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後續(一)
俞皇后回行宮後,立刻召來顧山長:“……嫻之,我委實沒料到盛鴻竟穿了六年女裝,扮做六公主進了蓮池書院讀書。他平日和明曦來往頻繁密切。如今,明曦閨譽算是毀在盛鴻手中了。”
“不過,你放心。待盛鴻醒了, 我便下旨為他們賜婚,給明曦一個正式的名分。”
七皇子身份突變,顧山長一整個下午都在震驚中度過。此時已是晚上,顧山長紛亂的情緒也漸漸平息。
這門親事,已成定局。
仔細一想,兩個孩子相識相伴已有三年,彼此頗有情分……不管是什麽樣的情分, 總比進宮給建文帝做妃嬪強得多。
“想來, 這也是明曦和七皇子殿下之間的緣分。”
顧山長不知想起什麽, 目光暗了一暗,低聲歎道:“早知如此,你也不必費盡心思‘調教’蓮香了。”
蓮香之事,俞皇后在今日早上告訴了顧山長。
遍尋和自己年少時容貌相似的美人,精心嚴苛訓練,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要肖似。要買通盧公公,要在最合適的時機獻上美人……
此事耗費俞皇后兩年之功。
更如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俞皇后的心裡。
從建文帝笑納美人的那一刻起,俞皇后對建文帝的最後一絲情意,也徹底湮滅。
今日建文帝遇刺,俞皇后的焦急倉惶驚懼,大半都是裝出來的。那一刻,她甚至有些遺憾,為什麽被利箭射中的人不是建文帝。
如此隱晦的心思, 俞皇后自不會說出口, 聞言隨意地笑了一笑:“蓮香是我的人,便是再得寵, 也翻不出我的手掌心。她得寵,總比端妃得寵強得多。”
顧山長蹙著眉頭,還待說什麽,俞皇后已不想多說此事,很快扯開話題:“明曦心氣頗高,被盛鴻蒙騙了三年,定然心氣難平。”
說起弟子,顧山長也笑了起來:“是啊!明曦素來聰慧,無人能及。知曉自己被騙,少不得要生悶氣。”
謝明曦看似隨和,實則驕傲。平日只有她設局坑人的份,此次掉進了七皇子的深坑裡,不知被氣成了什麽樣!
小兒女們慪氣之類的事,顧山長自不會多管,倒覺得有趣。
……
這一夜,對許多人來說,注定了是不眠之夜。
謝明曦一直守在昏迷不醒的盛鴻身邊,一夜未眠。
幾位皇子,各有所思,翻來覆去也沒睡好。
建文帝回了行宮後,便嚴令徹查刺客行刺之事。刺客們死了也不得清靜,被翻來覆去開腸破肚地查了個仔仔細細。
可惜,這一夥蒙面死士,都被以利刃劃花了臉,臉上全是傷疤,俱都看不出本來面目。穿得是最普通的黑色衣料,全身上下找不出半絲能證明身份的東西。
一夜過來,負責查驗屍首經驗老道的仵作,熬紅了眼睛,也沒查出什麽來。
建文帝一怒之下,命人將這些屍首全部扔進了關野獸的籠中,成了猛獸的口中食。
建文帝驟逢刺客之事,本就受了驚嚇,又因七皇子身份曝露之事心緒紛亂。再熬了一夜,怒火攻心,也隨之病倒。
原本留在山上的太醫,立刻被召至行宮,為建文帝看診。
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也顧不得一直未醒的七皇子了,聞訊後即刻下山回了行宮伺疾。
行宮裡的妃嬪們,個個心急如焚。恨不得一個個都伴在建文帝身邊。
可恨的是,有俞皇后在,根本輪不到她們。
建文帝前一日臨幸的美人,這一日也在眾人面前露了臉。很快被俞皇后召進寢室裡伺候建文帝衣食起居。
……
淑妃麗妃靜妃看清美人的臉孔後,心中各自一驚,旋即反應過來,各自暗暗咬牙。
好一個俞皇后!
這一招實在是太毒辣了!
有這麽一個美人在,以後建文帝的眼中怕是再無旁人了!
淑妃麗妃是死對頭,對視一眼,各自面無表情地移開目光。
倒是靜妃,和淑妃麗妃都能說得上話,輕歎一聲道:“我進宮比兩位姐姐遲了兩年。還記得我當年進宮時,初見皇后娘娘時,幾乎驚為天人。”
靜妃進宮時,俞皇后二十六歲,正是容顏最盛風華正茂之時。
這個叫蓮香的美人,容貌舉止都酷似年少時的俞皇后。乍看之下,恍惚是俞皇后重回年少。
淑妃定定神,輕聲道:“妹妹說得沒錯。我年幼時見過堂姐,這位蓮香美人,確實和堂姐一般無二。”
麗妃不無嘲弄地看了賢妃一眼:“你進宮數年,早該改口叫娘娘了。”
叫什麽堂姐!
若俞皇后真得器重信任你,暗中搜尋訓練美人的事,豈會將你一並瞞下?
賢妃似未聽出麗妃的言外之意,淡淡笑道:“我叫一聲堂姐,便是娘娘也不介懷。麗妃妹妹就不必操心了。”
麗妃被噎得一肚子火氣,狠狠瞪了賢妃一眼。
……
身在慈寧宮的李太后,接連接到了行宮送來的消息,既驚又怒又急。
李太后本想親自趕赴行宮,被李賢妃好說歹說攔了下來:“皇上遇到這麽些糟心事,定是被氣得狠了,病倒在塌。越是此時,宮中越需太后娘娘坐鎮。若太后娘娘也去了行宮,宮中人心浮動,朝中也會跟著波動不安。”
“太后娘娘暫且別急,或許等上幾日,皇上的病就好了。”
李太后忿忿地怒罵道:“竟敢刺殺天子!待追查到幕後主謀,哀家定要他碎屍萬段!”又慶幸地歎了口氣:“萬幸鴻兒機靈,擋下了一箭。”
盛鴻救駕有功,足以抵消隱瞞身份的欺君之罪……
話說回來,梅妃也是太蠢了。竟想出這麽個蠢法子護著兒子。心中懼怕,將盛鴻送到慈寧宮便是。她這個祖母還能護不住皇孫?
說到七皇子,李賢妃一時不知心裡是什麽滋味,低聲附和了幾句:“太后娘娘說的是。此次,真是多虧了七皇子。”
李太后想了想說道:“鴻兒要在山上養傷,以哀家名義,打發兩個太醫過去伺候,再送些補品藥材過去。”
李賢妃立刻應了下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