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覆漢》第54章 見識
  第54章 見識
  去與返總是不同的。

  當初在范陽集合,前往洛陽時,一共有好幾十個士子,而且都帶著仆從眷屬行禮車馬,一路上折騰不斷,拖拖拉拉。

  而此行返回河北時,就只有公孫珣、公孫越和甄逸三人結伴而返……後者是年紀較大,讀一年混個名頭就算了的意思,甚至,人家甄大隱家裡還有老婆孩子……所以,這一路上難免有些思鄉心切的味道,連帶著公孫兄弟也不得不跟著提了速。

  就這樣,一路穿州越郡,眼看著來到中山無極時,眾人才終於緩了一口氣。

  “兩位師弟,既然到了此處,不妨暫且盤桓兩日,也讓我盡一下地主之誼。”最先松了一口氣的反而是甄逸。

  “所幸無事,正要叨擾一番。”

  “理應如此。”

  公孫兄弟倒也沒有什麽推辭,畢竟嘛,同學一年再回來,雙方的交情早就已經今非昔比了,而且中山無極甄氏也是河北這邊出了名的豪門巨富,倒也毋庸其他。

  就這樣,車隊一起轉入無極縣境內,氣氛也變得愜意起來。

  “大隱兄一路上為何如此急促?”騎馬走在甄逸車邊的公孫越好奇問道。“就是之前你突然要跟我們一起搭伴返鄉似乎也有些倉促的味道。”

  “倒是讓越弟給看出來了。”甄逸搖頭苦笑道。“不瞞你說,我走後家中出了些許事情,實在是忍耐不住,這才決定盡快回來的。”

  “原來如此,敢問……”

  “也不瞞你們,乃是我走後我妻忽然又為我添了一個女兒,這一走一年有余,心中甚是焦躁!”

  公孫越為之愕然,就連胯下的馬匹都不經意間停了一下,然後才重新跟上對方車子正色言道:“原來如此,大隱兄放心,你我兄弟,但有所需盡管直言……若是你那妻子出身同郡、鄰郡豪門,不便動手,就交與我們兄弟來做便是。還有那個什麽‘女兒’,若是面子上撕扯不開也交給我們好了,我嬸娘為人極好,我們帶到遼西交與她來養,此生不複讓你們相見如何?”

  甄逸坐在車上,面露茫然良久,然後忽然扶著車簷大怒道:“你這豎子說的什麽混帳話?我這女兒乃是我離家九月後出生的,算著日子正對,哪裡就需要你來幫我殺妻滅子了?!”

  公孫越尷尬萬分,連連賠禮不迭。

  當然,這種事情終究只是小插曲,一行人依舊是沿著無極縣內的官道直直向前,並未有任何耽擱。然而,一直來到富麗堂皇的甄府大門前,眾人才無語的發現——此行的正主之一,公孫珣竟然不見了。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剛一進入無極縣境內,這位就帶著幾個伴當去存問風俗去了。

  “大隱兄不用管我兄長。”公孫越也是一臉無奈。“他這人一到一個新地方必然要跑到鄉野間存問什麽風俗的,看看當地人口地理,問問本地人的捐稅雜役,還要偷偷查探一下本地棄嬰多不多,太平道與佛門是否昌盛……咱們先去拜會你家長輩,讓個認識他的人在門口這裡候著他就是!”

  “也、也罷。”甄逸本來想說些什麽,但終究是思家心切,先一步跨入了自家大門了。

  話說,此時春耕在即,鄉野中的百姓幾乎是傾巢而出,翻地曬土,公孫珣幾人早早的一路從鄉間行來,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忙碌景象,此時駐馬於一個小坡上眺望過去,更是頗生感慨。

  “河北一馬平川。”韓當略顯感歎道。“但與塞外相比,河道還是多了一些,騎兵在此處縱橫之余,卻也要事先探查地理,防止陷入死地。”

  “滿目都是良田與農夫,河北之地,不意富足繁盛至此。”一旁的婁圭因為馬匹顛簸而面色蒼白,好久方才回過勁,然後加入到了嘴炮的行列中。“光武孤身入河北,以此為根基,據黃河而窺天下,一十二年便一統天下,不是沒有根由的。”

  “你這人啊……”一直在背身看著西邊太行山脈的公孫珣聞言忍不住搖頭道。“還是太年輕。而且出身宛洛士族,眼高手低。河北固然是王霸之基,但只看人耕田便說此地富足繁盛,豈不是太過兒戲?”

  “田畝是天下的根本,不看這個又該看什麽?”婁圭頗不服氣道。“公孫少君也是剛剛加冠,未必有我老成吧?”

  “看棄嬰!”公孫珣倒是正色把自己心得給講了出來。“看一地富不富足,繁盛不繁盛,首先要看棄嬰與人口相比多不多……須知道,繁衍生息是人的天性,除非實在是養活不了,否則沒有哪家人願意把親生骨肉給殺死或者直接遺棄。如今這世道,沒有棄嬰是胡扯,但若是一地棄嬰過多,那即便是看起來欣欣向榮,也是假象罷了!”

  婁圭低頭不語,儼然是想到了家鄉中的一些情況……他這人,很早就有‘奇志’,成年後更是不停的收納亡命之徒,就是因為隱約察覺到了這個世道有些崩壞的預兆,但具體哪裡不對,又為何不對,他還真未曾想過。

  正在思索間,果然有伴當回報,細細的講述了此地偏僻之處棄嬰的多寡……這些人已經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情了,按照他們的說法,此地其實與冀州其他地方並無不同,棄嬰的比例都是嚇人。

  “我想了想。”婁圭一臉不解地問道。“正如公孫少君所言,但凡棄嬰到了一定程度,必然是民不聊生……可是為何會有此類事呢?河北田畝如此肥沃,商貿通達,而這中山郡前年才廢國製郡,所用郡守也是頗有賢名,似乎並不是能作出殘民之事的人吧?”

  “你既然不懂,那便隨我去問問吧!”公孫珣忍不住搖頭道,其實他很早就專門寫信請教過自家老娘,並從她那裡得知了這裡面的邏輯……只是,反正無事,不如陪這婁圭去走一遭。

  說是問一問,卻並非是如婁圭所想去問那些田畝間的農民,恰恰相反,公孫珣帶著人,高頭大馬,佩刀持弓,竟然是直接闖入了附近的一處鄉寺。

  所謂寺,並不是寺廟,而是指公所、公署、公舍,實際上寺廟的寺反而是起源於鴻臚寺的寺,也是公所的意思,那麽鄉寺,自然就是一鄉吏員所居的公所了。

  公孫珣這麽一行人直接闖入,早驚得那些鄉中吏員不知所措,紛紛出來迎接了。而婁圭剛剛好奇該如何問話,卻看到那公孫文琪朝韓當努了下嘴,後者便忽然縱馬上前將為首的鄉薔夫給提溜了起來,然後夾在腋下,轉身就走……儼然一副強盜作風!
  隨後,韓當先走,其余人等紛紛拔出刀來,示意鄉中人不許向前,然後才慢悠悠的跟了上去,婁圭目瞪口呆,但兩邊都是明晃晃的刀子,他也隻好勉力夾緊馬肚子,趕緊跟了上去。

  等來到之前的小坡上,韓當一把將那鄉薔夫擲在了地上,公孫珣這才朝婁圭示意:“人已經請來了,你且問吧!”

  婁圭張口欲言,卻又忍不住回頭:“該如何問?”

  公孫珣連連搖頭,不得已親自上前,拔刀指向了那薔夫:“我來問,你來答,曉得了嗎?”

  鄉薔夫被摔得五葷七素,又被刀子指著,哪裡還敢多話,只是連連點頭。

  “我且問你,你們鄉中去年一共收了多少次算錢啊?”

  “十七次!”那薔夫答得異常利索。

  所謂算錢,就是財產稅與人口稅,前者叫訾算,後者叫口算,都應該是一年收一次的。

  “倒也不算太多。”公孫珣失笑著收起了刀子。“你們郡守倒也真不負賢名……”

  “且住!”一旁的婁圭目瞪口呆。“算錢征收十七次,怎麽能說不算太多呢?貧苦百姓,不過是靠著幾畝薄田生活而已,一百余錢的算錢變成兩千錢,自然會民不聊生吧?如此郡守安能稱賢?”

  “這郡守確實不錯了。”公孫珣無奈糾正道。“前漢文景年間,有些郡國的算錢就已經是每年五六次的光景了。”

  “確實不錯。”韓當也跟著附和道。“內地郡國收十七次,這太守確實稱得上是清官……”

  “那也不對啊?”婁圭愈發不解。“便是制度崩壞,百年間從一次變成五六次,再七八十年變成十來次……也不至於征收到十七次吧?”

  公孫珣和韓當,乃至於身後的幾個伴當都搖頭不言。

  “我曉得了。”婁圭似乎是醒悟了什麽,然後忽然想拔刀指向那薔夫,但回手一摸才想起來自己並沒有佩刀,隻好下馬用手指指著對方喝問道。“你們鄉中私自增添了幾次?”

  “諸位……諸位大俠在上。”那稍微回復了點精神的鄉薔夫一邊咳嗽一邊委屈至極。“這算錢並非是從次數來講的,而是要從定額來說的。一鄉的戶數、人口擺在那裡,一縣的戶數、人口也在那裡,一郡也是如此啊!郡中府君那裡根本不會下令收幾次算錢,他只要符合戶數、人口的算錢到帳就行,而縣君那裡也是大略如此,唯獨到了我們鄉中,是要親自動手收算的,為了湊足……”

  “你且住,”婁圭再一次聽出了問題。“既然算錢只是和戶口、人口相對即刻,那為何要收十七次才能相符合?一次不就足了嗎?”

  那鄉薔夫偷看了婁圭一眼,心中暗暗無奈,怎麽就遇到這種不通世故的蠢貨?但刀子雖然收了回去,也還是握在人家手裡的,所以此人還是勉力給出了那人盡皆知的答案:“回稟這位少君,這是因為能收算錢的戶數、人口只有帳面上的十分之一,再加上每次征收都要耗費錢糧,往上送去還要層層揩油,所以鄉間不征收個十七八次是湊不足帳目的,而若湊不足,上頭就會給你下級考評,你就只能去官免職……”

  “你再且住!”婁圭這位宛洛名族出身的士子,隻覺得自己三觀都被刷新了。“這河北之地人口繁茂,我沿途所見田野間都是百姓,怎麽說戶口不足帳面十一呢?”

  “這位少君!”這鄉薔夫實在是無奈了。“不是說戶口真的不足,而是說能去征收的戶口不足!鄉間大戶,家中不知道隱瞞了多少戶口、田地,哪個敢去真的征收他們家的算錢?這多少年不都是如此嗎?普通民戶,一年多次征收,然後破產,就只能賣身賣地給大戶,成為大戶的徒附,而大戶家中明明多了人口和田地,卻無人敢去真收,就只能把失去的戶口算錢再算到其他小民身上……如此百年,這算錢自然從每年一次變成五六次,再變成十來次,最後成了現在這種十七八次……哪裡是我們殘民啊?實在是這世道自己出了岔子!”

  婁圭目瞪口呆。

  這便是土地兼並敗壞天下的邏輯所在了!饒是心中早就明白這裡面的道理,公孫珣還是忍不住連連搖頭。

  “不對!”婁圭終究是個有腦子的人,忽然又反應了過來。“你既然能做到鄉薔夫,那必然是此鄉大戶吧?這隱瞞戶口也好,不敢上門也罷,難道就沒有你自己家嗎?而且鄉薔夫終究是有秩的縣吏,揩油也好,耗費錢糧也罷,也是有你一份吧?”

  那鄉薔夫早已看出這幾人並非真正歹人,所以膽子也跟著大了些:“這位少君請了,您此言我是不敢否認的。但是,鄉中大戶何止我一家?無非是上頭吃肉我們喝湯罷了。你可曉得,我們縣中一多半的土地人口都在一家人身上,其余所謂大戶跟此家一比不過是九牛一毛……要我說,只要這家人願意正常上交算錢,那鄉間百姓一年的算錢怕是要直接改成一年三五收便可!”

  旁邊公孫珣聞言忍不住失笑:“你所言的這家大戶,可是我此番要來做客的甄家?”

  薔夫瞬間面色發白。

  “罷了!”公孫珣再度搖頭,然後就在馬上彎腰伸手,將對方拽起來道。“我等並非歹人,一時玩笑,驚嚇了鄉長,倒是我等的不是了……”

  “萬萬不敢!”鄉薔夫哪裡還敢多言。

  “若是此番受了驚嚇,回去哪裡有了不適,請今日晚間或明日來甄家尋我,若是尋不見我,直接找甄家的甄逸也行……”

  “萬萬不敢!”鄉薔夫幾乎面如死灰。

  “其實哪裡不是這樣呢?”公孫珣複又扭頭看向那婁圭。“便是你家我家,一個宛洛名族,一個遼西世族,難道就能幸免嗎?天下崩壞,無人清白,但是我輩需要心裡通透才行!”

  “受教了。”婁圭恍然若失。

  “萬萬不敢!”那鄉薔夫看公孫珣不理他,居然直接跪地叩首求饒了起來。

  “你這人怎麽回事?”韓當皺起眉頭問道。“我家少君都沒跟你說話了……再說了,之前我把你挾持過來,幾把刀子對著你你也未曾叩首,如今都要放你走了,怎麽還又叩起首來了?”

  “之前實在不知道諸位都是豪門子弟,更是甄氏的好友……”這鄉薔夫叩首的速度更快了。“一番胡言亂語,還請幾位公子少君不要當真!”

  “我非是不知輕重之人,你安心回去吧,省的你鄉中佐吏等的焦急。”公孫珣連連搖頭,然後徑直打馬而走,也不再管這個鄉薔夫如何作想了。

  一行人再次從田間走過,耳畔忽然有清脆童音隱約可聞:“寧負兩千石,無負豪大家。兩千石,去我冠;豪大家,去我首。去我冠,尤存首;去我首,冠不存!”

  婁圭聽到這個舊時著名的童謠,想起剛才所聞,不禁面色蒼白,連連搖頭。

  而另一邊,公孫珣也是眉頭一皺,但他所思所想卻又是不同——幽並之地一年半載間怕是就要起大軍,到時候這冀州也難免要征發徭役攤派軍糧,屆時,這種令人感慨的童謠還能不能聽得到,怕是都要兩說吧?
  不過,轉念一想,他卻又有些自嘲了起來,若是此戰真能緩解邊患,那冀州也是受益匪淺的,自己又何必作此小兒女態呢?而且,與其在此地感慨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倒不如想著如何才能趁機立一番功勞,然後早日達成自己‘努力聞達於諸侯,以求苟全性命於亂世’的夙願才對!

  “昔前漢元康年間,涿郡有大姓西高氏、東高氏,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與牾,鹹曰:‘寧負二千石,無負豪大家。’後百年,太祖過河北,見民生艱難,複聞童子傳此舊謠於路邊,乃駐馬於側,喟然良久。婁圭、韓當並在其側,乃避左右諷曰:‘天下崩壞,正當英雄用武之時也,君當勉之。’太祖斥曰:‘田畝荒蕪,民不聊生,不思報國,何談己身?’圭、當並慚,乃退。”——《舊燕書》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紀

  PS:又來推薦了,感謝編輯大佬,還有新書群,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一下,684558115。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