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4轟炸機,也就是B-29轟炸機,這是蘇維埃花費了很大的代價,才從美國進口過來的,這些寶貴的飛機,總數有五十架,美國人承諾零部件的供給,但是絕對不會給更多的數量了。
所以,蘇維埃的轟炸機部隊,必須要珍惜這些飛機,不要讓它們在戰爭中受到很大的損失。
同時,又必須要執行戰鬥任務,這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矛盾,而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只有一個。
夜間超低空飛行。
夜間飛行,能見度很低,在這種情況下,普通的白天的戰鬥機,根本就看不到轟炸機這樣的目標,所以,是相當安全的。
能給他們帶來威脅的,只有夜間戰鬥機,這是專門改裝過的,就是用來執行夜間作戰任務的,視野好,滯空時間長,火力猛,更重要的,就是它安裝了雷達設備。
雖然黑暗中無法目視發現目標,但是雷達會給夜間戰鬥機的飛行員擦亮眼睛,讓他們能夠看清目標,再配合地面的雷達站,執行起任務來,絕對是遊刃有余。
在這種情況下,夜間高空轟炸,也是相當危險的了,同時,他們在高空中,航線筆直,容易暴露目標。
這樣,低空轟炸就是必然的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高空轟炸,那需要精確的瞄準才行,此時他們還不知道美國人已經研製成功了先進的諾頓高空轟炸瞄準具,美國人給他們的飛機換裝了落後的原來的轟炸裝置,這樣,高空轟炸的精度相當差,想要提高精度,那降低飛行高度就是必然的了。
至於為何到了現在才轉入低空,如果一直都低空飛行,燃料夠不夠另說,僅僅航線的確認,就足夠讓領航員崩潰的了。
現在,他們只要對準航線,就能準確地找到目標,他們同時要進入德國本土,密集的地面雷達網會讓他們無所遁形,必須要進入低空了。
隨著華斯爾茨耶哥的命令,一架架的轟炸機,從高空中降低高度,俯衝進入了蒼茫的大地中,在黑暗中飛行,容易產生幻覺,相信儀表是唯一的方式。
目標慕尼黑,位於巴伐利亞自由州的上巴伐利亞高平原,距離阿爾卑斯山北麓約45公裡,海拔高度約為520米。
這也是他們可以實施超低空轟炸的一個原因,對方是在平原上,阿爾卑斯山脈就在慕尼黑的南部,如果再向南轟炸,超低空飛行就是找死了。
他們的飛行高度一千米,那距離地面也就五百米左右,龐大的圖-4轟炸機在這種高度上,幾乎就算是貼地飛行了,那些討厭的夜間戰鬥機,根本就找不到他們。
“雷達回波消失。”在柏林,裡希特霍芬也在不斷地接收到消息,就在目標機群飛過了布拉格之後,就從雷達屏幕上消失了。
對方當然不會是失事墜毀,更不可能是飛走了,對方肯定是轉入超低空,躲避己方的雷達和夜間戰鬥機,向著己方的慕尼黑撲去了。
“看來,蘇聯人還真是聰明,居然如此明顯地利用了我們的漏洞,我猜,我們國土防空力量的部署,一定已經泄密了。”裡希特霍芬咬著牙說道。
這次己方灰頭土臉,要說沒有情報泄露,那裡希特霍芬絕對不相信,在戰爭中,雙方的間諜是永遠都抓不完的。
這次事件過去之後,一定要進行一次大的調動,同時進行一次排查,把間諜找出來!
“他們現在超低空飛行,正好給我們一個好機會啊。”就在這時,一名助手說道:“如果他們找不到我們的城市,繼續向前飛的話,那就飛到阿爾卑斯山上去了。”
助手的話,讓裡希特霍芬頓時就是眼前一亮,不錯,這是個好主意!
作為從空軍底層一步步地爬上來的人,裡希特霍芬當然知道夜間飛行的困難,尤其是導航,雖然慕尼黑到阿爾卑斯山有近五十公裡,但是在空中,那只是短短的十分鍾的時間而已,對於長途飛行了幾個小時的機組來說,這十分鍾,幾乎是可以忽略的。
因為這漫長的飛行,已經讓他們累積起來了很大的航線誤差。
“第一伏擊陣地不要開火,在因布魯斯科的第二伏擊陣地,準備伏擊,撤離因布魯斯科的所有市民,打開他們的燈光,冒充慕尼黑。”
因布魯斯科,就是慕尼黑南部的延長線上,緊靠著阿爾卑斯山的一座山腳小鎮,昏暗的燈光,會讓天空中的敵機信以為真,然後,當他們飛過去的時候,突然間就會發現黑暗中出現巨大的山脈,到時候,肯定來不及躲避!
附近就是海拔上千米的哈佛萊卡峰,足夠讓他們的轟炸機都報銷了。
這座山腳小鎮,主要從事的是旅遊業,很多人都會從這裡出發去爬山,而現在正是夏季,所以爬山的並不多,冬季白雪皚皚的大山才是這裡的美景。
即使如此,為了減少無辜人員的傷亡,還是需要撤出那些市民。
裡希特霍芬此時還不知道,自己的這個命令,挽救了小鎮上的數百市民的生命,而不知在這裡的第二伏擊陣地的高炮兵們,則英勇陣亡了。
以對方的航速,到達慕尼黑還需要四十分鍾左右,這段時間,足夠高效地完成第二陣地的布置了。
現在,帝國正在研製把雷達裝到飛機上,但是面臨的技術問題更加龐大,想要從天空看地面,雷達雜波簡直就是個巨大的難題。
現在,對方已經從雷達屏幕上消失,對方的軌跡,就只能是靠提前的判斷了,如果判斷失誤,今晚就會有其他的城市遭受巨大的損失。
裡希特霍芬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斷,至於原因,也很簡單,超低空飛行的話,看到的范圍就會變小,對導航員的導航相當不易,根本就找不到事先確定的定位點,即使找到了,也會唰地飛過,根本就沒有反應時間,無法修正航路,直飛是最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