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快穿之佛系歷練》102.第102章 佛系農家妻17
  第102章 佛系農家妻17

  回梁都最近的路線就是走河道,林怡沒想到她竟然會暈船,吐得天昏地暗,硬生生瘦了一圈,把付亦陽給心疼壞了,好幾次要帶她上岸坐馬車。

  林怡可不能由他任性,坐船快呀,若是走陸地,兩個月都到不了,眼看就要入冬,下雪封路就難辦。

  也還好同行北上,這一路遇到好幾股阻礙,通通被心情不爽的付亦陽一劍解決。

  越是接近皇宮,遇到的刺殺就越多,看來大皇子是孤注一擲。

  禁衛軍皆是忠於皇帝的人馬,根本不會聽從一個光頭皇子的命令,想先一步控制都城他辦不到。

  一旦老皇帝回到宮中,大皇子必會為他的愚蠢行為得到應有的回報。

  付亦陽的武力所向披靡,輕松護送一行人安然無恙進城。

  老皇帝急著去收拾禍害,把林怡幾人交給才八歲的十一皇子梁軒,由他來安排宅院入住。

  梁軒也實在,今後他肯定得經常出宮請教,乾脆選了一處離宮中最近的大宅子,曾經的王爺府,豪華大氣,精致舒適。

  安定沒幾日,老皇帝下了道聖旨,封皇十一子梁軒為太子,瞬間整個都城炸開了鍋。

  太子位虛空幾十年,如今突然有正主,讓人不得不多想,該不會皇帝身體出了啥問題,才急著立繼位人選。

  漸漸文武百官明白,也許猜測成真了,因為溫和多年的老皇帝,突然拿出少年奪位時的那份狠辣,大刀闊斧整頓朝綱。

  曾經貪汙不嚴重的官員,老皇帝睜隻眼閉隻眼就算了。

  如今可不行,降級是小事,抄家砍頭都有可能,搞得整個都城風氣緊張。

  人人自危,再不敢在這個節骨眼,踩雷區。

  有些怕秋後算帳的,還紛紛以捐贈的名義,將收來的銀子上交國庫,以保住座下的位置。

  可心中卻另有打算,老皇帝估計活不了多久,太子年幼肯定好把控,以後再翻倍撈回來便是。

  官官相護這個詞並不是說說而已,由幾人帶頭後,連外地為官的都陸續以各種名義拉來一車車的銀子,俸祿才那麽點,可不是貪來的嗎?

  不上交又不行,沒見老皇帝大朝會上拿出兩帳本,上面清楚記錄著各官員的把柄,隨意挑兩個比較嚴重的治罪,殺雞儆猴這招他玩得溜。

  自此梁軒正式入主東宮,卻沒有安排太傅教習,有官員戰戰兢兢提出疑問,老皇帝也隻說已拜入高人門下,親自指導,不必再議。

  付亦陽和林怡低調得很,進都城三年來,連左鄰右舍都不熟悉他們。

  梁軒和梁清倒是風雨無阻每日必來請教,偶爾還在府中小住。

  林怡借皇帝名頭,把連鎖店鋪開滿全國,賺到的銀子就用來建橋鋪路,鞏固河堤,幫助貧苦民眾。

  另一方面她還安排人出海,去往他國尋找奇特的東西,包括種子,武器,書籍類,只要對梁國發展有利的通通都不容錯過。

  老皇帝對他們更佩服,如此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在他有生之年能遇到,實乃他的榮幸。

  張大虎和張小虎趕回梁都後,讓老皇帝丟進了軍營,不把所有人教成一流高手,都不肯放他們出來。

  連才華橫溢的羅海也不放過,以舉人之身入國子監教書育人,要多為梁國培養幾個棟梁之才不可。

  林怡遵守承諾在付亦陽十七歲生辰當日與他拜堂成親,結為夫妻少有人知曉。

  當然排除主婚的是皇帝和皇貴妃的話,確實挺低調。

  會試殿試後,付亦陽以十八之齡成為狀元,名動天下。

  年過五十的羅海也參加了,還奪得第七名的好成績,總算了他一樁心願。

  付亦陽頭一次封官就是五品禦前文案,一個全新的官職,主要性質就是幫皇帝處理奏折,執筆代勞,聖寵可謂夠重。

  曾經逼得羅海眾叛親離,舉步維艱的男子,如今已是正三品尚書,其父是休養在家的一品國公。

  但這回他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羅海成為進士,在皇帝面前掛了名的人,他還怎麽敢打主意。

  早知羅海還能有翻身的一日,當初就應該徹底解決。

  要說有多大的仇也不是,他就看不慣才學和長相都比他強的人,偏偏還不知收斂,一入都城名氣就超越了他,這讓高傲的他如何能忍。

  時隔三年,他們終於可以榮歸故土,剛出城牆,身後的馬蹄聲奔騰,大老遠聽到喊聲:“師父,等等。”

  林怡撩起簾子,瞧見兩徒弟飛奔而來,笑道:“你們怎麽來啦?昨晚不是喝過踐行酒了嗎?還特地跑來送行,快回去吧,記得早晚練功,不得懈怠。”

  以他們姐弟的武功已經能出師,放到外面那都是能橫著走的主。

  梁清搖頭,急忙解釋:“徒兒好不容易才說服父皇母后,趕來是為了一起回師父的家鄉看看。”

  活這麽大才第二回出梁都,她目標可是要做一個執鞭闖天下,瀟灑過一生的皇家公主,招駙馬什麽的,打得贏她再說。

  梁軒小少年也使勁點頭,與昨夜的頹廢難舍不同,這會神采奕奕,嘴角上揚怎麽都止不住,要知道他受付亦陽影響,越來越往面癱路上靠近。

  “九公主還說得過去,太子殿下要學朝政上的事,皇上竟然也會答應?你們該不會是先斬後奏吧。”付亦陽挑挑眉,一針見血指出不合理之處。

  梁軒眼色閃了閃,漲紅著小臉,據理力爭:“父皇說跟在師父身邊能成長得更快,而且名言不是有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嘛。”

  他是真沒說謊,身為儲君,怎麽能不親身感受下百姓的生活狀態,父皇也提醒要他多看,多聽,多思。

  護送兩人過來的待衛拿出一封信交給付亦陽,信上還真是請求他們帶徒弟去外面走走,了解風土人情,明辨是非,提升心境眼界。

  林怡嘴角抽抽,老皇帝真會做甩手掌櫃,幫他養了三年的孩子還不夠,這是徹底要綁住他們的節奏。

  梁清和梁軒軟磨硬泡,各種捏肩敲腿,林怡和付亦陽對這兩徒弟心軟,沒多久馬車上不再是二人獨處空間,變成四人行。

  老皇帝對從小錦衣玉食的孩子是真狠得下心,連伺候的人都沒安排一個,就是要他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