣的寬度,能幹什麽?

  除了好看之外,簡直一無是處。

  這不是勞民傷財,又是什麽?

  只顧自己享樂,不管百姓死活,窮奢極侈,這就是他們彈劾蜀王的第一條。

  而第二條則是,蜀王荒誕不經,不理政事,屬於教化。

  現在整個益州的百姓,在蜀王去到蜀地之後,安於享樂,不事生產,不孝至親。

  而整個益州,在今年的科舉考試之中,竟然沒有一個考生高中。

  這足以證明,在蜀王來到益州之後,益州的教化,簡直形同虛設,毫無建樹。

  這兩點彈劾,對一個皇子來說,是極為致命的。

  皇子擔任大都督,一般情況下,都是遙領。

  也就是只是名譽上的大都督,地方上實際的政務,還是當地的刺史說了算。

  但是現在,李愔不但是益州的大都督,並且同時兼任刺史一職,還有持節權。

  這,已經可以說是益州的土皇帝了。

  如果再加上世襲罔替這一條的話,那可就是益州真正得土皇帝了。

  本來,如果李愔勵精圖治得話,那也就罷了。

  就算他啥事不乾,混吃等死,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但是現在,偏偏他剛到益州,就迫不及待地為自己建造王府,完全不顧百姓死活。

  並且,在官員最看重的教化方面,更是做的一塌糊塗。

  這兩方面,對蜀王來說,是致命打擊,是抹不去得汙點。

  當然了,朝堂之上,並非一片討伐的聲音。

  也有人,為蜀王李愔說話。

  比方說,衛國公李靖,就站出來為蜀王李愔說了一句公道話。

  “王信匹夫,你少在哪信口開河,汙蔑忠臣!這一次,益州刺史,勾結外賊,如果不是蜀王李愔的話。整個益州都將被外族攻克,益州百姓,將死傷無數。”

  “還有你彈劾他的問題,第一,蜀王既然敢修建鐵路,必然有他的作用,只不過,你不知道罷了。蜀王所做的事情,那一樁那一件,都不都是出人意表?神奇無比?”

  “而第二件,蜀王才剛剛到達益州,還不足半年的時間。試問,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能做出什麽事情來?益州的教化問題,只能歸結在遠益州刺史林訣身上,又如何能算到蜀王李愔身上呢?”

  在衛國公李靖之後,陳咬金等一幫老臣,紛紛站出來,大聲符合。

  程咬金,更是伸出胡蘿卜粗細的手指頭,指著王信得頭皮,破口大罵。

  那唾沫星子,幾乎將王信全身都給澆濕。

  最後,還是在李世民發火之後,這幫武將得聲音,才逐漸平息下去。

  王信不由反詰問道:“那麽敢問衛國公,四隻多寬的鐵路,又能做什麽用呢?益州百姓的教化,怎麽會和益州大都督,益州刺史全無關系?”

  “聽說,現在的益州,百姓就隻向錢看,完全沒有了禮義廉恥。而這,就是在大都督李愔去到益州之後,才發生的事情,怎麽能說和蜀王沒有關系呢?”

  王信的話,讓李靖一時之間,難以反駁。

  雖然李靖極為信任蜀王李愔,畢竟,這是他的孫女婿。

  李愔的為人,李靖自認為還是熟知的。

  但是現在這件事情,真的不好解釋。

  李靖也不清楚,李愔到底為什麽會修建這樣的鐵路。

  既然辯不過,那就只能胡攪蠻纏了。

  而胡攪蠻纏,正是這幫武將的拿手好戲。

  以程咬金為首的一幫武將,在李靖的帶領下,和那幫文臣,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險些上演了一場全武行。

  最終,還是李世民一聲令下,才製止了這場鬧劇。

  至於這次對蜀王李愔的彈劾,最終,李世民也不能置之不理。

  最終的處理結果是,派遣魏征為欽差,前往益州,徹查這兩件對蜀王李愔的彈劾。

  魏征為人嫉惡如仇、剛正不阿,派遣他前往,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能放心。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