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金融世界裡
高中時期的王暮雪,只知道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是一群愛“打包”的投行經理與一堆愛買“AAA”的無腦投資者促成的。
但經過本科與研究生專業學習的她,也透徹了解了事情沒那麽簡單。
世上每一件重大惡劣性事件的發生,都是由多方因素共同導致的。
導致那場危機爆發的因素有美國政府制定不當的房地產金融政策,有金融衍生品工具的“濫用”,有金融機構本身股權不合理的激勵架構,更有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以下簡稱“美聯儲”)瘋狂收緊的貨幣政策。
危機永遠只是表象,貪婪才是一切的本質。
比如雷曼兄弟,作為世界頂級投資銀行,其對於金融產品的研究力與創新力,應該是世界一流。
身處風險漩渦中心,雷曼兄弟應當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明白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但它最終還是難逃轟然崩塌的厄運,其原因就在於雷曼兄弟管理層和員工持有公司大約三分之一的股票,致使所有人只知道瘋狂地去投機賺錢,為自己不久後高價減持股份去拚命,根本無暇顧及公司的潛在風險和長期利益。
再比如2000年前後,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從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聯儲連續13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致使利率從6.5%狂降至1%的歷史最低水平。
銀行極低的存款利率,意味著錢放銀行並不值錢,所以大部分美國民眾自然會將錢從銀行裡趕緊拿出來,尋找更有價值的投資;而銀行本身也會覺得錢放著不值錢,於是趕緊放松貸款政策,給更多的企業和更多的個人貸款,將錢趕緊放出去賺錢。
比如銀行給某掃大街清潔工、或者某鬥毆混混貸款,這些人的經濟條件可能很差,信用也很差,根本不可能有能力買房,但銀行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先借了,心想反正房子在我手上,你有能力還多少就還多少,實在還不起我就賣房子。
銀行的這種政策,直接導致大多數窮人突然可以買房了,更加助長了當時美國的房地產泡沫。
不得不說,美聯儲的這種貨幣政策,還會誘發市場上投資者的一種預期,這種預期就是:
既然互聯網泡沫政府都救市了,那麽就算現在房地產真有泡沫,政府也肯定會再次救市,所以咱們接著乾!房價跌不了!
當時整個華爾街都懷揣著反正有政府做靠山的心裡,呼吸著熱情高漲的投機氣息,將帶著原子彈的雪球越滾越大。
但美聯儲之前將貨幣政策放得那麽寬,肯定是要收緊的,不然不利於整個美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
貨幣政策的收緊,也就是美聯儲通過提高準備金利率,將市場上的資金慢慢收回的過程。
這個過程無疑是引爆原子彈的一根導火索,政府原來放出來的大量現金,咱們玩得好好的,你看房價都從100萬漲到320萬了,現在你突然要把錢收回去,咱們怎麽玩?
現金流惡化了,當然不能繼續玩了,因為你320萬的房子,市場上已經沒人有錢買了,於是只能含淚降價,舉牌:280萬,260萬,220萬,150萬,90萬……
臥槽還是沒人買!
於是原子彈爆炸了,房地產泡沫最終破滅了,房價如瘋子一般下跌,銀行手裡的資產價值大面積縮水,各種以此類資產作為底層資產的證券化產品就開始大面積違約,違約的直接原因就是:投資者原先買的那張代表未來現金流的紙,現金流不進來了!
為何會流不進來?!
因為房奴們不是傻子,老子原來跟你銀行借款100萬買的房子,現在市價不停縮水,上周末去教堂做禮拜還值99萬,這周二跟同學打了場網球只有90萬了,到了周四就只有80萬了,如今隻值80萬的房子你銀行還讓老子還100萬房貸,老子可不乾,老子大不了不住了,房子你銀行高興就拿去吧!
一個人這麽想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人都這麽想。
當市場上房奴都開始不還錢,銀行的現金流就會惡化甚至枯竭,銀行手裡不可以沒有流動資金,於是銀行為了活下去只能抹淚賣房子,結果一賣發現其他家銀行也都在賣,市場上開始出現房產資源大量拋售,致使一時間供給嚴重大於需求,房產的價格進一步狂跌,這個時候,惡性循環導致的金融危機,就正式開始了。
危機來臨後,商業銀行哭得稀裡嘩啦,投資銀行以該類房產產生的現金流所做的證券化產品也跟著一路違約,價格一路狂跌,於是投資銀行也失聲痛哭……
原來分蛋糕分得很爽的保險公司更是驚愕之中一路賠錢,賠到最後連爹媽都分不清了。
上述過程就是因貨幣政策連續收緊,房地產泡沫破滅,各種打包的證券化產品違約率持續上升,由此引發的違約狂潮席卷一切賺錢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機構。
曹平生給出的這個PPT主題“資產證券化”,無疑勾起了王暮雪對於先前那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回憶。
那場危機告訴王暮雪,金融的世界既波瀾壯闊,又殘忍血腥。
在這個世界裡,從來沒有硝煙,沒有軍隊,沒有航母戰鬥機,但卻可以使千家萬戶的資產憑空蒸發,使兢兢業業的人突然失去工作,使本分經營的實體企業受到重創,使一個國家欣欣向榮的經濟極速倒退。
而這一切的一切,如今的王暮雪明白,並不能歸咎於“資產證券化”,而應當歸咎於“資產過度證券化”。
從本質上而言,資產證券化是風險的轉移和分散過程,將發起人所面臨的風險分散到眾多投資者的身上
美國很多資產證券化進行了兩次乃至多次證券化,證券分檔等級太多,且使用了信用違約互換(CDS)等衍生產品,使得資產證券化產品過於複雜,投資者很難了解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風險所在。
美國的問題在於,發展了一百多年的投資銀行,太會玩了,以至於過度濫用資產證券化這種金融工具。
留學美國多年的王暮雪,對於國內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情況並不十分了解,於是迅速連上手機熱點,在高鐵上瘋狂查著資料。
不查不知道,我國的國情是,證券市場太年輕,“資產證券化”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投資銀行幾乎不懂得怎麽玩,有點像剛入伍的新兵,看到真正的核彈都可以吃驚傻楞好久。
我國的資產證券化始於2005年,經過9年多的試點實踐,鑄就了一個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
雖然這些年資產證券化類型不斷豐富,相關法律、會計、稅務制度不斷完善,企業、投資者和中介機構不斷成熟,但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程度仍然很低、規模很小,遠不能滿足經濟金融的發展需求。
王暮雪眉頭皺了一下,這個市場根本不成熟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