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地中海霸主》287.第282章 聯合造船
  4月27日,阿德裡亞娜和部分人員登上聯合航運的新客輪離開了紐約港,這是聯合航運所謂跨大西洋標準船舶建造中的第一代產品,簡稱聯合輪或標準輪。這一代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通用性,客輪和貨輪使用同一種船體、龍骨、底倉、發動機和鍋爐,連外形數據尺寸也基本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功能區別。

  如果有穿越者駕到,一樣就可以看出聯合輪與歷史上美國的自由輪、勝利輪采用了類似的建設思路——基於標準化的建造模塊,同時可儲存大批預製構件,船廠直接利用這些預製構件進行安裝,便於在特殊時期下進行快速建造。

  整條聯合輪排水量1.5萬噸,采用蒸汽輪機燃油鍋爐作為動力——現在意大利擁有歐洲最大的燃油資源,自然可以可勁造。最高航速18節(實際18.6節),滿載貨物在12節時最遠續航能力為1.4萬海裡,這要求其實超過了大多數貨輪——這時代的客輪、貨輪最高速度大體不超過15節,別看多了這3節,要付出一大堆成本,很多人認為聯合航運搞18節純粹是浪費,是瞎折騰。可誰又能清楚,這是孔蒂尼準備在要緊關頭改為護航航母的必備套路呢?

  既然說是大西洋型貨輪,那自然進入印度洋和太平洋也沒有問題,所以給聯合輪的續航能力要求就是可以從意大利出發,經過地中海穿越蘇伊士、馬六甲海峽抵達在中國天津的意大利租界都不用中途補給加油——實際上深圳特區也好、聯合碼頭也罷都有配套的的設施可以補給,之所以要強調不補給就直運,顯然是要規避什麽東西,唯一的解釋就是貨輪上的商品

  這樣的標準貨輪一共下了4艘訂單,將與標準油輪形成互補,但短期內的建造數量都不多,且分散在多個造船廠進行——不是孔蒂尼不需要大規模,而是目前時機還不成熟,只有等到危機全面爆發時,大規模的建設訂單才會成為船廠救命稻草。

  不過與自由輪、勝利輪建造快速、整體周期不過10-12個月相比,聯合輪速度要慢得多,在各方面全力保障衝刺之下,用了20個月才造出一條,這已被看成是意大利造船業前所未有的大突破了,所以鬱悶的孔蒂尼也只能繼續忍,要求下一批建造時間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壓縮到18個月——這讓人聽了都是一陣汗顏,可誰又敢忤逆總裁的意思呢?

  現在聯合集團控制了意大利一半的大型船廠,還能通過海軍訂單影響另外一半,要麽乖乖滾去小船廠坐吃等死,如果還想待在大型船廠,總裁魔爪你是避不開的——總裁不會和普通員工過不去,相反所有員工都希望聯合集團能來管企業,這不但意味著源源不斷的訂單,還意味著優厚的報酬和不錯的福利待遇,但那些自以為有點地位和能力的高級管理人員和資深設計師卻很難受,要麽照總裁說的辦,要麽滾蛋,倚老賣老說情撒潑沒半點用,實際上就意味著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頗有“官不聊生”的感覺。

  之所以進行這種高壓,是孔蒂尼對意大利造船業的毛病看得很清楚:設計一流、材料二流、速度三流。在主要大國中意大利建設軍艦的速度比較慢,與其說是國家實力不足、財政不足,倒不如說是意大利工業體系和管理規范出了問題——小批量建造過於追求個性化與風格,平時施工又流於表面,效率不高,導致速度快不起來。所以他必須在管理和作業效率上下功夫,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打散重組,讓德國工人、德國設計師和工程師們進場。

  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德國人監理管理意大利工段,意大利人監督管理德國工段——德國伏爾鏗船廠收入聯合船廠麾下後,這樣的交叉互換更為頻繁,意大利人的作業效率和認真勁就能跟著上來了,事實證明意大利人不是不能提高效率,只是以前管理太松,現在有德國這個對比器,很容易出效果。

  除了管理規范,技術規范也在加緊調整。意大利型號多是有體制原因的,一方面是因為意大利造船廠多且規模不大,大家各自為戰達成不了一致;另一方面是大家都有設計師挖空心思想要搞些不同尋常的東西來顯示自己的能耐,以至於千奇百怪的設計都有,乾得好當然漂亮,乾得不好就是大型小白鼠——全世界只有意大利人最喜歡這麽標新立異追求設計感。孔蒂尼一直認為這種做法很操蛋,時裝當然要這麽玩,那些東西每季都要更換,不設計如何能撈錢?可飛機、軍艦、坦克那是要用很多年的,總是這麽折騰換誰也受不了啊。

  當然技術也是實力的體現,意大利受製於工業實力不足,比如艦炮、裝甲生產能承擔的公司不多,大家都等米下鍋,一個模塊會拖累整個模塊。孔蒂尼隻好再次動用聯合集團的能力為意大利尋求突破和有效配套:比如聯合鋼鐵與德國克虜伯合作,在滲碳裝甲鋼領域取得了進展同時擴大產量——這種東西克虜伯其實也不太想給,問題是這個不給其他訂單拿不到,再說滲碳裝甲到現在已不再是頂尖科技了,所以最後還是咬牙給了;又比如給安薩爾多公司下命令,要求他們在381mm艦炮的基礎上開發406mm艦炮——嗑藥也可以。

  當安薩爾多方面代表表示海軍目前沒這個開發計劃,疑惑地問用在哪裡時,可把孔蒂尼給氣壞了,拍著桌子訓了代表足足半個小時,核心意思就一句——“海軍沒有我就不能造了?連我說話都不管用,你們還想聽誰的?”,第二天這個敢打總裁臉的代表就被擼掉回家養老去,安薩爾多公司高高興興地接過了開發任務並提出預支100萬美元研發經費的請求,孔蒂尼大筆一揮直接給了120萬,並冷冷說道:“1935年之前,我要看到406mm艦炮成功且造出不少於20根炮管!另外,研發過程必須保密,我不想讓人知道我在搗鼓這個玩意,傳出去有人是會掉腦袋的……”

  所以現在大家對聯合集團的訂單是既喜歡又擔憂:說喜歡是因為單子給的利潤都很豐厚,說擔憂一則是技術難度高,二則是時間緊。但老板們眼裡都只有鈔票,自然是怎麽壓榨怎麽來了。

  從1928年開始,聯合集團便利用自己的資金實力和市場號召力發起了新一輪的兼並重組工作:聯合造船在7個月之內吞掉了大大小小14家造船廠,把他們的工人、設計師和工程師全部重新打散後聚集到一起,除此之外,聯合集團還通過股份參股甚至控股而控制了意大利最大的5個造船廠中的4個,特別是目前距離聯合船廠較近,承擔艾達號特種郵輪建設的大聯合船廠已被聯合集團完全控股,大小聯合船廠現在正式合並成超級聯合船廠,用一句俏皮的話來形容就是——美麗的北亞得裡亞海坐落在聯合造船的懷抱中。

  這種整合帶來的最大效用就是可以擺脫那些雜亂的型號和船舶設計規范,也可以讓混亂的意大利商船隊進行有效清理,大家最開始以為總裁只是閑不住要管航運,誰知道他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新整合的聯合船廠已具備建造5萬噸船舶的能力和技術實力,整套設施都可以通過體系內獲得解決,孔蒂尼對此並不滿足,還在下令擴建兩個船塢,準備一舉將造船能力推上10萬噸規模,對這樣的瘋狂舉動,海軍部也表示看不懂,不過總裁有的是錢,愛怎麽燒,海軍部管不著——聯合集團又不曾少了造艦的經費。再過2個月,第一艘卡拉喬洛級就要徹底竣工了,第二艘也已下水在準備舾裝,第三艘也已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準備鋪設龍骨——聯合集團很爽快地撥付了一半的首付款,至於另外2艘特倫特級(聯合集團近衛船)和4艘扎拉級重巡洋艦,目前也在瘋狂建造中,整個意大利海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飆車——不,飆船。

  因為孔蒂尼說了,扎拉級他再讚助4艘,且是所謂的聯合型(1.25萬公噸排水量),這當然超過了《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的規定,不過報出去的數字是1.01萬噸,完美符合條約規定,實際上大家都在超,誰也不要笑話誰,無非意大利膽子很大,都1.25萬噸還敢往1.01萬噸報——反正現在還沒造出來沒人看見。

  海軍一開始擔憂戰列艦、巡洋艦大規模發賣後海軍的地位和戰鬥力問題,但現在看來似乎一切都盡在掌握:到1934年,海軍將擁有4艘3.5萬噸級卡拉喬洛級(實際3.58萬噸),2艘2.27萬噸的安德列亞·多裡亞級戰列艦的核心規模,總體數目正好控制在18.5萬噸的規模內。至於加富爾伯爵級的2艘軍艦,意大利海軍也準備在合適時機發賣出去,而這個合適時機對推銷海軍軍艦而言並不困難——3個月前遠東發生了驚天劇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