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輸配電產品
“暮雪你看,最左邊這個是發電廠。”蔣一帆指著發電流程圖中的一個小房子朝王暮雪道,“發電廠負責發電,然後咱們用戶負責用電,對吧?”
王暮雪見蔣一帆的手此時指向了圖中最右邊的小人頭像(即用戶),連連點頭, “所以中間的這個空白區域,應該就是輸送電流的裝置對吧?”
“對的。”蔣一帆此時啟用畫圖板上的黑色畫筆,在電腦中發電廠的右邊,又畫出了一個長方形圖案。
“這個是什麽?”王暮雪一臉不解。
“我畫圖水平有限。”蔣一帆不好意思道,“這個長方形我們可以把它想成升壓變電站,用來給發電廠發出的電升高電壓的, 也就是變成我們經常說的高壓電,然後你以前在馬路邊,不是能看到很多高壓塔麽?上面還有很多電線,有時候還會停幾隻鳥兒在上面……”
“對對!以前老師還問我鳥兒站在高壓電線上會不會被電死!”王暮雪突然反應道。
蔣一帆笑了,“鳥兒接觸不到地面,電流無法形成回路,所以當然不會被電死,你再看這裡……”蔣一帆說著,在圖紙中間畫了兩個並列三角形,寫下了“高架塔”三個字,而後在發電廠、升壓變電站與高架塔之間都連上了黑線。
“我們假設這是電線……”正當蔣一帆快要將黑線連到用戶那裡時,他突然切換畫圖功能,在用戶左邊又框出一個長方形,長方形夾在了高架塔和用戶之間。
“這個又是什麽?”王暮雪問道。
“這個就是降壓變電站,需要把三角形這裡的高壓電流降下來,再逐一分配給用戶,咱們才可以用,這個電壓分配的過程,就是他們業內常說的‘配電’。”
“哦哦, 原來如此,也就是先升壓,再輸送,再降壓,然後分配,我們才能用電!”王暮雪複述道,“不過一帆哥,高壓難道是專門用來輸送電流的麽?”
“是的,我國電力系統電壓劃分為輸電電壓和配電電壓兩類,其中220kV以上為輸電電壓,110kV以下為配電電壓,需要降壓才可以使用。”
王暮雪直起了彎下許久的腰,思索道:“這個過程好熟啊,初中還是高中物理電學肯定學過!為什麽要用高壓輸電……”王暮雪來回踱著步,“肯定學過!”
蔣一帆剛要說什麽,王暮雪立刻做了一個止住的手勢,示意蔣一帆不要提示,她要自己想。
果然,人生知識儲備的巔峰是在高考前。
那個時候的王暮雪,跟全國高中生一樣,精研數理化,通曉政史地;左手敘事散文,右手函數幾何;外知英文語法,內曉古文通假;上知天體運行原理,下知有機無機反應;前解橢圓雙曲線,後解雜交遺傳學;溯源中華千年波瀾曲,外通各州百年興衰史……
高考過後,好些大學生以及上班族,估計感興趣的是娛樂圈新冒泡的明星、精通的是網遊裡各色英雄的技能與裝備、鞏固複習的是每月的車貸房貸和消費貸所產生的信用卡帳單。
“為什麽要用高壓輸電?”這個以前的考試送分題,讓連高考都沒參加過的王暮雪犯了愣。
不對,高考絕對不會出這樣弱智的題,這應該是一道中考都不屑於出的題……
“我想起來了一帆哥!”王暮雪右手拳頭捶在了左手掌心上,眼神突然一亮道,“焦耳定律!是焦耳定律!輸電功率相同,電壓越高的話電流就越小,高壓輸電能減少輸電時的電流,從而降低因電流產生的熱損耗。”
“對,還能降低遠距離輸電的材料成本。”蔣一帆笑著補充道,“因為輸電線上的功率損耗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在遠距離輸電時就要利用大型電力變壓器升高電壓以減小電流,使導線減小發熱,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電能在輸電線路上的損失。”
“啊!不行我要複習下焦耳定律的公式!”王暮雪直接跳到了自己電腦前開始搜索起來,果然Q=IRt的公式映入她的眼簾。
焦耳定律是傳導電流將電能轉換為熱能的定律,其內容是: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的時間成正比。
焦耳定律數學表達式:Q=IRt。
王暮雪看完後呼了一口氣,內心湧出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興奮,她本以為大學之後,此生都絕不會再用到物理學知識,沒想到乾投資銀行都能被用到!
王暮雪放棄了足足六年,那六年是她人生最美的花季雨季,她被迫用這六年學了數也數不清的知識點。
她不知道為什麽要學,但不得不學的她,曾經也渴望這些知識在將來的某一天可以被用到,這樣才讓她覺得,她的青春,值得被這樣燃燒。
“所以暮雪,你現在能理解東光高電的所屬行業了吧?”蔣一帆笑道,“他們屬於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製造業,就是專門生產那些長方形啊,三角形上面的裝置的。”
“明白了,很清楚,謝謝一帆哥。”
確實,經過蔣一帆一幅圖的指點,王暮雪便快而直觀地理解了東光高電的產品,其主要產品涉及輸配電設備,公司會根據客戶要求,提供輸配電開關、各種零部件和配網自動化系統集成。
只有比較透徹地理解這個,王暮雪才能更好地開展現場工作,才能將那些看得似懂非懂的專業段落,進行招股書思維的改寫。
所謂招股書思維改寫,就是將內行人看的句子變成外行人看的句子。
這個工作非常關鍵,畢竟招股說明書是給市場上廣大要投資股票的投資者看的,作為主要撰稿人,投資銀行必須要保證通俗易懂,讓每一個行外人看起來都毫無障礙。
但這種改寫是技術活兒,是必須建立在投行人完全通曉的基礎之上的,如果投行人自己都一知半解,那麽絕對無法寫出優秀的招股說明書。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知道,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知識教授給別人的時候,我們講不出來,或者講不清楚,這就說明,原來的所謂“知道”,不過是一種假象。
不過此時,在王暮雪的知識鏈裡已經沒有這種假象了。
她放松精神,環顧辦公室後發現了一個問題:咦?柴胡哪裡去了?好像一個下午都沒見人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