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希瑞克突然阻止住了斯大林,然後向著自己身邊的護衛格拉夫使了個眼色。
格拉夫會意,走上幾步,拉開車門,坐了進去。
格拉夫當然沒什麽害怕的,己方的這款防彈汽車,是有足夠的防彈性能的,除非是使用大口徑的步槍加上專門的穿甲彈,其實也就是反坦克槍,才能夠對他造成威脅。
而現在的衝鋒槍,就更是威力不足了。
格拉夫坐了進去,露出微笑,而斯大林卻不淡定了,這德國人,是來炫耀的,除了炫耀他們的裝備好,還在炫耀他們的衛隊有多麽強大的紀律性和獻身精神,不怕死。
德國人有種,蘇維埃也不是孬種,他也跟著轉身,向著自己的衛隊長說道:“派三個人,上去!”
德國人上去了一個,自己派三個人,絕對不能落下風!
能夠跟在斯大林旁邊的,當然也都是不怕死的了,現在斯大林一聲命令,立刻,三名強壯的蘇維埃小夥子,就打開車門,鑽了進去。
此時,紅場上已經寂靜下來,所有人都在看著斯大林,距離這輛車五十米左右的位置上,斯大林扣動了扳機。
“突突突…”衝鋒槍幾乎沒有什麽後坐力,斯大林的手臂微微顫動,彈頭就傾瀉而出,彈殼一個個地從槍膛裡面被彈出來,硝煙四起。
一梭子的子彈全部打空了,車裡面的幾個人,安然無恙!
更讓人驚訝的是,防彈玻璃上居然沒有留下什麽彈痕,而車身的鈑金居然也只是掉了點油漆而已,沒有絲毫的變形,這輛車的防護能力,可見一斑!
“不行,還不夠。”斯大林放下了衝鋒槍,說道:“給我扔一枚手雷過去!”
僅僅能防個衝鋒槍,那算什麽?必須要能防住手雷的攻擊才行!
說完,斯大林向一旁的希瑞克問道:“手雷可以嗎?”
剛剛使用衝鋒槍射擊,那是希瑞克給,斯大林不滿足僅僅是衝鋒槍,而現在,他提出用手雷,希瑞克點點頭:“請隨便試吧,您想要開一輛坦克上來也行。”
這當然是玩笑話,只要有一丁點的軍事常識,就知道坦克炮是可以輕松摧毀的,而這種座駕,也絕對不是上前線去戰鬥的,不用防坦克,主要防的是暗殺。
手雷就是最常見的了,現在,換個手雷試試!
斯大林不會親自扔手雷,這東西,仍不好了自己都會有危險。
四周的人散開到了一百米開外,一名護衛拿出手雷,帶著優美的軌跡,冒著煙的手雷,恰到好處地扔到了轎車的附近,不到一米,這個投彈,絕對能給一百分!
“轟!”劇烈的爆炸聲中,一片硝煙彌漫,不時地傳來彈片和車身碰撞的聲音,斯大林的身體前面,在這一刻,有好幾名高大的保鏢擋住了,生怕他受到飛來的彈片的傷害。
不過,當硝煙散盡的時候,他們就看到了依舊沒有什麽明顯性損傷的汽車,接著,他們看到汽車的排氣管裡面冒出一股黑煙,車體輕輕地顫動了起來。
格拉夫發動著了汽車!
經歷過了子彈的洗禮,經歷過了手雷的爆炸,這輛車不僅僅保護住了裡面的成員,甚至這輛車還可以正常發動!
格拉夫掛擋,松離合,踩油門,這輛轎車熟練地啟動,加速,看得斯大林心神蕩漾,這是在模擬被偷襲了之後,快速離開現場的。
這輛車,真的是太棒了!斯大林當然一眼就能看出這輛車的價值,可以保命,呆在它的裡面,是相當安全的。
如果用這輛車來作為閱兵用車,那就更氣派了,但是不行,閱兵的車,必須要是蘇維埃自己生產的,才能夠顯示出蘇維埃的底蘊來,怎麽能用德國人的汽車?
不過,等到閱兵結束之後,要立刻將這輛汽車測繪,交給己方的汽車生產部門進行仿製生產!
斯大林已經下了決心。
他向著一旁的希瑞克說道:“感謝德意志送給我們蘇維埃的禮物,這個禮物,我非常喜歡,這反映了我們雙方之間的友誼,就如同這高大挺拔的松柏一樣,四季常青。”
說完,在友好的氣氛中,一行人走進了克裡姆林宮,在弗拉基米爾大廳,舉行了歡迎的宴會。
克裡姆林宮位於莫斯科最中心的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南臨莫斯科河,西北接亞歷山大羅夫斯基花園,東南與紅場相連,呈三角形。
這裡有大量的建築,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是歷史瑰寶、文化和藝術古跡的寶庫。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
如果到莫斯科,那是必須要去紅場,去克裡姆林宮看看的,就和在華夏,是要去天安門廣場看看一樣。
現在,坐在大廳裡,雙方在熱情友好的氣氛中進行了。
一些廢話,繁文縟節,都是必須的。
“再次感謝貴方贈送的這輛汽車。”斯大林說道:“自從上次世界大戰過去之後,德國在經歷了短暫的低潮期之後,又開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上,這些年在工業建設上,德國取得的成就,真的是太令人矚目了。”
“貴國生產的汽車,性能相當不錯,我們從民用市場進口的卡車,讓我們的駕駛員讚不絕口。”斯大林繼續說道,顯然已經是話中有話:“我們打算從貴方進口幾萬輛卡車。”
蘇聯現在的工業水平,其實並不高,現在要集中精力生產坦克,卡車的產量就下來了,蘇維埃要整編坦克師,那不能只有坦克,還得有用於後勤運輸的卡車才行。
“只不過我們的資金有些緊張,希望我們可以分批次地還清,用五到十年的時間。”斯大林說道。
用德國人出口過來的汽車,打敗德國人,這個想法,聽起來就讓人心醉,而且,還是賒過來的,等到戰爭一起,蘇聯當然什麽都不會還。
這第一個要求,德國人就不至於不答應吧?不要說產能不足,現在德國已經擁有了法國,英國這些國家的工業,生產汽車,太輕松了。
“當然可以,不過,我們或許有更好的方案,比如,我們出口一條生產線給蘇聯,蘇聯自己生產汽車,豈不是更好?”希瑞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