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革宋》702.第702章 求和與求戰(一)
  第702章 求和與求戰(一)

  一群穿獸皮的男人們聚集在一起講著女直話。眾人都是精壯漢子,在遼東這地方也沒啥瘦弱者的生存空間。就談論的內容來看,與幾百年前遼國還在的時候差不多,女直人想對宋國的所在發動進攻,通過勝利獲得些戰利品。

  “蒙古老爺給的東西不夠多。我們只能從漢人手裡搶些。”為首的那位使用狼牙棒,他身邊放的那根比起別人格外的粗大些。

  “我們何不走水路?”狼牙棒粗大程度排在第二位或者第三位的一位首領提出了另外的思路,“我們走水路到高麗,那邊不少地方應該還有可以搶。”

  一位身邊放著弓箭,貌似主修遠程武器的首領當即表示,“宋軍船只在水上來回巡邏,見到人就殺。已經有些部落幾乎在水上死光。”

  如果可以的話,那些女直人也不想去碰宋軍的高大炮樓。可別的路線都已經用盡,女直人的狼牙棒能夠抵達的目標只剩下宋軍的炮樓。

  “我們已經從蒙古老爺那邊拿了不少東西。今年何必去碰宋人。”有狼牙棒更纖細的漢子表達了比較慫的看法。

  “家裡的女人孩子好不容易有點東西,這時候了何不再拚一下。”為首的那位表達著他的看法,“蒙古老爺給的那點東西還不夠!”

  這話說出了與會者的心聲。在金國崩潰之前,他們的生活也就不好。金國覆滅之後,蒙古老爺要他們出工出力。遼東雖然地界大,生活並不容易。這裡山高林密,氣候寒冷。這兩年終於有了能夠去外面搶一把的機會,見識到了外面的東西之後,這幫女直漢子發現他們心中的貪婪更盛。吃得越多越餓,喝的越多越渴。戰利品越多,他們就越想去搶掠。

  當年女直前人就是如此,一個更富裕的世界在他們眼前打開,這些人再也不肯安於窮困的現狀。

  首領們畢竟是首領。在他們開會的時候,一些看著比較和氣的女直人手拿一些人參獸皮之類的玩意前去拜訪宋軍的炮樓。所謂炮樓並非是在平地上修起類似塔一樣的建築。炮樓是個防禦體系的統稱。

  譬如日本的炮樓,至少在外面都有好大一圈臨時工事。那些核心地區的炮樓更是有磚石乃是混凝土的堅固工事,炮樓防禦體系裡面有發電機,晚上的時候使用探照燈對外面掃射。幾乎不受氣候與時間的限制。

  大宋暫時使用草袋與夯土修建的炮樓外防禦體系充滿了冷兵器時代的特色,這些被派出來打探消息的女直探子們就被拒之門外。他們本以為宋軍會因為貪婪而交易他們這些人帶來的獸皮與人參。蒙古老爺和能到女直這邊的商人都喜歡這些東西。所以他們用河北漢化喊道:“這些官爺,買了我們的東西吧。人參和毛皮,都是好東西。”

  身穿棉大衣的宋軍並沒有開門交易。獸皮處理不好的話就會非常硬,沒辦法做成舒服的毛皮衣物。至於人參麽,現在宋軍的廚房裡面就有和母雞一起燉湯的人參。宋軍在寒冷的遼東當成蔬菜一樣成片種植的農作物。

  “你們趕緊走。我們不要你們的東西。”士兵們呵斥著。

  “便宜啊!官爺,便宜!”女直人依舊試圖能夠達成目的。

  “趕緊走!”宋軍衛兵也已經不耐煩了,他們緊握步槍,就差開槍。沒開槍並非因為宋軍就格外的慈悲,軍隊是個講紀律的地方,開槍是被嚴格控制的行動。沒有上級的直接命令或者授權,士兵私自開槍是重罪。

  此時負責的班長已經到了炮樓的指揮員這裡。對這幫看著不肯走的家夥,班長請示指揮員是不是乾脆擊斃了示眾。指揮員手下有兩個連的兵力。聽著這個問題之後他搖搖頭,“這幫人看著就不懷好意。我們且吊著他們。這都已經9月,馬上就要下雪。他們待不久。”

  班長對此不太能理解。所以指揮員也沒有廢話,直接派人去和門外這些家夥交涉。人走之後,指揮員心裡面感歎,北方的冬天和南方完全不同。江南的9月天有時候還能穿夏衣,姑蘇那邊的楓林也沒有開始變紅。

  而且在這樣的寒冷氣候下,大家還得打仗。朝鮮軍區的司令已經得知鴨綠江對面女直人異常集結的消息,司令員已經下令大家做好戰鬥準備。今年的冬天,大家也許要在寒冬裡面進行戰鬥。

  指揮兩個連的戰鬥,級別是副營級。指揮員已經屬於職業軍人的行列。然而回想起故鄉姑蘇,他有點懷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正確。新規定裡面,大宋職業軍人服役期至少是十年。若是十年都在這樣寒冷的北方服役,想想都害怕啊!

  外面的女直人還是被攆走了。令他們訝異的是,宋軍雖然不買他們的東西,卻也沒有搶他們的東西。若對面是蒙古老爺,這些東西注定保不住。卻沒女直人被宋軍的軍紀感動,他們返回的時候只是對宋軍防禦的完備而惱火。

  如果能夠與宋軍進行貿易,女直人就有機會打開那些緊閉的大門。兩米多的高牆也不至於爬不上去,但是走大門還是更容易。

  所有的試探都得到了共同的結果,這些探子們把消息帶回給女直人首領的時候,首領們很快就下令強攻。每天待在這裡需要消耗食物,這也是女直首領堅信宋軍據點裡面一定有大量物資的原因。大家都是人,每天都需要吃東西。宋軍能夠在這裡建立起如此高大的炮樓,巋然不動的堅守這裡,他們存儲的東西一定多的難以想象。女直人的糧食可堅持不了幾天。

  夜晚時分,女直們從隱藏的地方向著宋軍的炮樓摸去。他們都乾過獵手,知道保持安靜的重要。如果吵吵嚷嚷的,只會讓獵物受到驚嚇。目標很好找,那些宋軍的據點每隔一段就會有個燈火,遠遠看去非常清晰。

  到了一定距離之後,那些被當作引路目標的燈火就顯得非常討厭。只要再向前靠近,就會被發現蹤跡。獵人們比較精通遠程進攻,那個拿大弓的首領派出了手下,手下捏了一個趁手的泥團,在一個陰影處對著燈火投擲過去。只要打滅一個燈火,就能出現一個進攻的空隙。

  泥團很準,直奔燈火而去。本該撲滅火頭的泥團竟然被擋住了。女直人中也有目力極強的人,仔細看去,就見到火頭外竟然有些柵欄。泥團就是被柵欄擋住的。這下女直人有些懵了。能夠耐得住火焰燒灼的家夥一定是金屬的,蒙古治下不許人擁有金屬。目的就是怕那些被壓迫的人們造反。女直人使用狼牙棒並不是因為他們複古,他們也知道鐵家夥更給力,但是現在的局面下也就是狼牙棒的威力大。

  這下投擲驚動了城牆上的宋軍,沒多久,就見十幾個火球從宋軍的城牆後被發射出來。火球落地不滅,讓女直人的身影暴露出來。女直首領一看這局面,凶性大做,他揮動著狼牙棒吼道:“大家夥,衝吧!”

  見到宋軍連晚上的防禦都這麽嚴密,白天更不可能。既然花費了這麽大的氣力到這裡,就不能不做努力。首領已經下令,女直們紛紛呐喊著,在昏暗的燈火照耀下向著宋軍的炮樓殺去。

  面對悍勇的女直,宋軍除了投擲照明用的火彈,就只能火力全開,用最大射速對著城下茫茫多的女直人不斷開火。

  戰鬥爆發的第三天,趙嘉仁就接到了電報。朱洪武請求兵部對女直發動冬季掃蕩。這個電報送到杭州的兩天后,遼東軍區就發來電報,“遼東軍區兵力不足。而且遼東軍區不受朝鮮軍區指揮。”

  是不是對女直人動手的事情被放在一邊,遼東軍區率先表示不能接受朝鮮戰區試圖把遼東軍區拖入戰爭的行動。大家都是軍區,沒理由朝鮮軍區想幹啥就能幹啥。

  趙嘉仁並不反對解決女直人。聽到女直這個名字就讓趙嘉仁起了殺心,契丹人在趙嘉仁看來已經是蠻夷,女直更是如此。趙嘉仁並不同情宋欽宗與宋徽宗,這兩個人乃是大宋的罪人,乃是中華的罪人。趙嘉仁不想為這兩個人報仇,但是他卻想徹底洗雪靖康之恥。

  “問問遼東軍區,他們願意不願意和朝鮮軍區劃分剿滅區域。”趙嘉仁下令。

  三天后,遼東軍區回電,“我們遼東軍區的事情,不用朝鮮軍區出手。至於朝鮮軍區提出使用被解救的朝鮮人,我們軍區不需要。”

  既然遼東軍區這麽有骨氣,趙嘉仁就給朝鮮軍區下令,“朝鮮軍區可以打擊遼東軍區之外的蠻夷。”

  朱洪武接到命令之後有些遺憾,他沒想到遼東軍區竟然如此小氣。他朱洪武在遼東軍區的時候好歹做了那麽多準備工作,調查了那些女直部落的聚集地。現在朝鮮軍區只能解決遼東軍區之外的蠻夷。問題是,都不知道蠻夷在哪裡,又該如何解決!

  軍區的鬥爭非常正常,趙嘉仁也不想過多干涉。要是各個軍區都親如一家,趙嘉仁才覺得這很危險。現在困擾趙官家的最大問題依舊是向北方移民的困境,連福建那種地方都能出現百姓過得安逸的局面,這的確出乎趙嘉仁意料之外。雖然不至於相信朝廷告示一發,人民就不顧成本的到有土地的地方去。但是趙嘉仁也沒想到遷移的難度居然如此之大。

  就在趙官家準備專心解決這個問題,禮部興衝衝的跑來報告,“蒙古使者乘坐大宋的船隻前來。再過不久就會抵達大宋。”

  蒙古人這是來填什麽亂呢?趙嘉仁覺得有些好奇。

  好奇的不僅是趙嘉仁,還包括禮部。最新的消息中,蒙古徹底封鎖西奈半島,不許埃及那邊與蒙古控制的阿拉伯半島有什麽來往。因為蒙古人自己在戰爭中對被攻打的城市投擲患了瘟疫的生者與死者,他們自己對於瘟疫有不錯的了解。封鎖正在鬧鼠疫的埃及就是避免蒙古控制的阿拉伯半島被傳染。

  除了大事之外,大宋收集到的細節就很少。頂多是知道在蒙古大臣郭守敬等人努力下,新的巴格達修建的很快。在郭守敬的設計上大量使用了東羅馬的水管以及輸水技術,巴格達城據說很有看頭。

  在禮部的期待中,蒙古使者在10月中旬抵達杭州。見面之後,蒙古使者就質問大宋為何攻打蒙古的雲貴。禮部尚書熊裳聽了之後覺得有些失望,如果蒙古人跑了這麽遠的目的是為了指責如此雞毛蒜皮的小事,這趟行程就完全不值得。

  面對熊尚書那無趣的表情,蒙古使者大聲說道:“宋國窮兵黷武,難倒就沒聽說過好戰必亡的道理麽!自從北宋開始,宋國何嘗停過一天征戰,與契丹西夏打了上百年,後來金國興起,就是因為宋國好戰……”

  熊裳忍不住打了個哈欠,雖然這舉動在外交場合顯得有點失禮,但是熊裳還是毫不遲疑的做了。他覺得這才能夠讓對面的蒙古使者能夠理解到這番屁話對大宋毫無意義。契丹、西夏、金國早已經化作歷史裡的幾筆。若是好戰才能活到現在,大宋自然不吝嗇好戰的名聲。而且被蒙古人指責好戰,就顯得更扯淡了。

  蒙古使者看著熊裳以及熊裳周邊的大宋禮部人員紛紛打起了哈欠,也知道自己的話其實沒多大意思。他喝了口茶潤潤乾渴的喉嚨,接著說道:“我們兩國還是停戰吧。”

  “停戰?”熊裳用審視的目光看著蒙古使者,從外表上看,蒙古使者好像很誠懇的樣子。要是二十年前,蒙古能夠有這樣的誠懇,想來大宋上下會非常高興。但是時過境遷,大宋這邊已經開始了全面反攻。熊裳自己並不是個主戰派,所以他格外清楚那副已經成為官方表態,印刷在小學課本上的大宋地圖有什麽樣的意義。

  “忽必烈大汗不想看到生靈塗炭,如果宋國願意議和,不願意追究宋國奪取大理和貴州的惡行。”蒙古使者說道。

  熊裳感覺非常無語,如果忽必烈的議和代價只有這點,那就說明忽必烈是真的有議和的誠意。如果放棄這麽一點利益就能停止戰爭,忽必烈是真的賺到了。

  “就這些麽?”熊裳問。

  蒙古使者從熊裳臉上看到了破局的跡象,他非常謹慎的說道:“熊尚書這是什麽意思?”

  “我的意思是,蒙古隻準備放出這麽多麽?”

  忽必烈派出使者跑這麽遠,當然不會是向宋國進行毫無意義的威脅和交涉。但是對面的宋國表現出來的態度卻和蒙古一樣,能在戰場上能夠得到的,他們就絕不會去談判。

  熊裳心裡面在盤算著該怎麽繼續,大宋趙官家的理念已經很清楚。當那副華夏地圖印刷上了大宋製科學校的課本之後,再由趙嘉仁出爾反爾,那是不可能的。課本上講的清楚,華夏失去的土地,大宋會一寸不少的奪回來。從事實上講,趙嘉仁是個篡位者。上一任小皇帝畢竟是皇族出身,趙嘉仁則是宗室。

  然而在大宋百姓眼中的趙嘉仁卻是天命所歸的天子,臨安總投降之後繼承皇位的好像是趙嘉仁而不是那位小皇帝。包括熊裳自己都快忘記了幾年前那個小皇帝其實還活著。能有這樣效果,完全是因為趙嘉仁的文治武功。現在趙嘉仁若是出爾反爾,就等於是宣布他以前的一切都是謊話,這將直接動搖趙嘉仁的法統。

  “熊尚書。蒙古想要和平。”蒙古使者說道。

  熊裳沒吭聲。上次見到蒙古使者,乃是河北戰役之前的事情。那時候的熊裳只是覺得河北戰役結束,蒙古被攆回大漠,戰爭就該結束了。現在又見到蒙古使者,熊裳卻發現河北戰爭的結束並沒有終結戰爭。反倒是開啟了未來幾乎無窮戰爭的大門。

  當熊裳發現這個事實之後,他自己都覺得非常無奈。蒙古人已經失去了機會,如果他們當年在佔據巨大優勢下肯選擇和平的話,大概就不會走到今天。

  “熊尚書,難倒大宋不願意和平麽?”蒙古使者已經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他的問題越來越接近事實。

  “前不久女直偷襲我們大宋,和我們打了幾仗。”熊裳講述了他知道的消息,“女直死了三千人,我們死了三個人。所以我們和女直的戰爭會持續打下去。要是女直死了三個,我們死了三千,大概就會和平吧。”

  蒙古使者暫時沉默下來,話說到這裡,大宋與蒙古相同的邏輯基礎已經完全確定,兩邊都堅持恃強凌弱的理念,所謂和平只是為了準備下一場戰爭的借口而已。在巴格達的蒙古王庭,蒙古大汗向大宋派出和談的人員,同時也拒絕了馬木留克派來的求和使者。

  “卻不知宋國如何才肯議和。”蒙古使者講出了讓他感覺屈辱的話。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